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珠三角MCN培訓課堂:工廠老闆學直播賣貨,應屆畢業生想成李佳琦...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鈦媒體影像欄目《在線》,力圖準確記錄網際網路時代的個體。圖文、視頻版權為鈦媒體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使用,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視頻/工廠老闆學直播)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大量中小企業遭遇危機,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尋找新的突破口。

在珠三角這個「世界工廠」,短視頻電商、直播帶貨成了很多企業最迫切想做的事情。

2020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在就業壓力下,進入最炙手可熱的短視頻、直播行業,也成為很多畢業生的選擇。

鈦媒體影像《在線》第106期,我們看到了20多位工廠老闆的焦慮,他們努力學習直播,適應著讓人猝不及防的變化;我們還看到一些年輕的學生,他們之中有人懷揣著「成為李佳琦」的夢想,面對著出租屋的鏡子一遍遍練習著「直播開場白」

工廠老闆、應屆畢業生,他們都準備成為電商主播。

鈦媒體影像《在線》在珠三角深度走訪,將推出直播電商系列影像故事,本期為第一期。其他精彩故事將陸續推出,敬請期待:

《首飾賣場:從批發市場到直播基地》、《直播燈工廠:春節開始停過工》、《皮具城老闆娘的直播故事》

23位工廠老闆的直播課

6月6日下午,廣州,MCN機構培訓教室,參加直播培訓的企業主們通過手機觀看講臺上講師的直播演示。

6月6日,鈦媒體《在線》跟來自珠三角的23位工廠老闆一起上了一堂電商直播課。

這23人來自服飾、箱包、化妝品、飾品、燈具、家具等行業,都有10~30年從業經驗。但在短視頻和直播上,他們的經驗幾乎都為零。

受疫情和經濟環境影響,訂單銳減,為了讓工廠生存下去,他們或主動或被動,都想抓住「短視頻和直播電商這個機會」。

6月6日,參加直播培訓的學員。

據介紹,該MCN機構往期招收的企業學員裡,年齡最大是一位67歲的皮鞋廠老闆,外貿訂單銳減,為了讓企業找到出路,這位老闆只好親自上陣來學直播。

「現在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的興起,相當於零幾年的淘寶。」現場一位學員表示,他錯過了淘系的紅利,不想再錯過「短視頻的紅利」。

一位做布料加工的工廠老闆在直播課上練習直播。

一位做皮鞋的工廠老闆對鈦媒體《在線》說,大企業可以砸錢轉型,但小企業要節省費用,只能老闆自己做,所以很多老闆都親自來學。

鈦媒體《在線》了解到,當天的學員,有人想通過直播給產品找代理商、給工廠找合作夥伴,有人則是為了賣貨

一位做飾品的學員說,外貿訂單都停了,他只好讓電商團隊年輕員工都轉到快手抖音上,學做主播學帶貨,而他自己也從零開始學。

直播講師在臺上分析一名學員的直播數據。

這堂課主要內容是「怎樣在前5分鐘增加直播間人氣,留住進入直播間的人」。

講師演示完畢後,每位學員都被要求上臺進行5分鐘直播,直播要完成的任務包括「打招呼、提示點關注、擴充粉絲團、發福袋、話題互動」等。

「在直播間搞定1000個鐵粉,你一輩子不用愁了,1000個鐵粉足夠養你一輩子了。」講師一再強調維護粉絲關係的重要性。

一位工廠老闆在講臺上直播。

一位做服裝工廠老闆對鈦媒體《在線》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她做服裝行業十多年,從廣州知名批發市場十三行起家,有自己的服裝工廠、兩個服裝品牌,還有1688店和淘寶店。

