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弓弦是用什麼做的? 壹讀知道

2021-02-13 壹讀

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為什麼人民幣沒有三元,為什麼靈感經常在大腦放空時出現?為什麼彗星聞起來有臭雞蛋味?為什麼壹讀君(微信:yiduiread)會成為萬千少女的偶像?

這些偶爾會困擾你的問題,請回復「提問+問題」來向壹讀君出招,除了數學不好之外無所不知的壹讀君(微信:yiduiread),必定會施展平生所學,在這裡見招拆招,幫你答疑解惑。

超級崇拜哪吒的值班壹讀君丨一萬

阿拉self :君君,特想了解古代的弓弦是什麼材質的。比如蛟筋這種東西真的存在嗎?

 

壹讀君: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專門去搜了一下「蛟筋」,發現結果如下:

呃,滿滿的網文畫風。這個詞前排的搜索結果都被網文連結佔領了,很難判斷蛟筋究竟是不是古代人真實適用的弓弦材料。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當然是搜索古籍庫啦。

壹讀君(微信:yiduiread)在上面搜索「蛟筋」,結果是——什麼都沒有。

所以,很有可能是在古代並沒有「蛟筋」這種東西,而這種東西大概是現代網文作者創作出來的。畢竟,寫網文衝閱讀量確實要取一些酷炫的名字,而「蛟筋」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喜歡抽龍筋的哪吒,一下子就霸氣了。

△我要抽你的筋,扒你的皮,看你還敢害人不?

 

其實很多我們印象中的「古代事物」,都是現代小說、電視劇裡創造出來的。唐伯虎沒有搞過「含笑半步癲」,康熙年間也沒有一個娶了7房老婆的韋小寶。寫到這裡,壹讀君(微信:yiduiread)不禁擔心,很多年後的人們,會以為這個世紀初,來自半人馬座α星的三體人曾經入侵過地球。

 

書歸正傳,那古代的弓弦究竟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

 

能夠做弓弦,一定得彈性好,韌性強,耐用。古代各地水土不同,出產各異,在弓弦材料方面也是因地制宜,各有講究。

 

比如原始的單木弓,我國東北漁獵少數民族如赫哲族就使用這種弓,它的弦是由當地的鹿筋或魚鰾製成,很有漁獵民族的特點,也很平民化,畢竟這是他們普遍的生產工具。

 

然而貴族的弓就很講究了,在《周禮·考工記》裡就有符合「周禮」的弓的做法,裡面對於弦的材料是這樣描述的:

 

「凡相筋,欲小簡而長,大結而澤。小簡而長,大結而澤,則其為獸必剽,以為弓,則豈異於其獸,筋欲敝之敝。」

 

大意是,凡是選擇筋,要小筋成條並且長,(筋端的)結要大而潤澤。小筋成條而長,(筋端的)結大而潤澤,有這種筋的野獸一定跑得比誰都快,用(它的筋)製作弓,(射出的箭)難道不就和這用作材料的野獸一樣跑得快了嗎?筋要捶打得熟而又熟。

 

除此之外,弓弦製作時間也有講究,「夏治筋則不煩」,也就是說,夏天整治筋就不會紊亂。

 

這樣造出來的弓,質量肯定有保障,但是價格通常會很貴,一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貴族才能用。當年楚王出去玩,丟了一把弓,說「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這是赤裸裸的炫富啊!

 

△要炫富,就玩弓

說完了貴族,就要再說說普通人。古代平民百姓用的弓弦都是用什麼做的呢?明朝的《天工開物》是這樣記載的:

 

「凡牛脊梁每隻生筋一方條,約重三十兩.殺取曬乾,復浸水中,析破如薴麻絲.胡虜無蠶絲,弓弦處皆糾合此物為之。中華則以之鋪護弓幹,與為棉花彈弓弦也。」

 

也就是說,北方少數民族用牛脊梁上的生筋做弦,漢族則發揚種族天賦,彈棉花做弦,這都充分發揮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說到底,還是勞動人民的水平高啊。

