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牽頭承擔了「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
截至目前,上海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85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12月15日至16日,記者赴虹口、靜安、徐匯三處新建的實事工程點進行採訪拍攝。
居民在位於虹口區的涼城新村街道錦一小區市民益智健身苑點運動健身。
經過升級更新的錦一小區的健身苑點佔地面積約為320平方米,設置兒童親子互動區、老年智慧健身區、智能健身比賽區、配重力量練習區、健身跑道等五個分區,能滿足3到70歲全人群的親子運動、有氧練習、康復力量練習、運動娛樂等需求。
佔地4536平方米的靜安區大寧公園市民健身長廊,周邊環境優美。
隨著市民健身需求的增加,「體綠結合」的概念越發受到關注,對原有健身苑點進行改造,有了如今這個體育園中園。
佔地1.3萬平方米的康健社區體育場於2004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家社區運動場。11月這裡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戶外益智健身苑點,不僅有各種鍛鍊器材,還有體質和力量檢測儀,一站式滿足市民運動需求,真正成為家門口的社區體育公園。
從早上6點開始,到康健社區體育場早鍛鍊的人們就拉開活力一天的帷幕;專為老年人健身服務的樂活空間、面向殘疾人運動康復的康健苑成為白天最熱鬧的場所;下午3點後,放學的孩子們來到這裡踢足球、打籃球;晚上,這裡又是上班族的「夜市面」,無人化智能管理健身房開放到晚上12點,滿足上班族的健身需求。
體育實事項目作為市體育局解決「健身去哪兒」難題的重要舉措受到市民歡迎。十三五以來,新建健身設施每年都被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
截至2020年11月底,上海市共建成各類市民健身步道(綠道)、騎行道總長度為1910公裡,市民益智健身苑點17072個,市民球場2252片,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