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銀行轉帳轉錯人怎麼辦?看看港法君怎麼判……

2021-01-16 澎湃新聞
【以案釋法】銀行轉帳轉錯人怎麼辦?看看港法君怎麼判……

2021-01-05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鍾偉科 泉港法院

當前,行動支付越來越普遍

交易時通過掃碼、轉帳既快捷又方便

但難免也會有些人因疏忽大意

操作失誤將錢轉錯對象

市民黃女生就因此鬧出「烏龍」

這些轉錯人的款項,還能拿回來麼?

日前,泉港法院審理了一起不當得利糾紛案件,依法判決被告黃某萍返還原告黃某霞不當得利款4.5萬元。

案 情 簡 介

2019年春節前夕,因經營生意採購電器需要資金周轉,原告黃某霞向案外人即其表哥黃某平借款10萬元。

2020年10月,為儘快償還借款,黃某霞欲通過手機銀行轉帳償還黃某平借款4.5萬元,然而在進行轉帳操作時,因手機屏幕小,輸入收款人時未仔細核對,誤將款項轉給了與黃某平姓名僅一字之差的本案被告黃某萍銀行帳戶中。

在發現轉錯款項後,黃某霞多次向被告催討,被告以其因執行案件被申請強制執行導致名下銀行帳戶被凍結無法還款為由拒不履行還款義務,黃某霞無奈只好到法院起訴要求返還上述不當得利款4.5萬元。

法 院 審 理

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依法向案外人黃某平進行詢問,結合其陳述內容與原告庭審陳述及提供的轉帳證據,可以證實原告黃某霞系疏忽大意而將款項錯誤轉入被告黃某萍帳戶之中,因此被告沒有合法依據取得涉案款項4.5萬元造成原告的損失,依法構成不當得利,應當承擔返還不當得利款的義務,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 官 提 醒

行動支付固然方便快捷,但操作時一定要認真核對,避免誤轉入他人帳戶。用戶如不慎出現此類情況,可以先主動與對方溝通、協商,協商不成時及時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保存好手機轉帳記錄和銀行卡明細記錄,作為證據提交。作為受益方,也萬不可存僥倖心理,對於獲得的利益要及時返還受害人。

轉帳前記得

再三確認對方信息

確認,確認,再確認!

