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殲20隱身?日本新型護衛艦完工在即,中國054B如何借鑑?

2020-12-21 騰訊網

根據日本「爬牆黨」最近拍攝到的照片,由日本三菱重工擔任主承包商的日本海自「平成30年度多功能護衛艦」(30FFM)首艦已經在位於長崎的三菱重工造船廠船塢內成型,除了艦體已經建造完畢、前部上層建築也已經搭建得差不多了,而位於艦橋上方的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杆顯得十分顯眼。

按照日本海自的軍備計劃,首批兩艘30FFM型護衛艦將在2022年左右建造完畢、加入日本海自的地方守備隊,未來日本海自可能還會繼續建造6艘同類艦艇,確保海自的其中四個地方隊每隊均可列裝兩艘該型護衛艦。

30FFM關注度不高

雖然在不少讀者看來,日本海自的這個30FFM項目初看起來有點兒不值一提。

畢竟從裝備層次上看,日本海自最近幾年也不是沒有各型號大型驅護艦隻下水:前面有日本海自27DDG計劃已經服役的一艘「摩耶」號驅逐艦、一艘已經下水正在舾裝的「羽黑」號驅逐艦,中有日本海自作為「秋月」級後繼艦的25DDG計劃、已經服役的「朝日」號和「不知火」號驅逐艦。相比日本海自服役的這一票大型防空驅逐艦,這個30FFM作為正兒八經的通用護衛艦,在眾人眼中存在感不算太強倒也完全正常。

179號「摩耶」號

而從戰術層次上看,日本海自到目前為止,維持的依然是「機動部隊」加上「地方隊」的舊體制:

「機動部隊」是日本海自遠洋勤務、遂行遠洋水面戰、反潛戰的核心,包括四個護衛隊群(類似於聯合艦隊的X航戰),分別駐橫須賀(第1護衛隊群)、佐世保(第2護衛隊群)、大湊(第3護衛隊群)、吳港(第4護衛隊群),各護衛隊群一般以1到2艘直升機驅逐艦為核心,加上2艘防空驅逐艦和多艘通用驅逐艦編成;

而「地方隊」則主要承擔基地防衛、航道與近岸掃雷反潛、近岸護航與查緝走私(主要是針對朝鮮)等任務,同時還兼任日本海自機動艦隊的戰役預備隊,目前包含有舞鶴地方隊、佐世保地方隊、大湊地方隊、吳港地方隊和橫須賀地方隊共五個地方隊。

而從30FFM的設計目標、承擔的任務來看,主要替代的是這五個地方隊裡面列裝的六艘「阿武偎」級護航護衛艦,承擔的任務理論上也相對比較局限,不會超過傳統的反潛戰、水雷戰、基地警戒等任務,故而30FFM沒有引起大家足夠的注意也很正常。

30FFM技術上可圈可點

雖然日本海自的30FFM一號艦就這麼悄磨嘰地在長崎造船廠基本成型、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但大伊萬反而覺得,不管是從裝備層次上,還是從戰術層次上,抑或是從比較研究的角度來說,日本海自的這個30FFM還是「有點意思」的。

對殲20隱身???

咱們還是先說30FFM的部分分系統裝備好了,30FFM的大多數分系統設備其實還算平平無奇、沒有超出大家的預想,比如動力系統使用了傳統的CODAG動力組,包括一臺英國羅-羅公司的MT-30型燃氣輪機和一臺德國製造的柴油機;武備系統使用了一門MK-45型127毫米艦炮、2座4聯裝17式反艦飛彈傾斜發射箱、2座8單元的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等。但是,有兩個分系統設備還是值得說一說的。

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杆系統

首先是30FFM配備的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杆系統。按照30FFM的設計,其一體化綜合射頻桅杆系統包括頂部的柱狀桅杆、下部的金字塔狀桅杆結構,其中柱狀桅杆內部可能集成了全部的戰術通訊、衛星通訊與數據鏈系統等。而金字塔狀桅杆內集成了一部四面陣C波段MFR雷達(可能與「朝日」級的OPY-1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同源)、一部四面陣X波段對海搜索雷達(也有可能是電子支援天線等),分別擔負近方空情、對海搜索等任務。

這是日本海自在主力水面艦艇上首次運用綜合射頻系統,也是東亞地區海軍主力艦艇第二次運用綜合射頻桅杆系統,且相比055大型驅逐艦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的綜合射頻桅杆,說不定30FFM的這個複雜程度較低、技術水平較差的綜合射頻完備程度還要稍微好一點。故而,單純從技術驗證的角度來說,日本海自的這個30FFM在海自裝備發展史上,還是有些意義的,畢竟它大概率是承擔著給海自後續裝備「趟雷探路」的任務,為海自後續先進驅逐艦的建造收集相關經驗。

