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給多爾袞定罪,康熙雍正都未敢翻案,為何乾隆卻敢?

2020-12-21 歷史有事說

提到多爾袞,相信無人不知。1644年,他指揮清兵入關,入主中原。但可惜的是,他戰功赫赫,卻並未成功爭得帝位。只是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但在順治帝登基後,卻給多爾袞定下了謀逆之罪,還追回了他的一切封號。後來繼位的康熙和雍正也從未質疑這樁冤案,到了乾隆,才給多爾袞平反了。這又是怎麼回事?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我們都知道,多爾袞一生傳奇,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他在少年時期就已經跟隨著努爾哈赤東徵西戰,後來更是成為清朝入關的領導者,他雖然並沒有帶領清軍奪取天下,卻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如此英雄人物,卻被順治剝奪了廟號,還取消了他的封號。這究竟是為什麼?

順治六年,多爾袞的王妃博爾濟吉特氏去世,多爾袞為此消沉許久,還生了一場大病。但順治並沒有前來探望多爾袞,這讓多爾袞在很多人面前都表達了對順治的不滿。但在多爾袞去世後,順治下召追封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並定其廟號為成宗。如此禮遇,怕是其他人所沒有人的,可見多爾袞對清朝的貢獻之大。然而,多爾袞的舊部蘇克薩哈等人,卻向順治告發多爾袞有謀逆行為,並且有很多臣子站出來附和,順治帝這才轉變了自己的態度,最終給多爾袞定下了謀逆之罪。

順治帝的態度非常堅定,甚至將一些請求恢復多爾袞的爵號的臣子流放到了寧古塔,至此再沒有人敢提出質疑。甚至連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也未敢關注此案。一直到一百多年後,乾隆才鼓起勇氣做出了這個決定:為多爾袞平反。不過,在清朝這個比較看重祖宗成法的朝代,雍正也不敢輕易做出這個決定。他先是試探性的頒布了一道諭旨,並釋放出了一個明顯的信息,即多爾袞不能一概抹殺。之後,才徹底為多爾袞平反。

要論乾隆敢為多爾袞平反的原因,其實有兩點。第一點是多爾袞的確功大於過,那些所謂的謀逆之罪,根本無法掩蓋多爾袞的赫赫戰功。當初清軍入關時,正是由於多爾袞的管理嚴格,才保障了軍隊並未遭到太激烈的抵抗,可以說,他是清朝定鼎北京的首位功臣。第二點原因是,這是乾隆一種變相的自我誇耀。從多爾袞開始,乾隆將很多以前的冤假錯案都翻出平反,乾隆的內心深處是希望自己能夠做的更加優秀。所以替多爾袞平反,可以說是做給康熙看的。你如何認為呢?

