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硝化細菌水質立刻清澈,只是魚缸壁有很多絮狀物,原因在哪?

2020-12-1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相信很多的新魚友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當我們的魚缸水質確實很難調理了,然後,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了硝化細菌,這也是無可非議的,畢竟硝化細菌目前已經被吹上天了。

再者來說,我們在水質無法處理的情況下,即使是明知道購買的硝化細菌可能生效很慢,或者真假不一,在大多數新魚友的眼裡,有這個東西總比沒有要強吧?即使往魚缸裡少倒點它也不會礙事的,所以說,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硝化細菌買回家了。

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網上也會有很多的魚友都在反應,這個東西絕對好用,只要是把它加到魚缸裡,第二天魚缸的水質就清澈了,硝化細菌就是可以起到淨水的作用。事實上,真正的硝化細菌好像不應該往魚缸裡倒吧?應該添加在濾材上的。

正如昨天的一位魚友,就向我提到了這個問題,往魚缸裡倒入硝化細菌以後,出現了一些問題,憑我的感覺,這個硝化細菌應該是瓶裝的液體,而且很便宜,或者是上面的說明也就是讓我們往魚缸裡倒。

因為現在的水族產品真的是千奇百怪,硝化細菌它不叫硝化細菌,好像叫什麼水質調理劑之類的。

據傳,裡面富含有硝化細菌、光合細菌、乳酸菌等多種有效營養成分和活性生物製劑,不但可以快速淨化水質,而且還可以預防甚至治療各種魚病,同時還會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一瓶試劑,兼具多重功效,只賣十塊錢,只賣十塊錢,因為廠家老闆和小姨子跑了嘛。

然後我們去魚店買的話,某些老闆就說,這其實就是硝化細菌了,絕對好用,保證水質清澈,他們也使用過,就是按照說明直接往魚缸裡倒就行了,其實人家說的也是實情,並沒有半句虛言,只是我們沒有使用方法不對罷了。

這個事情,去年我在外地的某個魚店裡都見過的。

加入所謂的硝化細菌後,水質很快清澈,效果確實不錯,為什麼魚缸壁看起來模糊,有很多的毛毛呢?

那麼,為什麼這位魚友往魚缸裡添加完所謂的硝化細菌溶液以後,水質清了,缸壁髒了呢?

很簡單的道理,是因為這位魚友從來也沒有使用過淨水劑,只要是使用過一次淨水劑,我們什麼都明白了,這是由於淨水劑中的絮凝劑導致的水質清澈而已,換句話說,我們往魚缸裡添加的所謂硝化細菌,根本就不是什麼硝化細菌,只是一塊白礬的稀釋液罷了。

它的作用很簡單,就是把我們水質中不能及時凝結的各種白濁雜質,經過絮凝劑的凝結之後,使其沉澱到魚缸底部,然後通過魚缸的過濾系統濾除掉,因此水質就可以迅速轉清了。

使用方法不當,才會使得過多的絮狀物粘附在魚缸壁上

我們的魚缸裡之所以會出現水質清澈而魚缸壁上粘附了很多的白毛,只是因為我們投放到魚缸裡的淨水劑用量不是太大,或者是水泵一直開啟,導致了淨水劑不能夠有效沉澱,在魚缸裡四處漂浮,水體中的絮狀物可以被過濾器濾除掉,而缸壁上粘附到的過濾器就無能為力了,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所以說,魚缸的水清了,但是缸壁髒了,這個過髒的缸壁,一個是會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欣賞效果,和對於觀賞魚的觀察力,另一個就是它們的粘性很大,會繼續粘附魚缸裡的各種有機物,導致魚缸裡的有機物殘留過多,繼而敗壞水質。

如何判斷我們購買的硝化細菌或者水質調節劑中含有淨水劑的成分?

因為大部分新魚友對此一竅不通,所以養魚老道感覺到有必要和新魚友們分享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該如何判斷購買的硝化細菌或者水質調理劑中,可能會含有淨水劑的成分呢?

其實很簡單,只有一條就夠了,但是由於其含量的不同,我們一定要去仔細觀察:

那就是在我們加入這種試劑之後,可以停掉魚缸過濾十分鐘左右,這個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我們完全不必擔心什麼硝化細菌會死去,如果是僅僅因為停掉過濾十分鐘,硝化細菌就會死去的話,我們還是不要去用了。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簡單的多了,我們只要觀察魚缸裡的水質有沒有出現開始逐漸下降的絮狀物就可以了,這個東西用語言不大好說明,就像是一團團或者一塊塊的黃色絮團,只要仔細觀察就一定會發現,它們很快就會沉澱到魚缸的底部,因為我手中沒有淨水劑,所以無法給大家拍圖片,個人領悟吧。

那麼,假設我們的魚缸裡因為加入所謂的這些硝化細菌試劑,出現了很多絮狀物應該怎麼辦?