多元化任務能力上的側重

其次是30FFM在反潛戰、水雷戰、多元化任務能力上的側重。從目前已經公開的信息看,30FFM型護衛艦在水面戰、艦隊制海、艦隊防空能力上只能說差強人意:

能承擔艦隊制海攻擊任務的只有8枚不算先進的17式反艦飛彈,比我軍的YJ-83A強點,可能和美軍的NSM型反艦飛彈性能差不多,但靠這麼一種戰術反艦飛彈制海,這效率其實是比較低下的;

用於承擔艦隊防空任務的則是2座8單元的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比「秋月」和「朝日」級少一半。且按照目前最新公開的信息,30FFM上的MK-41型垂直發射單元將主要用於填裝海自的07式反潛飛彈,雖然理論上也具備使用「一坑四」RIM-162 ESSM、或者日本海自已經在計劃研製中的「中SAM」的能力。但在填裝完畢07式反潛飛彈後,這30FFM的艦隊防空能力基本上也就下降到聊勝於無的水平了,當然30FFM還有一座RIM-116「海拉姆」飛彈發射裝置,但這是近程點防空系統。

而相比30FFM在艦隊制海、艦隊防空能力上的漫不經心,該級艦反而極其重視反潛戰、水雷戰、特種戰等瀕海作戰能力:

在反潛戰能力上就不用提了,30FFM配備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適合在淺水區域使用的綜合搜潛、攻潛系統,包括艦艉的可變深度主動聲吶與被動式拖曳聲吶陣列,還可以使用艦艉的大型機庫攜帶一架SH-60K型反潛直升機;

而在反潛戰武備上,30FFM則配備有2座324毫米反潛魚雷發射裝置、MK-41填裝的16枚07式反潛飛彈、且SH-60K也可以承擔投放反潛魚雷的任務,總體評價該級艦的反潛戰能力是相當強的;

而從承擔多元化任務的能力來看,30FFM和美軍的LCS瀕海戰鬥艦一樣搭載了一個「多元化任務艙」。只不過相比LCS的任務模塊放在艦體空間相對寬裕的舯部,30FFM則放在了艦艉,除了可以搭載用於搜潛攻潛的聲吶系統,還可以搭載先進的無人快艇、無人潛航器甚至日本海自最新研發的無人自航式反水雷/魚雷裝置。

作為一型瞄準未來戰場的護衛艦,30FFM的任務側重比較明確、承擔多元化任務的能力也相對較強,可以認為和美軍的FFGX差不多,基本上算是跟上了各主要軍事強國發展新一代基地護衛艦、遠洋護衛艦的方向。

中國054A後續型如何借鑑?

那麼,既然日本海自的新一代護衛艦已經快要下水了,我們的054A型護衛艦的後續艦型何在呢?

30FFM與054A比較

(圖源:微博@大包00)

054B型想像圖

大伊萬覺得,從目前日本海自的30FFM來看,它的一些設計理念與思路還是比較值得我們借鑑的:

一是維持大艦體設計,30FFM的標準排水量在3900噸,滿載排水量高達5500噸,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我軍054A型護衛艦太多,甚至已經超過了我軍的052型驅逐艦。大艦體不僅意味著系統的高冗餘度,更意味著可以更方便地實施改裝改造、通過加裝不同的作戰模塊等承擔不同種類的戰術任務;

054A發射反艦飛彈

二是適當地運用先進技術、降低研發難度、為後續艦型研發鋪路,30FFM就在這種設計思維下成為了日本海自第一艘運用了綜合射頻桅杆的艦艇。作為一型裝備給地方隊的輔助艦艇,它的綜合射頻桅杆初期即使可靠性不佳,也不會對海自機動部隊的整體戰鬥力造成負面影響,而在綜合射頻桅杆系統成熟後,日本海自必將在下一代驅逐艦的研發中應用這一先進技術;

「畢升」號試驗艦上的雙面旋轉陣有源相控陣雷達

三是任務側重明確、任務多元化能力較強,對於一型裝備給地方隊的基地護衛艦來說,30FFM上來就把重點放在了海區反潛、反水雷上,至於艦隊防空與反艦攻擊則能放棄的就放棄了。而在遂行反潛戰、反水雷戰等任務中30FFM可以通過加載多種作戰模塊、設置多元化任務艙、遂行不同種類任務的設計思想也是極其先進的。以上的種種設計思路與艦體設計,這對於我軍研發下一代新型通用護衛艦來說,都是頗為值得參考的。

054A型濰坊艦

當然了,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咱們的下一代通用護衛艦所要承擔的任務必然比30FFM這麼一個基地護衛艦要繁重和複雜,對艦體的整體技術要求也必然更高、配備的防空火力必然會更加強大。對於我們來講,30FFM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參考,但絕對不是標杆,我們自己的下一代先進護衛艦、不管是054B還是057,整體戰鬥力也絕對比30FFM要強大的多。

