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根據公告,生豬期貨合約的交易代碼為LH。生豬期貨交易單位為16噸/手,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
那麼,問題來了,生豬期貨的上線對A股的上市豬肉股到底有何影響呢?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首先你要知道,生豬期貨的價值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於生豬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維護市場穩定運行。
2、賦予生豬價格的金融屬性,為相關企業提供迴避風險工具。
3、發揮穩定物價功能:平衡豬肉價格,一定程度上抑制豬肉的大漲大跌。
4、進一步完善中國期貨市場的品種體系,有利於形成多個期貨品種間的套利交易。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可能有人認為,這對絕大多數的養殖大企業包括農產品飼料企業而言無疑是絕大的利好消息。養殖企業通過期貨的套利保值在當前豬肉高位上能夠直接鎖定企業的核心利潤不會受後續價格的波動而損失,民生也能夠消費,可謂是一石二豬。期貨最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套期保值,頭部豬企利用期貨來平抑豬周期,說不定以後豬瘟都能可控。
美國生豬期貨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能幫助無數農場主迴避了市場價格暴漲暴跌的風險,中美兩國養豬業基本情形類似,其中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中國缺少生豬期貨這一避險工具。
不過,對於這個事情,雖然總體上是利好豬企的,對生豬的估值有更充分的博弈,預期也更加透明,手持大量現貨的豬企也可以套期保值,對牧原這樣的超大型生豬養殖企業來說是一道重要的防火牆及利潤保障機制。但是生豬期貨既然是期貨,必然具有期貨的屬性,所以怎麼玩,還是看這些玩家的水平了。
如果期貨那麼好做,都去做了,那些鋼鐵廠,哪個不是玩套期保值的,但是鋼鐵廠的利潤……我就呵呵了。
因為期貨是零和合約,有多就要有空。各大集團如果都想要提前鎖定利潤,建立賣出合約,那麼必須要有下遊廠商建立買入合約。
正因為這樣,這裡面充滿了博弈,最終產生的價格是市場各方博弈的結果,遠不是各大集團都可能接受或者想要的結果。
簡單來說,生豬期貨上市後,不是牧原想要哪個價位建立賣出合約就能建立的,這麼龐大的倉位需要有充分的對手盤。
由此看來,這才是最近幾天豬肉板塊跌破支撐,開始下跌趨勢的原因,因為原本明年的均價可能是上半年25,下半年20,生豬期貨一來,這下價格會快速在1月就直接打到20的預期。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生豬的活物屬性決定了,期貨交易中價格必然是下遊佔據主動權,尤其還是供應擴大的情況下,下遊可以不建多單,大不了到時候去市場上直接買就是了,這麼多年也是這麼過的,但是上遊卻不可能不賣。
所以,生豬期貨確實可以抑制價格大幅波動,在當前這種環境下,我個人認為散養戶肯定會快速被消滅(因為散養戶大概率是沒有這些對衝手段的),而大集團的利潤則需要按照最保守的模型去估計。
總體來說,現在就認為生豬期貨的來到對豬肉股是絕對的大利好還為時尚早,且行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