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音樂基地 彝族歌者把涼山唱給世界聽

2020-12-21 金臺資訊

山鷹組合主創吉克曲布與歌手譚維維交流彝族音樂文化。

吉克曲布和學生「小青蛙」組合練歌。

「山鷹」近照。

當年,「山鷹」一鳴驚人時。

吉克曲布暢想打造彝族品牌的世界音樂。

1993年,「山鷹組合」成立。三個抱著吉他,留著長發,來自大涼山的年輕人,組成了中國第一支少數民族原創音樂組合,《走出大涼山》《七月火把節》等歌曲廣為傳唱,中國流行音樂自此開始,增添了獨具魅力的涼山色彩。

27年後,在涼山州西昌市的工作室裡,「山鷹組合」主創「老鷹」吉克曲布,抱著吉他,撥動琴弦,哼唱的,依然是大涼山的歌謠。

從當年走出大涼山,到如今回到大涼山,這個青澀的長髮年輕人,鬢角已有了白髮。

作為涼山第一代彝族流行音樂歌者,吉克曲布將涼山的高山、河流、人物,甚至藍天白雲都寫成了歌,亦被稱為「彝族流行音樂教父」。如今,他正致力於涼山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在涼山打造彝族音樂基地。

從「山鷹組合」開始,上世紀90年代至今,「彝人製造」、吉克雋逸、吉傑、莫西子詩、海來阿木……越來越多的大涼山歌者走出大涼山,登上耀眼舞臺,將涼山的歌,唱給世界聽。

A

走出涼山

「山鷹」一鳴驚人,彝人音樂全國走紅

吉克曲布的工作室,位於大涼山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內。閒暇時間,他喜歡倒上一杯茶,戴上墨鏡,懶懶地斜坐在編曲室的椅子上,抱一把吉他,輕彈哼唱。「涼山彝族音樂,一大把都是在這兒誕生的。」一曲彈畢,吉克曲布突然有些感慨:時間,過得太快。

1992年,吉克曲布在昭覺縣的一座礦山上班,因思念母親,寫了人生中第一首母語歌曲《想媽媽》。歌寫好後,他和朋友找來一臺錄音機,自彈自唱,將歌錄了下來。沒想到,這首歌很快就傳遍了昭覺縣的大街小巷。

經過朋友介紹,吉克曲布認識了瓦其依合和奧傑阿格,三人遂成立了「金絲鳥」藝術團,找了12名伴舞演員,開始在本地演出。吉克曲布回憶,當時,藝術團走的是「鄉村路線」,沒想到會發行正規的唱片。

關心彝族文化發展的涼山州原副州長巴莫爾哈,為他們取名「山鷹組合」。鷹是彝族人的圖騰,巴莫爾哈希望,他們能像山鷹一樣,飛得更高更遠。

1994年,「山鷹組合」在貴州畢節參加杜鵑花節,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著名音樂製作人陳小奇,之後與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籤約,推出了他們的第三張專輯《走出大涼山》,而這也是「山鷹組合」的第一張國語專輯,有主打歌《走出大涼山》《七月火把節》等,發布後很快走紅。

其實,《走出大涼山》這首歌,在他們的創作中已有彝語版,叫做《心想事難成》。「當時創作這首歌曲,是因為我和父親吵架了。」吉克曲布的父親並不支持兒子唱歌,而是希望他能夠當公務員或者工人,父子為此意見不合。

彼時,吉克曲布留著一頭長髮,「周圍的人都不喜歡,說這種裝扮唱歌跳舞是『二流子』行為。」「差一點,我就沒能當成歌手,因為全部的人都反對。」吉克曲布說,他為毅然辭工的事「和父親吵得不可開交」。父親一怒之下,將吉克曲布的吉他摔了,6根弦只剩下3根。他抱著斷弦的吉他,衝到了樓頂上,用剩下的3根弦,聲嘶力竭地唱道:如果我能心想事成,我要到北京,去看那堵老牆;我如果能心想事成,我要坐上飛機,我要去看宇宙……

