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配為人,孩子怎麼辦?

2020-12-12 澎湃新聞
如果沒被曝光,她有可能好好長大嗎?/《親愛的》

這兩天,網絡上沸沸揚揚的「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牽動著無數網友的心。

在微博,「官方回應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的話題一度佔據熱搜前十,被將近1億人所閱讀、關注。

而這一事件最初能被大眾所注意到,還是因為一則「快遞員見義勇為」的新聞。

11月30日下午,快遞員楊豔峰在石家莊某小區派件時,發現有女嬰從5樓墜落,落在一道由鐵絲搭成的防護網上。於是,他翻越2米多高的圍牆,爬到防護網上將女嬰救出。被救出時,小孩看起來沒有嚴重外傷,但因為一絲不掛,已經凍得發紫了。

隨後,警方和救護車趕到,將女嬰送往醫院救治。女嬰經搶救暫無生命危險,被父親從醫院帶回家中。

看起來,這是一個有驚無險、皆大歡喜的結局——

新華社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了這則救人視頻,轉發、評論、點讚超過幾十萬次;快遞員所在的物流公司,為他申請了「正能量」榮譽稱號及獎勵金;當地媒體採訪了這名快遞員的救人心得,還邀請了相關專家談論如何預防兒童從陽臺墜落……

然而,這樣一樁值得點讚的義舉,細想之下,卻疑竇叢生——

是誰讓女嬰墜樓的?要知道,女嬰僅四個月大,絕無可能自己爬出窗戶導致墜落。

她的家人在哪裡?從墜樓到救援再到送醫,這家人似乎全程隱身,直到最後才出現將女嬰接走。

女嬰父親在接受採訪時曾稱「人最悲哀的就是把自己的命交給醫生」「我是她父親,我才是最好的醫生」「人看病就是三分治七分養」/青豆新聞

此外,被墜樓之前,她有沒有遭遇過虐待?北方早已進入冬季,石家莊近日最高溫度僅三四攝氏度,而墜樓女嬰卻幾乎全身赤裸,只穿著一件紙尿褲。而即使是在有暖氣的室內環境,這樣的裝束也未免太過單薄。

帶著這樣的疑問,有當地媒體採訪了附近的鄰居。沒想到,問題還沒弄清楚,卻又從鄰居口中,得知了更加令人驚恐的事——

這並非該女嬰的第一次墜樓。早在她出生沒幾天後,就曾發生過同樣的事情。這指向了一個令人難過的事實——虐待兒童。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防護網被砸出一個大坑,墜樓女嬰所受到的衝擊可想而知。

文 | 陸一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周刊」(ID:new-weekly),原文首發於2020年12月9日,原標題為《「被墜樓」的女嬰背後,是不配為人的父母》,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不用懷疑,這就是虐待

說一個冷知識:虐待兒童,既可以是直接的作為,也可以是間接的不作為。

也就是說,並非只有直接打罵才是虐待。即便沒有直接的加害行為,只要是因監護人的懈怠,間接導致了兒童遭受身心損害,也一樣是虐待。

這是對監護責任的不履行,是應當作為的不作為。

看到這,相信大多數人關於「這家人嫌棄生的是女兒,於是故意丟棄」的猜想已經呼之欲出。

然而,真實情況,比想像中還要複雜和離奇得多。

當你試圖從零散的採訪報導中抽絲剝繭,會發現可以拼湊出這樣一個「問題家庭」的圖景——

女嬰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在女兒出生不久後曾將其扔下樓,此次女嬰二度墜樓後,該女子已被送去治療;

除了墜樓女嬰,這家很可能還有一個七八歲的大女兒,曾被母親趕出家門,在寒冬的室外待了一夜,目前疑似由祖父母照顧;

兩個女兒中間還有一個夭折的男孩,死亡原因不明,去世時僅六個月大……

如果說,有關其他兩個孩子的事情來自於對鄰居的走訪,未經過當事人和官方確認,可能存在不準確之處的話,那麼眼前這個女嬰的困境,卻是真真切切的。

12月8日下午,「墜樓女嬰」所在街道辦事處發布了聲明。

從這篇通報裡,我們至少能確定三件事:

第一,在該女嬰最近一次墜樓(即11月30日)後,工作人員曾於12月2日、5日和7日三度將其送往醫院治療,前兩次都被其父親接回家中;

