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吳振鋒:勇擔新時代「先鋒」

2020-12-23 河南頻道

人物名片:吳振鋒,男,商丘市農業農村局駐民權縣北關鎮劉樓村第一書記。

2016年,吳振鋒來到非常偏遠的民權縣北關鎮劉樓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轉眼已有5年,如今的劉樓村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商丘市農業農村局駐民權縣北關鎮劉樓村第一書記吳振鋒

初到該村,吳振鋒就全身心投入到精準脫貧工作。他首先了解劉樓村發展現狀及群眾需求,根據村情民意,還結合農業農村部門工作職能特點,先後制定了《劉樓村脫貧攻堅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

「我決心以產業振興帶動脫貧致富的工作模式,帶領貧困戶致富增收,積極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圍繞冬棗、山藥等特色種植做文章……」吳振鋒在駐村日記中這樣寫道。

吳振鋒和村兩委班子商議,決心先大力發展冬棗種植,引導棗農抱團致富,實現冬棗產業融合發展。劉樓村先以單一的冬棗種植為基礎,延伸更多的產業鏈,創新了「村黨支部+合作社+經濟帶頭人+貧困戶」產業發展新模式,在產業發展前、中、後幫助貧困戶完成土地流轉、小額貸款及農產品銷售等服務。

吳振鋒介紹村裡冬棗種植情況

2016年5月,吳振鋒和村兩委牽頭劉樓村民成立了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通過資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吸納65戶村民參加,底莊、陳崗子及劉樓自然村累計流轉土地585畝,同時發展了山藥種植,每畝增收效益2250元以上;建設了40個瓜菜大棚,主要種植甜王西瓜、綠寶、西蘭花、辣椒等特色作物,推動貧困戶年收入均達12000元左右;建成了50畝冬棗園和50畝葡萄園;於莊村和劉樓村自然村的40戶貧困戶還與商科種業籤訂商麥156良種繁育收購協議,良種以高於市場價格0.3元每公斤收購,當年每畝平均產量達到610公斤左右,合計每畝增效益450元以上,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截止到目前,劉樓村已建成糧食安全生產保護區850畝、特色經濟作物山藥種植區585畝、瓜菜生產區120畝、特色小雜果產業100畝,村產業基礎已逐漸形成。

劉樓村不僅在種植業發展上節節高升,吳振鋒還帶領劉樓群眾在發展養殖上也不落後。目前,劉樓村已有養羊專業戶19戶,養殖20隻以上的專業戶已達10戶。同時,加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投資40萬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扶貧車間,每年為村增收3萬元收入;投資215萬元建成光伏發電站,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投資130萬元建成420平方米保鮮庫一座,年租金5萬元以上……逐漸強大的村集體經濟為該村經濟發展和村民脫貧致富奠定了基礎,並提供了良好機遇。

吳振鋒看望脫貧戶陳洪聚

劉樓村地處偏遠,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條件較差。吳振鋒積極幫助協調到各類資金260餘萬元,建設了村室、標準化衛生室、超市及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他還和村兩委班子每年慰問該村老黨員和困難群眾80戶,累計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及物資達10多萬元。

「吳書記還是一位見義勇為的好幹部嘞!」劉樓村民們說。2017年時,村裡2名兒童不慎落水,同行的玩伴大聲呼救,碰巧路過的吳振鋒絲毫沒有猶豫,迅速跑過去跳下水施救,救起一名兒童後,又和村幹部用繩索救起了另外一名兒童,成功挽救了兩條生命,拯救了兩個家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駐村五年來,吳振鋒受到了劉樓村群眾的一致認同,成了他們的貼心人。

後記:把群眾當親人,把劉樓當家鄉,吳振鋒真心實意為民辦實事、解難題,帶領群眾從一窮二白到產業蓬勃發展奔小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駐村第一書記的「奉獻之歌」。(張淑珍)

