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別人家做客,到底有多尷尬

2020-12-15 小邋遢櫻尤

到底不是自己的家,尷尬在所難免。

去別人家裡做客,尤其是需要在別人家留宿,吃飯的時候,別提有多尷尬了。

簡直讓人坐立難安。

以前上學的時候,常常需要寄宿親戚家。

親戚倒是很熱情,叫我不要拘束,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但始終做不到。

又不懂怎麼聊天,別人說一句是一句。客套話聊完了就再也沒有話題了。接著就是尬聊,或者不得不聊一些不感興趣的話題。

抓耳撓腮,面紅耳赤。

做客,那家主人便要買肉,殺雞,炒菜,大張旗鼓。

你說不必麻煩,平時怎麼吃就怎麼吃。但別人哪聽呢!

吃飯夾菜都要小心翼翼,好幾次差點噎死……

倘若還要住下,拖鞋要用別人的,上個廁所還要考慮半天。

晚上睡覺,可能要和別人一起睡一間房,也可能和別人睡一張床。

這也是比較尷尬的,翻身,幾點睡,說夢話,打呼嚕,有體味,這些都是問題。

坐在哪裡,說什麼話,做什麼。都要細心觀察。

不能大聲唱歌,不能放屁。

遇到過分熱情的人家,幫你夾菜,給你吃東西,硬塞給你。

不知道是拒絕好,還是收下好。

有時把肚子吃撐了,頭暈眼花的。

吃了飯,是誰洗碗?懂事的客人要搶著洗碗,然後那家主人就會說「不用不用,去坐著休息,我來就好了」

如果不洗碗,又可能招致主人嫌棄……

當然,碰上這種人,還是幸運的。如果碰到不熱情的人,甚至對你有敵意的人,那你就更加難過了。有人說那還不如離開,但有時真的是不得已。

畢竟是你打擾了別人,所以別人心裡難免有不滿。

一個眼神,仿佛可以殺死一個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冷嘲熱諷,又該如何自處?

