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壞人比好人心理強大?

2021-01-11 騰訊網

為什麼壞人比好人心理強大?

不是壞人比好人的心理更強大。是壞人跟好人的認知壓根就不一樣。

請大家想像一下這樣一個畫面:「風和日麗,春風拂面,舉目望去,有一座寬闊的橋架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這時,你發現江對岸有一位絕代佳人正在江邊望你。」

問:正好對佳人一見鍾情的你覺得自己有多大的概率會走過橋去?

如果天地忽變,狂風掀起千層浪,暴雨聲中橋欲頹。正好對佳人一見鍾情的你覺得自己有多大的概率會走過橋去?

顯而易見,前者概率大,後者概率小。人還是那個人,但是因為情況不同選擇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如果說佳人是誘惑,過橋是犯罪,那麼在壞人眼中過橋就是第一場景,而在好人眼中過橋就是第二場景。雖然人是同一個人(相同心理素質),但是因為對過橋的認知不同,所以前者過得心安理得,後者過得膽戰心驚。

都不說犯人,就說說生活中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人。

我們的思考邏輯一般是這樣的:相處多年一>共經風雨一>知根知底一>關係不錯一>可以找來幫忙。

人家的思考邏輯則大概是這樣的:拿到聯繫方式=熟識=可以隨意差譴=可以獅子大開口。

你要說人家沒臉沒皮,人家肯定不樂意。在人家看來既然是熟人,那幫點小忙是應該的。沒準人家還特別有自尊心,你回消息慢一點,人家都覺得你看不起人家。

在我們眼中世界是由各種規則線條組成的。我們也認可這些規則。在人家眼中,天下大同,我即世界。那傢伙跟個黑洞似的,連光都能吸收並且永遠填不滿。

是真的有那種初次見面就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人。關鍵是人家還覺得這是在照顧你。那感覺就跟你已經給人家打過八百年工並且深受器重一樣。

你覺得很難受,人家卻覺得很自然。人與人在真正相處時,一般只存在一種相處模式。如果你不反抗,人家的相處模式就會成為你們兩個相處的默認模式。

所以,說到底,不是壞人比好人的心理強大。是壞人與好人對自己和對社會的認知不同。

哪怕是我們自己在對侍愚人和對待智者時,在對待豬和熊貓時,在對待敵手和朋友時,也會不自覺地採取兩種態度。

而對於壞透的人來說,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愚人,是豬,是敵手。而自己則是隱世智者,是珍稀熊貓,是所有人的朋友。

在人家的認知裡,自己的行為是理所當然的,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理所當然。如果你阻止人家犯罪,在人家眼中你就是不讓快要渴死的人喝水。人家殺你是理所應當,是正當防衛,是逼不得已。

