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健身不降溫!上海體育設施實事工程項目提前超額完成

2020-12-16 澎湃新聞

雖然近日上海的天氣迎來降溫,但依然阻擋不了市民們戶外運動健身的腳步。

而「群眾健身去哪兒」這一難題,正在上海不斷解出新的答案。

據了解,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牽頭承擔了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85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此外,市體育局今年還會同市衛健委新建智慧健康驛站134個,基本實現全市智慧健康驛站街鎮全覆蓋。

想鍛鍊,家門口就是運動場

「現在這些先進的體育設施就建在自己家門口,就連以前從不愛下樓鍛鍊的老鄰居,都經常下來鍛鍊了。」今年80歲高齡的市民查雪瑛稱讚道。

查雪瑛老人所居住的錦一小區,坐落在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上。原先錦一小區的健身點建成於2000年,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居民運動觀念的更新,健身點設施老舊、健身功能單一等問題便逐漸顯現出來。而虹口區又存在地域面積小、人口密度高、老齡化程度重、體育場地不足等棘手的問題。

為了給市民提供一個良好、安全、有序的健身環境,虹口區體育局「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廣泛聽取市民實際需求意見後發掘「金角銀邊」,在現有條件下進一步挖掘潛力。

今年10月底改建升級完畢的益智健身點位於小區中心地帶,佔地面積約為320平方米,囊括了親子運動區、成人力量練習區、老年健身區和比賽健身區。

「以前只有老年人來鍛鍊,現在小孩子、青年人、中年人也都過來鍛鍊了。」正在騎「智能競賽健身車」的王大爺對澎湃記者說道。

許多煥然一新的健身器材,也引得周邊居民駐足圍觀,而這些器材所貼附的使用說明以文字+圖解的形式展現,也是通俗易學。此外,社會體育指導員也會定期到訪健身點,講解器材的使用,傳遞科學的健身方法。

查雪瑛老人說,自己每天都會來鍛鍊一小時,以前腰椎和肩膀上的毛病,通過鍛鍊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她還表示自己會以身作則,好好愛護這些健身器材。

涼城新村街道錦一小區市民益智健身點正是在現有條件下挖掘潛力的成果之一。像這樣的健身場所在上海已呈現出星羅棋布之勢。    

科技賦能,智慧助力全民健身

據悉,上海全市已基本實現社區公共體育設施二維碼全覆蓋,用信息化的手段為全市2萬餘處社區體育設施建立「身份證」信息庫,建立了體育設施電子地圖。

除此之外,規模更大、輻射面更廣的康健社區體育公園還擁有眾多的「黑科技」,就連不少年輕朋友都稱是第一次見,也因此成為了不少體育運動愛好者的打卡之地。

康健社區體育公園的室外智能健身房中的智能健身器材都帶有阻力,擁有十檔自適應調節,並配置了太陽能感應燈光,方便市民傍晚夜間健身。

另外在一些專業機構才能看見的體質檢測設備,也落戶到了公園中,市民可以免費享受多達十幾種體測服務,可以測量如身高體重、體成分、靜態心率、握力、反應時......等等。

通過這些數據,市民可以客觀衡量自己近段時間的運動效果,系統也會綜合數據量身定製最佳的運動健身方案。

「這些設施都很『高大上』,而且讓我的各項數據變得很直觀,對我減肥很有幫助,還可以給你規劃今後的健身頻率、時長等,還會提示一些注意事項,非常人性化。」一位正在通過運動減肥的居民就稱讚道。

此外,在康健社區體育公園的跑道外三圈還設置了智能化跑道,通過在跑道周圍設置的紅外感應柱,可以自動計算跑步時間和距離,這些數據可以上傳至跑道外側的公共大屏幕當中,計入排名,增添了不少健身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在跑步過程中,還可以隨時到跑道周邊的人臉檢測設備上,及時檢測自己的心率,面溫等,對一些患有疾病的群體來說,萬一有緊急情況發生,設備上設有SOS緊急呼救鍵,能夠直連服務臺的電話,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疫情期間不放鬆,未來還要繼續建設