第二,經反覆勸導,女嬰母親已於12月4日被送往精神病院進行治療;

第三,相關部門已經啟動社會救助程序,公安機關已經立案。

接下來,有關部門還將按照程序對女嬰母親進行精神疾病司法鑑定。

然而,在絕大多數網友看來,比起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嬰母親,看似相對正常的女嬰父親,問題可能更大。

據鄰居透露,女方在患病前有正式工作,男方無業,目前全家收入靠的是女方三千塊的病退工資。有網友據此推測,女方患病也可能是男方所為。/梨視頻

2

「我給孩子脫光

好吸收天地精華,有錯嗎?」

據報導,一位參與過救助的愛心人士表示,這兩天,每一個跟女嬰父親接觸過的人,說起他,第一句話就是「這人有點毛病」。

在此前的採訪中,該男子曾自信滿滿地稱自己「學過嬰幼兒護理,保姆護工之類的工作是我的強項」——

他還嫌棄醫院細菌多,不如家裡。

鏡頭一轉,屋裡髒、亂、差,還有不明小蟲在漫天飛舞……生存在這樣的環境裡,連成年人的健康都成問題,更何況是本就脆弱的嬰兒?

天寒地凍,卻不讓志願者幫孩子穿上衣服,振振有詞地表示光著可以「吸收天地精華」「接地氣」;

懶得頻繁餵奶,便一次性給4個月大的小嬰兒餵300~400毫升的奶粉(採訪時又自稱是150毫升),導致小孩一直在噴射性吐奶;

除了在他看來包治百病的奶粉,一併送入孩子口中的還有成分不明的蜂蜜、壯骨顆粒、紅豆薏米水……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還為自己的荒誕行徑找了一堆歪理:給孩子脫光是從書上學來的親子遊戲,寶寶吐奶是因為嗓子沒發育好,對著記者說「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你沒結婚你不懂」……

被問到「發生了這樣的事,不覺得孩子可憐嗎?」,女嬰父親的回答。

12月8日晚,根據央視報導,醫院的最新檢查結果顯示,墜樓女嬰存在顱骨骨折,屬於重度顱腦損傷,背部皮膚還有刮擦傷、肺部有挫裂傷。

發生了這樣的事,即使是遠在天南海北,與女嬰毫無瓜葛的普通人都也不免為之牽腸掛肚,希望自己能夠做點什麼,多位網友更是表示看了新聞「氣得一夜沒睡著」。

由參與一線救助的愛心人士創立的「微博關愛墜樓女嬰群」裡,網友們在表達關心,同樣的群有十來個。

而反倒是孩子的親生父親,能夠如此坦然接受一個又一個的採訪,神情自若地談著孩子的病情,不著邊際地發表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迷惑言論,像個沒事人一樣……

這太荒謬了。

博主「少女大獅仔」對此總結道,「自從這事被爆出來之後,(女嬰父親)又是說醫院細菌多,又是說奶粉大補,又是說人生來就是受苦,都快成育兒KOL了。全社會就這樣乖乖聽他教訓,什麼也做不了,目前正在給申請救助金」。

有網友注意到小孩奶瓶中含有可疑的固形物,衛生情況十分堪憂。

網友們的質疑乃至憤怒情緒,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面對如此惡劣的行徑,人們迫切地想要知道——

除了提供物質方面的救助,以及反覆敦促女嬰父親及時送醫,社會力量究竟還能為這個無辜的嬰兒做些什麼?

面對監護不作為,甚至涉嫌虐待子女的家長,我們的政府相關部門就真的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該男子聲稱這是從武俠小說上學來的辦法,他可以用針將顱腦中的淤血逼出來。

3

兒童保護,任重道遠

人們常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可如果繼續在這樣的環境生活下去,這個年僅4個月的小嬰兒,能否順利撐過她的童年,都還是一個問題。

這一事件曝光之初,官方的回應「已申請救助,正開會研究下一步執行方法」被認為不夠有力。而難處之一就在於,無論是居委會還是婦聯,其實都沒有行政權力強制要求其父母,也沒有權力對兒童的未來生活進行幹預和長久性的照顧。

想要保護兒童不被虐待,怎麼這麼難?