相關焦點

  • 日本海自新一代隱身護衛艦下水 命名為熊野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11月19日中午,日本「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30FFM)首次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在命名儀式上,這艘新型隱身護衛艦被命名為「熊野」號(FFM-2)。日本共計劃建造22艘新型多用途護衛艦,「熊野」號預計於2022年服役。
  • 054B護衛艦即將開建,令軍迷失望的是,它並非是「縮小版055」
    隨著054a護衛艦的停產,中國海軍下一款護衛艦的設計研發和建造工作便被擺上了臺面。目前,不少網友猜測054b護衛艦將會是"縮小版055",在055驅逐艦的基礎上,簡化配置,進而獲得強悍的戰力。對於這一的言論,只能說,官方早已給出了消息,令軍迷失望的是,054b護衛艦並不是縮小版055驅逐艦,而是一款全新的護衛艦。此前,官方在介紹054a護衛艦時,反覆強調了它的經濟性,結合056護衛艦,可以大致猜測出,海軍對護衛艦的認識就是"廉價基礎上滿足任務需求"。
  • 日本新型隱身護衛艦高調下水 計劃2022年正式服役
    據日本共同社11月19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引進的新型護衛艦「FFM」首次命名及下水儀式19日在岡山縣玉野市的三井E&S造船玉野艦船工廠舉行,新艦被命名為「熊野」。報導稱,FFM護衛艦的特點在於,船體更緊湊、所需的人員配置少於舊型護衛艦,具備只有掃雷艇擁有的排除水雷的能力,建造費也得到有效控制。該艦計劃2022年3月服役。
  • 隱身能力雖然不錯,但日本熊野號護衛艦,或只有空調是自己產的
    「熊野」號護衛艦隱身性能不錯 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下水了一艘新型護衛艦「熊野」號,這艘護衛艦外型採用簡潔流暢的隱身設計,看起來猶如縮小版「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此外還採用了綜合式一體化桅杆和雙波段雷達以及綜合光電系統,這些配置從技術角度看與我國055級萬噸驅逐艦非常相似,因此「熊野」號護衛艦也被網友稱之為
  • 日本新型隱身護衛艦高調下水 桅杆造型類似我055萬噸大驅
    據日本共同社11月19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引進的新型護衛艦「FFM」首次命名及下水儀式19日在岡山縣玉野市的三井E&S造船玉野艦船工廠舉行,新艦被命名為「熊野」。報導稱,FFM護衛艦的特點在於,船體更緊湊、所需的人員配置少於舊型護衛艦,具備只有掃雷艇擁有的排除水雷的能力,建造費也得到有效控制。該艦計劃2022年3月服役。據悉,該型艦大量採用隱身技術,配備了一體式綜合桅杆,裝備有127毫米艦炮、反水雷任務艙,同時還預留了垂髮裝置安裝位置。
  • 日本海自新一代30FFM型隱身護衛艦下水,命名為「熊野號」
    「30FFM」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有史以來首次真正使用的「護衛艦」這一艦種,其旨在取代配屬在二線地方隊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承擔近海巡邏任務的同時兼顧「初雪」級和「朝霧」級的部分任務,能夠參與到日本海自遠洋行動中。30FFM是日本海自新一代隱身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提高到5500噸,這個體量已經超過了很多驅逐艦。
  • 日本海自新一代30FFM型隱身護衛艦下水,該艦命名為「熊野號」
    30FFM是日本海自新一代隱身護衛艦,滿載排水量提高到5500噸,這個體量已經超過了很多驅逐艦。30FFM護衛艦最大的外部特徵,就是上面巨大的「寶塔」狀綜合桅杆。
  • 日本最強護衛艦完工,戰爭打響後可當主力艦
    近日根據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稱,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也是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護衛艦熊野號已經成功下水,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原定計劃熊本號護衛艦應該是一號艦優先於二號艦下水的,不過由於一號艦在途中出現動力系統問題,所以只能讓二號艦率先下水。
  • 隱身效果極佳,但海自熊野號護衛艦,或只有空調是自己產的
    「熊野」號護衛艦隱身性能不錯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下水了一艘新型護衛艦「熊野」號,這艘護衛艦外型採用簡潔流暢的隱身設計,看起來猶如縮小版「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此外還採用了綜合式一體化桅杆和雙波段雷達以及綜合光電系統,這些配置從技術角度看與我國
