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盲症患者獲救助,重見光明拾生活信心

2021-01-08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7月11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敖盼盼)「感謝愛眼公益基金的幫助以及曾院長的精湛醫術,讓我重見光明!」7月4日上午,來自仙桃的48歲劉金姣來院複診時感激地說道。原來,劉女士獲得了「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患者救助」,經歷了長達半年的不見天日後,在漢口愛爾眼科醫院成功實施了角膜移植手術,終於重見光明。

說起之前的掙扎,劉女士依然難掩傷感。原來近20年來,劉女士的雙眼視力一直很差,勉強滿足日常需求,幹農活、做家務還能應對。眼睛除了視力不好還經常犯「毛病」,一旦眼睛不舒服,出現兩眼通紅、眼睛癢等不適症狀時,劉女士便到附近診所打點滴,沒去過醫院查明病因。今年年初,病情急轉之下,劉女士的雙眼突然失明。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角膜穿孔,建議劉女士轉院進行下一步治療。

5月21日,劉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漢口愛爾眼科醫院。經接診專家曾慶延院長仔細檢查後,確診為雙眼角膜基質炎、倂角膜穿孔,急需角膜移植手術。

「不想活只想死,走路一走一倒,不能做事還要花錢。」劉女士表示,由於無法承擔手術費用,無盡的黑暗已經讓她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正當一家人陷入絕望準備放棄時,漢口愛爾眼科醫院了解到病人的家庭情況後,為她申請了「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救助」,減免了手術費用,並幫她儘早聯繫到了新鮮角膜材料。6月7日,劉女士順利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曾慶延院長介紹,劉女士的失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她本身患有糖尿病,角膜炎症又長時間沒有及時得到有效治療,來院時雙眼的角膜已經穿孔。目前,一隻眼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已恢復相當視力,生活可以自理,另一隻眼經過藥物、繃帶鏡等綜合治療,穿孔趨於癒合,以後擇期再行角膜移植以進一步恢復視力。