有研究人員將這一現狀概括為「高容忍、低懲處、無跟進」。

高容忍,說的是在法律上認定為虐待行為,需要造成相當嚴重的後果。多嚴重算嚴重?進入司法途徑的案件,多是造成兒童重傷甚至死亡的惡性案件。

如果受傷不夠嚴重,可能很難讓施虐方受到懲罰。/《不完美的她》

低懲處,指的是相比於虐待行為的惡劣,相關法律對既有行為的懲罰相對輕微,對潛在犯罪的威懾還很不足。換句話說,犯罪成本太低。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構成虐待被監護人罪,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無跟進,就是說在事件發生的當下,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但缺乏更進一步的保障。全民關注時,一擁而上,熱度過後,人走茶涼……

更要命的是,即使孩子的父母被起訴收監,在出獄後還是擁有對孩子的監護權,尚未成年的孩子也往往只能再次回到家庭中。

無論是法理還是實踐上,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保護孩子,別讓他/她受傷。/《七號房的禮物》

但這不意味著,我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摸著石頭過河。事實上,我國香港地區在防止兒童遭受虐待方面,就有著豐富的先進經驗可供參考。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香港地區的社會福利署就牽頭建立了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的合作機制,制定《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前後多次修訂,最新一版於去年修訂,今年開始實施。

在中國香港地區,無論是官方的社會福利署還是民間的社會機構,在接到虐童的舉報電話後,通過調查發現情況屬實,均能主動介入事件中;

虐童事件確認發生後,會有專家組共同探討,其間包括醫生、社工、心理學家對受虐兒童進行心理評估,由此來決定孩子以後的去向;

受虐兒童經過評估後除了被送回家,還能去寄養家庭生活或者是「兒童之家」,均由政府買單。

即使沒有血緣,很多人也願意給孩子最好的照顧。/《小偷家族》

相比較而言,內地的兒童保護任重道遠,但也並非無能為力。

比如,相關部門可以提起公訴,剝奪涉事父母的監護權。

1986年,我國的《民法通則》首次提出「撤銷監護權」的概念。但由於規定不清,難以執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淪為擺設,被業內稱為「殭屍條款」。

直到2014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對各級人民法院處理監護權撤銷案件的相關問題作出了較為明確的規定。

一個月後,我國出現了第一例由民政部門申請撤銷監護權資格成功的案例。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民政局向銅山區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撤銷了十歲女童邵某父母的監護權,而該女童的遭遇,是被親生父親性侵多年。

回到「石家莊墜樓女嬰」這個事情上來。

目前,在當地政府、民政部門、婦聯以及社會愛心人士多方努力之下,這名女嬰已經得到較為及時的救助,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甚至有消息稱,由於參與報導的媒體以及自發探望的愛心人士較多,院方一度負擔過重。

與此同時,仍有大量網友通過網絡表達關注,渴望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演員黃奕表示願意幫助受害女嬰。

人們迫切希望該女嬰在康復出院後也能夠得到妥善的對待,尤其是這一事件的熱度散去、關注減少之後。

但願這位小朋友,以及千千萬萬個像她一樣遭遇過摧殘的小孩,都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參考資料:

