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自新一代隱身護衛艦下水 命名為熊野

2020-12-2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

11月19日中午,日本「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30FFM)首次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在命名儀式上,這艘新型隱身護衛艦被命名為「熊野」號(FFM-2)。

「熊野」號是日本「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二號艦,該型護衛艦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5500噸,航速達30節。該艦採用了隱身技術,一體式桅杆等先進技術,裝備有127毫米艦炮、反水雷任務艙,預留了垂髮裝置安裝位置,具有較強的多用途能力。

30FFM一號、二號艦幾乎同時開造,但三菱重工承建的一號艦此前動力系統出現調試安裝問題,建造進度大幅落後於二號艦。最終導致二號艦反而首先下水命名。

日本共計劃建造22艘新型多用途護衛艦,「熊野」號預計於2022年服役。

日本新一代隱身護衛艦二號艦被命名為「熊野」(くまの) 圖源:日本海事新聞寫真部

據日本海事新聞11月19日報導,經過一年的緊張建造,11月19日,日本「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在三井玉野造船廠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在命名儀式上,這艘護衛艦被命名為「熊野」號(くまの)。

本次下水的「熊野」號是為日本自主設計的「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二號艦,於2019年10月30日開工。「熊野」號的名字來源於自流經日本奈良縣、和歌山縣、三重縣的熊野川。根據日本海自的命名規則,本級護衛艦都將以河流命名。

日本歷史上有多艘軍艦被命名為「熊野」號。在二戰時期,「熊野」是最上級重巡洋艦的四號艦,該艦於1934年4月5日在川崎重工神戶船廠開工,1936年10月15日下水,1944年戰沉。戰後,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艘「筑後」級護航護衛艦也被命名為「熊野」號(DE-224)。

「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全長133米,寬16.3米,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5500噸,裝備有一具英國羅·羅MT-30燃氣輪機和兩具德國曼恩12V2833D中速柴油機,航速最高可達30節。

在武器方面,該艦裝備有127毫米艦炮、兩組四聯裝17式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可變深度拖曳聲吶等設備。具有較強的對空、對海、對潛作戰能力。作為多用途護衛艦,新型護衛艦還創新性的裝備有反水雷任務模塊,可以進行反水雷作戰。目前,該艦僅在前甲板預留了垂髮裝置安裝位置。在海自規劃中,FFM將在前甲板安裝16單元垂髮裝置。

美國海事新聞網(Naval news)在9月份的報導中提到,日本的新一代多用途護衛艦是為多任務而設計的,該型護衛艦不僅將取代目前負責海防和掃雷任務的老舊艦艇,還將主要執行在日本周圍的水域巡邏任務。新型護衛艦大量服役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總數將增加。

海自介紹稱,該艦的船員人數只有「朝日」級驅逐艦的一半,約為90人,造價也只有普通驅逐艦的三分之二,約為460億日元(約合30億人民幣)。

日本下一代隱身護衛艦二號艦「熊野」號下水照片,其反艦飛彈隱藏在艦舯舷牆 圖源:日本海事新聞寫真部

日本海自計劃採購22艘新型護衛艦,首批建造兩艘。三菱重工的長崎造船廠負責一號艦,三井E&S造船的玉野造船廠負責二號艦。兩艦開工日期僅相差一天。一號艦動力系統在調試安裝階段出現問題,導致工期大幅延誤,以致二號艦反而先下水命名。

2014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平成26年度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多用途艦艇,替換目前仍在服役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在未來作為海自地方隊的主力艦艇。

日本在該型護衛艦的艦種劃分上,捨棄了「護航驅逐艦」(DE)這一划分,首次啟用「FFM-多用途護衛艦」這一艦種劃分(日語稱多機能護衛艦)。2018年,日本將下一代護衛艦命名為「3900噸型護衛艦」,又稱「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2018年11月,日本防衛省正式下達了首批「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的訂單。

作為日本海上自衛隊下一代護衛艦,該型護衛艦採用了隱身構型、隱身材料、一體化桅杆等諸多先進技術。30FFM吸波材料的技術來源於日本「心神」戰鬥機項目。在三菱重工對新型護衛艦的宣傳片中,有新型護衛艦折射殲-20發射的雷達波,從而實現隱身的的動畫片段。

