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把移民當親人

2021-01-10 網易新聞

2015年12月17日,上午九點剛過,趕了幾十裡路的移民老張早早地來到了南陽市移民局的信訪大廳。老張是給已出嫁的女兒申請宅基地而來的,接待他的依然是信訪科長李皓。經過前幾次的接訪,對老張的訴求李皓已非常清楚,但他還是耐心地聽老張又說了一遍,並將其安置地移民局和鎮政府對此事的解決辦法反饋給他。幾個回合下來,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看老張還有疑問,李皓又打電話把市移民局的總工程師張君偉請來,當面給老張解釋。

兩個多小時的接訪,讓人感到瑣碎、著急,而幹了十年移民信訪工作的李皓卻說,這已是相當輕鬆的了。二十多年的移民工作,早已讓他有了割捨不斷的移民情結。

1988年,25歲的李皓從南陽市水利局防汛通訊站調入移民辦,在城市長大的他第一次真正走進農村,走進移民。當時,南陽有丹江口、鴨河口、趙灣、孤石灘四座大型水庫,搬遷移民30多萬人,李皓的工作主要是調查移民的生產生活狀況,落實幫扶政策。移民村多處在山區,居住分散,李皓和同事們進村入戶全靠步行,在一個村子少則十天半月,工作量大時能住上一個多月。在李皓最早進駐的南召縣鴨河口庫區後靠移民村,一家人和一頭耕牛同居一室的情形讓他心酸不已。李皓至今依然記憶猶新:「記得那是12月份,天氣已經很冷了。在太山廟鄉的一個移民村,一戶移民只有兩間土坯牆房子,人與牛合住一間。過去形容誰家窮就說窮得叮噹響,可是這一家窮的都不響,因為基本上沒啥鐵器,他怎麼響!」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二版

感知到移民生存不易的李皓明白,只有努力把移民幫扶工作做好才對得起移民。1990年夏,獨自在南召縣南河店鎮龍泉寺村調查移民經濟收入情況的李皓,為及時上報統計數據,眼看暴雨將下,毅然翻山越嶺趕往十幾裡外的渭林河村。途遇暴雨引發的山洪,不會遊泳的他一個人硬著頭皮蹚過湍急的鐵河,在收集數據的同志離開前趕到了渭林河村。而每每幫移民跑成一個致富項目,落實一筆幫扶款,就是李皓心中最感欣慰的時候。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移民搬遷工作啟動後,移民辦升格為南陽市移民局,李皓在移民後期扶持科室工作,摸清吃透各項移民政策成為其首要任務。移民身份認定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水澆地的標準是什麼、移民分戶原則是啥、房屋補償標準如何劃定等問題,鞭策著年近半百的他不斷學習最新的移民政策,成為大家公認的「移民百科全書」。2006年,南陽市移民局正式成立信訪科,李皓順理成章成為信訪科長,由於人員緊張,接連幾年,信訪科都是他一人唱著「獨角戲」。問李皓有什麼高招,他解釋道:移民吵咱不惱,移民鬧咱不急,移民說咱認真聽,移民問咱耐心解答,移民有問題咱幫助解決。實際上,有不少移民上訪只是爭個理,出出氣,找個人訴訴苦,咱把移民當親人,他還有啥說的?

接訪工作中,李皓堅持「三快」「三不怕」。「三快」就是「快立案」,對於帶有苗頭性、普遍性的集體訪、聯名訪案件,快速處理並報請立案;「快傳遞」,對於有省市領導批示的信件,迅速批轉,限時上報;「快處置」,對於集體訪、鬧訪,成立臨時處置小組,直接奔赴事發現場,當場給出調查處理意見。「三不怕」是面對上訪群眾,不怕矛盾、不怕責難、不怕磨破嘴跑斷腿。