相關焦點

  • 順治給多爾袞定罪,康熙和雍正都不敢翻案,為何乾隆敢為其平反?
    不過,在清朝歷史上有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情:順治給多爾袞定下謀逆之罪,追回其一切封號,並不準為其求情鳴冤,後繼的康熙、雍正兩位強勢君主也從未敢質疑這樁冤案,但乾隆卻鼓足勇氣,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
  • 順治給多爾袞定罪,後代康熙雍正都沒敢反駁,為何乾隆出來叫板?
    在多爾滾去世之後,順治曾經封他為義皇帝,但沒多久又把它所有的榮譽和封號追回,還定了一個謀逆的罪。當時很多人都為多爾袞求情,但順治的態度很堅決,還給這些求情的人定了罪狀。關於多爾袞的案件一直到乾隆時期才被翻案,而前面的康熙和雍正都不敢為他翻案。
  • 順治定多爾袞謀反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碰此案,乾隆為何敢翻案?
    順治定多爾袞謀反罪,康熙雍正都不敢碰此案,乾隆為何敢翻案?多爾袞,在清朝歷史上佔了極大筆墨,他活著,創造了不少傳奇,死後,更引發了許多爭議。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十四子,他天資聰慧,跟著努爾哈赤立下過赫赫戰功,被賜「墨爾根岱青」的稱號。這是誇耀他,是位足智多謀,文韜武略皆出色的人。
  • 真跡比對:順治、康熙、雍正、乾隆,誰的書法更勝一籌?
    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後的第一位皇帝是順治,隨後便是後世知名度極高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這四位雖然都是清朝早期的皇帝,但其漢語書法造詣卻足以驚豔世人。以下,我們就不妨一一介紹,欣賞比對一番。
  • 五帝錢: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種通寶
    五帝錢是指清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個皇帝的銅錢,可擋煞、避邪。        順治五式錢中以第五式滿漢文錢的製作最好,銅色滋潤,流存於世上最多。另外還有合背錢以及記重記值的當十大錢,都很少見。順治五式錢為清代貨幣的形制奠定了基礎,以後各朝大多沿襲順治的錢制,並參照鑄行,影響很是深遠。
  • 康熙:病死;雍正:病死;嘉慶:別鬧了
    鰲拜,「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的侄子,身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的「滿洲第一勇士」。清朝入關之前,鰲拜跟隨皇太極南徵北戰、屢立戰功,乃係皇太極手下最為信任的武將。皇太極駕崩後,鰲拜堅定擁護豪格繼位而得罪了多爾袞,曾前後三次差點被多爾袞處以極刑;順治皇帝親政以後,感念鰲拜的忠誠而對其委以重任,並在臨終任命其為輔政大臣。可等到8歲的康熙皇帝繼位後,因為索尼年老避禍、蘇克薩哈威望不高,遏必隆又是一個牆頭草,反倒讓排在最末尾的鰲拜迅速崛起,獨攬朝政大權。
  • 甄嬛的歷史原型嫁給雍正還是乾隆的生母,為何卻拒絕和雍正合葬?
    孝莊去世後,靈柩停放三十七年,最終由雍正營建昭西陵安葬。孝莊太后對於康熙皇帝,可以說是對其一生影響最大的人。從在順治皇帝去世後,力保康熙登基,到後來又幫助康熙扳倒扳倒權臣鰲拜,平定「三藩之亂」,可以說康熙朝前中期朝局穩定、皇權加強,孝莊太后是有著極為突出貢獻的。
  • 九子奪嫡後,雍正革去胤禩王爵,乾隆後來為何又為他翻案?
    事實上,從康熙時期,清朝的經濟、文化就開始慢慢的發酵,走上正軌,所以當時的清朝是在發展中。而到了雍正時期,雍正勤政愛民,而且是清朝歷史上最刻苦的皇帝,所以他在位期間,清朝正式走上頂峰。乾隆時期,乾隆皇帝作為一個"富二代"皇帝,因為國庫充盈,更是能夠好好放手去治理國家,這三個時期被稱為盛世。
  • 10歲少女被康熙看中,為雍正生下嫡長子,成唯一的烏拉那拉皇后
    清朝歷史上,烏拉那拉氏曾出過三位皇后,第一位是多爾袞的生母孝烈武皇后,即大妃阿巴亥,順治親政後,對多爾袞進行清算,阿巴亥的皇后封號一併追奪。第二位是雍正結髮妻子孝敬憲皇后,孝敬憲皇后是當年康熙親自指給雍正的嫡福晉,陪伴雍正四十年,是雍正唯一的妻子。第三位是乾隆繼後,雖然《清史稿》等史料中稱這位皇后為烏拉那拉氏,但事實證明,這位皇后是海西女真輝發部國主後裔,也就是說,乾隆繼后姓氏應該為輝發那拉氏。 如此以來,清朝歷史上唯一的烏拉那拉皇后便是雍正的原配孝敬憲皇后。
  • 順治24歲就去世了,為何能生14個兒子?專家:不能讓多爾袞背鍋
    倘若順治能對妃子們都雨露均沾的話,生二十四個孩子都是很正常的——比如他的兒子康熙,相對他的父親順治而言,康熙在24歲的時候孩子比順治多的多。很多人猜測或許順治生孩子有一些隱情——那就是當年順治的十四個孩子中有多爾袞的私生子。但其實這個觀點根本是站不住腳的。就算多爾袞當年手裡把握著真正的大權,他也不敢十分大膽的進入順治皇帝的後宮,否則他就是第二個董卓,必然會成為眾人議論的對象。而多爾袞也是一個懂大局的人,他自然不會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 同為輔政王,為何多爾袞和奕訢境遇相差極大?
    清朝十來個皇帝中,以未成年身份登基的有: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和宣統,年幼的他們沒有能力治理國家,故而需要有輔政大臣或者輔政王爺協助處理國家大事,在清朝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三位輔政王爺,他們分別是:睿親王多爾袞、恭親王奕訢和醇親王載灃。
