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審判

2021-02-28 大喜的信息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

有一位真神,因為"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羅1:20)。而且,這一位真神愛你,"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可是,為什麼一般人不認識真神,也沒有體驗到他的大愛呢?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又"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隔絕)"(羅3:23;6:23),所以人與上帝隔絕,以致無法認識真神,不能得到他的大愛。

如果,人與上帝的隔絕狀態沒有解決,人如果沒有建立與上帝和好的關係,那麼人持續犯罪、與上帝隔絕,人的結局將會如何呢?

什麼是罪

首先,我們需要再進一步了解什麼是罪。一般人大都不太容易接受"世人都犯了罪"、"我是罪人"這樣的觀念,一般人常說:"我一向都是憑良心做事的!""我才沒有犯過什麼罪呢!""我不是罪人!"當然,如果從法律、良心的角度來說,也許你可以說你是個好人,有良心的人,不是罪人。但是,如果我們從上帝絕對聖潔的眼、從聖經的標準來看罪、來看人,那又該怎麼說呢?一般法律及社會規範對罪的論定,大都以行為主義為準,認為只有在行為、言語上牴觸法律及社會規範才算是罪;但是神卻有更高的標準。聖經不只認為一般法律及社會規範所論定的罪是罪,聖經認為內心的不道德及動機的犯意也是罪。譬如:忌恨、爭競、惱怒、嫉妒、貪戀、惡毒、狂傲、忘恩……都是罪;聖經也說:凡恨弟兄的,就是殺人的;及看見婦女而生淫念,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參考加5:19-21;約一3:15;太5:27)甚至,聖經說:"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書4:17)

聖經中罪這個字最常用的定義是:"沒有射中"。換句話說,罪就是沒有達到神所要求的標準。

因此,從上帝的絕對和聖經的標準來看,誰又能說自己不是個罪人,就連孔子也要感嘆著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實在是真確無比。所以,真正摸著良心,沒有人能說他從來沒有做過錯,沒有犯過罪。

罪就是背逆上帝

罪是"沒有射中",所有不符合上帝聖潔標準的行為和態度都是罪,但是罪不只是指謬差的行為和態度,罪也是一種性情。

當亞當和夏娃犯罪背逆上帝之後,人類就繼承了始祖背逆的罪性,這種罪性不只是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罪行中,這種罪性更表現在人對上帝的態度上。受造的人對創造的上帝常採取如下的態度--1.藐視上帝:"他們雖然知道上帝,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羅馬書1:21)

2.不信上帝:"他們將上帝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羅馬書1:25)

3.抵擋神:"他們……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羅馬書1:29)藐視上帝、不信上帝、抵擋上帝是人最大的罪,而這種罪性表現,自然帶來了得罪上帝、摧殘自己、傷害別人的罪行。人的罪性與罪行,使人無論到那裡都無法逃避罪和罪惡感的自責。

罪的結局--死

正如聖經所說,"罪的工價乃是死",死最直接的意思是靈性的死亡--與上帝隔絕,但死也是指著生理的死亡。

有人說,死亡是人類最可怕,也是最公平的敵人。人可以為生命訂定最好的計劃,但人無法擬定一個免除死亡的計劃。一位男士可以寫下一封悽美感人的情書,但卻可能永遠無法投郵;一個旅行家可以開始一次規劃嚴密的旅程,但卻可能永遠無法抵達終點;一個年輕學子可以註冊上學,但卻可能永遠無法完成學業--誰能拒絕死亡臨到身上!

從1700年代到現今,人的平均壽命已經由三十五歲提高到七十歲,人是比以前活得更長久了,但無論活得多長,人肉體的生命終究都會死。

無論是含笑安息、或是死不瞑目,總之,自亞當犯罪以來,死亡就成為罪的結果,而一直追隨人類。犯罪之後一死百了,那也還算好,可是……

能一死百了嗎?