2013年秋季大旱,宛城區的一名老移民背著一捆蔫中帶黃的玉米稈來到市移民局,二話不說就把玉米稈撂在了李皓的辦公桌上。原來老漢覺得分給自己的是水澆地,就應該每畝地都有一眼機井。李皓聽罷,仔細將水澆地的標準向老漢解釋清楚,又當面與其所在區移民局聯繫,協調抗旱事宜。

除了背著玉米稈來的,還有背著鐵門來移民局的,還有對新式的門鎖用不慣來的……李皓對移民的合理訴求,凡是他能力範圍內的,都想辦法去解決,因為在他的心裡始終記著80多歲老母親的囑託:「娃兒啊,你可不敢跟人家發脾氣,移民生腳踏生地,多作難,咱有錢錢幫忙,沒錢話幫忙,得學著會說話,辦事更得對得起移民!」

高密度的接訪讓李皓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工作一天回到家連話都懶得和妻子說。有時加班太晚,他就在辦公室將就一宿,有次因找不到手頭的資料向妻子詢問,妻子嗔怪地對他說:「在你那個家裡呢!」雖是埋怨但更多的是心疼,「他心理壓力太大了,有時做夢都在接訪,滿頭大汗地被急醒,還患上過嚴重的皮膚過敏,怎麼查都找不出過敏源。我也只能勸他無論遇到多棘手的問題,都別跟自己過不去……」李皓妻子王金武說。

付出總有回報,李皓連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在丹江口庫區移民大搬遷中榮獲市委、市政府嘉獎,被榮記二等功;去年4月被授予「南陽市勞動模範」榮譽稱號。去年7月,市移民局信訪科被授予「南陽市人民滿意公務員示範崗」榮譽稱號。

在移民信訪工作崗位上幹了十個年頭的李皓,就像移民戰線上一名執著的「守夜人」,默默堅守在移民信訪一線,第一時間為移民排憂解難。他說,「移民做出的犧牲是國家和社會無法單純用物質來補償的,我能做的就是在情感和行動上給他們更多的理解與支持,做一個對得起移民的移民幹部!」

點評

大節不奪

省委政策研究室王民選

《論語·泰伯》云:「臨大節而不可奪也。」李皓28年堅守在移民第一線,把社會發展的大局,把每個移民的不同訴求,都轉換成以愛心為恆定的最大公約數。對移民業務,如水庫蓄水,以點滴的吸納不斷增加著容量和儲備;面對矛盾和糾紛,如灌區放水,靠針對性滲灌和反覆的潤澤最終取得冰釋的效果;對移民群眾,如春風化雨,用滋潤和慰藉引導他們致富的內動力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以如水的包容和厚重,矢志不移地堅守、堅毅和堅韌,很好地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的精神追求。

李皓事跡向我們表明,「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凡矛盾難題多發之地,必有批亢搗虛之人;凡移民多困之時,必有同甘共苦的幹部。當一項事業選擇以奉獻為根基,把「對得起」作為一個支撐價值信仰的精神支柱,一種維繫移民共識和社會公序良俗的精神紐帶,必定能激發出全體移民的無限創造熱情與強大建設合力。