《香港兒童保護組織教我們的事》,《南方都市報》,2011-08-01

《如何運用撤銷監護權保護兒童權益》,《法制日報》,2019-08-15

《親子間兒童虐待的界定、困局和救助》,《法制與社會》,2020年第33期

文章來源於新周刊

原標題:《父母不配為人,孩子怎麼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周迅當媽揭露殘忍的真相:不是生了孩子就配為人父母
    《不完美的她》改編自日劇《母親》,周迅、惠英紅、趙雅芝3大影后聯合主演,自帶「虐童」話題的題材故事,都讓這部劇奪人眼球。世上不都是偉大的母親周迅在劇中所飾的林緒之是一位處事果敢、智商超群的網絡安全調查員,在無意之中救下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孩——穆蓮生。小女孩蓮生有多可憐?親生父親很早就過世了,她一直由媽媽撫養。
  • 不配為人!4個月女嬰被「精神病」母親扔下樓,父親:拒絕治療!
    虎毒不食子,但是人性總會有最惡的一面,一些虐待自己的孩子,不配為人父母的人,就應該剝奪這些人的生育權和撫養權,人之初性本善,碰上沒有道德和人性的父親,孩子真是遭罪。2010年,魏某父母帶著她搬到了石家莊城郊鹿泉區富麗花園小區,那時候魏某皮膚白,個子很高,樣貌漂亮,穿衣也很講究,但是鄰居們發現,魏某經常毆打自己的父母,好幾次都報了警,但是魏某父母從來不提及女兒的狀況,只會說,她鬧得太厲害。
  • 「被墜樓」的女嬰背後,是不配為人的父母
    而難處之一就在於,無論是居委會還是婦聯,其實都沒有行政權力強制要求其父母,也沒有權力對兒童的未來生活進行幹預和長久性的照顧。想要保護兒童不被虐待,怎麼這麼難?有研究人員將這一現狀概括為「高容忍、低懲處、無跟進」。高容忍,說的是在法律上認定為虐待行為,需要造成相當嚴重的後果。 多嚴重算嚴重?
  • 孩子總要父母催促才肯起床,怎麼辦?
    老師,我女兒每天早上總是賴床,怎麼辦?」「每天都要催促好幾次孩子才肯起床,上學都快要遲到了,老師,怎麼辦?」「我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個床怎麼就這麼難呢,總要我發火了才慢吞吞不情願地起來,老師,該怎麼辦?」孩子總要父母催促才肯起床,怎麼辦?為此,我們綜合多個案例,做了詳細分析。查找原因(1)父母主動攬責孩子之所以總要父母催促才起床,主要原因之一是父母過度控制,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
  • 孩子脾氣暴躁,不願跟父母溝通,怎麼辦?
    一位媽媽問:孩子脾氣暴躁,跟他講話不搭理,稍微說他兩句,居然直接把我和他爸爸,拉黑了,怎麼辦啊?另一位媽媽問:孩子總說我逼他讀書,不願理我們,連我做的飯都不吃,總說想死的話,怎麼辦啊?兩位媽媽口中的孩子:一個直接把父母拉黑,一個說想死,並且都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可見情況都比較嚴重。
  • 女兒質問:「養了弟弟,我的孩子怎麼辦?」父母的反應讓人心寒
    不過一些大齡夫妻想法,卻有些不太一樣,她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希望能再給家裡添員加丁。可是想法是好的,但也要面對現實,畢竟她們年紀都大了,很多事心有餘而力不足。生育就是這樣,它不僅是簡單地生下了就完了,還要面對將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養育、家庭矛盾、經濟壓力等。「養了弟弟,我孩子該怎麼辦!」
  • 孩子有拖延症怎麼辦?拖延症不等於慢性子,父母要這樣引導
    難道孩子已經習慣了這樣拖延?還是說孩子本身就是慢性子呢?馬麗實在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也弄不明白孩子到底是個什麼狀況。分析從心理學上來說,拖延症是在預料到一些有害後果的情況下,依然選擇把計劃向後推延的行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心理狀況。
  • 和孩子講道理沒用怎麼辦?聰明父母的套路教育法,讓孩子心服口服
    閨蜜開始對女兒講道理,列出了一堆條條框框,結果小女孩很不服氣。閨蜜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也沒什麼別的辦法,只好不停地在女兒耳邊一遍遍的嘮叨。剛開始的時候,小姑娘還敷衍回了幾句。後來,小姑娘不耐煩了,開始和閨蜜頂嘴,閨蜜被孩子懟的沒辦法繼續說下去。相信許多家長都經歷過這一幕。其實,孩子不懂這些道理,說再多也沒用。
  • 你父母是怎麼拿走你的壓歲錢的?你孩子的壓歲錢要怎麼辦?
    過年了,孩子們收到的壓歲錢還沒在兜裡揣熱乎呢,就被一群「不法分子」盯上了,他們就是孩子的父母。他們使用各種騙術,騙走了孩子們的壓歲錢,數額巨大。多用於欺騙年齡小不懂事的孩子,兩張一塊的換一張一百的。變魔術式「你的壓歲錢呢,媽媽給你變個魔術,看,沒了。」然後就真沒了,此時如果遭遇娃嚎啕大哭可能會配上「李代桃僵式」忽悠一下。
  • 新課本被折成紙飛機,面對頑皮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辦?
