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一涉黑案由二審法院副庭長一審,光明網評:如此違法已至荒誕...

2020-12-21 上觀

11月19日有媒體報導說,湖北鹹寧一涉黑案的(兄弟)兩被告,一審均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然而,該案一審的主審法官竟然是二審法院的刑一庭副庭長。更讓人驚詫的是,法院竟然對此回應稱,這並「不影響上訴」。報導稱,湖北省鹹寧市赤壁市法院在8月審理的一起涉黑案,審判長為掛職該院副院長的一名法官,而這名法官在今年6月已被鹹寧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赤壁法院的上級法院——鹹寧市中級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的副庭長。

這種顯見的悖逆法理、違背法律精神及其規定的行為出自一家地方法院,其所在地的法治狀況如何,值得細究。因為這樣一起案件,從立案到公訴,從庭審到判決,其間公訴人、律師等訴訟參與者乃至法院審委會,都沒有意識到由上訴(二)審法院的法官來充任初(一)審法院主審法官有什麼「不妥」,或者意識到了沒有當回事而提出,或者提出被無視或忽視,由此才可至一審判決之後竟還認為「不影響上訴」的荒誕結果。

設立程序法的意義之一,就是保障訴訟當事人的權利,其中主要是被告人的權利。為此,法律賦予被告人及其律師的一項重要權利,就是可以請求庭審法官迴避。而實際上,像上述這種顯見「不妥」的做法,作為「知法」的法律執行機構,自應在庭審法官安排上將此「瑕疵」剔除在外,不能「帶病」開庭,更不能懷有僥倖心理進入法庭審理階段,視被告及其律師是否主張權利而決定調整庭審法官與否。

在此,任何有關上述參與初(一)審的這名主審法官,雖是上訴(二)審法院的法官,但此案的上訴(二)審庭審並不一定由該法官出任庭審法官,因而「不影響上訴」的辯解都是違背法律精神及其規定的。程序法的「繁文縟節」,從法律所要實現的實質正義的角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法的意義,恰在這些看似繁文縟節的細節當中,並且也正是以這些繁文縟節來保證當事人的權利,以此排除和杜絕一切給當事人權利帶來損害的「可能」。

程序法的立法原旨之一,就是在訴訟程序上排除任何損害當事人權利的「可能性」。否則,法官迴避制度的設立就毫無必要。因為任何以法定理由而被要求迴避的庭審法官,都只是在形式上具備不利當事人權利行使的「可能性」。當然,這種「可能性」的現實翻版,都是法律所禁止或予以制裁的行為。

在此,也有必要思忖一下官員「掛職」中的職務行為以及責任承擔問題。類似法院、檢察院上下級單位之間的關係,並非像其他上下級單位之間那麼簡單。因此,官員的「掛職」安排,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新聞連結】

鹹寧一涉黑案由二審法院副庭長一審,法院回應:不影響上訴

湖北一名涉黑案被告人家屬劉芳近日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她的兩個弟弟一審均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但他們不認可該判決,提出上訴。他們發現該案一審的主審法官,是二審法院的刑一庭副庭長。

公開報導顯示,今年8月23日,湖北省鹹寧市赤壁市人民法院審理了劉亞華、劉冬清、劉亞洲涉黑案,審判長為掛職該院副院長的艾軍。而早在今年6月30日,艾軍已被鹹寧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赤壁法院的上級法院——鹹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

北京大學法學院刑訴法教授陳永生認為,根據憲法和相關法律規定,法官不可能同時在兩家法院任職,尤其是上下級法院。上級法院刑庭副庭長直接審理下級法院刑事案件,「腳踏兩隻船」,有可能導致二審終審制被架空,被告人的上訴權被剝奪。

對於艾軍在下級法院掛職期間升為上級法院副庭長,是否影響上訴案件公正性的問題,11月19日,鹹寧中院政治部一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回應:「現在都是員額法官辦案,與他當副庭長無關。」

2020年8月22日,艾軍擔任審判長審理劉亞華等人涉黑案。來源:赤壁市法院

中院副庭長主審下級法院涉黑大案的一審

8月23日,赤壁市法院官網披露,劉亞華、劉冬清、劉亞洲等20人涉嫌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毀壞財物罪、尋釁滋事罪、非法採礦罪、敲詐勒索罪、開設賭場罪等罪一案,一審庭審歷時5天,經過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和被告人最後陳述等程序後,於8月22日晚上,完成全部庭審活動。