人如果能一死百了,那也算是一個好歸宿,但是,一死並不能百了。

幾乎所有的民族、文化都相信死後仍有生命。埃及開羅城外由二百三十萬塊石頭對稱、堆建成的大金字塔;近年中國大陸出土的歷代帝王陵寢,都在向全世界宣告:自人類歷史尚在搖籃時期直到今日,人堅決相信生命(靈魂)不滅的道理。

當耶穌面對十字架死亡的陰影時,他告訴門徒說:

"……我去(死後復活升天)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翰福音14:2-3)耶穌也對與他釘十字架的一位強說盜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加福音23:43)

可見,耶穌清楚地說死後仍有生命,而死後生命更是聖經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可是,死後生命所要面對的是什麼呢?

死後且有審判

人死了之後要往何處去呢?這不只是哲學家的問題,這是每一個人都會問的問題。

一般民間信仰認為,人死了之後,靈魂經過奈何橋就到了"陰間",陰間分成十個殿,每殿各由一位閻羅王所管轄,每殿之下又各有一到三個地獄,諸如:割舌地獄、剪刀地獄、寒冰地獄、油鼎地獄……等等,這就是所謂的十殿閻羅掌管十八層地獄。這種陰間、地獄的說法,只是參照"陽間"帝王司法組織和刑場的情況,加以神話式的渲染,以收警世之效果。

對於人死之後要往那裡去這個問題,聖經直接了當的回答我們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希伯來書9:27)

當審判的日子,耶穌坐在榮耀的白色大寶座上,所有歷世歷代的人都站在寶座面前受審判。耶穌要好象牧羊人分別綿羊與山羊一般,名字記在生命冊上的那些"義人",上帝要接他們在新天新地裡得享永生;那些名字不在生命冊上的,要按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甚至連在世上所說的每一句閒話都要供出來受定罪,而審判的結果就是被丟在永刑裡。(參考馬太福音25:31-32、46;12:36-37;啟示錄20:11-15)永刑就是一般所謂的地獄,聖經說地獄是"硫磺的火湖……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在那裡只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啟示錄20:10;馬可福音9:48;馬太福音13:50)

耶穌寶座前的審判,其審判的標準是:這人是不是"義人"?

他的名字有沒有記在生命冊上?所謂義人,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好人、善人。義人是指能被上帝宣稱為義的人,沒有一個人靠自己的道德和行為,能被絕對聖潔的上帝稱為義。人要成為義人的唯一方法是:接受聖潔無罪的耶穌在十字架上死,是代替你的罪受上帝的審判。因此,我們可以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們受審判死於十架,而被上帝稱為義。義人名字必記在生命冊上。在審判中,義人得永生;名字沒有在生命冊上的則進入永刑--地獄永火裡。

人們常會為六十五歲退休以後的日子訂計劃,但我們更需要的是:要為死亡以後的生命做打算!"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你願意逃避地獄的火,在審判時得著永生嗎?

讓我們一起禱告:

"上帝啊!我願意打開我的心門,接受耶穌做我的救贖主,請你將我的名字記在生命冊上,引導我的一生,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相關焦點

