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格」裡有心安!西一路街道「尚德街坊」服務居民心貼心

2020-12-23 西安新城

對社區情況了如指掌的街道幹部;

跟街面商戶、鄰裡打成一片的社區主任;

為居民打掃衛生、讀報紙的社區副書記;

居民突發急症及時趕到的社區工作人員......

「長安格」裡有心安、「尚德街坊」不一般

這是西一路街道「長安格」裡

「尚德街坊」的真實寫照

「吃飯了沒?這有包子帶上吧」「今兒又去誰家轉?要幫忙叫上我」「有啥需要幫忙的儘管說」......在前往興樂社區特殊人群家中回訪的路上,沿街商戶、過路居民紛紛向西一路街道興樂社區主任、網格長王冬打著招呼。基於前期對轄區企事業單位、個體經營戶、居民院落提供的環境治理、秩序維護、物業維修、反映訴求等各類服務,興樂社區很快建立了分區分片、責任到人,區分單位、差異服務的網格化治理體系。

「社區裡大型醫院、學校較多,居民成分也比較複雜」,王冬介紹,根據轄區實際情況,興樂社區在收集網格信息之初便分出了企業、居民兩種表格,還為不同的企業、群眾設立了特色標識,並將獨有表格、特色標識與網格工作日誌、社區民情圖等結合起來,建立了一目了然的社情民意庫。哪家情況如何、哪家去過幾次、哪家還需要幫扶,進院入戶遇到的問題跟著網格員工作日誌回到社區以後,該問題涉及的同類人群社區會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例如一些困難戶在生活上遇到的問題,網格員在了解、解決後會將相關信息存檔並反饋到社區,所有的網格員去其他困難戶時也會關心類似的問題。」

而在推進轄區企事業單位網格化治理方面,興樂社區採取了「自治+協作」的管理辦法,即在每個企事業單位內任命專屬網格員負責單位內網格工作,並積極予以配合。「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情況複雜,由社區大包大攬並不合適」,為了讓轄區企事業單位積極配合網格化治理工作,興樂社區將企事業單位周邊、家屬院作為推進網格化治理工作的重點,還通過網格化治理工作體系動員了大量志願者到企事業單位開展志願活動,周邊環境好了、職工生活溫暖了、孩子上放學路上不用太操心了,單位工作壓力輕了。就這樣,興樂社區轄區裡的企事業單位越來越支持網格化治理工作,並積極投入到志願活動當中。

一邊是興樂社區主任王冬入戶回訪,另一邊,興盛社區副書記馬衛麗正前往轄區獨居老人朱阿姨的家中探訪。興盛社區管轄的27個院子裡絕大部分都是家屬院老樓,老年人口密度很大,養老服務是興盛社區網格化治理中最典型的工作。「我們根據老人的不同情況建立了不同的數據收集臺帳」,馬衛麗介紹,興盛社區將轄區內的老年人口主要分為與兒女同住、老人同住、患病老人、獨居老人、孤寡老人、貧困老人等幾大類別,並根據類別不同確立了具體的入戶次數。「以孤寡老人為例,每兩天就必須要入戶一次。」

「來啦閨女!別忙活著掃地了,咱倆好好嘮嘮嗑」,剛到朱阿姨家裡,馬衛麗便忙活著打掃衛生。由於工作繁忙,朱阿姨的子女一周回不了家幾趟,馬衛麗每次來都會幫朱阿姨做一些家務。「我年齡大了眼睛看不太清,她每次來都給我讀報紙,分享社區裡的事,溫暖的很!」朱阿姨笑著說。

為患病、貧困老人申請補貼,經常看望獨居、孤寡老人,在網格化治理的數據大背景下,一個養老棘手難題的攻克解決便意味著一類老人的相同問題得到解決。除此以外,興盛社區還組織了多次愛心義剪、義務診療等志願活動,精準滿足老年人需求,社區老人也愈發相信網格員隊伍,甚至在發生危難之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們。

據興盛社區居民李師傅回憶,9月1日中午他覺得身體不適趕忙撥通了社區副主任李靜的電話,「我當時心臟病犯了,沒有力氣說話」。危機時刻,李靜趕忙跑到了李師傅家中餵他吃下了救心丸並送到醫院,急診、掛號、打針、輸氧,李師傅所有的住院手續都由社區安排妥當。正是先前紮實的網格化治理工作讓群眾非常信任,避免了悲劇發生。「至今我特意留下的一把家門鑰匙還在網格員手中。」李師傅欣慰地說。

年長的是長輩叔伯、同齡的是兄弟姐妹、年幼的是侄子侄女,在由點及線、以線帶面、面面相攜、面面俱到的良性循環中,小到下水、燃氣等問題解決了,居民紛紛參與到網格化治理當中;大到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不僅有著落甚至有盼頭了,紛紛參與到志願服務之中。自新城區推動網格化管理工作以來,西一路街道充分發揮前期基層治理經驗豐富的巨大優勢,以明確分區、細化職責為土壤;將資料採集、分類統計做主幹,把人員撒出去、把群眾攏起來,形成了以「尚德街坊」網格員隊伍為枝葉的一整套「長安格」體系。