劉亞華的姐姐劉芳告訴澎湃新聞,約20天後,他們收到了法院的判決書,「劉亞華、劉冬清各被判刑20年,劉亞洲被判8年半。」劉芳說,她家一共三男三女六個兄弟姊妹,被抓進去5個,她自己丈夫也被抓。對這一判決結果,她和父母家人均不服,遂決定上訴。

這份2020年9月25日由審判長艾軍等7名合議庭成員作出的判決書載明,「如不服本判決,可向鹹寧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然而,劉芳卻得知,「一審的主審法官就是二審法院派過來的,」審判長艾軍確為赤壁市法院的上級法院鹹寧中院的法官,而且還是刑庭副庭長。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6月30日,鹹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發布公告,任命艾軍為鹹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

上級法院的刑庭副庭長,為何會到下級法院當法官?

2019年9月3日,鹹寧中院發布的一則《市中院幹警赴基層法院掛職鍛鍊》的文章顯示,艾軍,1977年出生,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經濟法專業,掛職前任市中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審判員,赴赤壁市法院掛職任黨組成員、副院長。

11月17日,艾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表示,他是赤壁市法院副院長,並主審了劉亞華涉黑案。他已於6月30日被任命為鹹寧中院刑一庭副庭長。

2020年6月30日,艾軍被任命為鹹寧中院刑一庭副庭長來源:鹹寧中院官網

對於是以何身份審理該涉黑案,艾軍說,「我是下派的。具體去問赤壁法院相關部門。」

赤壁市法院新聞發言人聶錦麗表示,艾軍是去年由鹹寧中院過來掛職,目前仍然是該院副院長。

2019年9月2日,艾軍赴赤壁法院掛職。來源:鹹寧中院官網

但澎湃新聞未從公開信息檢索到艾軍被赤壁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赤壁市法院副院長、審判員的信息。赤壁市法院官網的院領導介紹信息中,亦未有艾軍的身份職務信息。

掛職期間在兩級法院均曾辦案

赤壁法院和艾軍都強調,在審理劉亞華等人涉黑案時,艾軍是赤壁法院的法官、副院長。公開信息顯示,掛職赤壁法院期間,艾軍確實以刑庭法官的身份,在赤壁法院辦理了至少三起刑事案件。

首先是赤壁法院的涉黑大案——劉亞華等人涉黑案。據該案一審判決書,該案於2020年1月2日在赤壁法院立案。2020年7月13日,艾軍等人組成的合議庭主持了該案的第一次庭前會議。儘管此時,艾軍已經被任命為鹹寧中院副庭長近半個月了。該案由艾軍先後召開三次庭前會議,並由艾軍等人組成的合議庭在2020年8月18日至22日公開審理。

另外兩件是,2020年1月3日,艾軍任審判長和兩名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審理了一起尋釁滋事刑事案件。2020年1月17日,艾軍任審判長和兩名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審理了一起由鹹寧檢察院提起抗訴並被發回赤壁法院重審的案件。

澎湃新聞從權威渠道獲悉,鹹寧中院只有一個名叫艾軍的法官。

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案例顯示,在掛職赤壁法院時,艾軍並非只在赤壁法院辦案,他仍以鹹寧中院法官的身份,在鹹寧中院辦理了大量民事案件。

澎湃新聞粗略統計發現,從2019年9月3日艾軍到赤壁法院掛職,至2020年6月30日被任命為鹹寧中院刑一庭副庭長期間,其至少在鹹寧中院審理了94件案件,出具了88份裁判文書以及6份調解書。這些案子主要是借貸、侵權類民事糾紛案件。

顯然,在整個掛職期間,艾軍法官穿梭在下級法院和上級法院之間,均擔任法官辦案,並獲得副庭長職位的升遷。

專家稱或「架空」兩審終審制,回應:員額法官辦案與副庭長無關

北京大學法學院刑事訴訟法教授陳永生告訴澎湃新聞,一個法官不能同時在兩個法院任職,尤其還是上下級法院。因為根據《憲法》,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負有監督職責。這不同於上下級檢察院之間的領導關係。每一級法院之間是獨立的。如果法官腳踏上下兩級法院,將造成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不能得到上級法院的有效監督。《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上級法院法官直接審理了下級法院的案件,將使兩審制形同虛設。