  • THE FICTION小說|再見,審判之罪.
    2021年5月27日發布特別概念宣傳片《THE FICTION:審判》。「真正的結局,由你們決定。一些觀眾的話。製作人:姚博聞再見,審判之罪。
  • 揭秘∣東京審判紀實
    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任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東京審判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的國際審判。起訴書控告被告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審訊自1946年5月3日開始。1948年11月12日法庭宣布判處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絞刑,木戶幸一等16人被判處無期徒刑,東鄉茂德被判處20年徒刑 ,重光葵被判處7年徒刑 。7人絞刑於1948年12月23日在東京巢鴨監獄執行。
  • 母親毆打兒子致死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最高法院公布的參考性案例中確定的審判規則)
    【審判規則】  行為人因三歲的兒子說謊、尿床而使用衣架對其大腿內側進行毆打,並用腳踢打被害人的臀部,隨後要求被害人罰跪。
  • 【審判】正逆位牌義詳細解讀
    當出現了「審判」牌的時候,代表總清算的時刻到了,是非功過都該有個了結了。「審判」牌裡的天使,是執行審判的裁決者,他是無私無欲的,所判斷的依據完全是受審者的心態作為。一向逃避的人們,以及被挫折擊敗而沉寂中的人們,此刻都清醒的等待著天使的審判結果,該償還的、該付出代價的,會得到應有的輪迴,再遭遇一次;
  • 塔羅牌XX.審判(正位/逆位)意義解讀
    牌面解讀:從天而降的使者,吹奏著警醒世人的號角,他是來了結人們的恩怨情仇的,當審判的號角樂音響起,宣示了眼前就是適合的判決時機了。而天使所吹奏的號角樂音,正是一種審判的警訊。天使眼前受審的人們,有男人、有女人、也有小孩,代表無論任何身分地位或階級,在天使的面前一律平等對待,一律都得接受公平的審判。
  • 《與神同行2》原來最痛苦的不是犯「罪」,而是無法贖「罪」啊
    《與神同行:因與緣》陰間有法,所有亡者在死後的49天內都要經過七次審判——分別在殺人、懶惰、欺騙、不義獄背叛、暴力、天倫七層地獄中進行審判,宣告無罪的亡者,才有獲得新生的機會。該影片講述的是三位陰間使者與閻王約定幫助49位貴人重生,便可消除他們的記憶轉世的。
  • 【講 章】不要在別人的罪上有份
    不要在別人的罪上有份提前5:22、24不要在別人的罪上有份,要保守自己清潔。有些人的罪是明顯的,如同先到審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隨後跟了去的。 聖經有個真理:誰犯罪,神審判誰。結18:1-32 。18:20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   A父親犯罪,神審判父親;兒子犯罪,神審判兒子。  B父親犯罪,神審判父親;兒子不犯罪,神不審判兒子。
  • 十大臭名昭著的女巫審判
    為期兩天的審判後,10名被告,其中包括詹妮特的姐姐,哥哥,母親,祖母,都被判有罪被處以絞刑。另外一個被告在審判前去世,只有一個被告人被認定無罪。        這起案件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力,審判記錄被地方法官當作參考手冊,包括美國殖民地法官也在使用。該手冊鼓勵法官在巫術審判時使用兒童的證詞。
  • 與神同行:在活著時犯下的罪,只能在地獄償還
    亡者在陰間49天內將接受七次審判,七位閻王審判著說謊、怠惰、不義、背叛、暴力、殺人和天倫,通過所有審判者才能投胎轉世。在人死的七七四十九天之中,通過七個地獄進行七大審判:謊言、懶惰、不義、背叛、暴力、殺人、天倫來判斷生前是否有罪,如果是「善人」,則在所有審判通過後投胎轉世。三位陰間使者各自故事成為整個電影的暗線,前世罪孽深重的他們,為了贖罪在1000年中護送49個貴人投胎,那他們就有可投胎轉世的機會。
  • 世紀大案:辛普森的審判
    1995年被指犯下謀殺罪,即辛普森殺妻案,經過漫長的審判,最終辛普森無罪獲釋。這件案子在當時轟動全美國,其意義早就遠遠超出了案件本身,其中最具爭議的話題就是種族,以至於辛普森案被宣判無罪的時候,黑人都是歡欣鼓舞,白人則垂頭喪氣「I'm not black,I'm OJ」是辛普森自己說的,他在殺妻案之前是白人上流社會的寵兒:橄欖球球星,電影明星甚至汽車代言人。
  • 惡靈騎士的審判之眼很逆天?懲罰者:我無罪!