  • 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殲11B除了發動機還要用到俄羅斯AL31F之外,其餘皆為國內研製生產,其機體依然保持蘇27SK的總體設計,但火控和電子系統均借鑑了殲10的產品,並換了直徑更大的雷達,性能相比殲11和殲11A有了巨大的提升,達到了西方三代機(中國標準)的水平。
  • 054B依舊保持神秘色彩,日韓按捺不住了,新護衛艦計劃紛紛出爐
    近年來,中日韓三國在新型水面戰艦上的研發競爭持續升級。當然,在驅逐艦領域,國產0555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而在護衛艦方面,國產054B型護衛艦依然保持著神秘色彩。相比之下,日本和韓國都已經接連公布了大動作。其中,韓國軍方不久前已經和現代重工籤署了一項價值3.28億美元的採購協議。
  • 隱身戰機產能:美國一年造150架,俄羅斯一年3架,殲20年產量多少
    文\世界 當今世界現代戰爭背景下的各類先進武器裝備發展迅速,諸如高超音速飛彈、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等新型武器蓬勃發展,現代戰爭和未來戰爭的具體細節勢必仍然會繼續向前高速發展下去,最終的未來戰爭具體模式很有可能會超出人們的想像。
  • 身披「隱身衣」火力強大 新型護衛艦將提升俄海軍戰力
    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導俄羅斯《消息報》網站5月20日報導稱,俄海軍20386型護衛艦將採用聚合材料作為偽裝手段來躲避敵方雷達探測。相關內容編譯如下:俄海軍20386型(輕型)護衛艦的上層建築將塗上聚合物塗層——這有助於吸收和耗散雷達波。專家指出,新材料和獨特的流線型艦體設計將令該艦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信號特徵大幅降低,在遭遇敵軍時賦予其更多優勢。消息人士透露,關於該艦採用聚合材料和隱身塗層的原則性決定已經作出。
  • 殲20大批量裝備之後,殲10是否還需隱身改進?一張圖給出答案
    大批裝備空軍之後,曾有網友提問稱:隱身版殲10D是否該來了?現役的殲10是否還需要隱身改進呢?其實此前央視的節目中一張圖就具體給出了改進方案,從這一張圖給出的答案中,觀眾們能夠清楚地看到隱身版設計的殲10戰機CG圖,對此不少網友都感嘆:原來隱身版的殲10戰機還曾經上過央視節目。
  • 踢館:054B護衛艦、052E驅逐艦,我們應該重點發展哪個?
    圖:同年展示的我國三體結構護衛艦,有2個直升機庫,直升機甲板面積巨大。以上諸多方案,展示了我國對護衛艦的要求範圍。 圖:052E配有相控陣雷達和新體制米波反隱身雷達,防空能力遠遠超過護衛艦,編隊只要有較強防空需求,就一定會配備至少一艘052E護航。
  • 一艘護衛艦排水量5500噸,日本到底藏什麼心思?
    據中國國防報報導,北京時間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30FFM型新型飛彈護衛艦在玉野造船廠下水。 第二是對30FFM型新型飛彈護衛艦的認可與期待,從外觀上看,30FFM型新型飛彈護衛艦和中國055型驅逐艦相似度極高,二者都採用隱身設計,擁有很好的隱蔽性。
  • 戰機雙座版好處多,殲20有必要研發嗎?或可借鑑蘇-34經驗
    作為中國第一款國產五代隱身戰機,殲-20自2017年列裝開始就備受關注。除了各項性能指標足夠亮眼之外,殲-20的升級改進速度更是十分驚人。特別是近兩年,殲-20開始向系列化方向發展,其中最受軍迷們期待的就是傳說中的雙座版。可以說,一旦雙座版殲-20問世,它的全面性優勢將更加明顯。
  • 30FFM型護衛艦隻是日本妥協後的產物
    30FFM是日本三菱重工(MHI)和三井造船公司為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建造的新一代多任務護衛艦。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5000噸左右。新型飛彈護衛艦採用了與055大驅相似的封閉式綜合隱身桅杆,裝配了雙波段雷達和綜合光電系統,外形看起來就像"小號055"。
  • 中國海軍或追加訂購054A護衛艦,說好的054B在哪裡?
    2006年底首艘054A型護衛艦下水後,這款4000噸級的戰艦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已經陸續建造了30艘,成為中國海軍裝備的數量最多的主力戰艦,其優異的多用途作戰能力更是備受好評。中國海軍裝備的054A型護衛艦然而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近兩年炒得沸沸揚揚的054B似乎並沒有動工的跡象,而在不久前網絡上更是傳出海軍很可能將追加訂購一批054A的消息,一個最顯著的理由就是明年海軍將會為第
  • 殲20數量還遠遠不夠,被五代機包圍的中國,也需要自己的「F35」
    與此同時,美國作為主要研發國家,還和日本等國籤訂了交易F35戰機的協議。此前曾有人指出,「我國已經被五代機包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每年都會生產近200架F35戰機,在生產總量為3000多架的F35戰機訂單中,有近1000架都是為美國以外的國家提供的,這其中除了那八個參與國之外,還有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