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壞人

2021-12-28 素衣善兒

以前我的價值觀裡有好人和壞人。

我認同的,社會認同的,大眾認同的就是好人。

我不認同,社會不認同,大眾不認同的就是壞人。

後來我發現,「好人」並不完全好。「壞人」也不完全壞。

我開始學會走出自我視野、社會視野和大眾視野……

而在這個過程(跳出定義來看),我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

當你認為一個人是好人的時候,其實它包含了很多的外在條件,比如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符合了什麼!

而對壞人的定義也是很多條件作用才會被定義。比如他傷害了誰,違反了一些社會道德,引起了大眾公憤……

我忽然明白,好人和壞人的定義,其實是來自各種情況、各種條件的結合。而且很多時候是短暫的、甚至是一次性的……

以前你認為的好人也可能被你從新定義成壞人。以前被你定義為壞人的,不久可能又被你定義為好人。

這些條件、環境的結合,造就了人們口中所謂的「好人」與「壞人」。

一個大家公認的好人,或許他對你不是很好,而一個壞人,違背了全世界卻偏偏對你好。有時候,甚至你都不知道該如何定義他到底是好還是壞!

比如,他是一個殺人犯,非常令人憤恨,可他同時又是一個孝順的兒子和慈祥的父親。好人和壞人的定義,似乎變成了「因果關係」,充滿了各種聯繫和條件。

於是,經過這些思考,我明白了一件事。

沒有「好人」、「壞人」!所謂「存在即合理」也許就是那些我們看不透的因果吧。我是這樣認為的,哈哈。

亦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只有一個人的念頭,是在趨向善還是惡(念頭有善惡,人沒有所謂好壞)

一個人起善時,便是人們口中的好,起惡時便是大家認為的不好。

其實這樣講,也只是方便說,哪裡真的好又哪裡真的壞?

不著善惡,才是解脫……從我想通這件事後,再也不去跟風地認為哪個人好,哪個人壞,因為我知道他的念頭是剎那生滅的,他沒有一定的定義和確定性(不該被自己的一念來定義)。

如果去定義他,自己就會痛苦。(陷入觀念的捆綁,消耗自己的情緒,能量和正見)

但是,這個世界就是二元對立世界,你如果想正常的活著,就沒辦法不方便的去講善和惡。

眾生皆分別,也執著。同樣還是要用分別和大家執著的點去對治,對治也是方便說。(艾瑪~我太難了,哈哈,感覺我說不清楚)

我是想說,你拋開這些夾雜再去觀的時候,你的煩惱就少了,不會因為一個60歲老頭性侵了一個14歲少女而罵街,也不會去附加自己的情緒,只是客觀的看待這件事的對錯而已。(只是這一件事的所謂對錯)

道理懂了,並不是我們無視善惡,而是更有智慧的去觀,更理智的去與自己情緒和解。更全面的感受自己的認知。

善惡,也只是剎那,所以,生滅無常就是如此,把對立放下一點點……

為什麼佛法中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覺得一念心的力量都是無量無邊不可說的……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客觀的去看待特定的一件事,用我們三維的認知和思維去方便的定義。

但是我們不要完全沉迷於自己的定義裡,也不要因為一念而定義一個眾生。

因為人人都具足圓滿的佛性,當你把心量無限敞開時,你會發現,你既能容得下善良的人,也能容得下「窮兇極惡」的人。

是因為你知道,善的人也許下一念就是惡,會造地獄的業。惡人下一念也許頓悟,放下了屠刀。

所以,我們不去帶著分別和執著,沉浸在自己的定義裡。

你若有心,善惡美醜都不會左右和汙染你。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會非常解脫。當然,這個解脫,是能夠更有智慧和力量去「分別」。去用分別「治」所謂的「分別」。(大家試著理解我想表達的,我覺得自己語言欠佳,想的說不出來)

不誤解和曲解就好!阿彌陀佛!歡迎私信交流,特別感恩大家給我反饋給我留言。

感恩遇見!