    審判之眼更為逆天,但有時會失靈……按照設定來說惡靈騎士的審判之眼可以審判任何罪惡,大到殺人放火,小到隨地吐痰都可以審判,而且這種審判還是直指靈魂的,所以很難防禦。審判之眼的威力取決於目標罪行大小,重則直接死亡,輕則痛不欲生,只要審判成功肯定會讓目標終身難忘。這就是審判之眼的逆天之處,畢竟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完美無瑕,所以理論上來說只要是生靈就逃不過審判之眼的審判,在漫畫中就算是雙目失明的夜魔俠和會魔法的奇異博士都可以被審判。
  • 【薦讀】卡夫卡——《審判》
    ——哲學家懷特海德     《審判》中,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為一整年。從小說開頭可以看到,首先是法庭的偵查員在未經通知的前提下闖入了K的住所,接著對K的通知與審問是在K的女鄰居布爾斯特納小姐的房間裡進行的,同樣也沒有經過這位女鄰居的同意。
  • 全新《東京審判3》你還能看到些什麼?
    :反和平罪、普通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從國際化的視野展現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戰後對日審判的正義性。2015和2016年連續兩年,我所在的外語紀錄片團隊製作了兩季共6集《東京審判》系列紀錄片。從審判的緣起、組織經過到中國代表團所做的貢獻與努力,全面地介紹了東京審判兩年半庭審的整個過程。
  • 警惕刑事審判中的錨定效應
    如心理學家實驗發現,被試被要求在法庭審判前通過擲骰子方式決定最後的裁判結論,結果,擲骰子得到點數高的法官最後的量刑普遍比擲骰子得到點數低的法官量刑更高。  刑事審判中的錨定效應  刑事審判中存在大量信息交互和判斷決策行為,錨信息是決策的起點,錨定效應在刑事審判中普遍存在且影響較大。
  • 為什麼說審判女巫是一場男人的色情盛宴?
    這不僅是中世紀中最黑暗的篇章,也是漫長的人類的歷史上女性面臨最黑暗的時代獵巫運動的時代背景女巫審判其實最早起源於羅馬帝國時代前,不過這段時間內的審判女巫的規模還不算太大,而到了公元四世紀基督教被廣泛認可後,其後很長一段時間審判女巫的數量都不算多,並且教會對待女巫的審判也算規範,甚至還幫不少女性洗脫了「女巫」的罪名。
  • 新聞發布 | 刑事審判為智慧財產權穿上「防彈衣」
    均創下歷史新高落實最嚴格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制度是自2012年7月推行智慧財產權「三合一」審判模式以來我院始終秉持的態度刑事審判為智慧財產權穿上了強效「防彈衣」讓它可以抵禦來自各方的不法侵害最終,老陸因假冒註冊商標,非法經營額達近十五萬元,被法院以假冒註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二萬元;而老陳因假冒兩種以上註冊商標,非法經營額達三十餘萬元,被法院以假冒註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老莊則因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達五萬元,尚未銷售貨物價值近九十萬元,被法院以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六萬元
  • 東京審判:大多數日本甲級戰犯為何能逃脫死罪?
    審判期間的東條英機 法網漏洞 首先,東京審判與紐倫堡審判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東京審判不審判集團或者組織。 這些團體逃脫了審判,退一萬步講,也能理解,畢竟他們不是拿刀的人。但日本天皇以及皇族逃過審判,這是審判中最嚴重的缺陷。
  • 基督徒為什麼不喜歡聽教會講"罪」?
    這位姐妹的心態反映了當下不少信徒的光景,他們總覺得神愛世人,肯定沒有糾察基督徒的罪,因此教會沒有必要講罪。只要懂得真理的人,都清楚神的本性既有慈愛,也有公義。而且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林前13:6),教會在教導上如果只講愛,不談罪和公義,顯然是有缺陷的,難以造就信徒的生命。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她們不願提罪呢?
  • 基督教使徒信經: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罪得赦免」使徒信經: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獨生的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 49天內歷經7次審判,這部電影改變了觀眾對「陰間」的看法!
    即便是被定義為「貴人」,但是按照陰間的法律,也必須要通過七王審判。 七場審判無固定順序,主要是根據亡者生前罪孽輕重隨機出現。 只有地獄王者閻羅王才有資格知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