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位外賓出席論壇,埃及總統塞西,阿聯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穆罕默德以及多個阿拉伯國家領導人高級代表、工商界人士、學者等參加論壇。
據新華社與央視報導,4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會見了埃及總統塞西和阿聯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穆罕默德。習近平會見塞西時指出,中方高度重視發展同埃及關係,雙方要深化政治互信,持續推進已有合作項目,中方將在埃及設立「魯班工坊」。塞西表示,埃及願借鑑中國改革發展經驗,推動本國發展規劃同「一帶一路」倡議緊密對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
習近平會見穆罕默德時指出,去年7月兩國宣布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接下來要打造新的合作增長點。中方讚賞副總統先生提出的「擁抱中國」計劃,支持阿方明年舉辦中東地區首屆世博會。穆罕默德表示,阿聯從戰略高度重視同中國關係,「一帶一路」倡議必將取得巨大成功,幫助沿線國家實現更大發展。
據埃及《金字塔報》4月25日報導稱,塞西應邀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其在五年內第六次到訪中國,塞西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全球穩定和世界人民共同發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同時表示希望埃及更多的非石油產品可以出口至中國市場。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在接受埃及國家通訊社中東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埃及在地區經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國家。
阿聯國家通訊社4月26日發表的文章《「一帶一路」是聯通世界的國際性倡議》則稱,當一些國家選擇「築牆」,打破邊界、擁抱合作便更顯珍貴且必要,「一帶一路」倡議是相對於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另一種選擇。對阿聯而言,「一帶一路」是與中國合作的新平臺,阿布達比港務局和中國中遠海運合作建設的哈裡發港將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獲得更大發展。當前,中國是阿聯全球第二大貿易夥伴,今年雙邊貿易額預計將超過580億美元。阿聯正在尋求「向東看」以獲得更多經濟發展機會和外交資源。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正在向世界傳遞人類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的先進理念。
阿拉伯世界高度關注並積極參與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所提供的方案和發揚的精神完全不同於強權政治、零和博弈思想,阿方願同中國深入交流改革發展、治國理政方面的經驗,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合作平臺,攜手推進阿中關係站上創新包容、互鑑共享的新起點。敘利亞阿拉伯通訊社4月26日發表文章,敘總統政治和媒體顧問布塔那·沙班指出,中方邀請敘利亞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敘提供應對美國制裁的新機遇,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出的和平與發展聲音與一些國家幹涉別國內政的「叢林邏輯」形成鮮明對比。
在25日舉行的12場分論壇和首次企業家大會上,中阿合作達成新的協議、邁上新的臺階。政策溝通分論壇發布包括阿拉伯文版在內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在資金融通分論壇上,中國與沙特等9國的會計準則指定機構發起《「一帶一路」國家關於加強會計準則合作的倡議》。從「大寫意」到「工筆畫」,中阿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領域深耕細作,共建和平、繁榮、開放、綠色、創新、文明、廉潔的「一帶一路」,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阿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努力。
在2018年7月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中阿雙方籤署《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合作共建「一帶一路」行動宣言》。過去六年裡,中國同沙特、埃及、摩洛哥等9個阿拉伯國家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同阿聯、阿爾及利亞、埃及等5個阿拉伯國家籤署產能合作文件,埃及、阿聯、沙特等7個阿拉伯國家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與此同時,中阿在務實合作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中國阿聯產能合作示範園、中國沙特吉贊產業集聚區等項目不斷推進。雙方共同努力,不斷優化和升級「1+2+3」合作格局,使中阿合作關係更加務實、創新和高效。
(趙婧,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