自然,還是要感恩別人能夠收留你,接納你,沒有趕你走。

待客之道,還是要有。

因為是客,所以要對客人熱情,好生招待。

賓至如歸。

這個詞的意思是客人到來好像是回家了一樣。

沒有負擔,感覺是在家裡一樣放鬆自如。

「如歸」,不僅要靠東道主,還要靠客人本身。東道主盡地主之誼,而客人也不要太拘束才好。

話雖這麼說,但一個人如果沒皮沒臉,在別人家還像在自己家一樣,那也不行。要有禮貌,不能肆意妄為,影響到別人。也不能一直賴著不走。

通常去別人家要帶上一點東西,比如水果零食之類。

然後呢家人就會客氣地說「不需要帶東西來,人經常來就好」。然後笑臉相迎,趕忙招呼進屋。

「一點小意思,沒有多少」,客人也笑嘻嘻地進去。

要走的時候,又有留客一說。

「怎麼不多閒一會」「多住幾天再走吧」

實際上心裡怎麼想就不得而知。

「不了,家裡還有事,該走了。」

半天挽留的話,終於送走了人。

離開後,雙方都覺得輕鬆。

你做客時,有哪些尷尬的時候?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小邋遢櫻尤。

(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那些不去別人家,也拒絕別人來自己家做客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走動串門,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尤其是職場人,去同事家做客,一來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二來同事之間互相聯絡感情,彼此到對方家做客也是很正常的。但有的人卻從不去別人家做客,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做客。
  • 不想去別人家做客,也不想別人來你家玩,通常都是這4種心態的人
    大部分尤其年輕一代人不喜歡社交,甚至會恐懼社交,情願一個人待在家裡打遊戲也不想別人來打擾自己的生活節奏,也不會主動去敲開別人家的門。當出現以上這種情況時,這類人無非就是有這4種心態的,看看你自己是不是。
  • 去別人家做客喝酒,不知道說什麼話?教你5招,受歡迎有面子
    俗話說「酒場是濃縮的小社會」,逢年過節,親朋聚會,交際應酬難免,要喝上兩杯,光會喝酒,不會說話氣氛肯定沉悶,尤其是當別人,請你去做客的時候,剛見面會有很多不認識的人,不了解的事,在聊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尷尬的情況。
  • 去別人家拜訪和做客的時候,應該怎麼委婉的修飾說話!
    上次我們是大概和他講了,什麼時間去拜訪,去別人家做客,這一期我們來講講去,拜訪別人的時候,應該有什麼樣的決心,什麼時候應該注意修飾哈,這個比如說著裝應該非常的整潔莊重呢,你表妹也是端莊大方的,很對,是對其他人那種尊重啊,這就是你的狀態了,炫耀,訊飛,嗯,肯定裝的時候應該注意某些細節啊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願意去「別人家做客」?這三個人說出了實話
    那種一家人同行去走親戚的和畫面,直到現在還另我記憶猶新。以前的人,特別的好客,一進門就給煮碗荷包蛋,放點糖,吃著別提有多舒服了。然後一起坐著聊聊天,家長裡短,總有說不完的話。可現在的人,卻不愛再去別人家裡串門了,到底什麼原因呢?讓我們來聽聽這三個人的實話。
  • 退休之後,不喜歡別人來家做客,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般的人在退休之後,不喜歡別人來做客。自己也不喜歡去別人的家裡面做客。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退休之前,我們之間的關係。明明非常要好,但是退休之後卻變得非常生疏了。這些不僅僅只在職場當中可以見到,在現在的社會當中。原來十分要好的朋友,可是因為長時間得不聯繫也會變得生疏了。
  • 去別人家做客,會遇到一些大點的孩子不讓自己的寶寶玩他們的玩具
    去別人家做客,會遇到一些大點的孩子不讓自己的寶寶玩他們的玩具,父母怎麼處理好?有些家裡是獨生子女的孩子,到了三四歲左右對自己的物品很有佔有欲,有時去有這種孩子的家庭做客,小孩就對我們很有敵意,可能覺得寶寶小不想帶他一起玩,還有種趕我們走的意思,反正看情緒讓我們覺得很不舒服,作為寶寶的媽媽,有時覺得心裡很替寶寶委屈,還不能說別人家的孩子什麼,有什麼好的方式來處理嗎?
  • 5個方法讓你不再尷尬!讓你去朋友家做客大膽換鞋
    腳臭的人經常會遇到一些需要脫鞋時的尷尬局面,比如去朋友家做客需要換鞋,比如買鞋子時要脫鞋試鞋子,這些尷尬局面可能讓你歷歷在目卻無能為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種能夠祛除腳臭的好方法
  •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願意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
    幸福生活的標準,是要照自已的愛好來過的,並不是為了別人而委屈自己。只要自己活得快樂,不妨礙,不傷害他人的幸福,那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願意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其實,種心理很正常,畢竟生活是自己的,自己想做怎麼過就怎麼過,無需在意別人的眼光。
  • 去領導家做客,若聽到這3句話,別傻傻地答應,他是在下逐客令
    去領導家做客,若聽到這3句話,別傻傻地答應,他是在下逐客令其實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人情世故,禮尚往來總是免不了的。大家都是俗人,既然如此,人際關係交往就顯得尤為重要。生活中走親訪友,四處串門,這個現象很是常見。職場上,去同事家裡聚會,或者去領導家裡做客,也不少見。
