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著很濃厚的酒文化,因此在飯桌上總會有酒的身影存在,有這樣一句話:「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相信大家在外應酬或者親朋好友相聚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地喝酒,如此一來,大家也可以經常看見在酒桌上,有些人一喝酒就滿臉通紅,但有的人怎么喝臉都不紅!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因此就有部分人認為這是正常的一種身體反應,只是因為人和人之間體質不同而已,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喝酒臉紅,其實是危險信號,不能忽視:
平時在酒桌上,大家看到喝酒容易上臉的人,其實更容易出現酒精中毒的現象,這是很危險的一種外在表現。因為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很多消化工作是需要酶的參與的,就好比如酒精,如果體內的酶正常,且沒有缺陷的話,它就會將酒精代謝為乙醇,進一步再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但是根據研究調查表明,我國有很多人體內是缺乏這些相關的轉化酶的,因此,體內的酒精就不能被順利的代謝,它會都堆積在體內,促使人體的毛細血管擴張,進而影響到人體的中樞神經和血液,輕則會引起頭暈,噁心,面紅耳赤等反應,重則是會引起酒精中毒。所以在需要喝酒的場合,如果自己不能喝酒,那麼就要學會婉轉地拒絕,當然也不要去勸別人飲酒。
除了喝酒容易臉紅的人之外,還有這幾類的人,也不適合飲酒:
1、孕婦或者哺乳期女性
懷孕期間要儘量的避免飲酒,因為酒精會導致胎兒出現身體缺陷,智力或認知等方面的障礙,在臨床醫學上,這被稱為胎兒酒精綜合症;另外,哺乳期的女性也是如此,酒精可以通過血液傳輸進入乳汁,如此一來,就會刺激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輕則會導致寶寶興奮,重則也會引起寶寶酒精中毒。
2、吃藥不喝酒
大家如果日常服用的藥物是頭孢之類的,那就要謹遵醫囑,在服藥期間,不要飲酒,因為這些藥物會和酒精相互作用,會導致人們出現看不清東西,胸悶,頭疼,嘔吐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
3、肝臟疾病患者
眾所周知,酒精在進入人體之後,大部分都是通過肝臟來代謝的,長期飲酒會導致肝臟勞累,甚至損傷。那如果已經患有肝臟問題,再繼續大量飲酒,就會發生纖維化,進而轉變成為肝硬化。
4、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酒精會刺激人體的血管,使血管的通透性和滲透壓發生改變,進而導致血壓升高,這樣一來非常容易發生血管破裂,甚至引發死亡,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應該禁酒。
總而言之,如果是體內缺乏相關轉化酒精酶類的朋友,那麼在日常的酒桌當中就一定要少喝酒,最好不要喝酒,這樣才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同時有以上幾類情況的朋友也不要喝酒,否則引發一些身體情況就得不償失了。溫馨提示一下大家,當大家有推卸不掉的酒局時,儘量不要空腹喝酒或者大量地喝冷酒,這樣都是很容易喝醉的,而且對身體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