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不是自己的家,尷尬在所難免。
去別人家裡做客,尤其是需要在別人家留宿,吃飯的時候,別提有多尷尬了。
簡直讓人坐立難安。
以前上學的時候,常常需要寄宿親戚家。
親戚倒是很熱情,叫我不要拘束,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但始終做不到。
又不懂怎麼聊天,別人說一句是一句。客套話聊完了就再也沒有話題了。接著就是尬聊,或者不得不聊一些不感興趣的話題。
抓耳撓腮,面紅耳赤。
做客,那家主人便要買肉,殺雞,炒菜,大張旗鼓。
你說不必麻煩,平時怎麼吃就怎麼吃。但別人哪聽呢!
吃飯夾菜都要小心翼翼,好幾次差點噎死……
倘若還要住下,拖鞋要用別人的,上個廁所還要考慮半天。
晚上睡覺,可能要和別人一起睡一間房,也可能和別人睡一張床。
這也是比較尷尬的,翻身,幾點睡,說夢話,打呼嚕,有體味,這些都是問題。
坐在哪裡,說什麼話,做什麼。都要細心觀察。
不能大聲唱歌,不能放屁。
遇到過分熱情的人家,幫你夾菜,給你吃東西,硬塞給你。
不知道是拒絕好,還是收下好。
有時把肚子吃撐了,頭暈眼花的。
吃了飯,是誰洗碗?懂事的客人要搶著洗碗,然後那家主人就會說「不用不用,去坐著休息,我來就好了」
如果不洗碗,又可能招致主人嫌棄……
當然,碰上這種人,還是幸運的。如果碰到不熱情的人,甚至對你有敵意的人,那你就更加難過了。有人說那還不如離開,但有時真的是不得已。
畢竟是你打擾了別人,所以別人心裡難免有不滿。
一個眼神,仿佛可以殺死一個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冷嘲熱諷,又該如何自處?
自然,還是要感恩別人能夠收留你,接納你,沒有趕你走。
待客之道,還是要有。
因為是客,所以要對客人熱情,好生招待。
賓至如歸。
這個詞的意思是客人到來好像是回家了一樣。
沒有負擔,感覺是在家裡一樣放鬆自如。
「如歸」,不僅要靠東道主,還要靠客人本身。東道主盡地主之誼,而客人也不要太拘束才好。
話雖這麼說,但一個人如果沒皮沒臉,在別人家還像在自己家一樣,那也不行。要有禮貌,不能肆意妄為,影響到別人。也不能一直賴著不走。
通常去別人家要帶上一點東西,比如水果零食之類。
然後呢家人就會客氣地說「不需要帶東西來,人經常來就好」。然後笑臉相迎,趕忙招呼進屋。
「一點小意思,沒有多少」,客人也笑嘻嘻地進去。
要走的時候,又有留客一說。
「怎麼不多閒一會」「多住幾天再走吧」
實際上心裡怎麼想就不得而知。
「不了,家裡還有事,該走了。」
半天挽留的話,終於送走了人。
離開後,雙方都覺得輕鬆。
你做客時,有哪些尷尬的時候?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小邋遢櫻尤。
(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