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偉人故裡 升華思想境界

2020-12-23 紅網

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嶽陽片區項目聯合黨支部30餘名黨員奔赴汨羅市弼時鎮參觀弼時紀念館。

重溫入黨宣誓。

專題教育討論交流。

紅網時刻嶽陽6月30日訊(記者 羅玲 通訊員 葛建超)巴陵六月,粽葉飄香。偉人故裡,暖意融融。6月30日,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嶽陽片區項目聯合黨支部30餘名黨員奔赴汨羅市弼時鎮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

在任弼時同志紀念館,進行簡短的悼念儀式和重溫入黨宣誓後,黨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一起走進紀念館。專題館從「立志獻身革命」「走上中央領導崗位」「『駱駝』精神永勵後人」等五個主題,全面反映任弼時從投身革命到英年早逝的光輝歷程,展示了他在建黨、建軍、建國等方面的豐功偉績,表現弼時同志憂國憂民、追求真理、腳踏實地、不辭重負、奮力前行的「駱駝」精神。

展廳裡,每名黨員仔細地看、認真地聽,生怕遺漏錯過小小的細節,有的還把一些文物照片拍攝下來,以留作永恆的紀念,化作精神的力量。

走出展覽室進入演播廳,《任弼時》專題影片和電視連續劇正在放映。當大家看到任弼時真實感人的鏡頭,聽到他飽含深情的話語,再一次使黨員感受到偉人不平凡的一生。

青年黨員朱浩宇說,任弼時被譽為黨和人民的「駱駝」,他終生勤勤懇懇,埋頭苦幹,不怕工作多,就怕工作少。我們要始終守住那個初心,擔當起作為一名國企幹部的職責和使命,以甘當孺子牛的心態,為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的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燈越撥越亮,理越辯越明。黨員們紛紛結合思想認識、崗位職責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敞開心扉各抒己見,暢談體會和感悟,精彩一個接著一個。