相關焦點

  • 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踐行初心使命
    面對疫情嚴肅考驗和重大風險,銅川駐村第一書記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中省市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大戰場、大考場,作為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大事項來抓,萬眾一心、全力以赴,衝在一線、幹在實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勇擔使命守陣地,情系群眾灑鄉村——記孫吳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
    勇擔使命守陣地,情系群眾灑鄉村——記孫吳縣公安局駐村工作隊 2020-03-26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託縣紀委監委駐村第一書記段通樂駐村戰「疫」紀實
    新時代發展網訊(王洋) 「我年紀大了,所以只能口述由別人代筆了,說實話今天給領導們寫信有點激動,激動的是你們為我黨培養了一位勤實肯幹、願做群眾工作、紮根基層的好幹部……」這是託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舉報信箱中發現的一封特別的來信,是伍什家鎮西大圪達村的一位名為郝吉厚的老黨員為駐村第一書記段通樂寫的感謝信
  • 挺立戰「疫」一線,汝州這位駐村第一書記交出好答卷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駐村第一書記。王紅軍,河南省信訪局駐汝州市陵頭鎮朱溝村第一書記,作為2019年河南省脫貧攻堅獎獲得者,他聞令而動,以「一級響應」「戰時狀態」在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兩個戰場,把各項任務落細落實,留下了最美身影。
  • 金書記的「金鑰匙」——記中國電信福建公司駐松溪巖後村第一書記...
    2018年底,福建省級重點貧困村——南平市松谿縣河東鄉巖後村,順利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多虧我們村裡來了個金書記,用三把『金鑰匙』打開了我們的脫貧路」巖後村村主任賴鎔思自豪地道出脫貧的原因。這位金書記就是扶貧駐村第一書記——金時恆,他是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的優秀業務骨幹。
  • ...網+」新時代丨從江縣丙妹鎮滾玉村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石勝昌
    我是石勝昌,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任黔東南州電信公司從江縣電信分公司脫產派駐雍裡鄉滾玉村駐村幹部,現任丙妹鎮滾玉村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兼三網格網格員。一晃眼駐村已有四載,扶貧的艱辛歲月在記憶中慢慢沉澱,內心感到既充實又自豪。在駐村的日子裡,我體驗到了基層工作的不易,也與苗族同胞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用愛心送去溫暖,用真心贏得信賴。2016年4月21日,是我工作生涯的新起點,我迎來了新崗位、新挑戰。
  • 基於角色理論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實踐困境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國共選派19.5萬名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 (1) , 從中央、省、市陸續印發加強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的專門文件的內容上看, 駐村第一書記選拔要求是「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綜合能力強」的優秀年輕幹部和後備幹部, 第一書記在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指導下, 依靠村黨組織、帶領村 以2015年發布的《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為標誌
  • 興化供電駐村「第一書記」為財政部定點扶貧幹部培訓授課
    中國江蘇網9月17日泰州訊 9月15日至17日,財政部舉辦2020年定點扶貧縣扶貧幹部能力培訓班,經江蘇省扶貧辦、財政廳推薦,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興化市供電分公司大營供電所原所長,現任興化市大營鎮聯鎮村「第一書記」李廷勝應邀授課,介紹駐村扶貧工作經驗做法。
  • 威寧信合聯社駐村第一書記們的駐村故事
    全村443戶171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22戶975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7%,是石門鄉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村,是脫貧攻堅戰場上「最難啃下的那塊硬骨頭」。就在這樣的條件下,2016年3月,時年29歲的威寧信合聯社員工黃勝被省國資委派駐新龍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沉甸甸的使命壓到肩上,黃勝深知自己必須要更吃苦、更努力、付出更多才能不辱使命。