2019年,她開始做抖音,但由於團隊都是做傳統電商運營的,對短視頻和直播不熟悉,所以一直做不起來,「做了跟沒做一樣」。

她讓電商客服轉型當主播,但直播效果很差;為了拍視頻,她還專門花一萬多買了個單眼相機和幾個補光燈,但他們都不會用,設備一直閒置。

「我下載抖音3年,從沒看過,真的沒時間。」她對鈦媒體《在線》感嘆,像她這樣既要管工廠生產又要管銷售的小企業主,根本沒精力去思考轉型的事情。

疫情給了她時間,她想在學習結束後,帶著團隊往短視頻和直播上發力:「我有信心,我們還有機會做起來。」

每個人直播練習結束後,助教在白板上寫下每個人的音浪數,從很多人的抖音ID可以看出他們所在的行業。

第一階段最後一堂課結束,講師開始推銷第二階段進階課,向在場學員展示了一系列資源和課程安排。

推銷進階課程的現場播放了往期學員成功案例的視頻:一位做美甲的女學員在視頻裡展示了自己的抖音小店後臺「57萬餘元」的成交金額。

經過講師的一系列課程展示和推銷後,現場有4位學員當場交了3980元買了接下來的進階課程。

一位交了錢的學員對鈦媒體《在線》說,前幾年,自己特意派一個應屆生去杭州上課學電商運營,交了兩萬塊錢學費,但結果好像「學了也沒什麼用」。

「後來我就知道,我們這樣的小企業,凡事還是老闆要自己學會才行。」

曾因A貨獲刑的工廠老闆,想用短視頻做自己的皮具品牌

6月6日下午,廣州,鄧武榮在MCN講臺上做直播實操練習。

鄧武榮的公司有一家皮具廠,除了給幾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做做高端定製鞋代工,還有一個叫DIMY的自有皮具品牌。

代工業務訂單最旺的時候,工廠有300多個人,2020年復工後,工廠員工從80多人減少到30多人。

代工訂單減少,他和合伙人都想趁這個機會轉型,改變代工為主的策略,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同樣是皮鞋,一樣的用料和做工,大牌奢侈品賣九萬,我們只能賣八千,就是因為我們是個很小的品牌,沒人知道我們。」

鄧武榮認為,短視頻和直播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示產品的品質、工藝,為品牌積累粉絲,用更低的成本為天貓店和即將鋪開的線下合作門店導流。

做了幾年天貓店,一直不溫不火,推廣費用很讓他頭疼。鄧武榮介紹,他們的天貓店成交一單需要一到兩百塊錢的獲客成本。

「我們客單價比較高,比如我們六千多的公文包,在淘系不砸廣告根本找不到對應的客戶群體,但我們應該可以通過抖音很快找到細分用戶,再導流到天貓平臺。」

他打算把天貓的廣告投入降下來:「以前每個月10幾萬廣告費花在淘繫上, 現在我們把這費用降下來,轉到短視頻和抖音廣告上。

天貓店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鄧武榮說,相比抖音小店,用戶更認天貓店,不管抖音做得怎麼樣,如果沒有天貓店,「想做成品牌都很難」。

工廠車間,一張剛剛被打上DIMY品牌Logo的鞋墊。

「為什麼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我以前做過A貨,出過兩次事。」鄧武榮曾經有過兩次「教訓」。