據了解,受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項目開局其實非常困難,由於社區封閉管理,一些地點也無法進行實地勘查。

為此,市體育局積極應對疫情,提早規劃布局,整合多方資源,積極推進建設,並根據實事項目推進時間節點,指導各區緊抓進度,簡化了前期手續的流程辦理,壓縮辦理周期,確保充足的施工周期,最終才得以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十四五」期間,上海市體育局將繼續拓展市民身邊的體育健身空間,計劃到2025年,實現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左右,打造高品質的「15分鐘社區體育生活圈」。

市體育局也將支持各區推進社區市民健身中心建設,爭取實現街鎮全覆蓋,並在公園、綠地、沿江、沿河等區域建設嵌入式體育設施,在商場、樓宇、園區等區域建設健身設施,利用屋頂和地下空間、閒置用地、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項目,因地制宜布局小型多樣的健身設施。

同時,也會支持社會力量建設都市運動中心等體育服務綜合體,通過持續推進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益智健身苑點、市民球場等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形成類型豐富、功能完善的體育健身設施服務網絡,營造處處可健身的城市環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體育設施超額完成,冬日運動暖身又暖心
    據了解,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牽頭承擔了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85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12月16日 澎湃新聞)  新的體育設施明顯體現了與不同以往的創新性與便利性。
  • 運動器材添"身份證" 上海體育局完成年度實事工程
    2020年上海體育局牽頭承擔了「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85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 上海建市民身邊的場地,大寧公園的市民健身長廊成「打卡點」
    記者近日從市體育局了解到,2020年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原計劃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建成112條市民健身步道、96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585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超額10%以上完成年度任務。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的宗旨,是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的問題。
  • 健身去哪兒?上海市體育局今年下了大工夫……--上觀
    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牽頭承擔了「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截至目前,上海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85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 2016上海亮點申城電力「光明工程」超額完成101萬戶改造
    新民晚報 陳夢澤 攝【新民晚報·新民網】這些天來,國網上海市南供電公司對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徐匯新村高層樓群進行的「光明工程」,正抓緊掃尾。截至12月15日,已完成表箱、橋架安裝等前期不停電改造計劃,預計12月底將完成該小區的「光明工程」全部改造任務。
  • 瀋陽開啟智能健身「新姿勢」!
    保質量 提前、超額完成健身設施安裝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以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元化體育需求為基本目標,每年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建設和安裝惠民、利民、便民的健身場地設施,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被百姓稱為「民生實事工程」。
  • 新建50個體育公園列入紹興市今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在日前結束的2020年紹興市「兩會」上,建設50個體育+公園列入紹興市今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去哪兒健身」「體育民生」成熱詞,全年體育任務清單已排定。要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紹興體育人將滿懷豪情提振信心,認真謀劃、對標對表、奮力開啟新時代體育改革發展新徵程,確保紹興市體育事業再邁新臺階。群眾去哪兒健身?日前,紹興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海明作客《民生實事協商平臺·有事好商量》大型電視訪談節目《推進全民健身》專欄。
  • 2019年海鹽十項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完成
    2019年,海鹽縣十項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完成,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智安小區建設」項目工作任務:全縣建成「智安小區」114個。完成情況:投入資金2180餘萬元,採用向社會購買服務方式,在2019年6月提前完成114個小區建設。
  • ...上海體育場、徐家匯體育公園、浦東足球場等重大設施項目建設情況
    1月13日上午,陳群副市長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上海體育場改造工程和徐家匯體育公園二期項目建設工作。他要求,加強上海體育場改造工程和徐家匯體育公園二期項目銜接,進一步優化場館功能提升、室外總體建設方案,抓緊啟動徐家匯體育公園二期項目,加快推進施工建設,力爭早日完工、儘快向市民群眾開放。
  • 盤點中山6鎮區民生實事!涉及學位、交通、惠民工程……
