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的笑最令我幸福!」服務社區12年,她說出了心聲……

2020-12-13 大洋網

大洋網訊 凌雲斯在珠江街出生、長大,父母是以前轄區內國企的職工。她曾見證老一輩間互幫互助的同事情、鄰裡情,這家老人獨自在家身體不適那家趕緊給送去了醫院,這戶包了粽子給街坊鄰居都分一些……她希望年輕人能維持這份情誼,不要把祖輩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給浪費了。

2009年1月,25歲的凌雲斯正式成為了珠江街的一名社區工作者。此前的一年多時間裡,她嘗試過其他職業,但最終她還是想把在大學期間學到的社區管理知識運用到從小生長的這片土地。

起初她接觸的工作和學校裡學習的專業知識相距甚遠。珠江街的前身是珠江華僑農場,2008年10月30日正式撤銷珠江管理區建制,掛牌成立街道辦事處。凌雲斯來到社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告訴居民:「以前的農場現在改成街道了,你所在的社區是福生社區,福生社區的範圍是從這裡到那裡,以後辦事您就跑社區居委會就行啦。」

一開始遇到的難題是凌雲斯以前沒有想到過的。登記居民情況時,總是出現「不認識」的字,費了好大勁、諮詢走訪以後凌雲斯才慢慢建立起一本特殊的字典:女字旁加一個「太」字,這個字居民想表達的是「娣」;光字旁一個「夭」字,這個字對應的是「耀」字;英雄的「雄」字,居民會寫成「洪」……這些知識,她在課堂上都從未學過,是憑自己一點點摸索累積出來的。

今年春節期間,凌雲斯和社區的其他小夥伴又投身到一線防疫工作中。直到四月底,她才稍微鬆口氣。這段時間裡她「拋下」老公孩子,吃住都在珠江街,有時身體不適,她也會以社區工作為優先級處理。

「為什麼能在社區堅持工作12年?」凌雲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因為在社區工作更簡單,可以直接看到群眾的喜怒哀樂,他們的不理解、支持和認同她都能直接感受到。「我時常對居民說,我寧願你們有意見當面對我說清楚,我可以想辦法改進,也不願意你們私底下積攢著不滿不發聲。」凌雲斯的工作街坊們看到眼裡。年長的街坊也喜歡和她聊天,把她當自家晚輩一樣,給她講述了很多珠江街過去的故事,讓她對僑民文化、知青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12年來,凌雲斯既作為本土居民,在見證南沙的飛速發展與大力建設,同時,她自己也作為一名社區服務者,為居民提供細緻周到的服務。如今,南沙正奮力推動「三區一中心」建設全面上臺階。這裡既是她實現職業理想的地方,也是給予她發展「紅利」的家鄉。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林春萍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黎旭陽 耿旭靜 通訊員劉偉

