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通寶有多少個版式?

2020-12-21 富哥愛收藏

雍正通寶為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鑄造,它屬於第三代清錢,與「順治通寶」、「康熙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稱之為五帝錢。

雍正通寶算是清錢中存世較少的一類,由於雍正帝在位時間的原因,此錢幣鑄造的時間也是較為短暫,公元1735年就已經停止鑄造了,十幾年的時間加上雍正帝在位時對錢幣鑄造格外看中,工藝和材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鑄造的質量提高了,相對鑄造的數量也會相對降低,這也保證了雍正通寶在清錢中地位居高的原因之一了。

物以稀為貴……

各錢局在鑄造雍正通寶中都是較為統一規範,其版式種類不是很多,基本都是為小平錢流通使用,大錢少見。

要說版式不同有多少種,這個只能從各鑄造錢局來辨別了,當時鑄造雍正通寶的錢局在15個左右,它們分別是:寶泉局、寶源局、寶河局、寶安局、寶昌局、寶浙局、寶雲局、寶蘇局、寶南局、寶鞏局、寶晉局、寶濟局、寶武局、寶川局、寶黔局等。

這15個錢局的雍正通寶工藝較為相近,只有幾個錢局的相對精美一些,這也是評定其價值高低的一種依據,雍正通寶市場價值在350-1000元左右一枚,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理性收藏,切勿上頭……

