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唐代詩人韋應物,我們應該非常熟悉了。他那句著名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可謂膾炙人口,早就已經成為了唐詩當中的經典名句。同時他的一首寫離別後重逢的詩句,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更有清麗之美和無窮的意境韻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唐詩的豐味之美。
作為中唐時期很有名氣、也很有代表性的詩人,韋應物的仕途發展一般。由此他也把目光更多投向詩詞當中,他的詩詞當中可以看到個人的品格追求,對於景色描繪特別偏愛,對於歸隱生活也是充滿嚮往。
也正是因為有如此的內心追求和情感經歷,韋應物寫出了一首最冷的唐詩。全詩淡然的風格,但背後蘊藏著的是寂寞的情誼,和並不那麼灑脫的情懷。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 寄全椒山中道士》,顯然是送給老朋友的一首古詩。詩人在城市生活當中,而朋友則是隱居在山中。兩個人在不同的生活空間才會帶來彼此的思念。
韋應物就是在這樣一個秋天的瞬間,偶然間想起了老朋友,感慨彼此的生活,留下了這樣一首充滿著冷意的精彩唐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詩人當時擔任滁州刺史,在衙門當中感覺到秋意寒冷。因為同理心的緣故,他在自己的身體感覺寒冷的時候,也想起了遠方的好朋友,也就是那個隱居在山中的人。
兩人已經多年未見,而且生活在不同的空間當中。詩人身上的寒冷尚且容易解決,在山間隱居的朋友條件更惡劣,氣溫或許更低,不知他該如何應對。所以後面兩句古詩就是詩人表達對於對方的關懷。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面對這樣充滿涼意的季節,你一定要去打柴,回來的時候煮些飯菜,燒柴也能夠帶給你些許的溫暖。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後面的詩句則更是表達思念之情。多年未見的老朋友,韋應物始終掛念在心裡,想帶著酒去看望對方,想讓對方在這風雨飄零的悽苦季節裡得到一些安慰。因為在詩人看來,一個人隱居的生活是極其無聊的,是極其孤單的。所以他也渴望自己能夠幫助對方,讓他們得到一些安慰。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但是詩人也知道,這樣的關懷可能很難送達。因為現在秋葉落滿空山的時候,到哪裡去尋找好朋友的蹤跡呢?找不到好朋友,如何能送上他的祝福,如何能送達這一杯美酒?
韋應物的這首唐詩。對於景色的描繪不多,但是卻表達出了對隱居之人內心的關懷。整首古詩呈現出一種冷色調,體現出的蕭瑟疏淡的風格,但是在背後卻是炙熱的情懷和落寞的心境。他對好朋友的情懷是炙熱的,但是找不到對方內心卻又是落寞的。
而正是在這種炙熱和落寞當中,兩人的情誼得以凸顯。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