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固仁
眼鏡對於雍正的實用功能讓他越發喜愛,以至於到了無處不放眼鏡的地步。
雍正的書房裡,燃著燭光 每當認真閱讀各種奏摺不覺清晰時,他就會隨手拿起眼鏡戴上,瞬時一片清晰,因此開始揮動毛筆開始了瘋狂的工作,由此雍正成了清代皇帝中最喜歡眼鏡的一位。
創意畫面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眼鏡,讓他開啟了大量文字工作,在他一生的一千多萬字的書批,即可直到他巨大的書寫量,加之眼力逐漸不濟,因此眼鏡的作用對他是不言而喻的。或許正是這種西洋傳來的玩意讓他眼前明亮豁然開朗,然後清晰的開展處理各項政務。
無論看或是寫都能藉助眼鏡把自己的弱點糾正過來,由此他對於眼鏡非常著迷,除了感嘆西方技藝精湛外,自己也經常對眼睛進行把玩,而後也不斷叫手下改造眼鏡,從而讓他的生活無處沒有眼鏡,堪稱不折不扣的「眼鏡控」。
眼鏡從明朝萬曆時期傳入中國,後,到了清朝時期,開始在宮廷中流行。眼鏡的出現解決了日理萬機的雍正處理文字時,視力不濟的問題,由此讓雍正把眼鏡從實用轉到玩物上來的地步。雍正有多喜愛眼鏡呢?大量收藏,數量可觀,甚至去世前夕還在收集眼鏡,堪稱不折不扣的「眼鏡控」。
影視畫面
有關眼鏡的論述,清朝的趙翼給了明確的解釋:「老人目昏,不辯細書,加此物於雙目,字明大加倍。」因此這裡的眼鏡大概是「老花鏡」之類,就是輔助老年人視力退化的,尤其的那些視物模糊的老眼昏花,戴上這個鏡子後猶如將蒙上雲霧的雙眼,在鏡片的作用下迅速變得撥雲見日,一目了然。也正因此,剛剛流傳進宮廷時,眼鏡非常昂貴,「或頒之內府,或購之賈胡,非有力者不能得。」因此雍正時期的宮廷眼鏡還是相當罕見難得的。
雍正有多喜歡眼鏡呢?通過當時的重要資料《活計檔》可以看出,雍正四年的八月,一次就拿出一百多副眼鏡叫內務府「收拾」。還有一些「外進眼鏡」,一百副配做盒子。而且這些眼鏡都明確註明「上用」,就是皇上使用。此後關於眼鏡的記載比比皆是,「照朕用的眼鏡,再做十副」、「做上用眼鏡十副」等等。只有一雙眼睛的雍正為什麼如此喜歡眼鏡呢?用得過來嗎?甚至在他的起居地和辦公場所無不放著眼鏡,比如在四宜堂如意床上,京中大殿、乾清宮陳設內、弘德殿甚至出外時的車上等等,可謂眼鏡無處不在,隨時取用。
相關畫面
除了「外進」眼鏡外,雍正也叫怡親王搜集上好材質由宮中自己打造。如使用珍稀水晶、茶晶等「備挑選磨眼鏡用」。雍正是個完美主義者,凡是自己用的不可有任何瑕疵,他對眼鏡框的製作也提出意見「其鋼鉤上節做骨頭的,下節做銅的。」甚至有一次別出心裁,叫人在眼鏡框梁上雕刻一個「壽」字,這些細節都說明了他只求追求精緻的程度。除了眼鏡,連同眼鏡盒也要非常完美考究,雍正沒事就對這些玩意進行琢磨。有一次做「壽字錦盒」,特別強調「上面刻壽桃」和「繡喜相逢眼鏡套」等等。對於自己珍愛眼鏡的外,他經常也把眼鏡作為特殊恩寵賞給大臣。比如他最器重的怡親王,經常把玳瑁圈水晶眼鏡賞給他。趕上心情好,雍正對那些有跟看書有關又視力不好的下人也給賞賜,比如負責篆刻的西華 就曾得到過一副茶晶眼鏡。
雍正批示
對給臣下賞賜眼鏡還有一會頗為有趣的小事。雍正將自己戴過的眼鏡賞賜給自己的寵臣,不幾天這位總兵發來奏摺,雍正還不忘在批示中問:「朕所用眼鏡一副賜卿,未知可對眼否?若不對,不必勉強,隨便交回,朕另頒來。」這位總兵回覆說:「今領承玉寶,晶瑩徹朗,纖毫無障,恰與臣目適相對合。」雍正看後很高興,依舊很有興致地說:「此朕案邊親用之鏡,本日批畢,隨便拈來賜卿者 若對眼,則卿之目力尚好,朕深為欣悅。」
可見愛屋及烏,找到了知音似的,讓雍正很有成就感。
從始至終,雍正確實喜愛眼鏡,甚至在他去世的前兩天還在要求內務府呈進兩副水晶眼鏡,可謂追求了一生這個重要的「玩具」。
行樂圖
雍正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愛好。這些小玩意,甚至是唯一解除疲憊放鬆身心的方法。
由於政務忙碌,他基本沒有外出時間,就叫人在各處安放望遠鏡,自己獨自瞭望,以此解除政務疲憊。他也經常叫人做拿出當時稱之為「千裡眼」。 也就是今天的望遠鏡,用來瞭望。比如在諭旨中:「將千裡眼多做些備用。詢問做千裡眼人,茶晶、墨晶、水晶若做的千裡眼,看得遠的多做些。」一段時間後,雍正又提出自己的新鮮創意,「這次式樣卻要與鼻煙壺放在一起。」並且明確了千裡眼的使用範圍,一部分給軍人使用,一部分作為賞賜。「賞賜將軍常德無籤千裡眼二件,提督哈元生黃紙籤千裡眼二件。」至於雍正自己則用來觀覽風景。
影視畫面
除了這個,雍正還喜歡玩鼻煙壺,鼻煙壺在製作上極其注意工藝,從用料到外在藝術設計都十分考究。雍正有時琢磨時,突然腦洞大開,馬上提出想法:「鼻煙壺口袋甚華麗了,將樸素、文雅些的做幾個。」、「此(鼻煙)盒內西洋畫片擋臉,不好,著改做、收拾。」
儘管挑剔,性格追求完美,因此非常難伺候,但是對於一些進呈的物品一見鍾情的物件也不吝賞賜。有一次,下人送來「畫飛鳴宿食雁琺瑯」的鼻煙壺時,他相當滿意地問:「此鼻煙壺畫得甚好,燒造得亦甚好,畫此琺瑯是何人?燒造是何人?」
屬下匯報說:「此鼻煙壺系譚榮畫的,煉琺瑯料的是鄧八格,還有太監幾名、匠役等幾名,幫助辦理燒造。」雍正聽完相當滿意,於是命人賞賜二十兩銀子,其餘參加的工匠也賞銀十兩。這些都說明,雍正的個人生活十分豐富多彩,從性格來看確實是個完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