本文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一、琴(撫琴)琴韻悠揚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琴為聖賢,君子之器。聲音之道可與禪通,攻琴如參禪。最快樂之事,撫琴一曲,化導不平之氣,升華心靈意境。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黑白子何必論高低,無聲無息起硝煙。方寸之間在博弈,人生不在輸和贏。三、書(臨帖)書法精神
  •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 一、琴(撫琴) 琴韻悠揚 人生九雅——李皓詩書合璧作品欣賞 黑白子何必論高低,無聲無息起硝煙。 方寸之間在博弈,人生不在輸和贏。
  • 菏澤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平看望慰問張新忠、李皓家屬
    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2月3日訊(記者 徐德波 通訊員 龐彬)2月3日,菏澤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平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東明縣看望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因公殉職張新忠、李皓同志的家屬,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慰問。
  • 湖北送變電工程公司應急隊員李皓:火神山上的應急照明隊長
    1月23日夜晚,李皓獲知武漢市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在蔡甸區建設的專門醫院——火神山醫院的消息後,於 24日清朝獨自開車1個多小時來到施工現場,查看地區,當了解現場施工面積大,夜間照明設備不足後,聯繫武漢供電公司現場施工負責人,主動請纓。
  • 李皓 | 在自我否定的路上,探尋藝術之真
    他註定是這樣的藝術家 李皓的藝術之路由童年起始。由於父親是一名眼界高遠的國畫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自幼就在一種大格局的藝術觀中受益。- END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藝術家口述,部分語錄摘自《2046花雙|問答未來之李皓》新青年藝術沙龍)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或下方小程序
  • 紅星書評|李皓散文集《雨水抵達故鄉》: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想念...
    就在這個暑期,一本名為《雨水抵達故鄉》的散文集,因為書裡涉及中考、高考現代文閱讀測試卷及真題備選庫,如何提高現代文閱讀和作文成績,刷亮了朋友圈和圖書市場,作者是來自遼寧大連的冰心散文獎獲得者、作家李皓。李皓當過兵,做過電業工人、機關秘書、編輯記者,是國內頗具代表性的作家、詩人。
  • 山東戰「疫」群英譜|菏澤基層幹部李皓:用生命詮釋「逆行衝鋒」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5日訊 李皓是菏澤市東明縣沙窩鎮正科級主任科員,從1月22日到30日,一直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與村幹部一起負責摸排武漢及周邊返鄉人員情況、宣傳疫情防控政策及相關知識、穩控武漢及周邊地區返鄉人員。1月31日凌晨,因腦幹出血,不幸去世。
  • 品讀|淘洗時光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評李皓散文集《雨水抵達故鄉》
    李皓散文集《雨水抵達故鄉》中的「故鄉」,不再是地理上的概念,而是過往生活的心靈印跡和情感意象。由此,他的散文是在撿拾和打磨那些有意味的歲月印痕和生活碎片,尋找生活本身的詩性價值和書寫意義。李皓一直在追求散文的有情書寫,在散淡之中營建共情。
  • 散文詩|李皓:在磐安(二章)
    圖片來自網絡□李皓(遼寧)在細雨中打量杜鵑我此行來磐安,是來看杜鵑花的。春雨顯然是來湊趣的,但它有喧賓奪主的嫌疑,它打亂了我的腳步。細雨中的杜鵑更加惹人愛憐,多愁善感的江南女子,在高姥山,嫋娜娉婷,楚楚動人。
  • 讀首詩|在仁化看王炳根老師泡茶 作者:李皓 誦讀:王卉
    作者:李皓 誦讀:王卉有一道看不見的霧在王炳根老師和我們之間,蕩漾那個慈眉善目的泡茶人宛若神仙都是一個半杯茶,等著下一個半杯茶,永不斟滿殘茶睡去,夜晚正在回甘濃稠的時間濺不出,多餘的水頭而分享簡直就是仁義的造化不弄人,它弄明月詩人簡介李皓
  • 名家方陣|李皓:韶關筆記(組詩)
    >兩晝一夜那些名叫紅軍的身體用鮮紅的血液,白刃般的鐵骨把銅鼓嶺敲得摧枯拉朽那位受傷的「徐同志」留給東坑村蒙家的「紅軍碗」就是一把直插敵人心臟的鑰匙洞開了粵軍第二道封鎖線我們來的那天風和日麗一群身穿綠軍裝的退伍老兵他們在虔誠地敬禮,用肺腑歌唱他們把整個銅鼓嶺都染綠了他們也把我們的心染綠了,把我們的眼淚染綠了……只是粵北的風中還帶著揮之不去的腥味李皓