  • 清代12位皇帝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無人敢質疑,乾隆只在中間遊
    清代12位皇帝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無人敢質疑,乾隆只在中間遊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一直以來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似乎對於清朝的歷史,大家提及的比較多的要不就是康雍乾三朝,要不就是慈禧宣統這些末代帝王,不得不說著對清朝的其他皇帝很不公平,好像清朝除了康熙雍正乾隆之外就沒有什麼出名的皇帝了,所以小編今天就來做一個清朝皇帝能力排名,讓大家初步了解一下清朝的皇族。 No.12宣統帝
  • 康熙和乾隆都在位60餘年且兒子都不少,為何乾隆朝沒有皇子爭位?
    乾隆與康熙雖然都在位長達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卻沒有像康熙晚年那樣出現諸子為了爭奪皇位展開激烈爭鬥,這又是為何呢?下面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在文化方面胤祉著書立作成就頗豐,在武力方面,精於騎射的康熙都自嘆騎射不如自己的三兒子。老四雍正那就不用多說了,雍正執政13年的輝煌政績就足以說明一切。
  • 他是康熙鍾愛的皇孫,與雍正關係融洽,為何卻被乾隆幽禁至死
    說起康熙所鍾愛的皇孫,我們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乾隆。康熙自從第一次在雍親王府,見到弘曆這位皇孫,就對他十分鐘愛。後來,康熙更是將其接進宮撫養,乾隆即位後,也多次提及此事。 然而,乾隆並非康熙唯一接進宮撫養的孫子,也不是康熙唯一鍾愛的皇孫。
  • 為何康熙和乾隆都是高壽,而雍正活過半百,原來是因為這個壞習慣
    為何康熙和乾隆都是高壽,而雍正活過半百,原來是因為這個壞習慣說到清朝的皇帝,我們老中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就是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因為清朝的康雍乾盛世使這三個人流傳後世,爺孫三代都是清朝有名的明君。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康熙是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七歲的時候就開始打理朝政,在六十八歲的時候去世,總共當政六十一年,而且潛錢隆皇帝也是在八十八歲的時候駕崩的,同樣也打理朝政了六十多年。而雍正皇帝在五十七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那麼為什麼康熙和乾隆壽命都很長,唯獨雍正皇帝的壽命很短呢?首先,在康熙去世之後留下了許多政務,包括邊境上的戰事,和清朝國家內部的事情。
  • 康熙差點隔代傳位給孫子,雍正重用此人,乾隆為何堅決殺他?
    弘曆(乾隆皇帝)雖然也被爺爺康熙接到宮中教育,但是和弘皙的待遇是無法相比的。弘曆是在康熙60年被康熙皇帝接到宮中,僅僅一年之後康熙皇帝就駕鶴西去,而且弘曆大部分時間都是跟著康熙的兩位妃子進行學習。弘皙從小就被康熙皇帝帶到宮中養育,比弘曆要早很多。
  • 多爾袞至死也沒當過皇帝,為什麼被叫成清成宗?
    凡一切政務,多爾袞不再有謙恭請示之舉,未奉皇帝旨意,卻一律稱詔下旨,儼然如同皇帝。 但他依舊沒有成為皇帝。從種種跡象來看,多爾袞一直都是有稱帝野心的,之所以沒稱帝,主要還是認為時機不夠成熟,不敢貿然行動。但他的一切行為,都在使自己離皇帝寶座更近一步。同時同時,多爾袞當時不到四十歲,他當然認為自己還有大把的時間。最終,多爾袞的生命定格在了三十九歲。
  • 張廷玉日記與清史稿對照:雍正忽然駕崩,會不會是乾隆暗中下手?
    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但是清朝的許多謎案,到今天都沒有真相大白,比如孝莊太后是否下嫁多爾袞,比如順治是否出家,比如是何原因令雍正忽然駕崩。如果我們把張廷玉日記與清史稿對照來看,就會發現一個問題:雍正忽然駕崩,是不是乾隆暗中下手?大量史料可以證明,雍正之死跟呂四娘和丹藥無關。
  • 順治的養女,端敏公主飛揚跋扈,為何卻贏得雍正的尊重?
    按照清朝祖制,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稱為固倫公主,庶妃所生的女兒只能稱為和碩公主,而端敏公主只是順治帝的養女,為何她的封號卻是固倫公主呢? 其嫡女的身份以及其生母與皇后的關係,讓她順理成章地成為順治皇帝的養女,並養在孝惠章皇后的膝下。 孝惠章皇后是順治帝的第二位皇后,也是嫡廢后的堂侄女,更是孝莊皇太后的侄孫女。由於順治皇帝的反叛性格、以及其對董鄂妃專寵,所以孝惠章皇后並不討皇帝喜愛,一生未生下子女。不過,孝惠章皇后一生撫養了三個孩子,分別是康熙皇帝、溫憲公主(雍正皇帝的胞妹)、端敏公主。
  • 清朝皇帝能力排行榜:第四位居然是乾隆皇帝,第一位才是真正贏家
    第一位,雍正皇帝。與所有的朝代一樣,清朝也有一個非常鼎盛的時期,這就是著名的「康乾盛世」,不過這其中只有雍正才是當之無愧的君主。當初雍正接下來康熙的爛攤子,拼命的賺錢還債以及整理國務。就是如此矜矜業業的皇帝操勞了一輩子,給乾隆也留下了很豐厚的家底。不過歷史始終都是公平的,為了乾隆打下了堅實的江山,這也是清朝的眾多皇帝中有著當之無愧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