他出生於1983年,來自江西撫州,高職在北京學電子商務,畢業後輾轉撫州、深圳短暫打工,還和同學在上海開過網店賣服裝和化妝品。

2011年,鄧武榮轉戰廣州,開始賣「愛馬仕」皮帶:一百多塊錢一根,最貴的也只賣一千,「當時網店到處都是,特別好賣」。

他生意很好,不只是網店,線下的微商、代購、二三線批發商,各個渠道的人都來「進貨」,最大一筆單,客戶一次性批發了價值五百萬的貨。

鄧武榮見皮帶賣得好,又開始做「愛馬仕」包。他和一位「手藝高超」的人合作,通過一些渠道拿到了愛馬仕工廠挑剩下的皮料,專門做假的愛馬仕包。

6月7日,鄧武榮辦公室展示的鱷魚皮帶。

越做越大,真的迷失自我了。」他們生意很好,做到「市場前三」,還在皮具城開了批發檔口。

一個正品鉑金包7~8萬,鄧武榮做出來的A貨賣5~6千。

「愛馬仕包有200多道防偽技術,有幾道最難的一直沒被A貨市場突破,我們當時突破了一個最難的,提升了整個A貨的仿真度,所以我們生意最好。」

他甚至還有個身份:愛馬仕貼吧的愛馬仕鑑別師。

2013年年底「突破技術」,2014年10月份,鄧武榮遭人舉報,被公安機關抓獲。他在一個小區租了10多套房子專門壓logo,這些窩點被公安全部端掉了。

被拘留5個月後,鄧武榮被判緩刑2年半。

6月7日,廣州,工廠車間,技師傅準備處理一雙鴕鳥皮鞋。

緩刑期間,鄧武榮又想著東山再起,開始模仿法國奢侈品牌Berluti。他仿得太像,驚動了Berluti品牌方,品牌方報了警。

警方監控了鄧武榮兩個月,鎖定了他公司和工廠所有人,最後出動100多警力,在批發檔口、寫字樓、工廠、倉庫同時收網。

鄧武榮再次被拘留,他害怕極了,預想自己可能要被判刑至少5年。

關押37天後,鄧武榮被釋放了,因為他沒有加Berluti的Logo。從看守所出來後,他決心不再做A貨:「再不搞了,跟他們沾邊的都不搞了。」

鄧武榮說,A貨害人不淺,他痛恨A貨:「憑什麼我做得好,就一定要仿你們呢?」

「我們中國人的工藝水平不輸國際大牌,但如果一味模仿,只要做得有點起色,就會被品牌方找麻煩,那樣一切又都歸零。」他決心要做自己的品牌。

後來,他遇到了現在的合作夥伴,一位在皮鞋行業30多年的老設計師,雙方一拍即合,設計師有一家工廠,可以提供有力的供應鏈支持,鄧武榮負責銷售。

6月7日,鄧武榮在工廠展示廳的直播間做直播,教抖音粉絲如何保養皮鞋。

鄧武榮開通了兩個抖音號:企業藍V用來展示產品和工藝,讓客戶明白「東西為什麼賣這麼貴」;另一個是劇情號,主要用來打造他個人人設,通過劇情短片吸引粉絲。

企業藍V他打算用自己團隊做,而劇情號的視頻策劃、拍攝、剪輯、輸出全部交給MCN來做,他本人只要負責出演一位設計師。

按合作的打包價格算下來,MCN每個視頻收費大概兩千元左右

鄧武榮沒有打算招主播。皮具工藝和專業知識很龐雜,鄧武榮說,如果讓一個主播去學習,成本太高,而且培養出來了,主播一跳槽,他損失就大了。

6月7日,廣州,鄧武榮(中)在皮鞋工廠。

最讓他頭疼的問題是團隊,手底下有一個跟隨自己多年的電商團隊,成員都有十幾年傳統電商經驗,讓這些人轉型到短視頻和直播電商,有一些難度。

鄧武榮跟班上其他學員交流,發現大家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團隊沒有人做可以這件事,市場上也缺「合適的人」。

鈦媒體《在線》看到,在某招聘平臺上,鄧武榮發布了電商運營、淘寶美工、文案策劃、編導、直播策劃、視頻策劃等10個崗位,發布2個月,視頻策劃崗位只收到5份簡歷,而淘寶美工的簡歷收到了500多份

工廠地理位置也是一個制約因素:距離這裡最近的地鐵站在5公裡之外,對很多年輕的上班族來說,這個地理位置缺乏吸引力。

6月7日,廣州,鄧武榮走出工廠大門。

「在工廠只是暫時的,打好供應鏈基礎就去寫字樓。」鄧武榮計劃搭建5~6人的基礎團隊,再從園區搬到寫字樓,進一步招兵買馬。

鄧武榮計劃重新裝修工廠車間,讓車間具備直播條件。「我們可以讓客戶可以直接看到自己的鞋子是怎樣做出來,做到哪一步了。」鄧武榮說。

畢業生:我想成為李佳琦

2020年6月6日,廣州,MCN機構廣州華泓的直播教室,幾名來自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上電商直播課。

根據智聯發布的報告,2020年疫後復工春招中,電商直播相關職位數量同比上漲超過80%,招聘人數增幅達130%以上。

面對市場需求,這家MCN先後與廣東11所高職院校籤約,在短視頻、直播電商的教材編寫、專業教學、人才輸送等方面開展合作。

線上培訓結束後,有意願和條件的學生,可以到線下進一步免費學習,並在講師的指導下開展實踐。

廣東生態工程學院電商專業學生阿樂(左)在進行直播實操,他的同學在一旁擔任直播助理。

在直播實踐課上,學員要用自己的抖音帳號輪流直播,在規定時間完成一套既定帶貨流程,結束後由講師一一點評。

這是阿樂第二次直播,他仍然有些慌張,除了按照流程練習,他幾乎沒有自由發揮。直播間人數寥寥無幾,幾乎沒有互動,他只能硬著頭皮尬聊。

「看別人直播」和「自己直播」之間有一道鴻溝:別人看起來都那麼從容,自己對著屏幕講話,屏幕都變得一片模糊,印滿話術的直播腳本也變成白紙一張。

直播時,遇到有人在直播間互動,阿樂還不能熟練地接話。不過,他說做主播並不是他的興趣,他對短視頻興趣更大,想要成為一名編導。

直播結束後,學生們在聽講師點評。

鈦媒體《在線》在現場看到,講師對每位學生都分別提出了10多個意見,涉及語言表達、互動、控場等方方面面。

介紹產品,要說是好物分享;不能說搶完了,要說秒完了;人氣下降要及時改變話題;時刻關注直播間的氛圍,要控場……

並不是每個人都想做主播,每個學生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最後MCN和他們之間雙向選擇。

