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壞人比好人心理強大?
不是壞人比好人的心理更強大。是壞人跟好人的認知壓根就不一樣。
請大家想像一下這樣一個畫面:「風和日麗,春風拂面,舉目望去,有一座寬闊的橋架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這時,你發現江對岸有一位絕代佳人正在江邊望你。」
問:正好對佳人一見鍾情的你覺得自己有多大的概率會走過橋去?
如果天地忽變,狂風掀起千層浪,暴雨聲中橋欲頹。正好對佳人一見鍾情的你覺得自己有多大的概率會走過橋去?
顯而易見,前者概率大,後者概率小。人還是那個人,但是因為情況不同選擇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如果說佳人是誘惑,過橋是犯罪,那麼在壞人眼中過橋就是第一場景,而在好人眼中過橋就是第二場景。雖然人是同一個人(相同心理素質),但是因為對過橋的認知不同,所以前者過得心安理得,後者過得膽戰心驚。
都不說犯人,就說說生活中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人。
我們的思考邏輯一般是這樣的:相處多年一>共經風雨一>知根知底一>關係不錯一>可以找來幫忙。
人家的思考邏輯則大概是這樣的:拿到聯繫方式=熟識=可以隨意差譴=可以獅子大開口。
你要說人家沒臉沒皮,人家肯定不樂意。在人家看來既然是熟人,那幫點小忙是應該的。沒準人家還特別有自尊心,你回消息慢一點,人家都覺得你看不起人家。
在我們眼中世界是由各種規則線條組成的。我們也認可這些規則。在人家眼中,天下大同,我即世界。那傢伙跟個黑洞似的,連光都能吸收並且永遠填不滿。
是真的有那種初次見面就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人。關鍵是人家還覺得這是在照顧你。那感覺就跟你已經給人家打過八百年工並且深受器重一樣。
你覺得很難受,人家卻覺得很自然。人與人在真正相處時,一般只存在一種相處模式。如果你不反抗,人家的相處模式就會成為你們兩個相處的默認模式。
所以,說到底,不是壞人比好人的心理強大。是壞人與好人對自己和對社會的認知不同。
哪怕是我們自己在對侍愚人和對待智者時,在對待豬和熊貓時,在對待敵手和朋友時,也會不自覺地採取兩種態度。
而對於壞透的人來說,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愚人,是豬,是敵手。而自己則是隱世智者,是珍稀熊貓,是所有人的朋友。
在人家的認知裡,自己的行為是理所當然的,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理所當然。如果你阻止人家犯罪,在人家眼中你就是不讓快要渴死的人喝水。人家殺你是理所應當,是正當防衛,是逼不得已。
好人之所以害怕是因為好人知道這是錯的。壞人之所以不怕是因為壞人覺得這是對的。這跟心理強不強大毫無關係。
/
用最鐵的頭
撞最硬的牆
文:九州
排版:吃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