下一步,西一路街道將結合地區流動人口多、企事業單位密集、金融商貿繁密的實際情況,以目前採集到的網格化治理數據為依託,進一步完善「長安格」體系,紮實推進網格化治理工作開展。

來源:新城區融媒體中心

文字:君鐸/ 責編:亦辰/ 校對:南瓜

相關焦點

  • 西一路街道舉行「樂修匠」服務隊進院落活動
    「尚德街坊」「樂修匠」服務隊為了能夠有效解決西安市新城區西一路街道老舊院落多、物業服務少、社區居民維修需求無法滿足等現實問題,新城區西一路街道「尚德街坊」網格管理又添新項目——11月2日下午,「樂修匠」服務隊正式走進轄區院落,聯合陝西綠色原點環保宣教中心為轄區居民送上稱心滿意的維修服務。在西一路街道興樂社區109號院,水電維修、裁縫修補、家電維修、家具維修等維修項目依次排開,15名維修師傅採用擺攤的形式為「樂修匠」服務隊宣傳,吸引了大量的群眾來到活動現場。
  • ...回「家」——新城區西一路街道新民社區「飯大爺」老年餐廳開業啦
    西安新聞網訊「一個人在家做飯沒法做,經常剩,現在社區有了老年餐廳,辦卡只要7塊錢,就能吃到兩葷兩素一個湯,味道可口,符合我們老年人,你說划算不划算。」家住新民社區新民街90號院的韓大爺高興地說道。
  • 西一路街道舉辦「雙招雙引」主題沙龍活動
    雙招雙引 主題沙龍 ●●●●●●●●● 「感謝西一路街道舉辦的這次這是發生在新城區西一路街道12月轄區企業人才論壇上的一幕,一家2020年新註冊成立的軟體開發類企業負責人熱情得和身邊人講著。
  • 138街坊的居民們為什麼都喜笑顏開?
    4月18日,數輛身披彩旗的搬場車駛入虹口區138街坊嶽州路一側,原本寂靜的老弄堂瞬間熱鬧起來。這一天是138街坊舊改居民分批開始集中搬家的日子,他們終於要搬離昏暗逼仄的老房,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在他家,總面積20.5平方米的房屋做了「多功能分割」:門口僅能一人轉身通過的空間是客廳、往裡是僅能放雙人床和衣櫃後的「大」房間。過去,俞鴻弟一家三口都蝸居在這裡,直到兒子結婚,家裡實在住不下,才搬了出去。除了生活空間狹窄,138街坊的生活環境也非常差。
  • 楊金路街道新莊黨群服務中心「開門迎客」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翠 通訊員 謝靖雯) 在楊金路街道有這樣一個地方——村民可以運動健身、文化娛樂交流、親子活動、體驗科技……這裡就是楊金路街道新莊黨群服務中心。目前,該中心已經「開門迎客」。楊金路轄區9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萬餘人。
  • 虹口區歐陽路街道250街坊第一輪意願徵詢即將啟動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歐陽路街道歷史上首次舊改徵收工作即將拉開帷幕!應廣大居民群眾迫切要求,虹口區250街坊納入區政府舊區改造計劃,實施舊城區改建第一輪意願徵詢,這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改變居民生活環境的絕好機會。
  • 鄭州市楊金路街道新莊黨群服務中心「開門迎客」啦!
    大河網訊 在這裡,村民們可以開展運動健身、文化娛樂活動,可以進行交流、親子遊戲,還可以體驗科技的發展......這裡就是鄭州市金水區楊金路街道新莊黨群服務中心。楊金路街道轄9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萬餘人。
  • 北京大興黃村西裡社區試點「拉家常」議事會,解居民大小糾紛
    大興區興豐街道黃村西裡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黎說,社區居民的大小糾紛,都能「拉家常」解決,隨時隨地召開的「拉家常」議事會,不僅消除正式開會的緊張感,而且變「會上說」為「實地看」「現場議」,講透道理暖透心。在「拉家常」議事會的協調下,黃村西裡的垃圾分類工作也順利開展了起來。
  • 惜福鎮街道西荊社區居民喜圓安居夢
    半島全媒體記者 葛夢傑12月20日早晨8點,室外的天氣非常寒冷,但惜福鎮街道西荊社區新建樓房的廣場上卻熱情四溢,一片洋洋喜氣。居民們早早地來到廣場上等待,因為他們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大喜事——分房子。社區居民周女士告訴記者。西荊社區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大會。抓鬮現場一片洋洋喜氣。8點半,伴隨著熱鬧的鑼鼓聲,西荊社區舊村改造回遷安置大會正式開始。惜福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趙建讓、惜福鎮街道辦事處主任王衝、西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邵守廣分別向此次活動致辭。
  • 「街坊的笑最令我幸福!」服務社區12年,她說出了心聲……
    她曾見證老一輩間互幫互助的同事情、鄰裡情,這家老人獨自在家身體不適那家趕緊給送去了醫院,這戶包了粽子給街坊鄰居都分一些……她希望年輕人能維持這份情誼,不要把祖輩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給浪費了。2009年1月,25歲的凌雲斯正式成為了珠江街的一名社區工作者。此前的一年多時間裡,她嘗試過其他職業,但最終她還是想把在大學期間學到的社區管理知識運用到從小生長的這片土地。
