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錢: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種通寶

2021-02-13 大乘珠寶
【新朋友】點上方藍色小字「大乘珠寶關注

五帝錢是指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皇帝的銅錢,可擋煞、避邪。把五帝錢放在門檻內,可擋尖角衝射、飛刃煞、槍煞、反弓煞、開口煞;放在身上或者常用的抽屜裡可以避邪,不被邪靈騷擾,或是手提包裝著,或用繩穿著掛在頸上,可增加自己的運氣

順治通寶

       順治通寶鑄於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主國的順治元年(1644-1661年)。法定成色應為銅七,鋁錫三,千文一吊,值銀一兩,然各省的鑄造大多有差異並且有私下鑄造的。順治通寶錢面文,以工整的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按照錢的背文區別為五種樣式,也就是久享盛名的"順治五式"錢。 
       第一式:仿古錢。錢徑約2.4釐米,重3.8克左右,錢背光而無文。 

      第二式:漢字錢。其錢體制仿照唐代會昌開元,錢背鑄造有各地局名一字,排列在穿孔之上或者穿孔之右,其字共22個(戶、工、臨、寧、原、宣、同、江、西、陽、前、延、襄、東、河、薊、廣、昌、浙、陝、福、雲)錢徑2.5-2.6釐米,重3.8-4.5克。


       第三式:一釐錢。順治十至十七年(1653-1660年)所鑄權銀錢,穿孔左邊的"一釐"表示每錢折錢釐行用。穿孔右邊一般為鑄的局名,總共十七個字,比第二式漢字錢少了延、西、前、襄四局。錢徑2.6釐米,重4克左右。 


         第四式:滿文錢。錢背鑄有兩個新滿文,穿孔左邊為「寶」,穿孔右邊為「泉」或者「源」,為戶、工兩部所造。錢徑2.7釐米,重4.4克左右。

         第五式:滿漢文錢。錢背穿孔左邊是滿文"寶",穿孔右邊是各鑄局名,共有:臨、寧、原、宣、同、江、東、前、薊、昌、浙、陝等十二局。錢徑約2.8釐米,重4-5克。


        順治五式錢中以第五式滿漢文錢的製作最好,銅色滋潤,流存於世上最多。另外還有合背錢以及記重記值的當十大錢,都很少見。順治五式錢為清代貨幣的形制奠定了基礎,以後各朝大多沿襲順治的錢制,並參照鑄行,影響很是深遠。

         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1662~1722年)。錢徑2.5-2.9釐米,重3.8-5.5克。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  
        康熙通寶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  
        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  
        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錢背穿孔左邊是滿文局名,穿孔右邊是漢文局名,共計有22個鑄局。其中主要的20局記名改為口訣便是: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另外有甘肅鞏昌局鑄的"鞏"字錢,山西省局鑄的"西"字錢,都是少見的品種。以上兩類錢在製作上也與順治錢相同,其錢徑2.5-2.9釐米,重3.8-5,5克。  
         康熙四十一年(1720年)又鑄半重"輕錢",折價使用,但流傳於世上卻不多。現在流存於世上的劣等小砂版、鵝眼錢等都是私鑄錢。另外還有少許數量的背鑄星月的錢,還有合背錢,記地支錢,當十大錢等,品類很多,但數量較少。

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臺桂陝雲漳

        雍正通寶

         雍正通寶鑄於清世宗雍正年間(1723一1735年)。錢徑一般約2.6~2.8釐米,重3.6~5.4克。雍正通寶錢按順治四式滿文錢造,錢面文字"雍正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  
        錢背穿孔左邊是滿文"寶"字,穿孔右邊是計局的滿文,其局共計有15字(除戶、工二部外,均為省局名,州、府局已廢);泉、源、鞏、河、蘇、昌、浙、雲、南、武、黔、川、晉、濟、安。  
       雍正錢形態工整,規格統一,在清代錢幣中居於少而精的地位,由此可知雍正錢法嚴謹。現今流傳於世上的還有"貴粥"黔局大樣錢一種,形制類折二錢,很少見。