好人壞人都是眾生,都是心,亦都是佛……(個人淺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好人之所以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給你答案
    每天在這裡期待,只為你的到來,讓我們一起聆聽他人的情感歷程故事我們有時候總在困惑一件事情,就是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而壞人卻一直在外逍遙快活。這件事情或許真的是無解的,雖然有時候也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可是我們心裡所謂的惡人何時才能得到報應呢?今天借這個話題來分享一個網上流傳的國外的小故事,故事講的就是上帝為什麼不會獎勵一個好人?
  • 好人為什麼鬥不過壞人
    2015年元旦,為了償還最後一位債主康老闆的8000元錢,他求助阿克蘇當地媒體找尋失聯的債主,令人動容。然而,在某縣城,一位年輕男子趁著霧霾的掩護,竟然用一張百元假幣,欺騙了賣水果的老大爺。老大爺今年72歲,手中攥著那張假幣,在寒風中流著老淚。【好人講誠信,壞人只講利益。
  • 好人?壞人?同一個人
    看電影看電視看網劇,常常會有人跑過來問一句: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那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臉譜化的劇裡面,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是絕大部分的主角,不會是壞人。就算主角幹了壞事,隨著劇情發展,到後面也會給出千萬個不得已的理由,把他洗得比A4複印紙還要白。哪怕是反轉一波接著一波,看到最後,總歸會知道劇裡的好人和壞人。然而,在現實裡,很難絕對地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坑你坑得最狠的,可能就是那個濃眉大眼的傢伙。關鍵時候伸出手來的,也可能是濃妝豔抹平常不怎麼搭理你的人。
  • 為什麼壞人比好人心理強大?
    為什麼壞人比好人心理強大? 不是壞人比好人的心理更強大。是壞人跟好人的認知壓根就不一樣。 請大家想像一下這樣一個畫面:「風和日麗,春風拂面,舉目望去,有一座寬闊的橋架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這時,你發現江對岸有一位絕代佳人正在江邊望你。」
  •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我在沒有聽見福音,沒有信耶穌的時候,是這樣區分好人、壞人的。一,只要不觸犯法律(或者犯法了,沒被發現),就自認為自己是個好人。。或者說凡是這樣的人就算是個好人!二,犯法了,被處罰了或服刑了,這樣的人就是壞人。。這樣的壞人在接受了處罰或刑罰之後,回到社會上來,如果能夠不再犯法,就是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好人了。
  • 海綿寶寶:派大星是壞人中的好人,章魚哥是好人中的壞人
    派大星是壞人中的好人,章魚哥是好人中的壞人。為什麼會這麼說,章魚哥在動漫中一直很冷漠,對海綿寶寶很不好,而派大星則是海綿寶寶最好的朋友,對海綿寶寶很好,在《海綿寶寶》的劇情中,有許多次決定都透漏出了派大星的本性,或許可以說是他傻,但本性卻是改不了的,而章魚哥的外表雖是冷漠,但本性卻很熱心。
  •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這個時候就只好聽父母講,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於是十分認真地相信著父母的說法,並從中獲得一點點對人性的概念和感覺。到長大了,才會發現,電影裡演的壞人真的是很壞很壞,甚至是非一般的壞。那種壞,讓看電影的觀眾真是恨得咬牙切齒,甚至巴不得衝進電影裡替好人扇那個壞人一個耳光。這種非常衝突的戲劇性,讓看到好人巴不得愛死他、看到壞人巴不得踩扁他。
  • 這樣的毒販,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不想說自己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更不再去在意別人怎麼評價我。除此之外,我一輩子都未做過一件犯罪的事。我只知道,這不是我的衝動,這是我想了很久,才下定決心做的。我一時不知道該繼續說些什麼好。只是不斷在腦子裡盤算一個問題:他,到底是一個壞人還是好人?每個人又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精髓在哪裡,東陽是壞人還是好人?
    電影《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了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那麼在這篇稿子開始之前我問大家兩個問題,「殺好人救壞人」對不對?若是殺一個好人可以救下一群壞人你願不願意殺。可惜當凌松費勁千辛萬苦將冰蓮蓬帶到岸邊烤火的時候被人襲擊了,此時冰蓮蓬也被壞人拿走了。壞人帶著冰蓮蓬找到村長,而村長只給了壞人一點錢而已,由於凌松被打暈的原因正巧妙先生出現救下了他。凌松醒後妙先生首先問他村裡那個人是好人?