一名最開始想做攝像的學生,發現自己有表演天賦,就開始研究短視頻表演,想成為一名短視頻達人。

一位女生說,想做直播帶貨幕後的運營工作,因為「主播是吃青春飯」。

6月6日,廣州,培訓課結束,小潘回到出租屋,洗臉準備休息。

也有人想要成為主播,小潘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廣東生態工程學院的學生,受疫情影響,學校到6月26日開學,那之前宿舍不能住,為了上MCN的課,他從老家提前來到廣州,在城中村租了個單間。

這個單間月租650元,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租房。入住前,家人讓他買被子,他堅持讓家人寄來了家裡的被子,他覺得外面的被子沒有家裡的被子蓋著有感覺。

6月6日,廣州,小潘在出租房裡刷短視頻。

他學的電商專業,看到直播帶貨的趨勢,他報名參加學習,想要成為一名電商主播。

劉強東是他的偶像。「他很勵志,去上大學時全村人送雞蛋給他,大學就開始創業。」劉強東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給了小潘鼓舞。

6月8日,廣州,小關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

小關也是廣東生態工程學院電商系學生,他的目標是成為李佳琦那樣成功的主播。

「直播帶貨是個機會,可能會改變我的命運,那麼多主播,說不定下一個就是我火起來。」 參加MCN培訓之前,小關已經開始在抖音上製作視頻。

他每天都直播,並且觀看其他主播直播,學習他們的直播技巧。

小關在出租屋上學校的網課,這是他最感興趣新媒體課,老師布置的作業是拍攝一條視頻,並在西瓜視頻上獲得500以上的播放量。

這套一居室的出租屋,是在廣州工作的姐姐租的,上培訓課期間,他在這裡借住。

小關來自廣東陽江海陵島,當地有一個網紅景點「十裡銀灘」,吸引了很多網紅達人前去打卡。

他家在當地開旅館,常有入住遊客拍攝Vlog,見多了以後,父母也很支持小關做短視頻。

「如果我做得還可以,就可以給自家的店加宣傳。」小關對鈦媒體《在線》說,父母對他的期待是「小有名氣」就行了

6月8日,廣州,小關在對著鏡子練「直播」。

小關每天都對著鏡子練直播。在陽江老家牆上,有一面更大的鏡子,他可以看到自己全身。在出租屋這面鏡子裡,他只能看到自己的臉。

他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表情和手部動作,如果覺得僵硬不自然就反覆練習。每天早中晚,他要對著鏡子練3次,每次至少1個小時。