黔、川、雲、安  
蘇、浙、鞏、濟  
河、晉、武、昌  
  源、泉 


        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鑄於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乾隆通寶錢徑約2.2-2.6釐米,重約2.4-4.8克。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乾隆通寶連寶泉、寶源在內先後有22局開鑄,薪疆地區新用方孔圓錢,開設伊利、際克蘇、葉爾羊、客十葛爾等局,因用自產紅銅鼓鑄、故稱為"薪疆紅錢"或"普爾錢"("普爾"維語即錢的意思)。乾隆通寶只少數錢背文看見星號或漢字。乾隆通寶還有合面錢、吉語錢以及私鑄劣質錢、鵝眼錢等,品類不下百種,存於世上的有雕母數種,至為珍貴。

雲、浙、武、福,蘇、陝、黔、廣,南、晉、川、昌,桂、直、源、泉



嘉慶通寶

        嘉慶通寶是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鑄。因幣材含銅及鉛錫各半,故錢質灰暗脆弱,兼雜以私鑄劣質小錢,為清代制錢中品相甚差者。「嘉慶通寶」楷書,直讀,背滿文左「寶」右記局名19字。徑2.2~2.6釐米,重2~4克。

直晉廣川 ,陝蘇雲東,南昌源泉,福桂浙黔




相關焦點

  • 雍正通寶有多少個版式?
    雍正通寶為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鑄造,它屬於第三代清錢,與「順治通寶」、「康熙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稱之為五帝錢。雍正通寶算是清錢中存世較少的一類,由於雍正帝在位時間的原因,此錢幣鑄造的時間也是較為短暫,公元1735年就已經停止鑄造了,十幾年的時間加上雍正帝在位時對錢幣鑄造格外看中,工藝和材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鑄造的質量提高了,相對鑄造的數量也會相對降低,這也保證了雍正通寶在清錢中地位居高的原因之一了。
  • 五帝錢的順序 五帝錢是哪五帝目前最新市場行情
    大五帝錢非常稀少,五帝錢有大五帝錢與小五帝錢之分,大五帝錢指的是秦半兩、漢五銖、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大五帝錢材質屬於青銅
  • 2020年收藏乾隆通寶,多留意這些版別
    雍正十三年,清高宗即位,改元為乾隆,乾隆帝在位60年,鑄錢數量遠遠大於雍正和順治通寶錢,所以雍正錢和順治錢價格較高。但是有很多人轉向鑄工精美的乾隆通寶上,「乾隆」諧音「錢隆」,象徵財多生意興隆之意,無論是五帝錢還是「錢到家」(乾隆道光嘉慶),都離不開乾隆通寶。
  • 再有人來問我五帝錢怎麼防小人、破風水啥的,我就忍不住要罵人了
    最近,總有朋友來問四目哥,有沒有五帝錢掛墜。我問要它幹嘛,朋友回答是破風水,防小人。最初四目哥以為是個別案例,但四目哥發現年底了來問的人越來越多,結果我這上網一搜,好傢夥!這五帝錢火得跟郭德綱似的。四目哥從網上搜索知得,五帝錢是指清代的五個帝王,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四目哥覺得,如果你是歷史界的好愛者,那麼收藏一些,個人愛好嘛,這個一點毛病都沒有。但如果你還真指望五帝錢能防小人、破風水,那四目哥就要好好「教育」你了。
  • 五帝錢之嘉慶通寶,十九局中藏著寶,認會了可撿漏
    嘉慶通寶是五帝錢的壓軸之錢。以五行來說,嘉慶屬南方火。(嘉慶通寶寶源小平母錢,圖片來自華夏古泉網)嘉慶通寶這個皇帝當得既平順,又保守。嘉慶作為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很早就被秘密立為皇儲,所以沒怎麼經歷爭位的殘酷。
  • 五帝錢之乾隆通寶,一年大漲50%?其實還在漲,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而乾隆通寶做為五帝錢之一,在風水、民俗中消耗很大,有些直接埋在地裡,門檻下,已經不再流轉,存世量也在不斷縮減,所以乾隆通寶這幾年價格高速增長,一點也不奇怪。早五年2、3元一枚的,現在輕鬆起步30元,品相稍好點的過百,裝盒子的美品200-300也普遍了。乾隆中也不乏千金難求的珍品。乾隆通寶在五帝錢中五行屬金。「乾隆」年號寓意「天道昌隆」。
  • 小五帝錢之乾隆通寶版別圖文賞析
