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潤低下的服裝代加工行業,也可以做到全球領先,這就是寧波的申洲國際公司。你可能沒有聽說過它,不過你穿的大牌衣服,比如耐克、阿迪、彪馬、優衣庫等等,都是這家中國公司生產的。
申洲國際的市值,已經超過1500億元,老闆馬建榮的身家也達到了300億元。國內服裝家紡公司裡面,申洲國際的市值超過了安踏,超過了海瀾之家。2019年6月28日港股顯示,申洲國際的市值達到1614億港元,而安踏市值為1446億港元,而海瀾之家市值僅為400億元人民幣。
根據申洲國際3月25日發布的年度財報顯示,2018年申洲國際實現營收209.5億元,同比增長15.8%。股東淨利潤達45.4億元,同比增長20.7%。申洲國際的毛利潤率達31.6%,六年時間,申洲國際從百億營收翻倍至兩百億。
申洲國際創建於1988年,是寧波一家針織服裝類加工公司。不僅在國內,申洲在柬埔寨、香港、大阪均有加工工廠和銷售分公司。
雖然申洲國際和富士康一樣,都是做代工的,但申洲國際對待員工,可是好得令人髮指。光是每年春節,給員工包車回家的費用,一年就要花掉1個億,因為它有7萬名員工,平均1個人要花1400元的車費。所以,你們說它包的是什麼車呢?
世界很多服裝大牌,都找申洲國際做代工。申洲老闆馬建榮就說過:「企業能夠做精一件事足矣!」伴隨著世界體育品牌和體育用品的火熱,馬建榮早年就將自己定位於,只做國際的知名加工品牌。而體育用品市場的上升,給申洲帶來了不菲的營收業績,申洲能夠有今天,當時馬建榮對於自身的定位很重要。
申洲國際一開始的時候,是馬建榮的父親馬寶興創立的,當時的申洲只是一個染印廠,包括印繡、裁剪、縫製等等什麼都做,相當於一個紡織作坊。95年的時候,兒子馬建榮接過了父親的工廠,開始對廠子進行一些變革,一些主動上門的小訂單和業務,馬建榮開始不接,反而要去找大的服裝品牌洽談。
一開始很多人不理解,有現成的錢不賺,為什麼要去找自己夠不到的市場呢?的確,申洲國際在九幾年時,業績有下滑趨勢,但僅僅兩年時間就擺脫了這個陰霾,到九九年時,工廠業績開始大漲。2004年,等到奧運會走進人們心中時,體育服裝成為大熱門,申洲這時已經完全有實力和影響力,去接國際大單,因此申洲的春天來了。
後來員工才知道,馬建榮對這個工廠的期待要遠大於父親馬寶興。他的目標不僅是要養活廠子和工人,還要把服裝品牌帶向世界,讓中國製造成為最優質的生產。馬建榮還說過一句話:「對於服裝企業來說,時間就是生命,交貨期就是靈魂。」,可見他對自己的信用有多麼看重。
對於申洲國際,和馬建榮的創業經歷,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