讓吉克曲布意外的是,「山鷹」的一鳴驚人:3個彝族青年紮實的唱腔和不羈的造型,結合來自大涼山的原創音樂,令人耳目一新,《走出大涼山》專輯,銷量達到了80萬張。

「山鷹」當年有多火?吉克曲布回憶,當時他們的唱片銷量,是太平洋影音的第一梯隊;全國各地歌迷寫來的信,幾個大麻袋裝起來,看都看不完。

B

回到家鄉

走紅之後「隱退」,創作屬於涼山的歌

「山鷹組合」的成功,像一粒種子,埋植於大涼山無數青年音樂人的心田,激勵他們走出大山。

1996年,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倮伍阿木3人,組成了「黑虎三人組」,開始了自己的歌唱生涯。次年,三人發行了彝語專輯《傳說中的英雄》,在涼山和雲南引起極大反響。1998年,三人前往北京籤約公司,更名為「彝人製造」。2000年,他們的首張國語專輯《彝人製造》一炮打響,摘得當年的多個流行音樂獎項,並在此後幾年,幾乎一年發布一張專輯。世紀之交,來自大涼山的「天菩薩組合」、吉狄康帥、沙瑪沙軍等一批彝族歌者,也走出大山,獲得了成功。

出人意料的是,1997年合約到期後,「山鷹組合」沒有選擇續約,而是在這一音樂黃金時代「隱退」,回到了涼山。他們開始走進大山深處採風,抱著錄音機,給村民唱歌,也請村民唱歌給他們聽。每次下鄉,錄製的磁帶都是一大包。

3年採風下來,3個人對音樂的理解,有了質的變化:彝族人的音樂文化、家鄉的變化該怎樣去表達?

這3年「蟄伏」後的感悟,吉克曲布總結為: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應該怎麼辦?

此時,時間已進入新千年。2002年,「山鷹組合」發布第六張專輯《漂人》,裡面有一首《大小涼山》,就體現了對故鄉的眷戀和思考。2003年,專輯《憂傷的母語》,則是對彝族文化傳承的一種呼籲……其間,他們的創作大都關於故鄉,關於大山,關於民族,是唱給涼山的歌。

和吉克曲布一樣,作為「山鷹組合」曾經的一員,「彝族歌王」奧傑阿格說,他最初開始接觸音樂,也是從一把吉他開始的。「我們經常開玩笑講,一把吉他,就改變了我們這一群人;一把吉他,就改變了涼山音樂的現狀。」

2006年,奧傑阿格打造的「太陽部落」組合,拿下「第十二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銀獎。四個年輕帥氣的小夥,被點評專家譽為國內「最美和聲」。

2009年,吉克曲布打造的「南方葉子」組合,亮相央視「星光大道」,技驚四座,獲得好評如潮。

C

文化傳承

建音樂基地,將涼山的歌聲唱給世界

午後,陽光透過玻璃,吉克曲布的工作室,三個年輕人正圍坐在一起練歌。他們是吉克曲布的學生、「小青蛙組合」的成員,專注於彝族原創音樂。

組合成立不久,歌曲還不多,但他們已經有了不少粉絲。現場,三人合唱的一首彝語歌曲《阿依木呷》,曲風清新,節奏歡快,婉轉動聽,吉克曲布也在一旁坐下,打著拍子。

近年來,吉克曲布選擇留在涼山,繼續從事音樂創作。他的學生們,包括吉克雋逸等一批又一批的彝族新生代歌手走出了大涼山,閃耀舞臺。

2012年,《中國好聲音》舞臺上,吉克雋逸憑藉一首《不要怕》,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這個來自大涼山的女孩。彝族音樂和彝族歌者,再次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2014年,《不要怕》的原創者、來自涼山的民謠歌手莫西子詩,一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讓涼山這片歌者輩出的土地,聚焦了更多的目光。

到2020年,涼山歌手海來阿木創作的一首《點歌的人》,火遍大街小巷,成為抖音神曲。

吉克曲布認為,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人。如今,越來越多的涼山歌者,能夠站上更大的舞臺,唱更多的涼山歌曲,令人欣慰。

作為涼山州政協委員,吉克曲布也一直在致力於彝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從涼山的發展來看啊,變化特別大。」吉克曲布說,特別是近幾年,通過精準扶貧,改變天翻地覆。今年,涼山所有的貧困縣,都將脫貧摘帽。

吉克曲布一直有所思慮:物質生活滿足之後,要警惕文化的荒漠化。他認為,在涼山脫貧奔康過上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應該把精神文明建設和彝族文化傳承重視起來,要讓涼山的民族文化充滿立體感。

在文化傳承方面,吉克曲布看來,現在也好,未來也好,彝族音樂的可挖掘性很大。「這麼多年來,我們涼山音樂廣受歡迎,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每個縣的音樂風格都不一樣,所以涼山盛產音樂。」吉克曲布說,他之所以選擇從北京回到涼山,就是想要在涼山打造一個彝族音樂基地,培養更優秀的歌者,讓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彝族音樂的魅力,將涼山的歌,唱給世界聽。

吉克曲布構想著,打造彝族品牌的世界音樂。「民族音樂做好了,它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一直在推廣、挖掘、整理,希望出一些更好、更能與世界接軌的作品。」