陳永生進一步分析認為,首先,艾軍掛職到赤壁法院擔任副院長,並不代表其在法律上獲得赤壁法院審判員的資格。根據我國審判制度,儘管艾軍作為中級法院的法官,具備了審判員的業務能力,但其到下級的赤壁市法院擔任審判員和副院長,應當由赤壁法院院長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如果沒有經過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其組成審案的合議庭,是不合法的。

其次,如果艾軍的赤壁法院審判員身份是合法的,在其已經被任命為上級法院刑庭副庭長時,再由其審理下級法院的案件是不合適的。因為沒有有效機制防止艾軍在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不會在上訴後分到他任中院副庭長的庭裡。

陳永生介紹,2015年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中,院、庭長被史無前例地賦予了審判監督權限。該《意見》第24條明確規定,符合四類情形之一,院長、副院長、庭長就有權要求獨任法官或者合議庭報告案件進展和評議結果。這四類情形包括「疑難、複雜且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與本院或者上級法院的類案判決可能發生衝突的」,而涉黑案屬於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且涉及罪名多,也很容易找到類案。艾軍作為協助庭長工作的副庭長,難以避嫌其對案件的影響。

陳永生還認為,就算艾軍審過的案件在上訴後沒有分到他所在的庭,基於其副庭長的間接影響力,也難以保證其審理過的案件被公正對待。

總之,陳永生認為,法官在掛職期間,如果在下級法院審案子,就不能在上級法院行使法官權限。如果違反了這樣的基本原則,從實質上架空了刑訴法的二審終審制,剝奪了被告人的上訴權。

11月19日,鹹寧中院政治部一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確認,艾軍確實在赴赤壁法院掛職期間,仍然辦理了鹹寧中院的案件。「現在案件都是法官終身負責制,他(艾軍)在掛職前收的案子,由他繼續負責,他做的主要是後期程序上的處理工作。」至於艾軍在下級法院掛職期間升為上級法院副庭長,是否影響上訴案件公正性的問題,「現在都是員額法官辦案,與他當副庭長無關。」該工作人員回應。