  • 虹口區250街坊第一輪意願徵詢啟動!
    虹口區250街坊第一輪意願徵詢一、房屋徵收範圍東至弄地,南至弄地,西至歐陽路,北至四達路。組織實施第一輪意願徵詢,是徵求居民書面意見,願意不願意改造。問題3第一輪意願徵詢與啟動舊改有何關係?歐陽路街道舊改分指揮部
  • 龍城街道「街坊議事堂」走進愛聯社區
    11月24日,由龍崗區司法局主辦、龍城街道綜合治理辦公室(司法)承辦的龍崗區「12·4」國家憲法日暨法治宣傳月系列活動之「街坊議事堂」,在愛聯社區舉行。來自轄區居民代表、相關單位負責人與專業律師一道,齊聚一堂,圍繞「由第三方平臺出租,存在『高收低租』方式引起的租賃糾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 虹口區135、250街坊第一輪意願徵詢火熱進行中!
    虹口區135、250街坊第一輪意願徵詢火熱進行中!12月10日,海門路609號遠虹大廈一樓陸續迎來不少居民,76歲的朱福慶也早早趕來,問候老鄰居的第一句話是「儂籤字同意了嗎?」當天,虹口區135、250街坊同步啟動第一輪意願徵詢,居民們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喜悅。
  • 文明迎全運 新城我先行|猜燈謎、分享家風家訓小故事 太華路街道八...
    為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高轄區居民對創建文明城市的知曉率、參與率,營造濃厚氛圍,8月27日,新城區太華路街道八府莊社區開展「文明城市 有你有我」活動,為創建文明城市爭光添彩。活動通過創文應知應會科普講座、創文知識問答、分享家風家訓小故事、互動遊戲和猜燈謎等形式,向轄區居民進行「講文明、樹新風、爭當文明市民」的宣傳,以實際行動倡導廣大居民群眾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容形象,積極投身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
  • 東山口街坊注意:達道路、農林東路、中山一路等有施工
    12月2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廣州市越秀區融媒體中心獲悉,東山口附近的街坊看過來,從即日起,達道路、農林東路、中山一路部分路段將會圍蔽施工,大家出行時要注意。為加快推進廣州市全面剿滅黑臭水體工作,完善沙河湧排水功能,越秀區市政管理部門從即日起對達道路北段、農林東路和中山一路達道路口進行雨汙分流管網施工。期間,需佔用一條行車道進行施工,施工工期約2個月。
  • 南西街道 愛心蔬菜送居民
    ■記者 彭旭卉 在天氣漸冷之時,一家愛心企業主動聯繫南西街道,願意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愛心蔬菜大禮包,履行其社會責任。得知情況後,南京西路街道生活服務中心全力支持,並發揮公益平臺整合對接作用,通過七個樂齡站點溝通聯繫了南西轄區內一些年齡較大的老年人,為他們配送蔬菜愛心禮包。 為了大力支持社區工作開展,樂齡站點的站長親自發放蔬菜禮包,親自將一包包帶著滿滿愛意的蔬菜禮包遞到居民手中,讓居民們深切感受到愛心企業的暖意。「當看到居民們收到大禮包時滿面笑容的表情,我們感到由衷欣慰。」一位站長表示。
  • 瀋陽和平區馬路灣街道為居民提供暖心周到生活服務
    瀋陽和平區馬路灣街道為居民提供暖心周到生活服務 中國新聞網·遼寧
  • 來素社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看《素社素社!》裝置設計展!(內含作品說明)
    裝置設計展在素社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三樓舉行,吸引了不少街坊前來觀看,並持續獲得好評。但在觀展期間,有不少街坊都說陌生。為了讓街坊們能夠更好地欣賞這些作品,小e特意聯繫了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的老師鄭梓程,為大家進行導覽。
  • 虹口區35、36、37、38、39、43、44街坊房屋徵收籤約比率達97.88%
    山壽裡地塊位於北外灘區域西部,東至九龍路,南至大名路,西至武昌路,北至漢陽路,由35、36、37、38、39、43、44街坊組成。面積約6.2萬平方米。共涉及居民2023證2548戶,房屋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北外灘控詳規劃公布後,虹口區舊改工作備受各方關注。山壽裡舊改地塊是「政企合作」的第二個地塊,也是疫情期間虹口啟動的第二個徵收地塊。
  • 張家口橋東區花園街街道辦事處提升服務居民水平
    日前,橋東區花園街街道辦事處轄區居民給辦事處送來一筐新鮮水果,感謝一直以來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幹部職工。組建街道「大工委」,解決「九龍治水」花園街街道辦事處位於張家口市橋東區,轄區面積不大,但有不少駐街行政職能部門和小微企業。長期以來,駐街各類單位、組織各管各攤,缺少交流,工作上形不成合力,服務群眾的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