6月8日下午,他對著鏡子練習的是一段直播開場白,類似於自我介紹,這是直播課上老師布置的作業內容。

練習時,他把手機架在一旁,錄下練習過程,最後再回看、總結。在陽江老家,他還會對著鏡子彈吉他,當作是「直播暖場」。

小關在對著鏡子練習「直播」。

一旦真正打開手機直播,小關會陷入腦袋空白的狀態,如果沒人互動,他說話時會有些不流暢。

在培訓班上課直播,小關會特意擋住直播間人數,讓自己更好地自由發揮。

「剛開始不熟練,主要是心態要好,要堅持。」小關對鈦媒體《在線》說,他想成為李佳琦這樣的帶貨主播,即使成不了他,也要努力向他看齊。

他覺得李佳琦非常勵志,很值得學習,尤其是他成名前付出的艱辛、面對質疑的不退縮和通過自己一次次努力達成目標的精神。

「剛開始也沒人知道他,他還是不斷地播,成就了自己。」 小關說,他2020年的目標是學會直播帶貨,賣出至少10件商品。(圖文/視頻 鈦媒體 陳拯)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解密李佳琦、深扒抖音變現方式 奉化滕頭村開啟直播帶貨培訓
    聽課的有賣旗袍的商戶、賣桃膠的農戶,有山裡開民宿的老闆,還有當地服裝企業的員工……解密李佳琦的直播話術,傳授21個直播技巧,講解運營規則、直播如何變現、如何給粉絲畫像……直播經濟的風口,已吹進農村。「疫情期間很多民宿老闆變身主播,推廣銷售當地農副產品。」李華說,傳統的軟文加圖片的宣傳推廣模式互動性弱,效果不如直播。李華喜歡穿漢服,偶爾也拍一些短視頻,也一度想嘗試開直播,但面對鏡頭,還是會冷場尷尬,不知道該說什麼。
  • 解密李佳琦、深扒抖音8大變現方式……滕頭村的農村直播帶貨培訓課...
    更為重要的是,買了花要填上收花人的ID,一生只能給她送花……」前天,35歲的直播培訓講師舒周扯著略顯沙啞的嗓音,現場展示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直播賣roseonly的玫瑰花。舒周第一堂線下直播技能培訓課就辦在村裡。此前,她一直在抖音上給企業和商鋪做直播培訓。這堂農村直播帶貨的培訓課這麼火,令她沒有想到。
  • 23位老闆的「直播帶貨」半年記
    李彥宏、梁建章、張朝陽、侯毅……大佬們紛紛走進直播間,為自家產品賺吆喝。與這些明星企業家自帶流量光環相比,中小企業的老闆若想直播帶貨,就沒有那麼容易,他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獲取流量。2020年6月,鈦媒體在廣州的一家MCN培訓機構教室裡看到23位工廠老闆在上課,他們努力學習著直播。
  • 跟誰學發布校園招聘計劃 將全球招聘1.5萬名應屆畢業生
    (8月17日消息)為進一步推動業務發展、推進教育普惠,並助力國家「穩就業、保民生」工作,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今日正式發布跟誰學及旗下K12業務高途課堂2021屆畢業生校園招聘計劃,面向全球範圍招聘1.5萬名高校應屆畢業生。
  • 康定舍聯村第一書記直播帶貨成「網紅」:想把農產品賣到全國
    朋友圈幫貧苦戶賣貨:價格好不愁賣「婆婆,最近青花椒賣得咋樣啊,有啥問題隨時跟我們說啊!」四川康定市魚通鎮舍聯村第一書記康鑫挽著老人的手,開始拉起了家常。關於當地農產品種植、銷路等問題,她已經輕車熟路,兩年前,她這個「門外漢」吃了不少「閉門羹」。
  • 直播賣貨,是包治百病的大力金剛丸嗎?
    這幾個月,在疫情影響下,對商家、平臺、廠家來說,直播賣貨還真可能就是靈丹妙藥,可以「藥到病除」。就在前幾天,格力董明珠又帶了一次貨,銷售金額超過7億多。前兩次,這個數額則是20餘萬、3億多。三級跳的亮眼的戰績,不僅讓董小姐首播翻車的事情一雪前恥,也刷新了直播帶貨成交額的歷史記錄。時間往前撥3個月,直播帶貨還只是網紅、達人、KOL的戰場。
  • 廣州的老闆娘、櫃姐,都在學當主播賣貨,而且……
    此時此刻,廣州全城都在開播,大量的淘寶直播基地和主播誕生,專業市場、商場、工廠、倉庫,都成為直播電商的「陣地」。據記者了解,直播電商不僅拉動商業轉型,還推動了5G和光纖等新基建的需求,甚至讓一些原來主打遊戲直播的平臺也加入到直播電商賣貨的領域。
  • 揭秘直播賣貨的真相:李佳琦直播中這款拖鞋狂賣20萬雙,是真的嗎
    直播賣貨,是一個現在很潮的詞語,顛覆了傳統的賣貨方式和渠道,前不久我們經常看到有很多名人直播賣貨的新聞,羅永浩、董明珠這些商界的前輩也都加入了這個行列,包括新一代的青年李佳琦、薇薇等等的直播賣貨紅人現在都成了零售界的新星。
  • 李佳琦直播帶貨,不為人知的銷售技巧……
    一、差異化定位競爭,讓他與眾不同其實,直播帶貨並不新鮮了,早幾年在鬥魚、熊貓直播平臺,就已經有不少女主播在直播中帶貨,賣零食、賣衣服、賣口紅,那為什麼李佳琦還能做得風生水起?李佳琦,希望打造成一名懂彩妝、夠專業、接地氣的男主播的形象,而不是譁眾取寵(類似偽娘)的人設,他可能比大多數女性還懂美妝,還懂女性的需求。
  • 直播裝備賽打響!賣麥克風的老闆:囤多少貨都不夠賣
