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洪朝陽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 兩位患者「重見繽紛世界」

2020-12-23 健康界

 

12月8日清晨六點半,杭城寒風瑟瑟。天色尚未放亮,一輛中巴車載上浙江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眼科教授洪朝陽及相關專家,從醫院門診廣場駛向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飛赴四千餘公裡之外的新疆阿克蘇地區。除了正常的組團援疆,這次行程還有一些特殊之處。

和他們隨行的,還有一隻保溫箱。裡面,是低溫保存著的2個角膜供體。

「昨天,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教授洪朝陽遠程查房後說我有希望接受角膜移植!」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14樓的眼科病房裡,66歲的陸先生和家屬翹首以盼。

陸先生8年前因外傷致雙眼視物模糊,隨後在多家醫院治療,還曾在上海某醫院做了右眼角膜移植手術。但近年來,雙眼視力又開始明顯下降,再度陷入黑暗的陸先生惶恐不已,只得再次踏上四處求醫的道路。

7日下午,在浙江省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洪朝陽一邊為陸先生檢查角膜情況,一邊詢問詳細病情。

   

8日傍晚,洪朝陽一下飛機直接趕到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顧不得片刻休息,馬不停蹄直奔手術室:「馬上把角膜帶到手術室!」隨行的洪朝陽的研究生宋澤宇拎著保溫箱快步奔向手術室。

 

當天晚上19時,陸先生順利躺到了手術臺上。「我是洪醫生,不要緊張,睡一覺就好了。」麻醉後,消毒、鋪巾、露出術眼,手術器械及角膜供體準備齊全。

 

洪朝陽坐到手術臺前,開瞼,再次消毒後,角膜環鑽穩穩地切了下去,在角膜正中央標記好需要切除的範圍。然後在角膜供體相同位置精心切割出同樣大小的角膜植片,放置在準備好的容器保存。之後再次在原先的標記位置小心翼翼地切下患者上一次移植的已經渾濁的角膜。洪朝陽將裁好的植片穩穩地放在眼球正中央,拿起鑷子和針線開始縫合。在薄薄的半毫米的角膜上穿針引線,還要考慮角膜的彈性,完成這麼高難度的操作,需要的不僅是高超的技術,還要豐富的經驗和穩定的心態。一針,兩針……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20時,隨著最後一針縫合結束,角膜移植手術順利完成!

 

第二天下午,陸先生視力提高到0.16,第三天視力達到0.3,隨著切口癒合、水腫消退,後期視力將進一步提高。

術前術後眼前節對比照

「再次看到這個繽紛的世界,我到現在都以為是在做夢。」陸先生非常激動,不停地說著謝謝、謝謝……感謝洪教授的精湛技術,感謝角膜捐贈者的無私奉獻。家屬也表示,前一天遠程查房,第二天馬上手術,第三天重見光明。「這份驚喜實在太大,感謝援疆專家,感謝祖國,感謝黨。」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術後,陸先生生活可以完全自理

 

陸先生及家人為洪朝陽送上錦旗

9日一早,洪朝陽又把另一個角膜順利移植到第二位幸運患者眼中。

這一次的手術是由洪朝陽與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王穎共同完成。洪朝陽完成關鍵手術步驟、確定角膜植片及眼球情況穩定後,指導王穎主任完成了後續高難度的角膜縫合,手術順利完成。

10日上午,患者視力提高到0.3,能重見親人熟悉的臉龐,患者及家屬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角膜移植手術是治療角膜病變致盲、提高視力的唯一有效途徑。洪朝陽在角膜移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目前成功手術的患者最小的2歲多,最大的近90高齡。洪朝陽表示,新疆地區因為風沙等原因,角膜病發病率較高,下一步浙江省人民醫院將加強精準幫扶,推進南疆眼庫建設,培養阿克蘇地區本土角膜移植醫生,讓當地更多的患者受益。

 浙江醫學專家們,給新疆阿克蘇的患者帶來一個又一個幸運。自2016年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以來,在中組部的堅強指導下,在浙江省衛健委和援疆指揮部的具體部署下,浙江省人民醫院牽頭開展浙江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通過學科幫扶、人才培養、遠程醫療、遠程教學、激發科研創新等方式,切實提高阿克蘇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水平。

洪朝陽表示,除長期援疆專家外,浙江省人民醫院還定期組織專家到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柔性援疆」,集中診療患者、集中手術示範、集中帶教學員、集中學術交流、集中管理培訓,讓援疆專家「剛柔並濟」,既撬動當地醫院發展,又為當地患者和醫務人員翻倍醫療「紅利」,最終「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

