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咩又回來咯~時隔一年多因為疫情在家又燃起了我寫文章的欲望!又要開始定期更新咯~
「藝術家」聽上去好像是一個很神秘的群體。他們自由,瘋狂,想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好像是飄在天上。他們腦子裡都裝了什麼呢?為什麼他們能輕而易舉的想出絕妙的想法而我卻不能?究竟什麼又是創造呢?在我生活裡值幾個錢?起什麼作用?
藝術家愛自主思考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動引導的世界。科技讓人們變得忙碌,被這個世界推推搡搡。太多的信息和技術不斷付出著我們的精力和時間。被動引導的世界在使人的主動思考能力退化。而恰恰是多自主思考才能多有創造力。
「藝術家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並對其投以極大的關注。這點燃了他們的想像力,並讓他們的才能有處可使。」--威爾。貢培茲《像藝術家一樣思考》
藝術家愛質疑,questioning everything
其實人生在經歷這麼多困難之後才發現,最可怕的障礙是自己。什麼時候我們不敢也不想去質疑這個世界?論證是否失去了意義?專家說的一定是不容置疑的嗎?別人得到的結論一定是對的嗎?所有新聞都是真實的嗎?什麼新聞是客觀現實,什麼又是主觀意識呢?
我們太習慣去接受別人給我們的信息,反而失去了分析,辯證和質疑的能力。我們從聽信專家變成了迷信專家。
學會質疑才不會活在別人的理論之下才會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其實一個好的藝術家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因為質疑,藝術家才會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一件事情,並呈現自己的理解。
另外「刻板印象」也在逼迫我們去拼命做每一個角色,就好像不努力工作,不去服從996就是個loser就是要被淘汰。但實際上這樣真的好嗎?我們失去了健康的同時也失去了生活,然後又得到了什麼呢。
一個人一定要什麼年齡做什麼事?作為一個富人我就應該做慈善去捐款?一個窮人別人的施捨就是應該的嗎?真的有車有房才算走向人生巔峰?
這些生活中的角色啊,你們無形之中製造的焦慮又有誰來承擔。
難道不可以質疑生活?不可以因人而異走自己的軌跡?又是誰規定的不隨大流就是不好的表現呢。
藝術家敢於去改變
「我一開始的想法總會變成別的東西。」巴勃羅。畢卡索
很多時候想完成一件預想的作品,但其實畫著畫著就變成了色彩引導著我去了它想呈現的樣子。一幅畫不會按照你想的方式去進行,同樣生活也是。因為未知才神秘,人生沒有一成不變的軌跡,遵循它的去向,也許又是不一樣的效果。
「藝術家也是企業家,他們願意拿一切去冒險,以獲得自己單幹的機會。」----威爾。貢培茲
學會做自己時間的主人。付之於行動,讓想像變成具體的東西。
藝術家會享受獨處的時間
每個藝術家是一個孤獨者。一幅作品從開始構思到結束,哪怕呈現出來都不見得有伯樂懂得欣賞。
大把時間是心靈的孤獨者也是生活中的孤獨者。那又如何呢,學會享受獨處的時間,沒有誰能給你的世界帶來安靜。只要自己認可自己,獨處可以是很享受的一個過程。從思考中獲得實踐,從未知中獲取答案。
藝術家善於觀察
藝術家對生活很有感情,善於觀察。因為要理解一草一木,身邊的人和環境才可以畫出神韻以及再創作。觀察增加了我們對大自然的敬畏,讓我們更愛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讓自己不會變得麻木,被生活壓垮。
現在的世界,太多人為生活所迫,不僅僅是物質,還有精神。我們好像疲憊的都沒有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究竟精神世界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缺失的精神世界又如何找得回來。他證明你還活著,有存在的意義,不是因為工作而存在,為他人而存在。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藝術家。我並不認為因為是藝術家這個職業改變了我對世界的認知和看法,其實恰恰相反,正因為是這樣思考著這個世界,才會不知不覺被指引著做了這個行業。像藝術家一樣去思考,你也會覺得這個世界不一樣。
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