角膜基質炎經常反反覆覆發作,它的病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病毒感染,早期症狀有眼睛發紅、眼睛癢、視力下降等。曾慶延院長提醒廣大市民,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多度勞累、熬夜、飲酒等讓身體抵抗力下降誘因,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發現眼睛不適請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來自成都的一片角膜讓漢川老農重見光明
    醫生在為角膜移植術後的萬爹爹進行檢查。 武漢晚報訊(記者唐智峰 通訊員裴霓裳)「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要謝謝你!」終於等到來自成都的一位逝者捐獻的角膜,移植術後重見光明的萬爹爹,6月9日即將出院時,向著西南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69歲的萬爹爹家住漢川市馬安鄉,是一名農民,幼年時他的右眼出現反覆紅痛症狀,之後的幾十年裡,他的視力逐漸下降,近年來幾乎失明。
  • 「你是我的眼」:湖南10歲漢族女孩幫助雲南9歲彝族女孩重見光明
    為烏嘎捐獻角膜的就是湖南10歲女孩小虹,她於6月9日因先天性心臟病去世。這名漢族小女孩的角膜讓彝族小女孩重見光明,讓身在湖南和雲南的漢彝兩家親人的心緊緊連在一起。湖南10歲女孩因先天性心臟病離世,捐獻角膜和遺體10歲的小虹,家住湖南永州市江永縣農村,平時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上小學五年級的她乖巧聽話,放學回家就寫作業,學習成績也不錯。小虹出生時有先天性心臟病,由於症狀不是很明顯,加上家庭困難,家人就沒有帶她去醫院進行系統檢查。
  • 等待兩周時間,角膜移植手術讓85歲老人重拾光明
    據世衛組織2010年發布的《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所示,我國因角膜病致盲者約有400萬至500萬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約10萬人。然而不幸的是,我國每年能施行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僅不足1萬人,數百萬患者在排隊等待中。已有85歲高齡的馮奶奶(化名)便是這在等待著角膜供體的數百萬患者中的一員。
  • 宜春愛爾眼科醫院續力一老黨員捐獻角膜遺願
    "「用我父親的眼角膜,幫助正飽受失明痛苦的人重獲光明,回歸美好的生活,是他早就立下的遺願。」角膜捐獻者孫老先生的女兒哽咽道。圖:孫老生前獲國家衛生部等頒發的榮譽證書疫情期間器官移植風險高 愛爾眼科勇敢「逆行」面臨肺炎疫情嚴峻的形勢,如何安全、及時、有效開展器官捐獻的接收、運送與移植工作,不僅關係到捐獻器官及時地取得、保管、使用,同時逝者家屬、醫護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防護也非常重要。
  • 角膜移植助力患者重獲光明
    角膜移植就是用正常的眼角膜替換患者現有病變的角膜,使患眼復明或控制角膜病變,達到增進視力或治療某些角膜疾患的治療方法。一些引起患者嚴重視力受損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可以通過進行角膜移植的方法來治療而遠離痛苦。
  • 角膜移植,修複眼睛這架"照相機"的"鏡頭"
    不管是旅遊、讀書還是寫字,完成這一切,是我們必須擁有一樣奢侈品——眼睛,但是總有一部分人不那麼幸運,因為他們需要角膜移植。角膜移植被大眾所認知,是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當"窗戶"的玻璃出現"破損",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將急劇下降。
  • 愛眼基金助力眼病救治,廣州這家醫院可為貧困患者單眼最高免3萬
    南都訊近日,廣州愛爾眼科醫院為三位患角膜病患者實施角膜移植術,據了解,三位角膜病患者從確認符合手術條件到聯繫到合適的角膜供體,用時不到兩天,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角膜移植手術進行得也十分順利。
  • 史偉雲:讓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新聞—科學網
    每逢坐診的日子,他更是一分鐘也不願讓患者們多等——史偉雲的患者大多並非本地人,尤其是角膜病患者,約有70%以上來自山東省外。他們當中,不少人已經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醫院,最後在那些醫生的推薦下來找史偉雲,帶著困擾多年的疑難病症,也揣著「醫」到病除、重見光明的希望。
  • 浙江眼科專家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兩位患者「重見世界」
    麻醉後,消毒、鋪巾、露出術眼,手術器械及角膜供體準備齊全。洪朝陽坐到手術臺前,開瞼,再次消毒後,角膜環鑽穩穩地切了下去,在角膜正中央標記好需要切除的範圍。然後在角膜供體相同位置精心切割出同樣大小的角膜植片,放置在準備好的容器保存。之後再次在原先的標記位置小心翼翼地切下患者上一次移植的已經渾濁的角膜。洪朝陽將裁好的植片穩穩地放在眼球正中央,拿起鑷子和針線開始縫合。