討論愈加深入,發言愈加踴躍。徐小護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老一輩革命家從戰火紛飛的年代流傳和踐行的光榮傳統。瞻仰偉人故裡、開展談論交流,就是要不忘初心、學偉人,找差距,明方向,把對黨員的一種要求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第九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選手瞻仰小平故裡
    4月12日上午,參加第九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總決賽的100餘名學生來到鄧小平故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切緬懷世紀偉人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   懷著對鄧小平同志的無限敬仰和深切懷念,學生們來到鄧小平故裡景區參觀,深情地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鞠躬致敬,並認真參觀了鄧小平同志故居,深切緬懷世紀偉人的豐功偉績。
  • 到深圳蓮花山公園 瞻仰偉人小平同志
    從老友家出來,慢悠悠地欣賞著深圳的藍的天白的雲紅的花綠的葉,沒能趕上網購的高鐵列車,只好改籤,看看發車時間尚早,不加思索就想到了蓮花山公園,恰逢清明前夕,前往瞻仰瞻仰小平同志,雖然我不是那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沒能被那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帶動而富起來,共產主義社會也尚未看到,從目前社會現狀來看,這輩子也不可能看到了,但認為終歸社會是進步的,生活水平是提高的,當然,各種壓力也是迅猛增加的!
  • 送給老師的畫,在古墨詩韻間 思想的境界得以升華
    易天也四尺橫幅對開山水畫《山無俗路藏高士》【推薦四】送給老師的畫推薦這幅《非必絲與竹》,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裡餘,山水詩境,竹韻千年,在竹與絲的碰撞中,思想的境界得以升華。
  • 開觀致7邂逅偉人故裡:中山一日夢回南國!「愉觀車市」
    也許是偉人的光輝,讓這裡自帶光芒。而南朗鎮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也作為我們此次行程打卡的第一站。1866年,孫中山出生在南朗鎮翠亨村一個普通農家,據說出生時的祖屋是一間4米寬8米長的平房,也是現在紀念館祖屋舊址,住著一家數口人,雖然並不富有,但家庭充滿了溫情。1883年,孫中山求學檀香山,從檀香山帶回酸子樹樹種並栽種於此。
  • 讀書閱讀,能讓你的思想得到升華,是人生一大樂事,豈能忽略
    讀書閱讀,雖然不能馬上給你帶來經濟效益,但可以讓你的思想得到升華。讀史使人明智,讀詩歌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哲學使人深刻。可見不同書籍,對人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但都會使你不同程度思想得到升華。楊絳曾在《讀書苦樂》中寫道: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
  • 人生的三重境界,是思想的不斷升華,行動上的愈加務實
    首先豐富了我們的思想,然後我們的思想就像一個指路明燈,也像一個燈塔一樣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有了方向,在我們到達燈塔之前,這中間是需要我們付出行動的,而不僅僅是只讀了書就可以到達燈塔,可能思想到達了燈塔,但是身體還沒有到達燈塔。
  • 喝茶講究的是心境,追求的是思想升華,最高境界是隨心所欲
    喝茶的過程,講究的是心境,追求的是思想的升華。於是,許多愛茶者或是追求精緻生活的人,會學習茶藝茶道;許多希望體驗唐宋茶文化者則對日本茶「一期一會」的精神念念不忘。其實,若論喝茶的精緻,我們可能很難超越宋代。
  • 現代黑白灰的珠海裝修案例,生活的境界升華。
  • 人思想可以達到的最高境界,就在於道家的這句話
    簡單言之,人越來越缺乏靈性啦,我們的眼光,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越來越受到物質工業化環境的影響,引導我們前行的是迫在眉睫的很多追求,物質、思想上的快感,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靜下來,仔仔細細地審視自己的內心啦。
  • 有思想,有深度的星座,沉默寡言,不善言辭,但思想境界極高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問題,生活中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很多人都會覺得小時候的自己總是很開心,和自己的父母、朋友、同學,無話不談,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可當自己長大後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卻又不想去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傾訴給別人,生活中有三大星座,他們越長大話越少,心裡裝了很多事,看似沉默寡言,其實內心對任何事都非常清楚,思想境界極高
  • 高德偉人 人格楷模——周恩來人格論
    人格的形成及其發展要經歷不斷升華的過程。周恩來人格同樣經過了從「思想顫動」到「主義認定」的過程,並且他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人格不斷升華,以至於在「文化大革命」中達到人格境界的巔峰。同時,人格又是可塑性和穩定性的統一,在這二者當中,穩定性是周恩來人格的主要特徵。
  • 驚奇 | 這些獨特的造型蛋糕就升華到了藝術的境界
    以下這些獨特的造型蛋糕就升華到了藝術的境界,你根本無法把這些大作咬下肚啊! ▼1. 圓滾滾的西瓜蛋糕,你是不是會很好奇它的味道呢? ▼2. 不必擔心,這條「蛇」不會咬人。
  • 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千年來不斷被模仿,卻只有偉人寫出了新意
    直到近現代,寫下《沁園春.雪》的偉人,將李賀的七個字用在一首七律中,讓這七個字獲得了新生與升華。《七律》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當年李賀這這句之前,還有一句「衰蘭送客鹹陽道」。誠如歐陽修所言,這句話說的就是一種傷懷,一種傷情。
  • 小平故裡之春
    三線建設,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三線建設是中國經濟史上一次極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發生背景是中蘇交惡以及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三線建設的實施,為增強我國國防實力,改善生產力布局以及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
  • 《巴金自傳》原來經歷過苦難和痛苦才能成為偉人
    最近在看《巴金自傳》,我發現自己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巴金,一代偉人,富有同情心,把愛人,愛世間萬物當成一生最崇高的事業。確實,擁有愛的人才是有溫度的,來到這個世界才是有意義的。
  • 保留人性和升華到「神性」與道同
    只有通過修煉,才能去掉獸性,保留人性和升華到神性,與道同在,進入仙人境界。近聞中國地鐵、公交等公共場所,就有一些無聊的人渣不是拿手機傳播科學文藝書畫等知識,而是專拍女人裙底,故高科技不掌握在聖賢偉人和科學文藝大師手中,只能是俗人作惡的工具。還有許多網站平臺專賣一些性藥春藥迷情水,專發一些黃色視頻,專門傳播一些泡妞秘笈等,這就是作惡造業,斷子絕孫的節奏。
  • 奉孝同:偉人的貼身警衛員,隱姓埋名55年,無人知曉他的身份
    之後,他來到了偉人身邊。奉孝同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任務。直到看到偉人後,他才激動不已。原來,奉孝同的出色戰績被上級看中了。偉人身邊缺少警衛,他也被光榮選上了。偉人警衛跟隨偉人,奉孝同學到了許多。不管工作再忙碌,他都會看書學習。整個大院裡邊,其他同志都很有文化。對此,他曾經一度感到失落。見此情形,偉人微微一笑。
  • 從《豬肉頌》,看蘇軾苦中作樂的精神境界
    在美食中尋找快樂,在平凡中得到升華。北宋第一慘蘇軾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雖是少年得志,但老天卻一直同他開著玩笑。本可高中狀元,卻因歐陽修誤將蘇軾的答卷,看成是其弟子曾鞏的。歐陽修,本著所謂的舉賢避親的原則,硬生生的將蘇軾放到了第二的位置上。
  • 探班《林則徐》 濮存昕塑造數「百年始得一出」的偉人林則徐
    話劇《林則徐》根據林則徐從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到被誣罷官、思索圖強的史實與歷程,圍繞林則徐與妻子、道光帝、王鼎、琦善等重要人物的矛盾衝突,用戲劇手法塑造了一個「數百年始得一出」的偉人林則徐。編劇郭啟宏認為:「林則徐是中國乃至世界千百年始得一出的偉人,他在民族危難之際,在清廷桎梏之下,能夠修明政治、懲腐除惡,更著力於國計民生,使民心有所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