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櫃概不負責,銀行失誤多給1600萬,儲戶拒不歸還,法院怎麼判?

2020-12-16 新知財料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大家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的增長,而為了在各種突發事件發生時,可以更加從容地應對,不少人都會比較喜歡存錢。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由於自身沒有太多的理財知識,為了能夠保證本金的安全,大都更喜歡將錢存進銀行,畢竟,這樣做不僅較為安全,還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息。

大家在去銀行辦理業務時,不知道有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標語: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對於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也不難理解,就是當你去銀行取錢的時候,銀行櫃員將錢給你後,你要當面數清楚到手的金額,如果你在離開後才發現銀行給你的錢變少了,那麼造成的這些損失,是要你自行承擔的。

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出現,畢竟銀行中的工作人員都是非常專業的,不過,人終究不是機器,難免會因諸多因素而出現疏忽或者紕漏。

對此,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離櫃概不負責,那麼如果在銀行取錢的時候,銀行員工因為失誤多給了1600萬,儲戶拒不歸還,算誰的錯?法院又該怎麼判呢?

其實,這種情況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筆錢還是需要退還的,若是拒不歸還的話,還會面臨著來自於銀行的起訴,至於結果也顯而易見,銀行方會勝訴,最終你不僅需要將錢退還,甚至還可能會有其他的損失。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也是有法律依據的,根據《民法通則》的第92條規定顯示:「對於沒有合法的根據,取得不當的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該將所取得的不當的利益返還給受損失之人。」

對此,有些網友或許會說,我取錢的時候取少了,離開銀行就不退,銀行給多了我離開後還得退,這算什麼道理?這不就是「霸王條款」?

若簡單來看,這麼說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仔細去想,事實卻並非如此。每天前往銀行辦理業務的人一般都很多,而這些人所辦理的業務種類也是各種各樣,因而,銀行的員工在忙的時候,可能會忘記提醒客戶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比如「離櫃概不負責」等。

而銀行人工窗口上面放著的「離櫃概不負責」,也不是什麼法律所規定範圍之內的事情,也並不屬於什麼規章制度,只是銀行對於用戶在存錢以及取錢之時的一種銀行通知,起到警示作用。銀行這麼做,也是為了提醒儲戶在存取錢的時候,多多注意,儘量的避免因為諸多疏忽等原因而造成損失。

至於很多人提到的,取錢時自己取少了銀行就能不負責這種情況,在過去時可能會出現,不過,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各項電子記錄以及諸多監控幾乎隨處可見的情況之下,假如真的是因為銀行的失誤而對你的經濟造成了損失的話,銀行也是會負責的。

因而,對於銀行多給自己轉了錢這種事情,我們還是應該做好自己,千萬別總想著天上掉餡餅,還正好砸中了自己的好事,要是真的因為這種情況,而被銀行告上了法庭,最後還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話,可就真的得不償失了,那麼,在大家看來,銀行要是多給了錢,應不應該退還呢?