根據出現絮狀物的多少,合理選擇處理方式

因為這個硝化細菌產品的檔次不一,裡面含有淨水劑的成分也是多少未定,我們加入到魚缸裡的具體用量也是一個問題,因此對於這些絮狀物的處理,我們就要採取不同的方法來對待。

為什麼讓大家及時停掉過濾器,包括了氧氣供應?為的就是我們可以很好的處理這個問題。

假設在十分鐘左右,魚缸裡沉澱的絮狀物很少,比如說只是魚缸某個角落裡有那麼一丁點,我們可以對此忽略不計,直接開啟過濾器把它們濾除掉就可以了,也不必去清洗濾棉。

如果是魚缸的底部出現了薄薄的一層絮狀物沉澱,或者是佔據魚缸底部一半、三分之一等,我們可以直接通過抽底換水,把大範圍的絮狀物抽取出來,剩下來的點點滴滴,再去通過我們的過濾器濾除掉就可以了。

出現大量絮狀物,觀賞魚開始缺氧怎麼辦?

如果說我們的硝化細菌加多了,魚缸裡出現了大面積比較厚重的絮狀物,觀賞魚開始有緩慢上升到水面的跡象,那就證明魚缸裡的淨水劑成分太多了,已經開始讓觀賞魚出現缺氧症狀了,這個時候我們還是不能心急,可以採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迅速進行抽底換水一次,能抽多少是多少

首先抽底換水一定是必須的,因為畢竟魚缸底部會有沉澱,我們通過抽底換水可以很快的解決大部分的絮狀物殘留,然後抽取多少水就添加多少水,添加新水也可以迅速緩解觀賞魚的缺氧現象。

二、打開氧氣和循環過濾,快速清洗濾棉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迅速打開氧氣和魚缸過濾,讓過濾系統快速的把這些地絮狀物抽取到我們的過濾棉上,然後通過反覆清洗過濾棉來快速的去掉魚缸裡的各種絮狀物。

這個和我們處理魚缸綠水的道理是一樣的,就是想辦法加大濾棉的有效性和細密度,我們肉眼是可以見到濾棉上出現的黃色粘附物的,然後濾棉很快就會出現溢流現象,那麼我們還在等什麼呢?洗就是了。

每次都把濾棉洗的乾乾淨淨,沒有一點雜物,不要再去討論拿什麼水洗濾棉的問題了,傻嗎?

因為淨水劑的粘附性很大,我們無需擔心濾棉沒有粘附性,就這樣反覆洗,多次洗,持續洗,只要濾棉溢流就行,不溢流就停。

直到水質基本轉清和濾棉不再溢流為止,一般情況下,十來分鐘洗一次,有一個小時也就搞定了。

三、洗棉的同時,擦拭魚缸壁和魚缸裡的各個角落

在我們洗棉的同時,別忘了粘附在魚缸壁上的那些絮狀物,如果是缸壁上絮狀物過多,我們必須趁著洗棉的時候,把這些東西去除。

未必就是我們一定要使用那個抹布,或者魚缸擦去滿魚缸的擦拭,那樣會很累。

因為這些絮狀物剛剛粘附到魚缸壁上,很容易就會剝離掉,我們即使使用一個小魚網也能夠把它們剝離,都是些極其簡單的操作,很快就可以把魚缸的水質徹底搞清,有些時候,使用這些試劑好像也未必是什麼壞事啊,哈哈。

但是,如果是水質清澈以後,我們不知道去有效維護,飼養的觀賞魚密度過大或者沒有提前養水,這個問題就不太好說了,可能水質還會再次渾濁。

剛才我也說了,只要是魚缸裡的絮狀物去除掉百分之八九十,濾棉不在出現溢流,我們就不要去勤快的清洗了,讓濾棉保持點粘附性,我們的魚缸水質只會恢復的更好,這就要看我們個人的操作了。

