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話北碚(國畫篇)
在重慶
有一座秀麗的城市
這裡有
婀娜多姿的縉雲山
逶迤的嘉陵江
溫潤凝脂的北溫泉
數不清的名勝古蹟
我生活在這裡
呼吸著她甜潤的空氣
眷念著她的每一縷芬芳
用畫筆如痴如醉地描繪她
年復一年
文:李一夫
《北碚大磨灘瀑布》 李一夫繪畫作品
《高灘噴雪》
趙筱麟
我來六月亦知寒
懸巖鎮日雪花彈,
十裡清溪大磨灘。
萬古晴空霏玉屑,
《大磨灘小坑瀑布上的同心橋》
李一夫繪畫作品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縉雲山迦葉道場》 李一夫繪畫作品
不經意間又來到了衡亭
洛陽橋邊
迦葉道場
留下了多少閒散的步伐
樹枝輕搖
太陽透過密林灑在地面
風一陣一陣佛面而過
林中的知鳥也鼓譟不停
越發感到縉雲的幽靜
支上畫架
擺好畫具
一邊享受這大自然的饋贈
一邊描繪縉雲的秀美
這才是人生最美妙的事
縉雲山《洛陽橋邊的衡亭》
《望縉雲山》
于右任
相思巖下相思寺,
相思樹結相思子,
相思鳥慣雙雙睡,
相思寺自年年翠。
似羨白雲子,
敢做勞人計,
更臨風,
思喚高僧起。
縉雲山《相思崖石刻 》
《縉雲山紀遊》
郭沫若
豪氣千盅酒,錦心一彈花。
縉雲存古寺,曾與共甘茶。
《雨霧中的縉雲寺鐘樓》
《遊縉雲寺》
龍為霖
夙愛縉雲勝,探其苦未閒。
摩天峰突兀,倒漢水潺湲。
老衲人間臥,遊人鳥外攀。
千樹雙足底,回首隔仙凡。
《北溫泉公園的數帆樓》
1963年,朱德委員長遊覽縉雲山、北溫泉後下榻數帆樓,召見了當地黨政主要負責人,聽了他們工作匯報後甚感滿意。北泉公園主任、老紅軍方廣林請委員長題詞留念,朱委員長欣然命筆,當即揮筆題寫了七絕一首:
縉雲山接大巴山,懷抱山城兩水間。
重慶工商大發展,蜀川天府在渝關。
《宿溫泉佛寺》
彭應求
公程無暇日,查德宿清幽。
始覺空門客,不生浮世愁。
溫泉喧古洞,寒磬度危樓。
徹曉都忘寐,心疑在沃州。
《千年古剎溫泉寺》 李一夫繪畫作品
《溫泉寺》
劉道開
兩崖環抱時王居,峽邃林深靜有餘。
幾個長松巢野鶴,一池溫水躍神魚。
僧無白社能供酒,客在青豆好讀書。
蜀道清華真富貴,鼓聲過後不如初。
《北碚公園清涼亭》 李一夫繪畫作品
《北碚紅樓 》 李一夫繪畫作品
紅樓在北碚公園大門旁,新修了一個仿古的大門,推開大門通往紅樓的石階很是陡峭,拾階而上,抬頭便是紅樓一角,曾有人詩讚云:「更倩紅樓添一角,江山頓覺太玲瓏」。我在網上查了很久,沒有查到這句詩的出處,望朋友告訴我。
北碚的《澄江老街》 李一夫繪畫作品
在北碚待久了你會聽到一句諺語:北碚的豆花土沱的酒,好耍不過澄江口。這幾幅畫就是畫的澄江老街,老街的石板記錄了過去的輝煌。
《澄江老街 》 李一夫繪畫作品
老門上斑駁的痕跡
階梯被腳步磨出的圓潤
不知有多少的故事在這裡發生
石階邊雜亂的花草
仿佛在告訴我許多過去的事情
歲月
生活的艱辛與情趣
《白羊背老街的記憶》
《北碚西山坪》 李一夫繪畫作品
《梁實秋紀念館》 李一夫繪畫作品
梁實秋最基本的觀點就是文學要表現普遍的、永恆的人性。人性論是他思想的核心。他在《文學的紀律》一書中說到:"偉大的文學乃是基於固定的普遍的人性,從人心深處流出來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學,文學難得的是忠實,--忠於人性;至於與當時的時代潮流發生怎樣的關係,是受時代的影響,還是影響到時代,是與革命理論相合,還是為傳統思想所拘束,滿不相干,對於文學的價值不發生關係。因為人性是測量文學的唯一標準。
民盟中央原副主席《陳望道故居》
我不知道這裡的主人曾經的輝煌
但我知道
從他骨子裡透出的高傲
傳統的東西
依然令人神往
《偏巖古鎮》 李一夫繪畫作品
《觀音峽中的白廟子》
《觀音峽》 李一夫繪畫作品
《寂靜的山鄉村落》 李一夫繪畫作品
《秀美的東升村 》 李一夫繪畫作品
《暗香浮動的靜觀臘梅》
《建設中的新北碚》 李一夫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