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說變壞總比變好容易,同樣的,別人對你的看法,也是如此,一旦別人對你的印象定型,那就很難扭轉和改變了。活著的人還好說,而那些逝去的古人就真是有苦難言了。
我們對一個歷史人物的印象,絕大部分都是來民間故事、小說等野路子。而正史枯燥乏味,誰愛看呢?因此我們對很多歷史人物的印象和評價,產生了很大偏差。今天就說一說,歷史上被黑得最慘的四位古人,包拯排第一。
01包拯。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以清正廉潔、鐵面無私而流芳百世。老百姓親切地稱其為包青天。大家對包拯的最大印象就是黑,有多黑?額頭為啥有顆月牙?因為白天不懂爺的黑。
其實,根據歷史記載,和古代流傳下來的包拯畫像來看,包拯其實一點也不黑。戲曲上為了表現包拯鐵面無私的特點,故畫一個大黑臉,屬於藝術誇張。卻被老百姓誤認為包拯真的很黑,至今也很難洗白了。
02法海。因為《白蛇傳》而被大家熟知的糊塗僧法海,是《白蛇傳》的最大反派。一句法海你不懂愛,道出了人們對法海的直觀評價。人都說法海不明事理、棒打鴛鴦。其實歷史上真有法海其人,俗名裴文德。
法海是佛教四大名寺之首的,金山寺開山祖師。一代高僧,德高望重,心中懷的是對天下蒼生的大愛,豈能嘲諷人家不懂兒女之間的小愛呢?其實是近代人們歌頌自由戀愛,才在故事中故意扭曲了法海的形象。
03劉備。劉備是三國時代的蜀國開國皇帝,待人寬厚,崇尚以德服人。不知道為什麼,劉備在現代的風評十分不好。有句俗語怎麼說來著,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更坐實了劉備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形象。
其實摔孩子只是演義中的藝術橋段,正史中並沒有此事。一個人的好壞要辯證地去看待,尤其是在三國那樣一個亂世之中。起碼在禮賢下士這方面,劉備並不虛偽。退一步來說,如果人能裝一輩子君子,那他就是真君子。
04尹志平。在金庸的小說《神鵰俠侶》中,尹志平絕對是最令人痛恨的一個角色。作為一個道士,竟然玷汙小龍女。我們記住了尹志平的名字,基本都是通過這部小說的描寫。其實歷史上,尹志平是真實存在的。
全真教也是歷史上道教之正統,而尹志平是全真教第六代掌教宗師,號清河真人。其人潛心修道,品德高尚,亂世中多救護百姓,是真正的得道高人。好在金庸後期把尹志平的名字換成了甄志丙,算是給尹道長平反。
歷史上被小說黑慘的四位古人,包拯第一,如今也只有一位被平反。可見文學、藝術創作的影響力有多大。其實,文學、藝術領域,改編、誇張等藝術加工是很正常的。只是我們觀念沒有扭轉過來而已。
而一個人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也並不能單純地以善惡好壞來判斷,而是應該辯證地,客觀地去看待。尤其是信息來源複雜的現代,這也是一種公平公正的思維方式。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