至於說市面上哪種硝化細菌比較不錯,我們如何能夠買到真貨,這些不在我的推薦之列,大家也不要再來問我,因為我從來不用那個東西。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時不時地就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斷斷續續永無止境經常會有魚友如是說:我的魚缸水質一直維護的很好,只是一換水的時候,或者哪次餵多點,它才會出現水質白濁現象,然後,只要我往魚缸裡加點硝化細菌啥的,這個水質一兩天就會立刻好轉了,所以我的經驗就是,只要換水之後,就要加點硝化細菌,還有的魚友是習慣性加鹽
  • 闢謠:魚缸裡的魚糞不是硝化細菌分解,保持魚缸水質清澈還得靠它
    魚缸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細菌細菌,(但大家似乎大多數人只認識了硝化細菌,而並沒有去認識其他細菌),並且這些細菌都有他們該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對一個正常魚缸的運行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及作用。
  • 只要魚缸水質不好就是異養菌爆發,為什麼一餵魚,立刻水就混了?
    其實很有意思,就是因為最近養魚老道比較忙,那缸小原生觀賞魚,投餵不是很及時,可能有一天沒餵了,再加上水溫較低,之前投餵的量就很少。前些日子因為一條蝦虎跳到了水泵轉子內,導致這個魚缸的水質渾濁,今天看看,這個魚缸水質好清澈啊,為什麼會如此呢,不是水質渾濁就是異養菌爆發,需要加硝化細菌嗎?
  • 為什麼魚缸內放入舊濾材以後,水質還是會白濁?
    為什麼在我們加入了諸多東西以後,它就開始變得不清澈了呢?不是說,老濾材養水好嗎?問題是,還沒有魚啊。空缸運行的時候,並不是為了培菌,只是為了磨合各種新設備我們說剛開始開缸的時候,如果只是空缸運行的話,並不是為了形成什麼硝化細菌的,而是為了通過水質和殘渣,來磨合水泵、管道、濾棉、濾材、缸壁等等這些東西。
  • 魚缸裡的生化濾材是不是多餘,沒有它魚缸水質是不是更好控制?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全部更換了濾棉,又適當添加了大約十公分的水位,這個魚缸的水質會有什麼變化呢?其實在這之前我是不知道結果的,只是憑藉多年經驗,感覺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結果當然也正如很多魚友所料,這個魚缸的水質在兩小時之內基本已經恢復。
  • 養好觀賞魚第一步:學會判斷魚缸硝化細菌系統是否建立,用此方法
    造景後,放清水,讓魚缸過濾系統正常使用,三天後,便可開始設置硝化系統。有專門出售硝化細菌的市場,形態各異,有液體也有顆粒,當然它們都可以用。因為硝化細菌是好氧細菌,他們喜歡陰暗的環境,所以我們的過濾盒要經常保持陰暗,不需要經常開燈,這樣只需循環3-4天,待硝化系統建立。
  • 我把這些告訴你:魚缸養魚多久得換水,何時加入硝化細菌?
    開缸後多久加一次硝化細菌呢?雖然我收到了很多換水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相對更加特殊一些。這幾期文章我們都會用來解答魚友們的一些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大家可以盡情在評論區留下問題,或者私信。好了,我們回歸一下正題,解答一下這個問題。換水要用什麼水?提問人給出了兩種選擇,一種是放置了三天以上的水,一種是自來水。
  • (多個小實驗)你不知道的硝化細菌
    但在魚缸裡生長速度是緩慢的。靠自生方式來建構硝化系統的話,通常需要一個月或以上。購買硝化細菌其實是在購買時間。 什麼時候添加硝化細菌平時餵魚食餵多了導致消化系統跟不上,還有添加進新魚時氨氮和亞硝酸鹽都會緊跟著升高,對魚健康有很大影響甚至威脅到生命。人們常說的一添新魚就來病也有一部分是這個原因。
  • 我魚缸水質那麼清澈,多虧這養魚淨水培菌神器,養魚新手可以試試
    有一種東西,大家討論得不少,不過還有很多新手朋友是不知道的。這個東西初識感覺平平無奇,用上之後才發現「真香」,顏值不高,可是實用。有人說大神才用它來開缸養魚,可我說,它是非常適合新手的一種養魚神器,那就是陶粒。各位朋友們,尤其是新手朋友,你們養魚是不是經常遇到水質渾濁,整個魚缸的水白蒙蒙的一片,看著特糟心?而且還時不時就把觀賞魚給養死了。其實養魚過程中90%的問題,都是跟水質有關係。
  • 對於魚缸的整體水質和觀賞魚的狀態而言,硝化細菌能算個啥?
    為什麼給我的感覺就是,我的魚缸越是爆氧水質反而越渾濁,在還沒有爆氧之前,水質倒是很清澈,這樣的爆氧操作到底是好還是壞,對於魚缸的水質來說,我怎麼看著好像是起到了反作用呢,如此渾濁的水質,難道硝化細菌它就不缺氧了?