本文由新知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銀行多給16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為由拒絕退還,法院判了
    不知道你在存取錢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窗口旁邊都會放一個告示牌,上面寫著「離櫃概不負責」。意圖很明顯,畢竟銀行是和錢打交道的地方,每天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如果稍有差錯是很麻煩的。通常情況下,銀行的工作人員會在查點錢數後再交到儲戶手中,多數儲戶也會習慣性地進行核實,不過也有一些儲戶因為趕時間,或者信任銀行,沒有查看直接放進包裡。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多給女子1600,要求返還時被拒,法院這樣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在到銀行的櫃檯辦理業務時,總是會看到工作人員擺出一個牌子,上面寫有「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幾個字,而且會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前來來存錢和取錢的儲戶要點清數目,確保沒有差錯,如果數目不不對,離開櫃檯後,銀行是不負責的。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誤給儲戶1500元,儲戶拒絕歸還,法院怎麼判?
    我們大家在去銀行櫃檯辦理業務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銀行的櫃檯旁邊豎著一個小告示牌,上面寫著「離櫃概不負責」的警示語。這個告示牌的意思是,當儲戶從人工窗口取錢的時候,要仔細核對取錢的金額,在確認準確無誤後方能離開。
  • 銀行多給1600元,被女子以離櫃概不負責為由拒絕,最後法院判了
    估計很多人到銀行櫃檯辦理業務,比如存取錢的時候,都看到櫃檯上放著一個標誌,標誌的內容很簡單,只有一句話,這句話就是現金當面點清,離櫃概不負責。估計很多人對這話都不陌生。所以很多人在存錢或者取錢的時候,都會一遍又一遍地在櫃檯前清點清楚,唯恐少了一張或者多了一張。
  • 離櫃概不負責:銀行多給1500元,客戶拒絕歸還,法院怎麼判?
    推薦語:當大家去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總會在櫃檯上看到這樣幾個字"離櫃概不負責"。意思是如果用戶到窗口辦理業務,一定要仔細核對錢的數額,如果你在離櫃後才發現問題,那麼銀行方面是不用負責的。那麼如果出現銀行誤給用戶1500元,而且後者還拒絕歸還,那麼最終法院將怎麼判決呢?
  • 銀行把5000打成50000,儲戶要歸還嗎?不是「離櫃概不負責」嗎?
    對此,有人問,既然是這樣,如果當時銀行工作人員給多了,5000元給了5萬,我該不該退呢?不是說離櫃概不負責嗎? 不當得利,指的是沒有合法依據,有損於他人而取得利益,在不當得利的法律事實發生以後,利益所有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不應得的利益,不當得利者有義務返還。法律在處理不得得利問題中,也根據受益人知情與否,區分了善意受益人和惡意受益人,題目中這樣,銀行索賠,你知情卻拒不歸還,就屬於惡意受益人,賠付範圍是有可能擴大的。
  • 銀行多給10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退還,結果會如何?
    銀行多給1000元,儲戶以「離櫃概不負責」拒絕退還,結果會如何?推薦語:在中國,很多人都有存錢的習慣,不過隨著投資理財相關知識的普及,很多人往往都會用閒錢購買一些理財產品,這樣收益會高很多,但與此同時自然也會伴隨著一些風險。
  • 假設銀行失誤給你轉帳100萬,被花光了,需不需要還錢?
    關於銀行失誤向儲戶銀行卡內胡亂轉帳的事,人們已經見怪不怪,每年都會有幾件銀行多打款的事件,金額從幾千到幾個億、幾十億的都有。小編隨便問了下度娘「銀行失誤」,竟出來500萬+條結果。所以,銀行失誤多打錢或許對我們個人來說是很奇葩的一件事,但對銀行來講早就已經習以為常了。
  • 告訴您:「離櫃概不負責」?銀行錯將50萬轉成500萬,客戶要歸還嗎?
    其次,是由於去銀行辦理業務的話,排隊的時 間比較長,效率比較慢,這也是不少人吐槽銀行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銀行辦理業務之所以要排隊很久,一方面是由於之前銀行辦理業務的人比較多,另一方面就是銀行工作人員是非常細心的,畢竟與人們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在操作的時候要核對好幾遍,這也是銀行效率比較低的原因之一。但有網友表示,銀行如果出了差錯會怎麼樣呢?真的是「離櫃概不負責」嗎?
