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尊老愛幼」,所以對於老人我們一般都比較尊敬,不過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發現,一些老人身上會有一股不好的味道,有時候甚至會很濃烈,很難聞,所以難免會感到不適,同時也希望老人家洗澡能夠更勤快一點。
不過老人身上出現了這種味道,真的是因為不講衛生嗎?
根據《皮膚病研究雜誌》中的論文顯示,當人的年齡到了40歲以上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分泌一種叫「2-壬烯醛」的物質,並且隨著年齡的越大,分泌的量就越大。
而這種物質的為「氣味」很難聞,是一種令人不適的油膩和草臭味。所以說,其實老人身上會出現「老人味」,真的不能只怪老人「不講衛生」,實際上隨著年齡的衰老,我們都有可能出現這種令人不適的味道。
所以對於老人,咱們年輕人、中年人還是要多一些寬容和尊敬。因為總有一天,咱們也會老去,將心比心老人的尊嚴其實是挺脆弱的,總害怕給孩子造成麻煩。
隨著人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上的「零部件」也就老化了,越來越容易出毛病,比如很多老人就害怕洗澡,因為老人會出現骨質疏鬆,所以洗澡容易滑倒、摔倒,因此而摔出毛病來的老人不在少數。老人會擔心自己摔傷了,給孩子添麻煩,所以有的老人洗澡確實很不勤快,這也會導致體味加大。
此外還有一些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也容易導致身上出現異常的體味。比如說糖尿病人容易出汗,並且他們的汗液中還帶有一種特殊的楓糖味,有一些糖尿病人特別嚴重,出現酮症酸中毒的時候,呼吸中可能都會帶一種類似水果的氣味。
而當甲狀腺出問題時,人體也容易大量出汗,從而導致體味加重。還有常見的肝腎功能受損,結果我們人體的排毒就困難了,毒素不斷積累之下體味也可能發生變化。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老人味」,咱們在年輕時候應當要多注意運動,多喝水等促進新陳代謝;並且從年輕時候就開始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避免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這樣能夠更大程度避免出現老人味和許多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