    因此,往年公司放假前只備200多萬元的貨,今年卻備了1000多萬。黃進老家在湖北鹹寧,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還在老家準備過年的他擔心倉庫裡的貨,趕緊收拾行李驅車趕往深圳。原本以為自己準備很充分——倉庫滿滿都是貨,十盞燈控股的三個工廠還留了部分工人,一天能生產約3000套直播設備。
  • 直播帶貨成「救命稻草」?廣州服裝業轉型自救
    核心提示:廣百百貨新市店裡,銷售員蓮子在直播賣衣服,距離蓮子直播不遠的地方有一家服裝廠,服裝廠的老闆李志新的團隊最近也在直播帶貨。直播帶貨漸成服裝行業的「救命稻草」?疫情下,廣州服裝業如何轉型自救?
  • 直播帶貨幕後的粗糙生產鏈:從賣腳本到培訓,誰在「割韭菜」?
    「現在直播帶貨已經需要靠演技了嗎?」張婷婷有些哭笑不得,迅速退出了直播間。26歲的張婷婷之前常看直播,早早就關注了李佳琦、薇婭等一大批當紅帶貨主播,買東西前也總是先點開店主的直播間看看,衣服要看試穿,口紅要看試色。但最近,她有些「受不了」賣貨的直播了。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直播帶貨的套路越來越多。
  • 廣東推出「青年安居計劃保障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
    原標題:廣東推出「青年安居計劃保障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   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青年安居計劃」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保障
  • 羅永浩負債6億進軍抖音賣貨 但他永遠成不了李佳琦
    2019年,直播帶貨持續火爆,李湘、謝霆鋒等頗受關注的演藝界人士的加入,也引發了大眾對於「電商直播」、「帶貨」的討論。2019年至今李湘、王祖藍等100位演藝界人士入駐了淘寶直播;2019年5月謝霆鋒帶著自己品牌入駐快手,直播賣粽子;2019年6月,柳巖在快手嘗試直播賣貨,單款商品最高銷售額破百萬。
  • 老闆直播2小時賣貨40萬,這個國貨美妝做對了什麼?
    老闆直播2小時賣貨40萬,這個國貨美妝做對了什麼?經過這次線上的翻盤逆襲之後,孫來春已經決定全力押注直播。他開玩笑說,這可能就是「真香」邏輯。林清軒「All In」直播的計劃包括給現有導購培訓直播,招聘時優先錄取會直播的候選人,在新人入職培訓中加入直播課。不僅是導購,林清軒的一些後勤員工也加入直播,做到全員直播。
  • 「123培育工程」開啟百場公益巡講 你會是下一個李佳琦、薇婭嗎?
    原標題:「123培育工程」開啟百場公益巡講,你會是下一個李佳琦、薇婭嗎?   你想成為下一個李佳琦、薇婭嗎?最好的機會來了!
  • 廣東推出「青年安居計劃」 保障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
    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青年安居計劃」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保障服務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解決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難問題,切實為高校應屆畢業生等青年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服務。
  • 耐克運動服品牌工廠寄樣直播帶貨
    耐克運動服品牌工廠寄樣直播帶貨  MCN在為網紅做嫁衣裳  我們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雖然在公司和網紅的分傭過程中,超頭部網紅看似拿到了非常高額的分傭,但是他們並不是公司的利潤拖累,公司真正的成本中心是大量的非頭部網紅。
  • 從直播間走向大銀幕,李佳琦為何能成「國慶檔最大贏家」?
    有人說,「扶貧+李佳琦」成了近期電影主題,他在電影中的每一次亮相,背後所代表的是「直播帶貨」的新經濟業態,以及用直播帶貨方式助力脫貧攻堅的新途徑。「我會說李佳琦怎麼樣,而不會說我。如今這三個字不只是代表我個人,它已經成為一個IP的展現形式,希望未來能孵化更多對社會有價值的IP。」李佳琦說。
  • 朱廣權李佳琦直播 朱廣權帶貨語錄錦集 直播帶貨到底有多火?
    」李佳琦組成的「小朱配琦」組合,隔空連線,同框直播,為湖北助力在線賣貨。  事後統計,這場直播吸引了1091萬人觀看,累計觀看次數1.22億,直播間點讚數1.6億,累計賣出總價值4014萬元的湖北商品。不僅如此,朱廣權出其不意的押韻打油詩讓「小朱配琦」這個臨時賣貨組合登上了當晚微博熱搜的第一。  直播中朱廣權是這樣帶貨的:一上來,他先自謙,「直播帶貨我是第一次……技術不高,手藝不妙,請多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