  • 儲戶去銀行「存取款」需注意:不是自己的不能要,否則會「吃虧」
    不過對於銀行來說,雖然它「出事」的概率較小,因為那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再加上它們內部也設有專門的審計機制。可是萬事都不是絕對的,畢竟「人無完人」,即使是那些「熟練」的銀行員工,也免不了有「出錯」的可能。最近幾年想必去過銀行存錢的人都看到過這一「畫面」吧,銀行的櫃檯旁邊總是放著一塊牌子,牌子上面寫著:「請當面清點自己的現金,離櫃將概不負責。」
  • 南寧男子卡裡多了6萬,花完還得還回去!
    如果不小心花了,甚至還要承擔法律責任!近日,南寧蘇圩法庭審理了一起案件,這起案件中主角是一名男子。在一次提取公積金的時候,原本只是提取了3萬元,但因為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電腦業務系統發生延時處理故障,意外給他打了9萬元,整整多打了6萬。據說,這名男子元某沒有去核實這6萬元的來源,也沒有報警處理,甚至還在一天內花掉了7萬多元!
  • 男子在銀行取了4萬多塊錢,回家一看少了1萬?查看監控,他愣了
    很多人都有往銀行裡存錢的習慣。平時把錢放在裡面,也能長些利息。等到用的時候再從銀行裡取出來,對自己的財產也非常的安全。可是河南鄭州的賈先生在銀行裡取了49000塊錢。沒想到回家卻少了1萬。這可把他給嚇壞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去銀行取錢,櫃檯人員多給了1000元拿著就走了,結果會怎樣?
    你可以多給銀行錢,但不可能讓銀行多給你錢;你多給銀行錢就是「離櫃概不負責」,但銀行多給你錢就是「非法佔有」,兩者區別非常大。 結果每天銀行都會給他打電話,催他把那1萬還給銀行,搞得我同學只能提前結束出差回來廣東,老老實實的把多給的1萬元還給銀行。
  • 【以案釋法】銀行轉帳轉錯人怎麼辦?看看港法君怎麼判……
    看看港法君怎麼判…… 2021-01-05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銀行取了錢,要不要再數一遍?你是真的知道嗎?
    想著這樣的好事不多,於是她回家拿了兩張銀行卡,先是去工商銀行取了5萬塊錢,然後又把這5萬塊錢拿到農業銀行的櫃檯去存。但是農業銀行的櫃員在點鈔的時候,發現只有4.8萬了,整整少了2千塊錢!這可把這位女子嚇壞了,據她所說,她從工商銀行取了錢,直接把錢放進包裡了,動都沒動過,取了錢就直接來到農業銀行存錢。這又是咋回事呢?
  • 平南賣菜大媽撿到項鍊拒不歸還,理由奇葩...
    平南賣菜大媽撿到項鍊拒不歸還,理由奇葩......樹一方正氣 促一方發展 保一方平安拾金不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偏偏又有很多人覺得「意外之財」可以據為己有撿到失物沒有義務歸還見財起意其實不僅是道德問題如果拒不歸還佔為己有
  • 七旬老人被騙98萬存款,法院判銀行需擔責!丨百案識法⑱
    七旬老人被騙98萬存款,法院判銀行需擔責!隨後幾天,陳伯陸續向該卡轉入98萬餘元,而存入的款項通過手機銀行、電話銀行(通過向其手機簡訊發送動態密碼作為安全認證)等方式被轉出。11月12日,陳伯意識到被電話詐騙,連忙報警處理。陳伯向該銀行追討賠償無果,故向法院提起訴訟。
  • 法官說 |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抓傷工作人員…怎麼判?
    法官說 |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抓傷工作人員…怎麼判?抓傷工作人員怎麼判?被告人王某拒不配合,與廖某某發生口角,並揮拳擊打廖某某右臉,妨礙其執行公務。廖某某及其他工作人員將王某控制後,王某仍然不聽勸告,用手抓撓廖某某面部,致使其面部軟組織損傷。王某的行為觸犯了什麼法律?在疫情防控時期又將得到怎樣的處罰?
  • 花旗銀行「操作失誤」轉出1.75億美元後,收款公司不打算還了
    幾經交涉無果後,這家美國銀行業巨頭於當地時間周一,將對方告上了法庭,要求歸還其因「操作失誤」而轉出的巨額資金。花旗銀行在訴訟文件中寫道,Brigade曾向化妝品公司露華濃提供了一筆貸款,作為露華濃貸款的行政代理機構,此次匯款本來是替露華濃向Brigade償還約150萬美元的利息,但錯誤地匯出了超過原有計劃100多倍的資金。
  • 銀行漏洞還是儲戶大意?招行貴賓客戶竟然這樣被「套路」
    據多位客戶回憶,他們都曾在該銀行網點貴賓室內辦理過業務,期間,理財經理周某菲以辦理業務為由拿走他們的銀行卡及身份證等證件,從卡內轉出資金。據了解,截至目前該案仍有幾千萬資金尚未追回,十多位受害人依然想為自己「失蹤」的血汗錢討個說法。值得注意的是,理財經理一系列「行雲流水」的操作為何沒有引起客戶的懷疑?帳戶的資金又是如何在轉帳合規的情況下莫名「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