新型護衛艦折射殲-20發射的雷達波,從而實現隱身 圖源:美國海事新聞網

「熊野」號在下水後,將進行舾裝和各種試驗,預計於2022年3月服役。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日本海自新一代30FFM型隱身護衛艦下水,命名為「熊野號」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消息,當地時間11月19日,在三菱重工三井E&S造船集團旗下位於岡山的玉野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出席儀式,並宣布將該艦命名為「熊野」號。「30FFM」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有史以來首次真正使用的「護衛艦」這一艦種,其旨在取代配屬在二線地方隊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承擔近海巡邏任務的同時兼顧「初雪」級和「朝霧」級的部分任務,能夠參與到日本海自遠洋行動中。30FFM是日本海自新一代隱身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提高到5500噸,這個體量已經超過了很多驅逐艦。
  • 日本海自新一代30FFM型隱身護衛艦下水,該艦命名為「熊野號」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消息,當地時間11月19日,在三菱重工三井E&S造船集團旗下位於岡山的玉野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出席儀式,並宣布將該艦命名為「熊野」號。
  • 日本新型隱身護衛艦高調下水 計劃2022年正式服役
    據日本共同社11月19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引進的新型護衛艦「FFM」首次命名及下水儀式19日在岡山縣玉野市的三井E&S造船玉野艦船工廠舉行,新艦被命名為「熊野」。最新下水的「熊野」號護衛艦據悉,該型艦大量採用隱身技術,配備了一體式綜合桅杆,裝備有127毫米艦炮、反水雷任務艙,同時還預留了垂髮裝置安裝位置。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隊員招募形勢嚴峻。FFM護衛艦採用2支隊伍交替搭乘的「船員輪換制」。
  • 日本新型隱身護衛艦高調下水 桅杆造型類似我055萬噸大驅
    據日本共同社11月19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引進的新型護衛艦「FFM」首次命名及下水儀式19日在岡山縣玉野市的三井E&S造船玉野艦船工廠舉行,新艦被命名為「熊野」。報導稱,FFM護衛艦的特點在於,船體更緊湊、所需的人員配置少於舊型護衛艦,具備只有掃雷艇擁有的排除水雷的能力,建造費也得到有效控制。該艦計劃2022年3月服役。據悉,該型艦大量採用隱身技術,配備了一體式綜合桅杆,裝備有127毫米艦炮、反水雷任務艙,同時還預留了垂髮裝置安裝位置。
  • 日本新型護衛艦下水,竟用二戰重巡之名!待遇超規格,可升驅逐艦
    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30FFM飛彈護衛艦二號艦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下水。當天還進行了新軍艦的命名儀式,這艘戰艦按照傳統繼承了二戰時期舊日本海軍「熊野」號重巡洋艦的名稱!這簡直是史無前例的超規格,因為就算是不少日本驅逐艦也只是繼承了舊日本海軍驅逐艦的名字,一艘護衛艦用重巡洋艦之名,可見日本對這艘艦的重視程度之高!「熊野」號護衛艦下水典禮,該艦與同時期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建造的一號艦均是30FFM項目首批建造的2艘艦之一。不過二號艦在一號艦前下水,也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那麼到底誰是大哥,誰是小弟呢?
  • 隱身能力雖然不錯,但日本熊野號護衛艦,或只有空調是自己產的
    「熊野」號護衛艦隱身性能不錯 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下水了一艘新型護衛艦「熊野」號,這艘護衛艦外型採用簡潔流暢的隱身設計,看起來猶如縮小版「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此外還採用了綜合式一體化桅杆和雙波段雷達以及綜合光電系統,這些配置從技術角度看與我國055級萬噸驅逐艦非常相似,因此「熊野」號護衛艦也被網友稱之為
  • 日本野心顯露無疑,新型軍艦「熊野」下水,這處很像我國055大驅
    根據日本共同社的相關報導顯示,近期,日本的一款新型軍艦「熊野」已經正式下水。令人們比較意外的是,「熊野」軍艦的這一處特別像我國的055大驅,也是不免引人關注。
  • 隱身效果極佳,但海自熊野號護衛艦,或只有空調是自己產的