相關焦點

  • 盤點:雍正通寶泉局十六種不同的版別
    收藏清錢的泉友都知道,雍正通寶在十帝錢中的地位應該說是最重要的,無論是一套十帝錢還是一套五帝錢,它的價位高低主要取決於雍正通寶錢的價位。雍正通寶錢背均採用順治四式,錢背均為滿文標識。今天為大家整理一下雍正寶泉局值得收藏的十六種版別。
  • 雍正寶源局名版:含珠通、三離畫、大字版、五筆鄉等版式特徵
    之前我們講過雍正通寶寶泉局中的一些重要版別,一共整理了16種版別,雍正通寶泉局十六種少見與常見的版別匯總,想了解的可以點此連結,今天我們整理一下雍正通寶寶源局的一些重要版式,如闊緣版、大字大滿版、三離畫版、五筆鄉版、斷走通、長通寶、短矮通、含珠版等;闊緣版雍正通寶寶源局闊緣版也就是大寬邊
  • 這些乾隆通寶版式,遇到就別錯過!
    萬選錢的意思是指大樣錢由於個大精美,在普通制錢裡面顯得非常出眾。 乾隆大樣近些年價格上漲較快,記得十年前在市場上3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品相不錯的,到現在價格已經上漲20倍左右。影響乾隆大樣的市場價格有三個因素:品相、尺寸、版別。
  • 五帝錢: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種通寶
    五帝錢是指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皇帝的銅錢,可擋煞、避邪。其錢體制仿照唐代會昌開元,錢背鑄造有各地局名一字,排列在穿孔之上或者穿孔之右,其字共22個(戶、工、臨、寧、原、宣、同、江、西、陽、前、延、襄、東、河、薊、廣、昌、浙、陝、福、雲)錢徑2.5-2.6釐米,重3.8-4.5克。
  • 嘉慶通寶版式初探之「細說&長慶、文慶、夂慶」
    長慶的名氣很大,玩清錢的朋友幾乎都聽到過他的大名,但是卻不認識它,只聞其名,不識其人,遇見了都不知道打個招呼,這實在是一件讓人很尷尬的事情。看見過有人把長慶方頭通,當普通嘉慶背星賣的,也時常有泉友發個嘉慶通寶出來,就說是長慶,一看,差十萬八千裡,甚至犯這些錯誤的,很多還是玩泉的老手。
  • 五帝錢之乾隆通寶,一年大漲50%?其實還在漲,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乾隆通寶寶浙局)乾隆在位六十年,共開設了二十六局,如果算上停鑄、試鑄的爐局,多達47個乾隆通寶改變了雍正時期的嚴格控制錢局的做法,錢局逐漸增多,隨著新疆地區的統一和歸化(乾隆通寶寶泉大樣山底隆,成交價1700元)乾隆通寶面文複雜乾隆通寶的面文比較複雜,以宋體為主,還有楷書、真書等各種字體,文字皆為直讀,即從上至下,從右至左。背文來說,採用的雍正通寶的版式,都是滿文局。
  • 雍正通寶裡的神秘客:寶鞏名版不只關刀鞏,還有寬鞏、細字等名版
    雍正通寶處於大清王朝的兩個盛世中間,鑄造時間不短不長,製作精整,大小適中。加上雍正帝對幣制的改革,規定一省只能有一個鑄錢局,加強了幣制的統一。在整個清朝錢幣中處於中流砥柱的作用,具有很高的保值性,成為各類藏家喜愛的熱門貨,市面上極品貨越來越少。雍正寶鞏局,「鞏」指甘肅省鑄錢局。
  • 雍正通寶·大清鎮庫錢,稀少版本,一枚124萬難求
    一枚大清鎮庫「雍正通寶」大錢(見圖)。
  • 元祐通寶元佑通寶圖片及價格,元佑通寶價格表,最新元佑通寶值多少錢
    中國最早的錢幣元祐通寶,因在市場是極其少見的一種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由於早已不在流通領域,留存下來的亦少之極少,更是歷史的見證。元祐通寶的錢幣形制為對錢,有小平、折二和折三,銅、鐵質地均有。元佑通寶錢文書法,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司馬光和蘇軾所書。「蘇體」,水流雲行,跌扑縱躍,蒼勁豪放。篆書,似為司馬光所書,筆畫緊湊,舒緩典雅,秀麗柔美。
  • 都是鹹豐通寶銅錢,憑啥有些那麼貴?
    在這種情況下,鹹豐的年號錢面臨著嚴重的貶值,而且由於製作簡陋,形制混雜,銅錢上的錢面文字也有著二十九局之多,而且由於經濟壓力,很多錢局還鑄造了質量不佳的鐵錢,種種原因導致鹹豐通寶錢之間的差異巨大,讓鹹豐通寶成為了清朝銅錢發行種類最多最複雜的存在。為啥有的鹹豐通寶會那麼值錢呢?
  • 政和通寶.鑑賞解析
    政和通寶.篆.楷各一枚鑄幣時期:北宋.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鑄行鑄幣材質:銅質,銀質,鐵質鑄幣尺寸:政和通寶篆書體小平錢直徑在24mm左右,厚度在1.2mm左右;楷書體小平錢直徑在25mm左右,厚度在1.5mm左右。
  • 開元通寶對五代十國鑄幣的影響
    開元通寶是我國古代幣制的一個裡程碑,對後世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鑄幣都有影響,這次簡單梳理一下唐朝後續的五代十國貨幣受開元通寶最直接的延續影響。五代五代時期其實就是唐朝的延續,其實也就是改朝換代,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基本沒有太大的動亂。
  • 太平通寶.鑑賞解析
    鑄幣重量:1.隸書太平通寶重量一般在4g左右;2.篆書太平通寶重量一般在4.3g左右。(其它版式錢暫不說明,敬請諒解) 鑄幣特徵:太平通寶是宋代第一種年號錢,也是其錢文為隸書與篆書相對而制的第一種對錢;樣式為方孔錢幣,在中國歷代王朝中多有鑄造,以其用途,可以分為行用錢和厭勝錢(俗稱花錢)兩類;今天主要講解行用錢,此錢幣銅質精美,肉郭周正,錢文順讀,字體端正醇謹,形制和宋元通寶相似,錢文書體真書兼八分,光背或有星月紋,以銅質小平錢為主,另有鐵錢和鐵母
  • 元祐通寶.鑑賞解析
    元祐通寶以上為本人收藏的普品,歡迎鑑賞……鑄幣時期:北宋哲宗趙煦元祐元年(公元1086-1093年)鑄行>鑄幣材質:銅、鐵鑄幣尺寸:元祐通寶小平錢直徑一般在24mm左右,穿徑在6mm左右,厚度在1mm左右;折二錢直徑大約在25-30mm左右,厚度大約1.6mm~2.0mm 左右。
  • 「30秒懂幣」詳解北宋元豐通寶和元祐通寶的主要版別!
    元豐通寶北宋神宗趙頊,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鑄造。有小平,折二錢和鐵錢。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三種,互成對錢。版別極其複雜,其中以背月小平錢,小平大字篆書,隸書比較少見,另有鐵錢,其中背"陝"者罕見。宋神宗時所鑄行的"元豐通寶",有篆、隸、行草之體,其中又以蘇軾所書隸書元豐錢最為名貴,收藏界稱之為"東坡元豐"。"
  • 乾隆通寶「寶泉局」有多少種版別?史上最細,新手泉友請終身收藏!
    有關「乾隆通寶寶泉局有多少種版別」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新老泉友。根據《清錢版別圖鑑》上收錄的「寶泉局-乾隆通寶」版別高達到近百種。如此多的版別全部掌握是不現實的,也沒有這個必要。想「玩轉」寶泉局乾隆通寶,只需要掌握其分類標準以及幾個主要的版別即可。換言之,就是能認出幾個價格稍貴的版就足夠了,畢竟撿漏也是玩古錢幣的最大樂趣嘛!
  • 同治通寶寶雲局鑄錢淺談
    從筆者收藏的實物來看,雲南寶雲局鑄造的同治通寶,主要有平錢和當十兩種:其中平錢的面文書寫風格大同小異,外形上有大小樣之分。大樣的直徑25毫米左右,厚1毫米,重量在3.2~4.5克之間。
  • 弘光通寶初探
    十月初二,戶部侍郎何楷向弘光帝上奏了關於鑄錢的相關事宜,次日,弘光帝下令依部議開鑄了弘光通寶錢。由此可知,南京朝廷鑄造弘光通寶時間可以確定為崇禎十七年十月。弘光元年正月初三,朝廷下令開爐鼓鑄弘光通寶錢。弘光通寶新錢的錢式依一錢為準,作銀一釐,法定每文錢重一錢,每錢兌銀一釐,舊錢重八分以上者,準二文抵新錢一文,七分以下者,則碎為銅,照時給價,行使薄小低劣錢者,沒收其資本。
  • 小議常平式乾隆通寶
    常平式寶福局乾隆通寶  所謂常平式古錢,上起秦漢半兩、五銖,下至清康熙、雍正方孔圓錢,一千多年間,無一本錢幣著錄上有這個專用名詞。但令人費解的是,唐宋元明到大清順治、康熙、雍正時期,闊緣大錢可謂比比皆是,卻無一枚被稱為常平式。  另一說:常平錢一詞源於鄰國日本,日本在古錢幣學家對中國曆朝歷代古錢研究頗細、分類極詳,曾把乾隆年間寶蘇、寶浙兩局鑄的寬緣較大的錢稱之為常平式,被中國專家引用至今。
  • 宋元祐通寶
    有小平、折二,銅、鐵均有,鑄造量大,版式眾多。錢幣詳情歷史年代:北宋哲宗趙煦元祐年間(公元1086年~1093年)鑄造。錢面文字:面文「元祐通寶」旋讀,錢文篆書,行書成對,多為光背,有背「陝」字者。面值:小平、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