    前文我們主要介紹了順治通寶,我們講大五帝錢因為歷史原因存世量少,因此收集的藏家也少,對比來說小五帝錢也就是清朝的五個帝王,在他們的統治下文化經濟都空前繁榮,所以錢幣的鑄造量、流通量都非常可觀,這就造就了這小五帝錢流通傳承非常的廣,再加上後世之人賦予它們的美好寓意,所以收藏小五帝錢一度風靡全國
  • 「五帝錢之最」,普通版價格最貴的銅錢,你有嗎?
    雍正通寶介紹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雍正時期正好是康熙盛世剛過完,雍正也接收了康熙留下來的遺產,雍正在位時期鑄造的錢幣也是非常的精良,不僅形制規範,字體也是非常的優美,因此雍正通寶也為後來清朝的錢幣樹立了一個典範,乾隆嘉慶年間的錢幣,大多數也是類似雍正時期的風格,雍正通寶雖然在盛世,但是鑄造量卻是五帝錢中最少的,因此雍正通寶的價格相對來說也是比較貴的
  • 真跡比對: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誰的書法更勝一籌?
    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後的第一位皇帝是順治,隨後便是後世知名度極高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這四位雖然都是清朝早期的皇帝,但其漢語書法造詣卻足以驚豔世人。以下,我們就不妨一一介紹,欣賞比對一番。
  • 康熙:病死;雍正:病死;嘉慶:別鬧了
    巔峰時期的鰲拜,黨羽勢力遍及朝廷上下、京城內外,甚至連康熙皇帝身邊的近侍太監、大內侍衛都是其親自安排。為了扳倒鰲拜,康熙皇帝隱忍數年,不惜犧牲了忠誠的舒克薩哈;為了扳倒鰲拜,孝莊太后甚至親自出面拉攏了輔政大臣之首——索尼。此時的鰲拜,遠勝於雍正朝的年羹堯、乾隆朝的和珅,甚至能比擬順治朝的多爾袞。
  • 【錢幣收藏番外篇】專注於外行人推廣的「五帝錢營銷」
    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上逐漸出現了很多人造節日
  • 【道家】五帝錢以及用法原理
    五帝錢是指清朝順治、 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皇帝的銅錢,據說有擋煞、防小人、避邪,旺財之功效。女孩 子可以用紅線把五帝錢穿起來掛在包包上,也可以隨身掛帶,用以避邪。3、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帝處於中國國力最強大的年代,時代相連,國運昌盛,社會安定繁榮,帝王獨尊,百姓樂業,錢幣鑄造精良,流通時久,得「天、地、 人」之精氣,故能鎮宅、化煞,併兼具旺財功能。下列情況都可以用五帝錢 鎮之化解:1.住宅門對樓梯:樓梯向下洩宅之氣財留不住,容易破財。樓梯向上 形成煞氣,影響健康,容易受傷。
  • 順治給多爾袞定罪,康熙雍正都未敢翻案,為何乾隆卻敢?
    後來繼位的康熙和雍正也從未質疑這樁冤案,到了乾隆,才給多爾袞平反了。這又是怎麼回事?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我們都知道,多爾袞一生傳奇,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他在少年時期就已經跟隨著努爾哈赤東徵西戰,後來更是成為清朝入關的領導者,他雖然並沒有帶領清軍奪取天下,卻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
  • 四種經常佩戴的銅錢,你見過幾種?它們有哪些不用的寓意?
    五帝錢指的是中國歷史上五位帝王在位期間所鑄造並流通的銅錢,又稱為"帝王錢"。五帝錢有大五帝錢與小五帝錢之分。小五帝錢又稱「清代五帝錢」,是清代入關後的前五位皇帝在位鑄造的錢幣,即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為什麼要選擇這五位皇帝呢?
  • 小議常平式乾隆通寶
    常平式寶福局乾隆通寶  所謂常平式古錢,上起秦漢半兩、五銖,下至清康熙、雍正方孔圓錢,一千多年間,無一本錢幣著錄上有這個專用名詞。  究其來源,是乾隆年間寶蘇、寶浙局所鑄一種寬緣錢,與朝鮮國李氏王朝所鑄的寬緣錢常平通寶相若,故有的錢幣學家稱之為常平式。但令人費解的是,唐宋元明到大清順治、康熙、雍正時期,闊緣大錢可謂比比皆是,卻無一枚被稱為常平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