宣傳統戰部綜合整理編發

相關焦點

  • 浙江眼科專家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兩位患者「重見世界」
    天色尚未放亮,一輛中巴車載著浙江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眼科教授洪朝陽及相關專家,從醫院門診廣場駛向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飛赴四千餘公裡之外的新疆阿克蘇地區。除了正常的組團援疆,這次行程還有一些特殊之處。和他們隨行的,還有一隻保溫箱,裡面是低溫保存著的2個角膜供體。「昨天,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教授洪朝陽遠程查房後說我有希望接受角膜移植!」
  • 遠程檢查的第二天清晨 他當即帶著角膜供體赴疆為患者手術
    左4為洪朝陽書記,左5為患者陸先生。「再次看到這個繽紛的世界,我到現在都以為是在做夢!」12月10日晚,新疆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14樓眼科病房裡,66歲的陸先生激動地握著浙江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眼科教授洪朝陽教授的手,不停說著謝謝。 陸先生8年前因外傷導致雙眼視物模糊,隨後在多家醫院治療,還曾做了右眼角膜移植手術。
  • 李震國書記看望慰問援疆幹部及家屬
    11月17日,三師圖市黨委書記、政委李震國前來東莞援疆工作隊調研,看望慰問援疆幹部及家屬,代表三師黨委向援疆幹部及其家人致以親切問候。
  • 角膜盲症患者獲救助,重見光明拾生活信心
    楚天都市報7月11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敖盼盼)「感謝愛眼公益基金的幫助以及曾院長的精湛醫術,讓我重見光明!」7月4日上午,來自仙桃的48歲劉金姣來院複診時感激地說道。原來,劉女士獲得了「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患者救助」,經歷了長達半年的不見天日後,在漢口愛爾眼科醫院成功實施了角膜移植手術,終於重見光明。說起之前的掙扎,劉女士依然難掩傷感。原來近20年來,劉女士的雙眼視力一直很差,勉強滿足日常需求,幹農活、做家務還能應對。
  • 史偉雲:讓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新聞—科學網
    每逢坐診的日子,他更是一分鐘也不願讓患者們多等——史偉雲的患者大多並非本地人,尤其是角膜病患者,約有70%以上來自山東省外。他們當中,不少人已經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醫院,最後在那些醫生的推薦下來找史偉雲,帶著困擾多年的疑難病症,也揣著「醫」到病除、重見光明的希望。
  • 中皓:造個角膜看世界
    杜同芝《環球》雜誌記者/張海鑫  如果將人的眼睛比喻成一部相機,那麼角膜就是這部相機的「鏡頭」。正是由於它位於眼睛的最外層,也很容易受到傷害。而角膜受損輕則使人視力受損,重則致人失明。  視力受損是全球一大難題。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顯示:全世界約有2.46億人視力低下,3900萬人目盲。
  • 來自成都的一片角膜讓漢川老農重見光明
    醫生在為角膜移植術後的萬爹爹進行檢查。 武漢晚報訊(記者唐智峰 通訊員裴霓裳)「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要謝謝你!」終於等到來自成都的一位逝者捐獻的角膜,移植術後重見光明的萬爹爹,6月9日即將出院時,向著西南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69歲的萬爹爹家住漢川市馬安鄉,是一名農民,幼年時他的右眼出現反覆紅痛症狀,之後的幾十年裡,他的視力逐漸下降,近年來幾乎失明。
  • 湖北武穴朱木橋社區何祥國:援疆幹部伍鴻傑是港城人民的好兒子!
    這是4月16日,全國模範社區,湖北武穴市刊江辦事處朱橋社區黨委書記何祥國為伍鴻傑頒發證書和感謝信時的一席肺腑之言。何祥國對伍鴻傑鄭重地囑咐:「拜託你,請把這封感謝信親手交給書記和鄉長!」感謝信最後說,在此,朱木橋社區黨委對伍鴻傑同志表現出來的愛崗敬業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愛心幫扶行為,表示真誠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感謝他為我社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給予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奉獻。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家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此感謝!
  • 胡朗民任省公安廳黨委委員、江西警察學院黨委書記 還有一批領導...
    胡朗民任省公安廳黨委委員、江西警察學院黨委書記6月17日,江西警察學院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宣布省委關於江西警察學院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調整的決定:胡朗民同志任省公安廳黨委委員、江西警察學院黨委書記。1965年12月出生的胡朗民是江西臨川人,大學本科,法學學士。
  • 醫療援疆鑄輝煌(系列四)丨鐵門關市人民醫院:援疆醫療團隊助力師市...