壹讀知道,只談科學,不談感情。情感問題,請出門右轉找「壹讀君有後臺」,或者找「趣你的」→「人間指南」。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請給壹讀君點個讚;公眾號轉載,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日常生活中的百科、文藝背後的歷史,熱點深處的冷知識。用輕幽默、有情趣的方式一起漲姿勢、正三觀。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更新最新版本微信,公眾號界面置頂壹讀,

不錯過每日新知。

相關焦點

  • 織毛衣是什麼時候發明的?丨壹讀知道
    這些偶爾會困擾你的問題,請回復「提問+問題」來向壹讀君出招,除了數學不好之外無所不知的壹讀君,必定會施展平生所學,在這裡見招拆招,幫你答疑解惑。實習壹讀君丨不讓鬚眉胡桑桑君飯 飯 :古代的男子怎麼刮鬍子?
  • 黃花大閨女的「黃花」是什麼意思?丨壹讀知道
    下面,是今天の壹讀君(yiduiread)知道的那些壹讀知道。 炎夏的旺財:法海為什麼要用飯盆收妖?萬一吃飯吃到一半,碰上妖精需要收,那飯豈不是都灑了嗎?巧指咪:古代女人用什麼畫睫毛?壹讀君:古代東方女性似乎沒有畫睫毛的習慣,從古代繪畫中,我們也很容易發現,中國對女性的傳統審美,並不太中意誇張的大眼睛,反倒以眉眼細長為妙。壹讀君隨手舉個慄子,比如明代套印的《勝蓬萊》(局部,無套圖):
  • 丨壹讀知道
    既然鼻祖是這樣,後來者,比如豐田海獅什麼的自然就順應這樣造了。而且麵包車這個名字本身就限定了這樣的條件,能被稱為麵包車的車的造型必須看上去像一整塊麵包。前凸後翹的廂式貨車也很多,但它們不會被稱為麵包車。所以這個問題表面上是設計專業題,不過內裡是個歷史題,但其實較真起來是個語文題……一讀君你覺得明年的文理科綜合考試有把握不?
  • 壹讀知道
    這些偶爾會困擾你的問題,請回復「提問+問題」來向壹讀君出招,除了數學不好之外無所不知的壹讀君(yiduiread),必定會施展平生所學,在這裡見招拆招,幫你答疑解惑。而電視劇裡面我們可以注意一下,通常飾演昏迷者的人一般都會將手掌伸出被子外,或者坐在患者旁邊的親人好友會握著她/他的手掌祈求他/她甦醒,手部動的鏡頭能更大地滿足影視作品的取景角度或者是配合故事情節的跌宕安排。而現實中,手指動,會眨眼等一般並不能作為病人即將會甦醒的依據。所以,問題的答案就是,那只不過是影視作品的安排而已。
  • 丨壹讀知道
    這些偶爾會困擾你的問題,請回復「提問+問題」來向壹讀君出招,除了數學不好之外無所不知的壹讀君(yiduiread),必定會施展平生所學,在這裡見招拆招,幫你答疑解惑。董嬌嬈:颱風為什麼叫颱風?清代林謙光的《臺灣紀略天時》中提到:「每在秋令,颱颶時起,土人謂正、二、三、四月起者為颶,五、六、七、八月起者為颱,颱甚於颶,而颶急於颱。」可見古時候颱風和颶風是大不同的。「颶風」這個稱呼早在南朝劉宋時期便已經出現,「颱風」卻到了明末清初才被使用。後來簡化成了「颱風 」。
  • 「帥」這個字,什麼時候開始用來形容好看的?丨壹讀知道
    下面是壹讀君認為最九淺一深……呃……深入淺出的回答。暖暖北風:首先說為什麼天線是金屬的?電磁波在傳輸過程中遇到金屬會被金屬反射和吸收(就一般的銅,鐵,鋁來說,可見光部分會被反射,通信息用無線電波部分會被吸收),吸收的電磁波會在金屬內激起感應電流,這樣我們就收到了電磁波所載有的信息。
  • 壹讀知道
    這些偶爾會困擾你的問題,請回復「提問+問題」來向壹讀君出招,除了數學不好之外無所不知的壹讀君(yiduiread),必定會施展平生所學,在這裡見招拆招,幫你答疑解惑。會做「一個番茄飯」的實習壹讀君|阿沈上期於小小同學提問:公交的車號是按什麼規定的啊?怎麼大部分都是三個數字呢?
  • 壹讀知道
    來自祖國各地的壹堆飯踴躍發表了觀點,下面挑選一位給大家參考:林思貝:壹讀菌~我就是個在北方讀書的廣州人咯,來到北方才發現大家覺得粵語是門好聽的語言~但我覺得像京腔東北腔川普這些口音和方言也是非常性感至於為什麼說粵語比起一些方言更高大上和好聽,我覺得是這樣1.從這門語言本身來說,我們知道普通話有四個聲調~但是粵語有八個