文稿:鍾偉科

原標題:《【以案釋法】銀行轉帳轉錯人怎麼辦?看看港法君怎麼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 | 好逸惡勞 終須買單
    以案釋法 | 好逸惡勞 終須買單 2020-06-22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 | 合夥做生意,你需要做的一件事是...
    以案釋法 | 合夥做生意,你需要做的一件事是......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集法君
  • 七旬老人被騙98萬存款,法院判銀行需擔責!丨百案識法⑱
    七旬老人被騙98萬存款,法院判銀行需擔責!年逾七旬的陳伯接聽該電話後通過電話、手機銀行轉帳,累計被騙走98萬元!最後,法院判決銀行需賠償陳伯24萬,到底為什麼?
  • 給「老人機」開通手機銀行,騙子轉走98萬元,交行被判賠24萬!
    (以下簡稱交行城南支行)辦理借記卡並陸續轉入近百萬元,結果被騙子通過電話、手機銀行轉帳騙走98萬餘元。交行被判賠償24萬元城南支行提交的開戶錄像視頻顯示,在開卡過程中,銀行櫃檯內職員稱陳伯用的手機是鍵盤機,應該不用開通手機銀行。但櫃檯外一名職員回覆說:「沒關係,幫他開通吧。」
  • 微信轉帳轉錯人,如果對方不退回咋辦?試試這3步操作,望周知
    微信轉帳轉錯人,如果對方不退回咋辦?試試這3步操作,望周知!眾所周知,我們使用微信的時候,除了會用微信聊天、視頻通話之外,也經常用微信支付,比如說發紅包、轉帳、掃碼付款等等,而相信大家經常看到,網絡上有一些文章說,如果擔心轉錯帳,設置「轉帳到帳時間」為延時到帳,就可以聯繫客服撤回,但這並不實用。既然如此,微信轉帳轉錯人,如果對方不退回咋辦?試試這3步操作,望周知!
  • 以案釋法|投資500返利3888?小心網絡騙局!
    以案釋法|投資500返利3888?小心網絡騙局!只見「投資」不見「返利」通過申請後,「清歡」告訴小夏,因為紅包轉帳有限額,參加活動只能統一掃支付碼,隨後就發了一個支付寶收款碼給小夏,發財心切的小夏當即轉帳500元給對方。隨後,「清歡」又以返利需要保持銀行卡存款為零為理由,讓小夏將與支付寶、微信帳戶綁定的銀行卡餘額全部轉到了微信裡。
  • 明法析理 以案釋法——沽源縣法學會加強《民法典》普法宣傳
    明法析理 以案釋法——沽源縣法學會加強《民法典》普法宣傳 2020-09-24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情侶間「豪禮相贈」受法律保護嗎?
    【以案釋法】情侶間「豪禮相贈」受法律保護嗎?錢就交給你了,你來支配,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啊。李先生孫女士提出分手戀愛一年後......例如,網絡上出現轉帳數額諧音與示愛語言一致的「520」、「521」、「1314」等,該轉帳更多是為了增進感情,應認定為贈與。在戀愛關係終止時,贈與方不能主張要求返還。大額財物的贈與或者購買不動產,往往帶有目的或附帶條件,即締結婚姻關係,這也是社會公眾應能認識到的合理範疇。
  • 【以案釋法】利用信用卡套現,不料把自己套住了
    信用卡套現一般是指利用POS機或通過其他手段將卡中信用額度內的資金以現金方式套取,同時又不支付銀行提現費用的行為。信用卡套現對於需要大量現金又不願擔負利息的人提供了一條「捷徑」,但這類行為早已被中國法律所明令禁止。
  • 【以案釋法】以身試法終獲刑
    【以案釋法】以身試法終獲刑 2020-12-16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新無港卡怎麼辦?SIB標準國際銀行免帳戶管理費
    SIB標準國際銀行簡介標準國際銀行根據美屬波多黎各的第273號國際金融實體法案(2012年)而設立的持牌商業銀行,屬於美國商業銀行體系的一部分。銀行接受波多黎各當地的銀行監管部門OCIF(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的直接監管和審計,該機構隸屬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 Reserve System)。標準國際銀行嚴格遵守所有與美國銀行業相關的法律和監管要求,包括客戶識別、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銀行保密法和愛國者法案。
  • 「以案釋法」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一起來看看今天的「以案釋法」。小薇在微信附近的人裡認識一名自稱叫龍飛的男子,小薇和龍飛聊了一段時間後見面發展為情侶關係,兩人相處下來,小薇總是為對方著想也為對方花了很多錢。突然有一天,龍飛與小薇在電話裡大吵一架,之後龍飛就像「消失」了一樣,小薇再也找不到他了,小薇覺得自己被騙了......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
  • 射陽法院巡迴審理進社區 以案釋法零距離
    原標題:射陽法院巡迴審理進社區 以案釋法零距離【江蘇消息】12月8日,寒風凜冽,射陽法院黃沙港法庭幹警一早前往臨海農場鎮南社區巡迴審理一起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案件,並同步開展法治宣傳,零距離地向廣大群眾宣講《民法典》等法律知識。
  • 以案釋法 | 「坑哥之路」,一環套一環
    以案釋法 | 「坑哥之路」,一環套一環 2020-12-24 12: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網絡代購引發「安全危機」,十倍賠償!
    【以案釋法】網絡代購引發「安全危機」,十倍賠償!2018年8月31日,李某通過微信及銀行轉帳方式分別向杜某支付19800元。杜某先後分兩次向李某交付「purtier胎盤素膠囊」共計11瓶。「purtier胎盤素膠囊」為瓶裝,無中文標籤,商品說明書有對鹿胎盤素、鐵皮石斛、番茄紅素等的介紹。經李某查詢,得知該「purtier胎盤素膠囊」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標準,要求杜某賠償十倍價款的賠償金,故上訴到法院。
  • 給「老人機」開手機銀行,騙子轉走近百萬元,銀行被判擔責
    陳伯向銀行索賠未果訴至法院,最終,法院判決交行廣東佛山城南支行賠償陳伯24萬餘元。老人被電信詐騙,為什麼交行會被判擔責?該案判決書顯示,交行明知陳伯用的是鍵盤機,仍然為其開通了手機銀行,並且電話銀行轉帳未按規則進行安全認證,因此被判擔責。
  • 【以案釋法】注意!當心身邊的「好朋友」
    眼明手快是好事,但一定要用對地方,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檢察院有個真實的案例,讓大家看看這個所謂的「好朋友」……案情回顧去年某天,被害人王某某到某銀行辦理取款業務,被告人張某某應邀陪同並幫忙在取款過程中拿銀行卡、證件等物品。
  • 以案釋法 | 男子哭窮拒還貸款 法官釋法析理終調解
    以案釋法 | 男子哭窮拒還貸款 法官釋法析理終調解 2020-12-07 2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戀愛期間的微信轉帳,是否認定為借款?法院這麼判!
    戀愛期間的微信轉帳,是否認定為借款?法院這麼判!案 情原告楊某與被告鄭某經人介紹認識後談戀愛,後雙方發生矛盾分手。楊某起訴至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法院,要求鄭某歸還其戀愛期間的借款4000元。
  • 【以案釋法】「傍名牌」的代價
    本期以案釋法 檢察君就和你嘮嘮關於假冒註冊商標的那些事兒~ 想來想去洪某覺得是因為自己的服裝品牌不夠有知名度,沒有辦法得到消費者的關注,怎麼辦呢?這時,一個「妙計」在她腦海中浮現......回去以後,她在網上找到該品牌的商標及領標,找認識的朋友加工出來,再委託小生產作坊生產衣服,然後換上領標,就當做是該品牌的服裝,進行售賣。好景不長,有消費者將服飾拿到該品牌的專賣店進行驗貨,經檢驗,洪某銷售的服裝均為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