    「熊野」號護衛艦隱身性能不錯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下水了一艘新型護衛艦「熊野」號,這艘護衛艦外型採用簡潔流暢的隱身設計,看起來猶如縮小版「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此外還採用了綜合式一體化桅杆和雙波段雷達以及綜合光電系統,這些配置從技術角度看與我國
  • 日本新下水的30FFM護衛艦造價堪比052D,性能如何?
    據比利時《海軍識別》網站11月19日報導,日本下水了30FFM護衛艦的二號艦「熊野」號。[30FFM的二號艦「熊野」號下水]30FFM是日本三菱重工(MHI)和三井造船公司為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建造的新一代多任務護衛艦。作為二號艦的「熊野」號的下水之所以引起媒體注意,是因為承建一號艦的三菱重工的建造進度大幅度落後於承建二號艦的三井造船公司,因此二號艦反而首先下水並獲得命名。
  • 日本新型護衛艦成功下水,沿用二戰巡洋艦之名,號稱「亞洲最強」
    據媒體報導,日本最新30FFM飛彈護衛艦二號艦成功下水,值得一提的是,這艘護衛艦延續了二戰時期的「熊野」號。軍迷朋友們知道,「熊野」號是一艘搭載203毫米口徑主炮的重型巡洋艦,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其有多重視。
  • 日本熊野號護衛艦揭秘:外形科幻猶如縮小版「055」
    日本海自近年來動作頻頻,直升機航母也將進行大改造,以搭載F-35C隱身艦載機,成為一艘不折不扣的航母。既然有了航母,那相應戰鬥群的組建也提上了日程,去年11月下水的「熊野」號護衛艦,或將成為未來日本航母戰鬥群的中流砥柱。
  • ...最新一代護衛艦,我國還有必要生產平臺落後的054A飛彈護衛艦嗎
    2020年11月19號,日本海軍下水了其最新一代隱形飛彈護衛艦FFM!!這也是亞洲第一款新一代護衛艦,在國際上統稱為第四代隱身護衛艦!面對日本這艘亞洲最新型的隱身護衛艦,有軍迷不禁問道:我國的最新一代隱身護衛艦呢?還有必要生產技術與日本這型護衛艦產生代差的054A嗎?
  • 二號艦比首艦先下水!日本新護衛艦造價兩倍於054A,火力弱一半
    (FFM級護衛艦首艦還沒下水,二號艦先下水了) 對於日本這樣一個船舶工業較為發達,但是軍事工業相對較弱的國家來說,發展大型水面艦艇最好的選擇就是自己造個船殼
  • 日本新護衛艦造價超過052D,性能卻差得多
    日本近些年一直在尋求發展本國軍事實力,雖然受到戰敗影響無法發展軍隊,但自衛隊的建設可以說是風風火火。尤其是海上自衛隊,日本更是投入了許多心力。近期比利時《海軍識別》網站報導了一則新消息:日本下水了30FFM護衛艦的二號艦「熊野」號。這也是第一艘下水的30FFM護衛艦。
  • 一艘護衛艦排水量5500噸,日本到底藏什麼心思?
    據中國國防報報導,北京時間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30FFM型新型飛彈護衛艦在玉野造船廠下水。日本軍政要員悉數到場,該型號軍艦下水儀式非常隆重,這在最近幾年的日本,很難見到。
  • 日本下一代護衛艦抄襲055設計嗎?個頭相差太多,戰鬥力天地之別
    日本是一個島國,自然重視發展海軍力量,如今日本正在加緊建造自己新一代的30FFM護衛艦,在2020年11月19日,日本新護衛艦二號艦:「熊野」號下水,日本一共開工建造了4艘,本來2號艦並不是第1個開工的,但是由於工程進度很快,所以現在提前搶先一步下水。
  • 印度歡呼又一艘隱身艦下水,噸位與052D艦相當,上層建築卻還沒裝
    據悉,印軍P17A護衛艦項目立項於2009年,並在2015年開始首艦的建造工作。首艦在四年後終於下水,預計交付時間為2022年,而第二艘以及第三艘同級艦預計將在2024、2025年服役。
  • 對殲20隱身?日本新型護衛艦完工在即,中國054B如何借鑑?
    根據日本「爬牆黨」最近拍攝到的照片,由日本三菱重工擔任主承包商的日本海自「平成30年度多功能護衛艦」(30FFM)首艦已經在位於長崎的三菱重工造船廠船塢內成型,除了艦體已經建造完畢、前部上層建築也已經搭建得差不多了,而位於艦橋上方的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杆顯得十分顯眼。
  • 一年一艘,印度再添隱身護衛艦
    據印度國防部的消息,印度第二艘國產隱身護衛艦下水,該艦也是P17A護衛艦工程中的第二艘。據悉第一艘已於去年正式下水,第三艘該類型護衛艦已經完成了龍骨鋪設,印度兩年接連下水兩艘護衛艦,似乎打破了人們對印度的固有印象。
  • 印度新隱身護衛艦服役,上層建築在風中凌亂,女飛行員不錯
    【話說軍世】雖然相比較於一流海軍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印度海軍也是目前實力最強的幾支海軍之一,也是二戰後實際運用航母作戰為數不過的國家之一,就這一點上來說,印度還是值得學習的,最近印度又新下水了一艘新隱身護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