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豬肉板塊延續昨日強勢表現,截至發稿,鵬都農牧、金新農漲停,牧原股份逼近漲停,其餘多股紛紛跟漲。
豬價連漲14天
昨日盤後數據顯示,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獲北向資金淨買入。
具體來看,牧原股份獲深股通買入3.53億元並賣出1.6億元,一機構席位買入5641萬元,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買入8481萬元。華泰證券河南分公司賣出6872萬元。獲淨買入2.8億元。正邦科技獲買入2.40億元,遭賣出5276萬元。獲淨買入2.56億元。新希望獲深股通買入1.5億元,遭賣出1.19億元。獲淨買入2.31億元。
此外,全國生豬價格去年12月開啟了新一輪的漲價模式。據豬好多數據監測顯示,目前豬價已連續上漲14天時間。今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36.68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08元/公斤,與12月22日的33.84元/公斤相比,上漲了2.84元/公斤。
對於此輪豬價上漲的原因,興業證券認為,主要是因為年底全國迎雨雪天氣,生豬調運受阻,養殖端惜售情緒加強,屠宰保量提價收購,加上凍品市場受疫情影響走貨受限,豬肉鮮品需求提升。
後市豬價能否持續走高?對此,太平洋證券認為,隨著近期疫情防控加強,凍肉進口將繼續受限,豬價反彈趨勢有望延續至明年春節。之後,豬價或階梯式下行,但對2021年全年豬價持樂觀預期,預計全年均價25元/公斤。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日前稱,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14個月增長,生豬存欄已連續10個月增長,預計元旦春節期間豬肉供應量比2019年同期將明顯增加。豬肉價格在春節前受需求拉動可能小幅震蕩上升,春節後將會企穩回落。
生豬期貨即將上市
除了漲價外,生豬期貨即將推出對行業也是潛在利好。大連商品交易所日前宣布,生豬期貨將自2021年1月8日(星期五)起上市交易。
2020年12月31日,大商所正式發布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並向市場公布了2021年1月8日生豬期貨上市有關參數的具體設置情況。
據期貨日報報導,市場人士表示,生豬期貨的上市對於服務生豬產業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通過發揮價格發現功能,為市場提供公開、透明和連續的價格參考,有利於養殖企業管理供需兩端的不確定性,加快當前階段產能調整步伐。另一方面,生豬養殖企業可以利用生豬期貨進行套期保值,轉移價格波動風險,合理控制養殖規模,安心復產擴產,從而通過市場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機構研報稱,生豬是全球最大畜牧產品,中國的出欄量佔世界的一半。我國年出欄常年7億頭,提供豬肉6500萬噸。2019年出欄5.4億頭,提供豬肉4250萬噸,肉價上漲近400%,市場規模近2萬億。根據2019年肉類產量估計,人均年豬肉消費量約30公斤,牛肉消費量4.7公斤,羊肉消費量3.4公斤,雞肉16公斤。
按照現在原油價格換算,生豬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期貨品種。涉及產業鏈包括養殖、飼料、獸藥疫苗、屠宰冷藏、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領域。生豬價格佔CPI的比重為2.30%—3.50%。
這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中金公司認為,考慮較高的養殖盈利催化,預計生豬供給逐步恢復,2021年豬價處於下行周期,但考慮母豬結構低效、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對供給的制約,供給回升及豬價下跌速度應較為緩和。判斷2021年生豬均價同比約下降30%至約25元/千克,仍可支持較高的養殖利潤;中長期視角下,判斷非洲豬瘟疫情將強化行業結構性調整,推動行業份額向頭部集中。
天風證券表示豬價旺季超預期上漲,疊加生豬期貨即將推出,養殖產業鏈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1)動保:長期趨勢向好,繼續重點推薦行業龍頭生物股份。規模豬企出欄規模或加速,動物疫苗業績或加速;非洲豬瘟疫苗打開板塊成長空間。重點推薦行業龍頭:生物股份(研發、工藝、渠道顯著領先);其次科前生物、普萊柯等。
2)屠宰及肉製品:重點推薦龍大肉食(對標生豬養殖產業的牧原股份成長性機會,龍大肉食把握行業集中度加速機遇,產能快速擴張,業績高增長,估值低),關注華統股份、雙匯發展。
3)生豬養殖:盈利周期拉長,把握個股預期差。重點關註上市公司出欄量高成長,以及成本改善的兌現度,預計2021年養豬企業績有望同比增長。推薦:牧原股份(優秀龍頭,關注向下遊延伸帶來的增量機會),正邦科技(預期差大,估值低)、新希望、天邦股份。
4)白羽肉雞龍頭:重點推薦聖農發展,深耕白羽肉雞產業鏈,養殖降本增效顯著,有望跨越周期;聖農食品發力,2B端優勢顯著且穩健增長,發力C端,從「消費者背後的企業」走向「消費者身邊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