相關焦點

  • 「廣州街坊」齊聚泰華社區,送上暖心服務!
    12月19日上午,在荔灣區委政法委、荔灣區婦女兒童聯合會指導下,由荔灣區平安促進會、荔灣區融和街坊守護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廣州街坊』送愛進社區 共享健康生活」宣傳活動在多寶街永慶坊泰華社區共建驛站舉辦。
  • @廣州街坊,全城尋找「最美社區」,齊盼更美生活
    《媽媽的牽掛》《我是中國人》《紅旗飄飄》……從現代熱舞到傳統民族舞,1月7日,來自廣州各地的十支舞蹈表演團隊在花城匯北區下沉廣場掀起一陣陣熱潮。他們是各地退休街坊自發組成的文藝隊伍,平均年齡逾60歲,紮根社區開展一系列社區公益表演活動,將公益、快樂和溫暖氛圍在社區廣泛傳遞。在廣州人心目中,最美的社區應該具備哪些元素?
  • 南沙義診:把健康送到社區裡,送到街坊身邊去!
    11月28日上午,廣州市南沙區東湧鎮在東深公園舉辦2020年度「幸福來敲門」系列惠民活動之「名醫進社區,健康伴你行」義診活動。繼上個月首場義診在東湧鎮東湧公園舉辦後,該活動再一次走進社區。據不完全統計,該活動自舉辦以來,共服務群眾500餘人。
  • ...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共建共享 「微心願」訴老兵心聲 「綠橄欖...
    南市街退役軍人之家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共建共享 「微心願」訴老兵心聲 「綠橄欖」傳紅色基因 2020-08-30 10:5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旌德縣:高質量社區養老服務 暢享幸福晚年
    12月17日下午,旌德縣旌陽鎮北門社區舞蹈隊舞蹈老師吳珊紅,早早就來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進入舞蹈室,打開音箱設備,調好音樂,壓腿、拉腰等待學員們到齊。「年輕的時候,我就喜歡跳舞,姐妹們客氣叫我老師,其實就是帶著大家一起學學舞蹈段子。」 吳珊紅笑著說。
  • @街坊,南洲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九天灸」開貼啦!
    小e從海珠區南洲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悉,2020年三九天灸時間將從12月11日開始,有興趣的街坊不妨多多留意。一九二九三九加強12月11日12月21日12月30日1月8日1月18日南洲中心地址:海珠區南洲路88號東盛街14-20號貼藥時間:周一至周五 8:00-12
  • 江門這些社區發生喜人變化,街坊們紛紛點讚!
    不少江門街坊發現,近期多個社區開展了改造提升行動~看到變化不少街坊紛紛讚嘆:生活品質提高了!社區換新顏,居民笑開顏。在全力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市區多個社區針對老舊社區開展改造提升行動,通過外立麵粉刷、整理樓道內的「三線」、消防設施更換等打造宜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受到了居民的稱讚。
  • 金科智慧服務集團香港上市,打造「金科式」幸福社區
    從深耕到生根,打造「金科式幸福」社區20多年時間,一個又一個金科社區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在歲月洗禮之下,它們美好如初,甚至歷久彌新。 在無錫金科觀天下,52%綠化率和7000㎡園林,讓人看不出它已經有12年房齡,收穫了「優秀住宅小區」「平安小區」
  • 永外街道 我的社區我來贊!桃園構建幸福養老生活圈!
    同心共築夕陽夢孝老暖心銀絲情最美桃園 你我共建孝老暖心社桃園社區根據居民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在2015年成立了孝老暖心社。持續深耕社區服務,以黨建特色品牌建設為抓手,桃園社區不斷豐富為老服務內容,開辦了多項孝老暖心社主題活動。
  • 昆明六甲街道海華社區:暖心志願服務 打造幸福社區
    昆明海華社區堅持發揮黨組織示範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聯動駐區單位,引導「紅色少年」,帶動社會組織,輻射社區居民,建設團結向上、充滿活力的社區志願服務隊伍,用暖心志願服務打造守望互助、鄰裡和睦幸福社區。
  • 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描繪幸福小康畫卷
    居民們的閒暇時光,因參與志願服務而豐富多彩;鄰裡關係,也因志願服務更加融洽,彼此相處得就像一家人……一幅由志願服務作為底色的幸福小康畫卷,正在奧體社區徐徐展開。「我平時有記帳的習慣,每次做完志願服務,都會順手把服務的內容記錄下來。」昨日上午,王永清一邊對著「日記本」逐條講述,一邊告訴記者。拿起「日記本」粗略一算,僅今年,王永清參加志願服務的時長就已達200多個小時。對王永清來說,志願服務早已融入他的生活。「要是過上一段時間不做志願服務,反而覺得不習慣。