  • 明膠是一種什麼膠?好吃嗎?丨壹讀知道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國慶吃了很多明膠的壹讀君丨清風
  • 82年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都要喝82年的拉菲?丨壹讀知道
    壹讀君:拂塵古時候叫做「拂」,唐代人們叫它「拂子」,到了明清時期,「拂塵」這個稱呼才被叫開來,造型也多有變化。拂塵在中國普通民眾、皇室和教派中都有出現過,它的標準造型就是一根不長的木棍,末端綁上在獸毛或者絲狀麻布,留著一條大尾巴的拂塵比較多功能,主要是掃除灰塵和趕蚊子用的,後來皇室也用它來作為滷簿儀仗之一。
  • 在沒有工具的古代,古人用什麼方法雕刻玉石?
    在沒有工具的古代,古人用什麼方法雕刻玉石? 但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 當時人們還未掌握金屬冶煉技術 那麼問題來了 他們是用什麼工具雕刻呢?
  • 丨壹讀知道
    首先,為了充分的保障公民「結社自由」的權利,人們可以以任何理由結成社會團體且不需要經過政府的允許。你拉上三五個小夥伴組成一個名叫「宇宙第一黑社會美眉」的幫派,既不用去政府登記,政府也無權幹涉你們取什麼名字。 其次,日本政府確實每年都會發布關於日本黑幫的數據統計報告。「暴力団」——暴力集團,也就是黑幫的意思。
  • 壹讀知道
    氣溫可能只有30℃,但陽光下的衣服、皮膚一定會超過30℃。地表甚至會達到40~50℃。所以,外邊同樣會給人一種溫度高的錯覺。下面是今天の壹讀君(yiduiread)知道的壹讀知道TOKKIE:蚊子會咬人而蟑螂很少會主動向人發起攻擊,那為什麼大部分人對蟑螂的恐懼遠遠大於蚊子?
  • 關於秋褲,你所不知道的歷史真相壹讀百科
    在18世紀,它已經成為了流行的睡衣。它還有一種稱呼叫long johns,有一種解釋是,它來自於19世紀末期的著名拳擊手 John L. Sullivan,每當他走上拳擊臺,最愛做的事就是將他那條長形內褲外穿。
  • | 壹讀知道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 古代美男人也有最喜歡的首飾,你知道幾個?
    說起首飾,很多人都想問首飾不是女人戴的嗎,怎麼男人也有首飾,其實在我國古代男子也有很多首飾的,你知道幾種?第一種:扳指,扳指剛開始是一種射箭的工具,主要是為了防止射箭時弓弦弄傷手指,而扳指大火是在清代,行話說:貝勒爺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男子把扳指戴於指尖,不僅裝飾了自身,也象徵自己當時社會的地位。
  • 丨壹讀知道
    一種普遍的說法是因為盲人的視力不太好,因此他們的觸覺一般都會很靈敏,他們在按摩推拿方面有著特殊的天賦。然而,真相可能更加殘酷,青島市盲人協會主席王清亮在一次採訪中說道:「盲人在按摩行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天賦。
  • 壹讀知道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壹讀君 | 薩薩
  • 丨壹讀知道
  • 「驚弓之鳥」拉弓弦就能射殺?我們都誤解了,真相其實完全不同
    相信也有不少人知道這個故事的出處。更嬴是戰國魏國的神射手,一天他陪著魏王散步,看見天上飛過來一隻大雁,更嬴便對魏王說:我不用箭,只要空拉弓弦就能射下這隻鳥兒,魏王自然不信了,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呢?沒想到更嬴隨著拉滿弓箭,大雁竟然真的應聲而下。魏王急忙追問更嬴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