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淘汰前蘇聯時代的老舊戰艦,俄羅斯海軍正艱難地推動主戰艦艇現代化計劃,在這其中,護衛艦是絕對主力。比起開工多年只服役1艘的4500噸級的22350型俄式神盾護衛艦或被烏克蘭禁運艦用燃機的4000噸級的11356M型護衛艦,2200噸級的「守護」級護衛艦建造算是順利的,最新一艘的「守護」級,就在9月12日出塢下水。
據俄羅斯BMPD軍事博客報導,9月12日,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的阿穆爾造船廠舉行儀式,一艘以「俄羅斯聯邦英雄Aldar Tsydenzhapov」命名的20380型護衛艦(廠家序列號2103)從室內船臺平移至浮塢內下水,這是第9艘基本型20380型護衛艦,也是阿穆爾造船廠建造的第3艘「守護」級,將於2020年交付給太平洋艦隊。
這一最新「守護」級命名尤為特殊,和此前沿襲的「形容詞」命名法完全不同的是,它是以一個人的名字命名的,這位2010年11月被授予「俄羅斯聯邦英雄」的19歲水兵,並不是二戰時期的老海軍英雄,而是在2010年9月面對突如其來的火災,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太平洋艦隊一艘現代級驅逐艦的「和平時代真英雄」。
Tsydenzhapov在1991年8月出生於俄羅斯布裡亞特自治區阿金斯科耶,是一個蒙古族血統的年輕人,2009年11月到太平洋艦隊服兵役並被分配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服役的956型現代級驅逐艦「快速」號(舷號715,曾多次訪華)上服役,2010年9月24日,該艦離開福基諾海軍基地赴堪察加執行任務後,就「出大事了」。
這天上午,「快速」號起航不久,其向蒸汽輪機鍋爐中輸送燃油的管路突然發生電氣短路,發動機艙迅速被火焰包圍,此時Tsydenzhapov正是鍋爐班的工程師,出事後他沒有逃跑,冒著烈火趕到現場,把洩露的輸油管路堵上,但自己也被嚴重燒傷,4天後宣告不治,年僅19歲,他第一時間的行動,讓這艘老邁的「現代」級避免了可能的巨大爆炸,以自己的犧牲拯救了300多名全艦士兵的命。
因此,這一次俄海軍破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艘「守護」級。
「守護」級是一型滿載排水量2200噸級、全柴動力的輕型護衛艦,首艦2008年服役。
基本型的20380型已有6艘服役、3艘在建,除首艦外,防空武器都是12單元的9K96「多面堡」新型中程艦空飛彈的垂髮裝置和1套「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反艦靠8枚Kh-35「天王星」反艦飛彈和艦艏的A190型單管100mm艦炮,艦尾機庫和直升機平臺可搭載一架卡-27直升機。
除了基本型之外,俄羅斯海軍已經快裝備首艘20385型改進型「守護」級「雷鳴」號(舷號337)。
這艘正在試航的新艦,主要是在艦橋上採用了集成有相控陣雷達的綜合射頻系統,因此艦橋上方和基本型有很大區別,另外它加裝了UKSK通用垂髮可發射「寶石」、「口徑NK」等超音速反艦飛彈和陸攻巡航飛彈,取代了「天王星」,20385型目前1艘試航、1艘在建。
20386型是「守護」級的「魔改」版。它採用了整體式隱形上層建築,雷達、電子戰、通訊天線實現了綜合射頻,而且還採用了最新的燃氣輪機電力推動,採用2臺M90FR艦用燃機,首艦已經在北方造船廠開工,但預計要2021年才能下水,俄羅斯有聲音認為該型艦造價和4500噸級(滿載實則是5400噸級)的22350型護衛艦相當,後續是否還會建造仍是問號。
對俄羅斯海軍而言,除了大批建造800噸級的「紅帶蛛」級小型飛彈艦之外,「守護」級及其改進型是成本效益以及國產化最好的護衛艦,整體上相當於我國海軍的054A型,基本上以1年1艘的速度建造,以俄羅斯的標準來看,已經算是「神速」。
『喜歡我的觀點就在UC上關注我吧!任何未經授權轉載,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有趣有料的軍情秘聞,盡在烏龍防務直通車,喜歡我的觀點,就關注並隨我上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