每年11月的彝族年,吉克曲布都會自己出錢,舉辦一場彝族年音樂晚會,將大涼山走出去的著名彝族歌手齊聚一堂。吉克曲布說,今年是十周年的演出,已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雙決」報導組涼山報導)

相關焦點

  • 涼山彝族古候.曲溼指路經頌唱《涼山彝族的指路經》
    彝族和漢族一樣,都有崇拜祖先的習俗,但彝族比漢族對這件事看得更重,其處理方式也更為精細而周到。在涼山彝族那裡,祖先的魂靈是要回歸祖界的。這個祖界的地理位置,是古侯、曲涅兩個家支體系遷徙至涼山各地的一個共同的出發地,彝家稱其為莫木古爾,即雲南昭通。
  • 音樂時尚|吉克雋逸唱出中國好聲音
    身著彝族盛裝的吉克雋逸吉克雋逸:來自四川涼山的彝族歌手吉克雋逸,2012年從「好聲音」脫穎而出。當外界普遍好奇彝族美食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時,吉克雋逸的音樂表現為想唱就唱,直爽的生活方式,由一顆直爽的內心支撐,真實可貴。吉克雋逸對自己的演藝發展道路很清晰,專心發展歌唱事業:從電視選秀勝出到籤約唱片公司,從開個人演唱會到保持高頻的唱片發行節奏,她逐漸認識到在演藝圈扎穩的秘訣,除了實力和運氣之外,「要真誠真心的對待每一個人」。
  • 涼山彝族服飾全接觸
  • 涼山彝族「四十八甲」運動始末
    根據古老的諺語「彝族四十八家支,白彝數不清,黑彝十二家」, 認為即使是黑彝和白彝奴隸真正動刀功槍打起來,從人員比例上來看也是幾十個或幾百個白彝對付一個黑彝,在人員比例上佔絕對優勢,何況當時很多自彝家庭己擁有一定數量的槍枝彈藥。
  • 2020北京時裝周——彝族彝繡衍生品發布會
    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師品牌聯合涼山州彝繡企業及彝繡傳承人共同打造80餘款帶有彝族刺繡的服裝服飾、箱包、首飾等產品,於2020年9月19日,以時尚新姿態,亮相北京時裝周,&34;韻新風 · 涼山印象彝族非遺彝繡衍生品發布會順利開展。
  • 習慣法與《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衝突與協調 ——以涼山彝族為例
    ,涼山彝族自治州習慣法的大量規定都是為保障男性的社會統治地位而設,因此長期以來形成了男尊女卑的觀念,這使得彝族婦女的社會地位較低下。積極協調彝族習慣法與《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衝突,保護彝族婦女的權益,對於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尤為重要。【關鍵詞】習慣法 《婦女權益保障法》 衝突 協調 涼山彝族彝族習慣法與《婦女權益保障法》衝突的表現基本原則上的衝突。《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定「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 央視聯合拼多多涼山開啟扶貧直播 400萬網友圍觀副州長做彝族燉雞
    7月19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長楊卉,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委副書記、縣長黎平,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喜德縣工作小組組長、縣委常委、副縣長黃禮泉,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記者、喜德縣魯基鄉中壩村第一書記劉超陸續走入搭建在中壩村田間的直播間,向平臺消費者推薦喜德縣跑山雞、苦蕎茶、蜂蜜等扶貧產品。
  • 2019華文媒體四川行——走進涼山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風格的建築,它背依青山,面臨邛海,是中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用實物、文字敘述、圖片資料等形式向觀眾展示了彝族奴隸社會制中所涵蓋的政治、經濟、形式主義、歷算、宗教、歷史、軍事、法律、醫藥、語言文字、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內容,讓每一位到場參觀的海外華文媒體人對涼山彝族有了新的認識,也讓大家更加直觀的了解到了涼山彝族的發展與進步。
  • 彝族非遺彝繡衍生品2020北京時裝周發布會在京舉辦
    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師品牌聯合涼山州彝繡企業及彝繡傳承人共同打造80餘款帶有彝族刺繡的服裝服飾、箱包、首飾等產品,於2020年9月19日,以時尚新姿態,亮相北京時裝周,&34;韻新風 · 涼山印象彝族非遺彝繡衍生品發布會順利開展。
  •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公路管理局局長李樹斌:
    這個地處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小縣城,不通鐵路、高速公路,出入只能依託國省幹道,尖峰時段公路晝夜行車量可達1萬餘輛次,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為保障這條出川入滇和會理、會東縣脫貧攻堅的主動脈的暢通,李樹斌傾注了無數心血。
  • 這本2020涼山最新日曆,帶你開啟新年之旅!