  • 扶貧路上,仁化各駐村第一書記這樣做
    俯下身、沉下心,當好群眾脫貧致富的「領路人」;紮根農村,不出成績絕不收兵,仁化各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向百姓交出了一張張合格的答卷。近日,仁化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走近這些駐村書記,了解他們的扶貧故事。勇當防疫一線「先行軍」珠影集團駐仁化縣周田鎮較坑村第一書記葉天明,年前就一直關注疫情的發展,同時思考較坑村要如何採取防控措施,應當怎麼去開展工作。
  • ...富民終如願,腳底泥土也芬芳|清鎮新店鎮方家寨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慶
    2018年4月,我來到清鎮新店鎮方家寨村,開啟了我的駐村之路。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已過兩年半。一直以來,我始終堅持腳下有泥、眼裡有光、心中有夢、肩上有擔,把對黨的忠誠落到實際工作中,為脫貧攻堅、為方家寨村的發展貢獻錦薄之力。
  • 退役軍人、駐村第一書記卓亮用綠色裝點新農村
    退役軍人、江西省鄱陽縣凰崗鎮石家村駐村第一書記卓亮——用綠色裝點新農村4月26日這名「迷彩男」叫卓亮,是石家村駐村第一書記。2015年,卓亮從部隊轉業。2018年,他主動請纓來到扶貧一線。「卓書記,黃佔好家的旱廁已經拆除了。」村主任金建國一路小跑過來,來不及歇口氣,急忙與大傢伙分享這一好消息。黃佔好家是村裡的貧困戶,建在老宅的旱廁嚴重影響村莊整體環境。
  • 研究無花果、給土豆代言……來康康駐村「第一書記」扶貧那些事兒
    ,第一次研究種植無花果,帶領社員們收穫了第一筆種植分紅收益,在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駐巴南區二聖鎮幸福村第一書記廖從偉眼中,扶貧經歷中有太多的平生「第一次」。要買土豆,請來硝爾買裡村!」宣傳海報上,劉鋼抱著豐收的土豆,一臉笑容地向外界推銷著村裡貧困戶種植的土豆。 劉鋼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八家戶地區檢察院檢察長,也是阿克蘇地區拜城縣賽裡木鎮硝爾買裡村第一書記。 2017年,劉鋼來到了距離單位800公裡遠的硝爾買裡村,參加「訪惠聚」駐村工作,並擔任駐村工作隊副隊長。
  • 駐村書記張華:不忘初心擔使命 真心真情真扶貧
    我叫張華,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18歲高中畢業後參軍入伍,23歲復員到國企工作,27歲考錄公務員,短短十年,我經歷了「工、農、學、兵、幹」多行業、多崗位的鍛鍊,但得知單位要選派幹部駐村扶貧時,我的心情還是非常激動,毅然遞交了請戰書。
  • 土城子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植根脫貧熱土奉獻扶貧真情
    內蒙古青城融媒網(記者高申)個子不高,鄉音濃重,一副忙忙碌碌的樣子,這就是烏蘭察布市自來水公司駐集寧區白海子鎮土城子村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高宏宇給人的第一印象。當年5月,高宏宇被組織派到土城子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然而,當真正駐村時,高宏宇的一腔熱情差點被澆滅。開會沒人來、入戶碰鼻灰……面對百姓的不信任,高宏宇沒有氣餒,帶隊挨家挨戶走訪。撂荒的土地、滿街的垃圾,讓他意識到調動村民積極性,是脫貧攻堅首要任務。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駐村第一書記|肖政委:「金鑰匙」打開致富門
    人物名片:肖政委,男,在夏邑縣交通運輸局工作,於2016年5月任職太平鎮劉花園村駐村第一書記。夏邑縣交通運輸局駐太平鎮劉花園村第一書記肖政委「這個辣椒產量高,價格高,行情好,比其它的辣椒好管理。」一位老人在塑料大棚裡正在給一位穿著白色T恤的年輕人談論著今年的辣椒長勢和銷售情況。
  • 抱著女兒把家搬到沂源去——「80後」第一書記桑達駐村記
    入冬後的趙家莊村分外美麗。村民繞著小橋散步拉呱,新建的「鄉村大舞臺」剛剛結束一場文化表演——這裡原本的荒地雜草被清理後,春天時村民種上的冬青樹依然翠綠蔥蔥,自帶「村光無限」濾鏡。  對來自淄博市人大常委會的「80後」女駐村幹部、自2019年7月起擔任沂源縣南麻街道趙家莊村第一書記的桑達來說,趙家莊村是她的第二個家。見證這個沂蒙小村迎來「春暖花開,燦爛綻放」,就是她最大的心願。
  • ...脫貧攻堅一線飛揚|記凱裡市魚良村「90後」駐村第一書記吳家俊
    凱裡市魚良村第一書記吳家俊就是其中一位紮根苗嶺基層的「90後」駐村第一書記。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的他以青春夢想,家國情懷響應祖國號召,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投入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自己的青春。根據組織安排,2019年,作為凱裡市自然資源局的一名幹部,他被選派到凱裡市魚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卜海晶監獄長到「第一書記」駐村走訪調研
    卜海晶監獄長到「第一書記」駐村走訪調研 2020-09-25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