  • 向優秀看齊|化龍召開第四屆「街坊最滿意網格工作站」暨「網格服務...
    會上表彰了化龍鎮第四屆「街坊最滿意網格工作站」和「網格之星」、2020年度來穗人員和出租屋服務管理工作先進工作站和先進個人。化龍鎮黨委副書記欒立軍、黨委委員岑柏林、宣傳辦主任範麗旋、來穗中心全體網格管理員共81人參加了會議。
  • 善於「攻心」,民警勸服12位街坊配合防疫工作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心理專家」,前後勸服了12名有抵抗情緒的街坊主動配合防疫工作。設測溫點、煮贈涼茶、派發口罩,都有他的身影記者了解到,疫情防控初期,劉少廷主動爭取派出所的支持,借用測溫儀,徵集口罩和帳篷等,在轄區大渦村口設置測溫點。
  • 疊二項目社工與名苑街坊會共行動!
    12月13日,在「關愛桂城」建設督導委員會和疊二社區黨委的指導下,桂城街道疊二社區社會組織培育項目攜手名苑街坊志願互助會,聯合舉辦了首場親子疊滘水鄉遊活動,13對親子以及其他成員共34名街坊參與。本活動不僅促進了參與者了解茶基村史、茶基十番及宗祠文化,更推動了名苑街坊會骨幹的能力成長。出發啦!活動開始,親子家庭手牽手,臉上洋溢著甜蜜的幸福感。他們穿過大街小巷,跟隨著導賞員的步伐,聆聽茶基古建築文化、茶基十番文化及宗祠文化,了解歷史,傳承非物質遺產。在一連串體驗過程中,最令大家讚嘆的,莫過於十番表演,親子家庭都讚不絕口,小朋友都忍不住體驗一番。
  • 西一路街道「尚德街坊」服務居民心貼心
    「長安格」裡有心安、「尚德街坊」不一般這是西一路街道「長安格」裡「尚德街坊」的真實寫照「吃飯了沒?這有包子帶上吧」「今兒又去誰家轉?要幫忙叫上我」「有啥需要幫忙的儘管說」......在前往興樂社區特殊人群家中回訪的路上,沿街商戶、過路居民紛紛向西一路街道興樂社區主任、網格長王冬打著招呼。基於前期對轄區企事業單位、個體經營戶、居民院落提供的環境治理、秩序維護、物業維修、反映訴求等各類服務,興樂社區很快建立了分區分片、責任到人,區分單位、差異服務的網格化治理體系。
  • 推進社區共建 融創服務在行動
    而衡量社區共建效果的標準,更重要的是社區內的居民對於社區內的公共事務與公共服務的關心,對鄰裡的熟悉程度,在社區內形成了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共同認同的價值倫理。  社區共建,離不開共同價值觀的構築。2020年4月,融創服務向全國業主發起的「共建共享 美好歸心」融創歸心社區公約徵集活動。
  • 生活在沙面翠洲社區,好在哪裡?
    其中沙面街翠洲社區繼續保留「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幸福社區(2015年)、2016-2020年度廣東省科普示範社區(2016年)、廣州市文明單位(2017年)廣東省地震安全示範社區(2017年)—— 這些都是近5年沙面街翠洲社區獲得的榮譽!
  • 小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暖心服務醫療組 託起幸福「夕陽紅」
    為給老人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維護老人晚年的身心健康,小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特成立醫療組團隊。身體狀況細心評估、生病就醫持續跟蹤、養生保健主動支招、特殊護理上門服務。曾經可望不可及的貼心服務,如今醫療組一一提供,快隨小編一起感受一下吧。小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組團隊自成立以來,目前有7名工作人員,為轄區百姓提供了便捷的醫療服務,提升高齡老人晚年幸福指數。
  • 為社區居民服務,充實!
    這種為民服務的精神深深觸動了我。」太正琪說,自己也要向同事們學習,俯下身子,做到真真切切為民著想、為民分憂,做一名合格的、被大家認可的社區工作者。作為宣傳的「末梢神經」,社區工作人員的講解會直接影響到居民對於垃圾分類的理解和態度。「看得清楚、易於掌握、記得牢靠」,這是太正琪在與居民交流中總結出的宣傳要點。她說,如果能讓大家對垃圾分類知識學得輕鬆,就不會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和牴觸情緒。比如,遇到老人記性不好,太正琪會耐心地多次講解分類方法。曾有位老人自嘲地說:「人老了,你剛說完我就忘記了。」
  • 老舊街坊改造、道路中修、學校建設……新橋鎮這些民生項目你最...
    老舊街坊改造、道路中修、學校建設……新橋鎮這些民生項目你最期待哪件? 日前,新橋鎮發布了「2020年度著力推進和落實的重點工作」,小松整理了12件與你生活息息相關的事項,快來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