    三月郭建良 | 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又稱「西昌衛星城」,是中國衛星發射基地,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十一月彝族年彝語稱為「庫斯(史)」,意思是新年。彝族年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陽曆11月,一年一度的彝歷新年如約而至,大家歡聚一起唱起歌來跳起舞,共同慶祝這個快樂的節日。
  • 彝族非遺彝繡衍生品亮相2020北京時裝周
    為推動彝繡衍生產品市場化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涼山彝繡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涼山彝繡直接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廣大婦女居家靈活就業,2020年初,北京服裝學院與涼山州婦聯達成戰略合作,通過行業指導、設計幫扶、平臺資源引入等,推動彝繡產品市場轉化,實現涼山彝繡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 實拍四川涼山婚禮,哥哥背著新娘「送」進山寨,網友:彝族姑娘太美了
    網友實拍,四川涼山彝族山寨的一場婚禮,真是讓人大開眼界,用民族服飾裹成一團的新娘,被自己的哥哥背著送到新郎家的山寨。 掀開蓋頭的那一剎。 網友們驚呼:太漂亮了。
  • 「佛涼特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之路 人在涼山有「遠親」
    在佛山市禪城區的幫扶下,谷莫村依託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鬱的人文風情,發展以體驗彝族鄉村生活為特色的鄉村旅遊。「在這裡,遊客能吃到坨坨肉、乳豬燒烤、苦蕎餅等彝家美食,也可參與篝火晚會,欣賞彝族歌舞。」特布洛鄉鄉長蘇呷么子各說,目前,谷莫村已有15戶達標民宿,總床位數50張。去年以來,接待遊客500餘人次,旅遊收入超15萬元。
  • 在這裡 彝族孩子用普通話唱起了一閃一閃亮晶晶
    川報觀察記者 張庭銘 付真卿 尹鋼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8月28日,當記者在涼山州越西縣瓦曲覺鄉河西呷多新村時,6歲的彝族小姑娘木出爾紫正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普通話唱起了兒歌《一閃一閃亮晶晶》。
  • JI.LInN 藝術首飾驚豔亮相「彝」韻新風·涼山印象發布會
    為推動彝繡衍生產品市場化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涼山彝繡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涼山彝繡直接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2020年初,北京服裝學院與涼山州婦聯達成戰略合作,通過行業指導、設計幫扶、平臺資源引入等,推動彝繡產品市場轉化,實現涼山彝繡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 《金色索瑪花》今晚接檔《裝臺》亮相央視一套,講述涼山彝族同胞的...
    作為由總臺出品且唯一一部在涼山全程拍攝、講述涼山脫貧攻堅故事的電視劇,《金色索瑪花》圍繞駐村第一書記萬月、州委副書記陳儀和村主任古達及其家中「三朵金花」等核心人物的故事展開,展現了涼山彝族同胞在脫貧攻堅戰中艱苦奮鬥,一步步走向富裕幸福的過程。
  • 彝族圖騰文化的歷史演進與當代流變,值得一看漲知識
    今川滇交界處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有著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群—涼山彝族。涼山彝族的歷史溯及以往已有千百年,這漫漫年歲裡,彝族在涼山這片富有古老文化和絢麗文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彝族信仰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這從他們的圖騰種類中有著大量的動植物的圖案中可以看出。從彝族圖騰文案中所反映出來可以看出涼山彝族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和 中國大多數民族一樣是對鬼魂的信仰,而對祖先的崇拜多體現於圖騰文化上。涼山彝族圖騰文化與涼山彝族一起經歷了歲月的變換,長存至今。從母系社會到如今社會主義社會,從封閉開始慢慢走向開放。
  • 彝族歌手趙仙洋新歌《陽光宅男》今日上線首發!
    彝族新生代歌手趙仙洋的最新單曲《陽光宅男》於近日正式上線了!歌曲中充滿著少年的青春洋溢之詞,搭配輕鬆愉悅的曲調,不自禁地讓內心深處的青春活力迸發出來。趙仙洋曾在四川彝族地區成功舉辦個人音樂會,而這首《陽光宅男》來自趙仙洋自己作曲作詞的專輯《魔仙洋》之中。
  • 2020年四川涼山西昌突發山火19人犧牲,一支彝族群舞《輓歌》敬英魂!
    就在2019年的這個時候,四川涼山木裡,因為森林火災,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4名地方幹部群眾英勇犧牲。 今天,帶著悲痛的心情與大家一起回顧一支為緬懷在去年木裡火災中犧牲的消防英雄,所編創的彝族群舞《輓歌》,以此舞寄託生者對英雄的感激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