    在託管團隊和援疆專家的共同努力下,鐵門關市人民醫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鐵門關市人民醫院專家門診設有骨科(創傷、關節)、內科(心血管、呼吸)、外科(普外、胸外)、婦科、兒科、眼科等9個科室,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在內的多家省直醫院的專家每天出門診為患者進行診療。
  • 角膜移植助力患者重獲光明
    角膜移植就是用正常的眼角膜替換患者現有病變的角膜,使患眼復明或控制角膜病變,達到增進視力或治療某些角膜疾患的治療方法。一些引起患者嚴重視力受損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可以通過進行角膜移植的方法來治療而遠離痛苦。
  • 這個供電公司的黨委書記,今天赴榕捐獻造血幹細胞
    多日來,他已完成前期核酸檢測等工作,接下來他將完成動員劑注射、造血幹細胞採集等流程,並在17日正式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他也成為2021年寧德市首例、寧德市第11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正因為他的這份愛心,一位病患者將因他的捐獻而重獲生的希望。「我同意捐獻!」
  • 兩片角膜帶來四個光明人生 一片角膜可拯救多位患者
    3月上旬的一天,徐超超看了這世界最後一眼,終於永遠閉上了雙目。  當天晚上,按照她的遺願,溫州醫學院眼庫的醫療專家連夜取走了她的一對角膜。  移植手術在一個星期後陸續進行。三天的手術中,徐超超的眼角膜,被分別移植到了四名患者眼中。  如今,溫州樂清的高阿姨、永嘉的韓小姐、湖北的彭先生,以及金華的鮑阿姨,又一次看到了這精彩紛呈的世界。
  • 救星 | 鯊魚角膜居然可以用於移植手術!
    ▲圖片來源:網絡身為攝影師的他眼中的世界從來都是繽紛多彩,但是為了她,他選擇捐出自己的角膜,把色彩和光明留給了她。當她以為一切都已然成追憶的時候卻遇到了失明的愛人,珍藏在他身旁的,是她的照片。國內目前約有角膜盲症患者100多萬,其中30%以上急需角膜移植手術,否則將面臨失去眼球的危險。但每年能實施的移植手術不到5000臺,與龐大的需求相比,杯水車薪。人們去世後捐獻的眼組織,交由專業眼組織接收-保存庫(簡稱"眼庫")進行檢驗、處理、保存和分配,即可獲得用於移植手術的角膜。但傳統思想的制約及專業眼庫的稀缺,造成角膜捐獻的嚴重匱乏。
  • 山東援疆啟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
    培訓活動由山東省援疆指揮部和山東省教育廳聯合主辦,泰安市援疆指揮部、嶽普湖縣教育局、山東師範大學聯合承辦。活動為期8周,由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專家學者主講,對200名嶽普湖縣一線教育工作者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培訓,活動全程採用線上直播方式進行。喀什地區部分一線教育工作者參加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培訓。
  • 廣東省眼庫去年接受800餘例角膜捐獻 患者等兩年
    歌手姚貝娜死後捐出的角膜能幫助7個人重見光明。 C FP圖  日前,青年歌手姚貝娜捐獻了自己的角膜。  1月17日,東莞光明眼科醫院眼底外專科醫生鍾偉友也籤署了志願同意書,決定身後捐獻角膜。  角膜移植能夠幫助患者重見光明,手術成功率也達到了九成以上。但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約有20個眼庫。但幾乎都是「有庫無角膜」的「空庫」。  因角膜捐獻不足,絕大多數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甚至,這輩子都沒機會再見光明。
  • 閔澤同心緣 攜手育未來——「閔行區愛心物資捐贈活動」在澤普五中...
    6月26日,「閔澤同心緣 攜手育未來」閔行區愛心物資捐贈儀式在澤普縣第五中學召開。本次愛心捐贈活動是閔行區對口支援澤普,閔澤兩地人民心手相連的重要體現。這次捐贈由民革閔行區委、農工黨閔行區委主導,上海援疆澤普分指揮部籌劃,民革黨員、援疆教師陳迎峰組織協調,在閔行區合作交流辦、上海享物公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捐贈物品包括書包、學習用品、衣物等共計29930多件。活動中,澤普縣教育局黨委梁信民書記致辭。就上海閔行一直以來對澤普教育的支持,他表示誠摯感謝。
  • 福州兩位援疆教師捐贈口罩和印表機
    27日,奇臺縣第五小學舉行「愛灑福馨育桃李 情駐邊疆德永存」援疆教師捐贈物資活動。福州援疆教師馬燕莉、郭京分別向該校捐贈總價值近4萬元的5萬隻口罩和8臺印表機。  今年,福建共有57名教師在奇臺援疆支教,其中奇臺五小就有6人。在融入學校潛心育人、做好傳幫帶的同時,援疆教師還力所能及傾情解囊,努力改善學校教育教學條件。  「一來到奇臺,我就在想為學校做點什麼。」
  • 她和老伴要捐角膜捐遺體
    壽宴現場,在西安市眼庫副主任劉明的指導下,兩位老人填寫了角膜捐獻志願書,還籤了遺體捐贈志願書。親眼目睹兩位老人的善舉,鄉黨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劉明表示,老人的行為不僅會影響後輩,也給鄉親們做了個好榜樣,會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器官捐獻的公益事業中。   劉碧霞老人說,器官、遺體將來帶走也沒用,能幫助有需要的人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