  • 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裡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你們有沒有發現,那些存在惡劣犯罪行為的人大多都是家庭有所缺失,或者是童年生活不美滿的。
  •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難道壞人真的沒報應?(讀完受益終生)
    而且,好人還經常鬥不過壞人,歷史上壞人害死好人的例子實在屢見不鮮。  於是大家普遍感慨:真是好人不長命,禍害留千年。於是對做好人失去信心。  那麼,真的是好人早死,好人沒好報,壞人長命卻沒有報應嗎?當然不是,否則就沒有天理了。
  • 申公豹:我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大多數人都在討論申公豹是好人還是壞人,估計申公豹自己都在疑惑,那申公豹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接下來小編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申公豹因元始天尊將十二金仙的最後一位神級有意交給太乙真人,申公豹心有不服,認為太乙真人法力沒他高,能力沒他好,易好酒誤事。
  • 沒有天生的壞人,壞人也是好人轉變過來的
    人之初性本善,這話說得一點不假,沒有誰生下來就是壞人,是在好人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成。我有一個認識近十年的朋友,就叫他B君吧。他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生活也算穩定。認識他時,是在一個冬天在超市買蔬菜。B君也走走停停選擇他要買的用品。
  • 好人,要如何證明自己不是壞人呢?
    出於安全的考慮,我們告誡過孩子,在外面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可這位女士慈眉善目,眼裡滿滿是對孩子的喜愛,我絕不相信她會是壞人。可是我也不願意拿孩子的安全來賭人心的好壞,今天我在場,即使真的是壞人,應該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可如果我不在場呢?孩子如何用她的眼睛來甄別好人和壞人?
  • 你在玩遊戲時是做好人還是做壞人?
    電影無間道中有句臺詞說「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只想做個好人。」那你喜歡在遊戲裡做好人還是壞人呢?網友A說:我肯定選擇做好人,但不是老好人,首先,我會尊重別人,不會去嘲諷,人身攻擊別人,這是最基本的。其次,每個遊戲總有比你晚進的萌新,給萌新安心發展讓這個遊戲吸引更多人不好嗎?
  • 認為自己是好人,必招惹來壞人,為什麼呢?
    妻子一生氣就罵我是壞人、人渣、狗吃屎,我是好人,不是人渣,我也能改毛病,所以感到憋屈,不吵不行啊!禪師說家裡家外沒有好壞,也沒有對錯,只有因緣,你不要去吵,她跟誰吵呢?大貴說我還是做不到啊!弘人說,那你就找一對和睦相處從不吵架的夫妻問問看吧。大貴好不容易找到一對和美夫妻,就問你們怎麼能不吵架呢?
  • 俗話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有道理嗎?
    但民間還有一句俗話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這句話看起來好像跟上面那句話意思相反,雖然讓人感覺有點不舒服,但一定有它的道理,否則也就不會流傳下來了。那為什麼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呢?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呢?從佛門來講,因果通三世,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深層原因,但我們普通人是看不透的。
  • 假裝好人的壞人最得利
    雖然,生活中,好人總是吃虧,壞人總是受益,但我們不必因此質疑好人的價值,我終歸相信,世界還是好人當道。做人難,又讓人搖擺的,是回報的不確定性,你不知道它在哪裡,在哪一天,但這不妨礙我們積累善緣。越迷茫,越要守住底限和規矩,因為,這才是最優解。畢竟,走得快,看能力;走得遠,靠人品。
  • 有一種好人,比壞人更需要防備
    真正善良的人,從來不標榜自己友善,反而越是缺乏善良本質的人,越希望別人認為他是好人。大千世界,最難看清的就是人心,當你吃過虧後,就會領略到什麼叫做人心險惡。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有一種好人,比壞人更需要防備,別太天真了,多個心眼不吃虧。善於捧殺的「好人」。作家桐華曾經說過:「有人可以將惡意藏在誇讚下,也有人將苦心掩在罵聲中。
  • 《妙先生》:壞人會感謝好人嗎,並沒有
    回過頭去理解劇情,彼岸花、火蟬、冰丸玉的關聯在最後揭示了出來,不可免俗地又是在寓意人與自然的關係;但在彼岸花的事情上,插入了經典的電車難題,也就是殺好人救壞人與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