  • 在唐朝別人邀請你做客,怎樣做才不尷尬,看王梵志的詩就明白了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到「王梵志」,畢竟我們今天是要從他的詩作中來看看唐朝普通人的做客之道。首先這王梵志到底是何許人也呢?歷史上關於王梵志的資料比較少,他的家世背景等至今都是不詳,一般情況下認為他出生於隋煬帝時期。他的詩歌有種大白話的感覺,讀起來簡單直白,直達文意。
  • 做客待客之道是孩子必須學的
    做客待客之道是孩子必須學的禮儀需要從小進行培養,不管是去別人家做客還是在自己家裡待客,假如孩子沒有禮儀常識,不光會令周圍的人覺得尷尬,還會令孩子在將來的為人處世中受到排擠。因此,家長應該從小教育孩子懂禮貌,並告訴孩子做客、待客的禮儀常識。
  • 在日本去別人家拜訪的時候,你應該注意這幾點
    日本的文化習俗與中國相比存在很大差異,去別人家拜訪就要做到入鄉隨俗。如果有一天你的日本小夥伴邀請你去他家做客,那麼你需要注意些什麼呢?第一 事先打個招呼貿然上門會給主人家造成困擾,這是非常失禮的行為。所以去別人家拜訪時要先和對方約定好拜訪的具體時間,如果對方說隨時可以來,那也不能太過隨意,最好避開清晨、深夜和飯點。第二 準備禮物最好事先準備一些禮物,比如小點心之類的,只要不會讓人覺得討厭或者尷尬的禮物就可以了。切記千萬不要做出直接送現金這種失禮的行為哦。第三 注意禮節被邀請進屋時要打一下招呼:お邪魔します。(打擾您了。)
  • 為什麼有的人,非常反感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
    -01-家,是安靜的,溫暖的,更是每個人在心裡唯一的淨土。家是一個放鬆的地方,讓人心情舒暢,怡然自得。家淨人安,福氣自來。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中,安靜對於我們來說是奢侈的。為什麼有的人,非常反感別人來自己家裡做客?那是因為在喧囂忙碌的工作中,人們下班後都喜歡獨處和安靜,沒有特殊事情,不喜歡打擾別人,也更不喜歡別人打擾自己。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便會喜歡安靜了。
  • 不能成為受歡迎的人,問題還在自身——做客的禮儀
    比如去穆斯林朋友家做客談論吃豬肉,或者去朋友家做客送一口鐘做禮物,這就嚴重的冒犯了主人家,這就失去了做客的本意,簡直就是去挑釁。二、做客的時間如果不是主人家特別邀請,你不應該在飯前去做客。一般我們中國人都是在中午12點和晚上6點吃飯,但你中午11:30或晚上6點去人家作客是什麼意思?任何人都會理解成你是去蹭飯的。即使你堅持不在主人家用餐,可是,人家是繼續吃飯還是終止吃飯來陪你?記得我們的長輩小時候長叮囑我們,去別人家做客不要「踩飯點」,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
  • 到別人家做客的十大禁忌
    到英國人家中做客應該注意什麼?什麼樣的客人最令主人討厭?進門先問Wi-Fi密碼,永遠不知道脫鞋,隨意參觀主人的臥室,不好意思,這樣的行為真的不太受歡迎……有64%的人認為客人應該在踏進別人家時脫掉鞋子。
  • 『課餘生活』劉雨辰:去朋友家做客
    星期六的早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坐上爸爸的車,因為我要去我的好朋友吳卉欣的家裡做客。吳卉欣是我暑假裡新交的朋友,她的皮膚很白,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就像兩顆黑珍珠,我們兩站在一起仿佛「巧克力」和「奶油」的組合。她很好客,早早地就邀請我去她家做客。剛到她家門口時,發現她已經等著迎接我了,「快進來。」我走進她家,放眼望過去,她的家很整潔、很溫馨。
  •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這種行為正常嗎?
    一家人的時光時間久了,就有小夥伴,開始懷疑自己,並因此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這種行為正常嗎?具體怎麼看,且看解析: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無關正常與否,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本來就同,有的人不喜歡去別人家,當然這裡至親好友除外。那種關係不是特別好的人去人家待著總覺得不是很妥當,也會不自在!
  • 做客與作客有何區別,聽專家怎麼說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 「做客」與「作客」到底有無區別,有何區別?有人說「做客」和「作客」是一回事,兩者之間是異形詞的關係;但是,也有人說是兩回事,「做客」是「做客」,「作客」是「作客」,不能混為一談。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 張鈞甯做客《非常靜距離》,媽媽首次亮相,又一個別人家的媽媽
    氣質美女張鈞甯做客《非常靜距離》了,節目中的她身穿藍色襯衫黑色高腰褲直直地坐在沙發上,顯得非常幹練精神氣十足,在節目當中我們了解到了一個更加全面的張鈞甯。有一次他們一起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每個人需要帶一件東西,當時張鈞甯需要帶的是新人幾千萬的珠寶,她的經紀人比較了解她,就想著一定要到最後一刻給她珠寶,沒有想到在出發前的三個小時,珠寶不見了,最後張鈞甯也解釋找到了,是車子在行進的過程中由於太快,珠寶就滑落到了司機車座的底下。他們朋友的婚禮是在南極,去到現場之後張鈞甯需要在雪地裡給朋友遞鑽戒,不小心就滑倒在了雪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