  • 等待133天,來自成都的一片角膜讓漢川老人重見光明
    經歷了漫長133天等待後,終於等到來自成都的一位逝者捐獻的角膜,移植術後重見光明的萬爺爺在6月9日即將出院時,向著西南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醫生在為角膜移植術後的萬爺爺進行檢查。 69歲的萬爺爺家住漢川市馬安鄉,是一名農民,幼年時,他的右眼出現反覆紅痛症狀,之後的幾十年裡,右眼逐漸發白,視力開始下降。
  • ...黨委書記洪朝陽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 兩位患者「重見繽紛世界」
    然後在角膜供體相同位置精心切割出同樣大小的角膜植片,放置在準備好的容器保存。之後再次在原先的標記位置小心翼翼地切下患者上一次移植的已經渾濁的角膜。洪朝陽將裁好的植片穩穩地放在眼球正中央,拿起鑷子和針線開始縫合。在薄薄的半毫米的角膜上穿針引線,還要考慮角膜的彈性,完成這麼高難度的操作,需要的不僅是高超的技術,還要豐富的經驗和穩定的心態。
  • 角膜盲患者的福音來了!你的憂慮,我來解決,助力圓你一個光明夢
    因左眼潰瘍嚴重,時常發痛,十幾年來,老陳一直生活在病痛中。由於當地醫院沒有合適的眼角膜供體,這些年老陳只能一直靠藥物來勉強維持。隨著兒女長大成人,家裡負擔稍輕,老陳很想治療左眼,尋找重見光明的希望。 經過多方打聽,老陳輾轉到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專科。給他接診的正是眼表及角膜病的學科帶頭人吳護平教授。
  • 救星 | 鯊魚角膜居然可以用於移植手術!
    ▲圖片來源:網絡身為攝影師的他眼中的世界從來都是繽紛多彩,但是為了她,他選擇捐出自己的角膜,把色彩和光明留給了她。當她以為一切都已然成追憶的時候卻遇到了失明的愛人,珍藏在他身旁的,是她的照片。國內目前約有角膜盲症患者100多萬,其中30%以上急需角膜移植手術,否則將面臨失去眼球的危險。但每年能實施的移植手術不到5000臺,與龐大的需求相比,杯水車薪。人們去世後捐獻的眼組織,交由專業眼組織接收-保存庫(簡稱"眼庫")進行檢驗、處理、保存和分配,即可獲得用於移植手術的角膜。但傳統思想的制約及專業眼庫的稀缺,造成角膜捐獻的嚴重匱乏。
  • 10歲女孩因先心病去世捐獻眼角膜,助9歲彝族女孩重...
    6月11日上午,承載著烏嘎光明和希望的角膜也從長沙愛爾眼庫空運至北京,又一次開啟「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公益活動。據悉,本次為9歲小朋友烏嘎帶來光明的是10歲小女孩小虹,她在2020年6月9日因先天性心臟病去世後捐獻了自己珍貴的眼角膜。這位漢族小女孩的角膜讓彝族女孩重建光明,讓身在湖南和雲南的漢彝兩家親人的心緊緊系在一起!
  • 兩片角膜帶來四個光明人生 一片角膜可拯救多位患者
    當天晚上,按照她的遺願,溫州醫學院眼庫的醫療專家連夜取走了她的一對角膜。  移植手術在一個星期後陸續進行。三天的手術中,徐超超的眼角膜,被分別移植到了四名患者眼中。  如今,溫州樂清的高阿姨、永嘉的韓小姐、湖北的彭先生,以及金華的鮑阿姨,又一次看到了這精彩紛呈的世界。
  • 泥瓦匠粉刷牆面發生意外 水泥灰入眼致角膜穿孔險些失明
    「現在我的眼睛好了,可以出院了,特別感謝曾院長,感謝角膜科醫生、護士對我的關心和照顧。」56歲的泥瓦匠賀大伯在日常作工時,不小心將水泥灰濺入眼睛,造成角膜穿孔。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漢口醫院曾慶延教授的全力救治下,成功實施角膜移植,賀大伯重見光明,眼睛恢復良好於6月26日上午出院。
  • 幾近失明的他,苦等133天後終於等到來自成都的一片角膜
    楚天都市報6月9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裴霓裳)受疫情影響,69歲的萬爹爹備受失明折磨,如今終等來一片來自成都的角膜。「眼睛看不到那些年,別提有多痛苦了。」萬爹爹家住漢川市馬安鄉,是一名農民。經該院眼表及角膜專科副主任醫師吳尚操檢查發現,萬爹爹的病毒性角膜炎已形成了嚴重的疤痕,目前只能通過角膜移植來治療。本來準備籌集費用在過年期間手術的他,結果因疫情影響沒有完成手術。之後,又因為沒有角膜源,只能苦苦等待。直到成都愛爾眼科庫的一通電話告訴他,當地有一位肺癌去世的大竹縣人捐獻角膜,而角膜可以協調給武漢紅十字會愛爾眼庫。
  • 大叔就是揉了揉沒當回事,結果角膜穿孔險...
    「現在我的眼睛好了,可以出院了,特別感謝曾院長,感謝角膜科醫生、護士對我的關心和照顧。」56歲的泥瓦匠賀大伯在日常作工時,不小心將水泥灰濺入眼睛,造成角膜穿孔。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漢口醫院曾慶延教授的全力救治下,成功實施角膜移植,賀大伯重見光明,眼睛恢復良好於6月26日上午出院。
  • 西安80歲老教授捐眼角膜 7歲娃45歲女士獲光明
    80歲老教授捐眼角膜7歲娃45歲女士獲光明男子凌晨半路發病的哥守護救助餵藥醫生手指骨折打上石膏繼續上班捐獻角膜讓兩人重獲光明,守護餵藥讓患者家屬倍感親近,帶傷上班讓人敬佩……近日,發生在西安的幾件事,滿滿的都是正能量,讓大家特別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