好人之所以害怕是因為好人知道這是錯的。壞人之所以不怕是因為壞人覺得這是對的。這跟心理強不強大毫無關係。

/

用最鐵的頭

撞最硬的牆

文:九州

排版:吃瓜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好人之所以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給你答案
    每天在這裡期待,只為你的到來,讓我們一起聆聽他人的情感歷程故事我們有時候總在困惑一件事情,就是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而壞人卻一直在外逍遙快活。這件事情或許真的是無解的,雖然有時候也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可是我們心裡所謂的惡人何時才能得到報應呢?今天借這個話題來分享一個網上流傳的國外的小故事,故事講的就是上帝為什麼不會獎勵一個好人?
  • 好人為什麼鬥不過壞人
  • 好人?壞人?同一個人
    看電影看電視看網劇,常常會有人跑過來問一句: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那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臉譜化的劇裡面,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是絕大部分的主角,不會是壞人。就算主角幹了壞事,隨著劇情發展,到後面也會給出千萬個不得已的理由,把他洗得比A4複印紙還要白。哪怕是反轉一波接著一波,看到最後,總歸會知道劇裡的好人和壞人。然而,在現實裡,很難絕對地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坑你坑得最狠的,可能就是那個濃眉大眼的傢伙。關鍵時候伸出手來的,也可能是濃妝豔抹平常不怎麼搭理你的人。
  •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難道壞人真的沒報應?(讀完受益終生)
    而且,同一個人,也會時好時壞,好人可能也會做壞事,壞人有時也會有好的表現,好中有壞、壞中有好才是比較實際的。  所以一般人眼中看到的所謂好壞並不一定是對的。  其實,上天常常覺得很好笑,為什麼人這樣聰明,卻經常把好人看成壞人,把壞人當成好人,是人間的標準和上天不同,還是人類自以為聰明,引起主觀性的錯誤判斷?
  • 內心強大的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懂得尊重自己的內心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讀者曾在後臺問及我。我講述到,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他可能既不是好人,但是他也不是壞人,而是一個不好不壞的人。01好人與壞人本身就沒有標準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定是善惡一體的。每個人都需要記住,內心強大的人,從不是什麼好人,也不是壞人。好與壞往往來自我們人類自身的標準,這個標準帶給我們自身是對自己的限定。不要刻意假裝做一個好人,也不要刻意做一個壞人。
  • 認為自己是好人,必招惹來壞人,為什麼呢?
    妻子一生氣就罵我是壞人、人渣、狗吃屎,我是好人,不是人渣,我也能改毛病,所以感到憋屈,不吵不行啊!禪師說家裡家外沒有好壞,也沒有對錯,只有因緣,你不要去吵,她跟誰吵呢?大貴說我還是做不到啊!弘人說,那你就找一對和睦相處從不吵架的夫妻問問看吧。大貴好不容易找到一對和美夫妻,就問你們怎麼能不吵架呢?
  • 海綿寶寶:派大星是壞人中的好人,章魚哥是好人中的壞人
    派大星是壞人中的好人,章魚哥是好人中的壞人。為什麼會這麼說,章魚哥在動漫中一直很冷漠,對海綿寶寶很不好,而派大星則是海綿寶寶最好的朋友,對海綿寶寶很好,在《海綿寶寶》的劇情中,有許多次決定都透漏出了派大星的本性,或許可以說是他傻,但本性卻是改不了的,而章魚哥的外表雖是冷漠,但本性卻很熱心。
  • 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長久以來,我們判斷一切的人與事都習慣了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把人分成好人與壞人,把事分成好事與壞事。   其實,這個世界上從古到今,無論是人還是事都沒有最白與最黑的極端現象。也許你不服,會反過來問我:「難道這幅圖裡最左邊的不是最黑?最右邊的不是最白?當然不是,你看到的僅是這張圖,如果再拿一張圖過來,也許你就會改變看法!可見只有更黑沒有最黑,只有更白沒有最白!
  • 這個世界上好人多,還是壞人多?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盆友們,大家都出來說說,這個世界上,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教育者的責任,是不是培養更多的好人?您是不是一定覺得好人多?所以,大家以為好人多,大約未必十分錯。好人多,還有一個心理原因:每個人都自認為是好人,包括秦檜,也包括和珅。所以,咱們全家都是好人,全世界都是好人,也是可以理解的。那麼,為什麼好人壞人轉換如此之快,而且不同群體竟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精髓在哪裡,東陽是壞人還是好人?
    電影《妙先生》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了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那麼在這篇稿子開始之前我問大家兩個問題,「殺好人救壞人」對不對?若是殺一個好人可以救下一群壞人你願不願意殺。可惜當凌松費勁千辛萬苦將冰蓮蓬帶到岸邊烤火的時候被人襲擊了,此時冰蓮蓬也被壞人拿走了。壞人帶著冰蓮蓬找到村長,而村長只給了壞人一點錢而已,由於凌松被打暈的原因正巧妙先生出現救下了他。凌松醒後妙先生首先問他村裡那個人是好人?
  • 二次元:壞人洗白後失去「靈魂」,好人黑化也可能充滿魅力!
    最早期出場的天津飯和悟空對戰的時候甚至想要把悟空置於死地,但是後來因為悟空實力強大而認可了悟空,並且逐漸變成好人。魔人布歐本性不壞,只是他的性格屬於容易被人誤導的那種,所以在各種被誤導的情況下做出了壞事,但他也被洗白,原本身為最大威脅的魔人布歐一下子成為只想吃糖果零食的小胖墩,不僅人畜無害,還十分善良聽話。
  • 俗話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有道理嗎?
    但民間還有一句俗話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這句話看起來好像跟上面那句話意思相反,雖然讓人感覺有點不舒服,但一定有它的道理,否則也就不會流傳下來了。那為什麼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呢?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呢?從佛門來講,因果通三世,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深層原因,但我們普通人是看不透的。
  •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我在沒有聽見福音,沒有信耶穌的時候,是這樣區分好人、壞人的。一,只要不觸犯法律(或者犯法了,沒被發現),就自認為自己是個好人。。或者說凡是這樣的人就算是個好人!二,犯法了,被處罰了或服刑了,這樣的人就是壞人。。這樣的壞人在接受了處罰或刑罰之後,回到社會上來,如果能夠不再犯法,就是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好人了。
  • 你是好人?別人也這麼認為?說你是壞人,你不會承認的!
    關於好人,你是好人嗎?那麼,你是壞人嗎?我想,這個問題是絕大多數人都回答不了的。01.你是好人嗎?不是,你是壞人嗎?更不是!更多的人則是願意用否定來表示自己沒有主見的說法,否定好人,否定壞人,將自己定義為某一時刻是好人,某一時刻是壞人。
  • 這樣的毒販,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不想說自己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更不再去在意別人怎麼評價我。除此之外,我一輩子都未做過一件犯罪的事。我只知道,這不是我的衝動,這是我想了很久,才下定決心做的。我一時不知道該繼續說些什麼好。只是不斷在腦子裡盤算一個問題:他,到底是一個壞人還是好人?每個人又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 你家都是好人,我家都是壞人!
    吵吵鬧鬧的左鄰這一家,有一天特別到右鄰來訪問:「我們家裡實在吵得太辛苦了,你們家裡為什麼這樣和樂呢?不但沒聽你們吵鬧,連大聲講話都沒有,到底這有什麼秘訣,請你教教我們,改變我們家裡的煩惱。」 「其實也沒什麼啦!不過你一定要我講我就講,就是你家都是好人,我家都是壞人!」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裡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你們有沒有發現,那些存在惡劣犯罪行為的人大多都是家庭有所缺失,或者是童年生活不美滿的。
  • 申公豹:我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大多數人都在討論申公豹是好人還是壞人,估計申公豹自己都在疑惑,那申公豹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接下來小編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申公豹因元始天尊將十二金仙的最後一位神級有意交給太乙真人,申公豹心有不服,認為太乙真人法力沒他高,能力沒他好,易好酒誤事。
  • 沒有天生的壞人,壞人也是好人轉變過來的
    人之初性本善,這話說得一點不假,沒有誰生下來就是壞人,是在好人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成。我有一個認識近十年的朋友,就叫他B君吧。他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生活也算穩定。認識他時,是在一個冬天在超市買蔬菜。B君也走走停停選擇他要買的用品。
  • 「你是好人,讓一讓壞人.」
    為什麼要求一個受害者體面?就比如開頭的視頻,如果生活是一部電影,那麼我們看到的,撒潑失態不體面的部分,僅僅是其中的五分鐘而已。剩下的一百二十分鐘呢?可能是丈夫和小三在原配的床上偷歡,是小三故意把照片發給原配顯擺,甚至是小三氣勢洶洶地上門辱罵毆打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