    那我們先來看看中山各鎮區2020年發布的十大民生實事中,各鎮區今年的教育服務有哪些安排?有哪些學校在今年或有動作?●東區: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東區2020年度十件民生實事中提到,繼續推進東區長江小學及周邊配套設施建設。
  • 廣西明確50個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方案
    此舉旨在加強廣西2020年鄉村振興公共體育基礎設施項目和資金管理,督促各項目單位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等,加強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撥付前的審核和使用中的監督檢查,規範資金使用,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落實資金、土地、環評等建設條件,確保計劃下達3個月內實現開工建設,按質按量完成年度計劃和工作目標。
  • 1015家超額收官 浙江百姓健身房實現全省全覆蓋
    日前,記者從省體育局了解到,截至12月20日,2020年我省共新建百姓健身房1015家,超額完成2020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中「新增百姓健身房1000個」的任務目標,在家門口享受低免、便捷、優質的室內健身服務已成為浙江老百姓身邊實打實的
  • 零陵區交通運輸局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公示
    零交發〔2020〕17號零陵區交通運輸局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公示按照湖南省統計局、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有關文件的要求,現將我局承辦的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予以公示:今年我局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具體完成情況如下:一、農村公路提質改造1.考核任務:完成裡程61公裡、總投資2440萬元。
  • 連市委書記都要去打卡的社區健身中心是啥樣?小體帶你一起去
    2020年,徐匯區為進一步貫徹《上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按照上海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建設的目標與要求,切實制定建設計劃,有效推進項目執行,完成了5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3條市民健身步道、1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的新建、改建任務。
  • 新埭鎮做好三件惠民實事 提升美麗城鎮「生活美」
    浙江在線12月16日訊(通訊員 章宇)2020年新埭鎮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根據美麗城鎮建設要求以項目為依託打造「生活美」便民生活圈,在推進省級小康體育村提升工程、文化禮堂書屋、「運動家」智慧體育社區建設三件實事上,經過市、鎮、村三級上下聯動、齊抓共建,取得了紮實的工作成效。
  • 阿拉寶山藏著這麼多「健身房」,還不快動起來
    「十三五」期間,寶山的全民健身體育設施建設不斷地向居民區伸展,幾乎每一個小區都有居民健身苑點或生態步道。早晨或傍晚,茶餘或飯後,只要你有空,只要你想去戶外活動活動身體,一下樓就能輕鬆做到。類似於恆高家園這樣的生態步道,這幾年也是寶山重點建設的體育民生實事項目,高境二村、顧村鎮豐水寶邸、錦城、怡園、月浦鎮段涇村等居民、村民居住區都在今年完成了市民健身步道的政府實事項目,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健康和快樂。
  • 今年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定了
    無錫市代市長杜小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了20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安排。金辰 朱鯨潤一、生態環境 完成無錫環境監控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二期)建設。完成蘆村、城北、太湖等全市現有48座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建設,新建、改造汙水管網30公裡。
  • 2020民生實事項目既用「大手筆」又下「繡花功」
    可為了讓每一戶都放心,小區8種戶型就推出8間「樣板房」…… 類似這樣精益求精的故事,如一粒粒珍珠「散落」在2020杭州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實施中。串珠成鏈,這是一條品質之鏈,見證著這座城市既用「大手筆」又下「繡花功」,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
  • 廣西「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12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11月我區啟動「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以來,匯聚創新資源,加大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激發創新活力,提前超額完成總體任務指標。「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的具體內容是:2018年—2020年底,突破100項以上重大技術、創建10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引育100個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轉化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實現新提升。我區以汽車、機械、電子信息等產業鏈為重點展開科技攻關,率先攻克一批產業關鍵技術難題,突破127項重大技術。
  • 徐匯區2019年政府實事項目全部完成
    2019年徐匯區政府實事項目共10方面28項。項目設置立足辦好家門口學校、選好家門口醫生、補好家門口小店、建好家門口客廳、管好家門口小區等「5個家門口建設」,著力解決好「老小舊遠」等民生短板。區府辦加強對項目推進情況的跟蹤督查,積極做好協調工作,區政府各部門全力以赴,確保實事項目全面落實。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實事項目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