  • 魚缸的藻類確實是個好東西,對水質而言,成也是它,敗也是它
    我只會擦拭正面的魚缸壁,其他三面,包括缸底,如果只是藻類,不是垃圾和雜質附著太多的話,我是完全不予理會的。不是說勤於擦拭魚缸壁不好,也不是說擦拭了魚缸壁,就會把硝化細菌怎麼怎麼樣,而是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 魚缸燈變換下位置,水質看起來好很多,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真不錯
    由於近期新開的兩個魚缸,水質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因為開缸的時間太短,再加上有部分養過金魚的老水,所以說這個魚缸的水質調理起來會很麻煩。說不著急,那是假的,但是,即使再著急,時間不到位,又有什麼好辦法呢?
  • 原生魚缸的水質比起底濾魚缸還要好,只是一個小外掛過濾
    今天養魚老道給我的小原生缸再次抽底換水一次,把小外掛的前半部分濾棉撤出,之後加大了流量,經過了不到一個小時的過濾,水質立刻恢復了空氣魚缸的狀態。然後,我又審視了其他所有魚缸的水質,最後發現了問題,三個底濾魚缸的水質,真的趕不上一個小外掛魚缸的水質,這是拿肉眼完全可以看出來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 沒有強大過濾系統,魚缸底部雜物如何去除,怎樣保證魚缸水質?
    在養魚老道給大家發的視頻中,有很多魚友對於我家中魚缸的水質如何保持問題,尤為好奇,紛紛在詢問一個話題,那就是這些魚缸底部的雜物到底是如何去除的,需要定期抽底換水還是會有別的原因?我也發現很多魚友,對於自己飼養的觀賞魚,魚缸底部殘留糞便等很是煩惱。
  • 當你的魚缸出現了這種東西,說明水質已經......
    首先,這東西只是菌膜,你如果分辨不出來,小編告訴你一個識別小妙招,菌膜經常出現絲狀,時常帶有氣泡,拿餵食管吹一下,就掉了哦,是不是瞬間學到了~而對於菌膜的定義在醫學網上有很多類似的解釋。無論你魚缸的PH是酸還是鹼還是中性,都能對應相關細菌所喜好的PH。有些喜好酸性,有些喜中鹼性。溫度,影響生長的速度。大部分水生細菌適應的20~42度的水溫。有些溫度越高,繁殖得越快,有些只在指定的溫度才有最快的繁殖速度,比如硝化細菌指定在25度時繁殖得最快。
  • 改善魚缸水質的6種武器,哪一個才是魚寵愛好者的屠龍寶刀?
    魚缸裡的水處於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不同於自然界中始終處於流動狀態的活水,稍不留神,水就會變渾。造成水渾濁的原因包括:物理渾濁、化學渾濁,和生物渾濁。今天,七秒小編我就來盤點一下圈子裡的朋友們亮出的各種改善水質的法寶武器。      一、換水
  • 魚缸裡想要培養出青苔水,你的重點抓對了嗎
    ,但是很多魚友對於培養青苔水很是頭疼,原因究竟在哪呢,有什麼側重點又要我們去把握?玻璃魚缸則不同,因為如果是過濾強大,魚缸內沒有適當的雜質和有機物,缸壁上沒有任何的有機物附著其上,青苔根本就不會著床,反而剩下了大量的綠藻在水中飄蕩,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新開的缸壁特別乾淨的玻璃魚缸,在陽光下曬得時間並不長,反而很快就會出現一缸綠水的原因,綠藻生則青苔不長,再曬也是多餘。
  • 魚缸裡的氣泡會有很多種,有些可以忽視,有些必須清除掉
    前幾日,很多魚友問到了關於魚缸水面氣泡和泡沫的問題,為此養魚老道再次仔細檢查了我的所有魚缸情況,只是有一個魚缸的氣泡圖片我沒有拍到,因為我開啟過濾器了,就是那缸小金魚苗,它的原因就是水質肥了點,至於為什麼開啟過濾,一個是因為水質有點肥,另一個是因為有部分小魚苗吃多了失漂,缺乏運動,開啟過濾一段時間它們就會迅速恢復,然後關掉就可以了
  • 硝化細菌的生死存亡,與諸多因素有關,掌握住兩個大致方向即可
    諸如上述的很多有關硝化細菌的問題,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有的魚友在不斷地測試著魚缸水質,有的魚友盯著自己的魚缸,整天擔心來擔心去的,我的硝化細菌啊,您到底身在何方呢?有沒有一個不用數據不用檢測,不用那麼費勁就可以培養出來硝化細菌,並且使之持續穩定的方法呢?
  • 魚缸換水後立刻水清魚亮,那可不一定,遭遇換水綜合症如何處理?
    但是,有些新魚友會發現,並不是我們給魚缸換水之後,這個水質立刻就會好轉,甚至於這個水質情況還會立刻掉頭向下,過段時間才好,這個時間在半天或者一兩天以後,等等不一。因此,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尤其是魚缸過濾較為薄弱、換水量又較大的時候,這個被老魚友們稱為:換水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