相關焦點

  • 山西省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7起涉黑案件均已一審審結
    央廣網太原11月24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趙鳳香)近日,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山西省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涉黑案件辦結情況。日前,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陳兆平等54人涉黑案一審公開宣判。
  • 山西法院嚴懲重大涉黑犯罪 涉黑重刑率達52.5%
    山西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7起涉黑案件均已一審審結。 劉小紅 攝中新網太原11月23日電 (劉小紅)記者23日從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山西7起涉黑案件均已一審審結。
  • 山西省7起掛牌督辦涉黑案均一審審結
    11月18日上午,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陳兆平等54人涉黑案一審公開宣判。至此,山西省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7起涉黑案件均已一審審結,其中3起涉黑案件已經二審審結生效。其中,運城侯氏兄弟涉黑案、呂梁陳鴻志涉黑案、太原任愛軍涉黑案等3起案件已經審結生效,呂梁李增虎涉黑案、呂梁王見剛涉黑案、太原張繼龍涉黑案、長治陳兆平涉黑案等4起案件已一審宣判。
  • 「遠華影視城」歸屬權存爭議,代理律師:一審法院程序嚴重違法
    據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顯示,廈門遠華影視娛樂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遠華影視娛樂公司」)訴廈門市人民政府一案二審已由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2019年,原告遠華影視娛樂公司稱本由其開發經營的「遠華遊樂城」項目被廈門市政府收歸國有,並擅自轉讓給第三方,卻未通知及履行任何正常手續,也未就原告建造的地上建築物進行任何補償。
  • 義安區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古某某等12人涉黑案
    義安區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古某某等12人涉黑案 2020-08-03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律早茶】最高獲刑二十五年,潘漢科、韋龍衛等48人涉黑案一審...
    7星期一十月二十三要聞潘漢科、韋龍衛等48人涉黑案一審宣判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潘漢科、韋龍衛等48人涉黑案作出一審宣判。以被告人潘漢科等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等數罪併罰,分別判處二十五年至一年零二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至2萬元不等的罰金。對部分被告人還判處剝奪政治權利五年至二年不等。
  • 遵義20人涉黑團夥案二審宣判,主犯唐超一獲刑25年!
    遵義20人涉黑團夥案二審宣判,主犯唐超一獲刑25年!播州區人民法院一審審理認定,自2010年以來,唐超一犯罪組織為謀取經濟利益、樹立非法權威、擴大非法影響、尋求非法保護、形成強勢地位、增強犯罪能力,採取暴力、威脅及聚眾造勢、恐嚇、滋擾等手段,在遵義市匯川區、播州區及仁懷市等地,有組織地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百餘起
  • 涉黑涉惡「保護傘」案件密集宣判
    、賀州市鐘山監獄原副調研員(副處級)莫政才、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分局原副局長覃秉吉。2012年至2016年期間,韋海從銀行貸款後以月息3%轉借給他人,扣除銀行貸款利息後,其實際高利轉貸獲利58.156302萬元。趙品初犯受賄罪一審獲刑3年6個月4月29日,柳州市城中區人民法院對柳州市公安局原調研員、刑偵支隊原政委趙品初涉嫌受賄罪一案進行遠程公開宣判。
  • 【第675期】通遼法院掃黑除惡再發力!多個涉黑組織栽了!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通遼法院聚焦主責主業,發揮審判這一主陣地作用,不斷加大對黑惡勢力犯罪的打擊力度,有力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截至2020年9月21日,全市兩級法院共受理一審涉黑涉惡及保護傘案件70件583人,其中涉黑及保護傘案件30件361人,涉惡及保護傘案件40件222人,其中已開庭68件,宣判60件,生效49件。二審共受理涉黑涉惡及保護傘案件29件274人,已審結22件。
  • 溫州法院發布三年掃黑除惡「成績單」
    420件,審結414件;已生效黑惡案件判決財產刑1.4億餘元,已執行到位金額1.3億餘元;已生效黑惡案件判決追繳、沒收違法財產金額1.1億餘元,已執行金額1億餘元。」這是12月22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的近三年來溫州兩級法院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成果。2018年以來,溫州法院共受理一審涉黑惡案件420件,審結414件,結案率為98.3%,其中10月底前受理的一審案件已100%清結。共受理二審黑惡案件144件,均已審結,結案率達100%。
  • 重慶南川法院對唐玉斌等38人涉黑案一審宣判
    12月31日上午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唐玉斌、譚遠勝等38人涉黑案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唐玉斌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騙取貸款罪、非法拘禁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四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 無法定情形重複起訴 法院「一事不再理」
    江蘇萬善律師事務所眭花琴律師受被告鉻某的委託,自一審代理原告,一審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徐某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最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一審中辯稱,不存在原告所起訴的情形,在(2016)蘇1181民初2285號被告鉻某起訴原告的案件中,一審、二審、再審已將該事實審理清楚,現在原告又將送貨單中某一項起訴至法院,屬於累訴,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 長沙王忠和涉黑案一審宣判
    長沙王忠和涉黑案一審宣判 2020-12-2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舉行全省重大涉黑涉惡案件辦理情況案例情況新聞發布會
    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共依法打掉涉黑組織160個、涉惡犯罪集團和團夥1472個,破獲刑事案件12135件,繳獲各類槍枝269支,起訴涉黑涉惡犯罪案件2483件12822人,一審判決2202件10607人、二審判決1151件7426人。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加強組織保障。
  • 山東新泰母子涉黑案一審宣判 涉99起違法犯罪事實
    山東新泰張宸、趙文菊母子涉黑案一審宣判——自從「少爺」當上社區書記盧金增 孟令羽 姚翠霞2019年12月26日,由山東省肥城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張宸、趙文菊等37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犯罪一案在肥城市法院一審宣判。
  • 前10月廣東立案查處 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2816人
    南都記者了解到,今年1至10月,全省打掉涉黑組織5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91個,破獲刑事案件4167宗,刑拘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10007人,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280.51億元,收繳入庫涉黑涉惡財產20.53億元;起訴涉黑涉惡案件538件3484人;一審判決涉黑涉惡案件705件4974人、二審判決涉黑涉惡案件436件3196人;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
  • 院庭長辦案!林口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販賣毒品案件並當庭宣判
    院庭長辦案! 10月30日上午,林口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販賣毒品案件,並當庭宣判。
  • 嶽塘區法院對朱紅建等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進行一審宣判
    嶽塘區法院對朱紅建等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進行一審宣判 2020-05-01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