    搞破壞,幾乎是每個孩子都必會的「技能」。這不前一陣子貓爸就在網上看到一個熊孩子搞破壞的視頻。視頻中的課本是二年級下冊的語文書,因為很多小學都推遲開學,所以這本書應該是剛發沒多久。不過孩子並沒有因為它是新書就放過它,而是把新書撕掉很多頁折成了紙飛機、小船。真的,當時看這視頻的時候,隔著屏幕貓爸都能感受到這位媽媽當時有多生氣。畢竟這種事情,每個父母幾乎都經歷過,只不過很少有父母了解,面對頑皮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怎麼辦?那麼今天貓爸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隱秘的角落》告一段落:惡的不是孩子,是「壞透了」的父母
    當朱朝陽抱怨爸爸偏心時,普普羨慕地說:「朝陽哥,至少你還有爸爸,不像我。」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在父母的懷裡撒嬌,被父母愛著吧!作家劉娜說:「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不一定會憎恨父母,但和那些有父母陪伴的人相比,他們的成長會艱難很多。」是啊,沒有了父母這座避風港,他們必須要讓自己強大起來,扛起生活的艱辛。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孩子"性格"內向怎麼辦?有些孩子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父母都希望能稍微的改變一下自己寶寶的性格,畢竟寶寶內向也是對以後的成長有著一些影響的,但是有一些事情父母是不知道的,有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內向是真假的,內向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方式都是有很多不同的。
  • 父母經常說的4句口頭禪,給孩子造成心靈創傷,很多父母卻不自知
    小張是一個比較嘴碎的全職媽媽,看到孩子不認真寫作業就丟給孩子一句「不好好學習,看你將來考不上大學怎麼辦,以後怎麼生活」。孩子寫作業時,遇到難題,小張不僅不認真的給孩子講解,而是訓斥孩子,還說「這麼簡單都不會,真是太笨了」。
  • 高退休金父母資助孩子,兒女四十歲只會打麻將,以後該怎麼辦?
    高退休金父母資助孩子,兒女四十歲只會打麻將,以後該怎麼辦?雖然現在有些人的退休金比較高,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拿著不到一千元的退休金,這也讓人們覺得不平衡。因為有的人工作了幾十年,不僅需要自己交社保,拿到的退休金還比較少。
  • 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總是會因為一點小事而發脾氣,這可能是我們家長都在面臨的一個問題。那我們該怎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我想一想,或許下面這幾個方法可能有用處。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但父母對孩子的這種付出,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理解或滿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名牌,孩子也不例外,看見別人穿得光鮮亮麗,身穿名牌,回家就會和父母要,這樣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父母已經竭盡全力在給他最好,但是他卻想要更好,這也是一種攀比心理的表現。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
  • 孩子喜歡扔東西,父母越說孩子越起勁?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孩子喜歡扔東西,推推拉拉?父母越說孩子越起勁?!遇到這種問題該怎麼辦呢?最近我家22個月的寶寶經常會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不合理的模仿」,比如當他學會了推拉這個動作,家裡的各種物品都會成為他練習的工具,凳子,玩具,桌子,無一倖免。
  •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抱怨孩子不如反省自己
    你怪她懶,你也不勤快,每次吃完飯不都是碗一推就癱到沙發上?你嫌她總看手機,你自己不也是整天機不離手?一邊怪孩子老看手機對眼不好,不要吃飯時看手機,一邊自己邊吃邊刷手機,吃完了碗一放,衝孩子瀟灑地來一句,吃飯別看手機!我都納悶你是怎麼把這句話如此自然而然地說出來的?  你還怨她脾氣不好,一點小事就暴跳如雷,喜怒無常。可你呢,聽說姑媽和人撞了,你路上就也和人撞了,撞得比姑媽還嚴重。
  • 父母需要的技能!小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怎樣改善孩子記憶力?
    小孩子記憶力差該怎麼辦?怎樣才能改善孩子記憶力?生活中記憶力減退、記憶力變差,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症狀,很多年輕人因為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經常熬夜、生活不規律、精神方面壓力比較大,容易出現記憶力的減退、記憶力下降。小孩子記憶力差該怎麼辦?怎樣才能改善孩子記憶力?要從自身的生活方式上進行調整,要放鬆心情,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的時間,減少過度的精神緊張,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