  • 「品讀」齊鳳豔:凝聚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脈——李皓軍旅詩集《懷念一...
    大連詩人、《海燕》文學月刊主編李皓作為一位曾經的軍人,他在詩中對自己的軍隊生活、對軍人、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和平建設時期對民族和國家做出的貢獻的書寫,是一往情深的,是飽蘸著深切回憶和緬懷的,我感受到了一種沉穩、厚重的熱愛與歌頌。
  • 新時代詩歌論壇|李皓:重視新的社會階層,強化新詩海外傳播
    李皓/文漢語新詩百年曆程中,一代代詩人一直不間斷地進行探索,如今越來越趨近成熟,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斬獲。新世紀以來,漢語新詩的藝術質素與1980年代、1990年代詩歌相比更見精微,微信、微博等融媒體寬鬆自由的平臺助推,引帶漢語新詩步入了一個如魚得水的新時代。
  • 移民新加坡需要滿足這些條件?你滿足了嗎?
    這些都吸引著移民的眼光,但是很多時候移民也就意味著你可能以後就會生活在那裡,你的孩子也會在那裡讀書。所以移民之前我們一定要好好考慮一下,做足準備。 移民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1、親人。如果你想個人實現移民的話,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是有人想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都跟著一起移民的,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就要提前做好打聽哪些國家可以實現三代移民。2、回國便利程度。
  • 【澳盛移民】配偶移民/加分必讀乾貨:四大要求和五大誤區!
    也因為技術移民的路越走越窄,有些之前覺得配偶移民等待時間太久的人終於也下定決心走配偶移民了。近期收到的有關配偶的諮詢顯著增加,今天就送上這篇基本科普貼,解答一些常見的問題。移民官的工作量很大,他們是不可能深入調查申請人的日常生活,過關係材料就是他們判斷關係的真實性和延續性的主要方式。材料匱乏就會招致質疑。實際操作中,的確有客人雖然真實關係,但是由於材料缺乏受到移民局質疑甚至拒籤的情況。誤區2:Joint Account可以隨便用?配偶材料一個常見的部分就是聯名帳戶。
  • 傳說有兩瓣小腳趾的人,都是大槐樹移民的後代,為什麼會這樣說
    從這一點上來看,當年山西洪洞大槐樹的移民數量不在少數,導致現在的我們,幾乎都是大槐樹移民的後代。所以說,現在無論你是張、王、李、趙,還是周、吳、鄭、王,往上數,都能數到當年的大槐樹移民。至於到底有多少姓氏,現在已經無從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大概有800多個姓氏。
  • 加拿大移民部長Marco Mendicino近期會議資訊匯總
    我近期參與的由加拿大移民部長Marco Mendicino主講,EY安永協辦的關於「移民:為人類繁榮打開多扇門」的會議。會中Marco提到在近兩個世紀以來加拿大都是建立在移民之上的,突發的新冠疫情影響了全球化的進程,移民對於加拿大而言不管是對於短期的經濟復甦,還是長期的繁榮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Marco在會上旨在喚醒加拿大內部人民對於移民的正面認知,眾所周知在新冠疫情和美國的影響下,加拿大少部分民眾對亞裔存在著意識形態的偏見。
  • 李皓 | 心之所適,劃地於牢
    Li Hao Studio李皓工作室 Instagram : li_hao_artist
  • 澳洲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很重要!
    移民銳減,老齡化加速!專家:澳洲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很重要!最新的研究顯示,在疫情期間,從澳大利亞首府城市到偏遠地區的人數激增,並且預計到2031年,澳大利亞全國人口將因疫情少110萬人!澳洲政府的人口中心在周五發布的首份人口報告中顯示,截至2020年6月的一個季度,首府城市淨流失了1.05萬人,這些人都跑去了偏遠地區。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季度淨遷移,是過去十年平均遷移人數的兩倍多!
  • 「飛際移民」葡萄牙移民—你適合移民嗎?為啥有的人移民後悔了?
    今天飛際小編與大家探討國內外的文化差異,今天我們聊一下哪些人不適合移民!經常會遇到一些移民申請人,擔心自己到了國外後會不會失業?會不會生活不適應?會不會有語言交流障礙等等!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你適不適合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