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5分,善惡之間到底相距多遠?

2021-01-07 80後影視迷

剛播出三集,就拿下豆瓣9.3的評分,直至大結局評分還上升到9.5,到底是哪部神劇如此深受網友喜愛呢?

沒錯,就是最近刷屏的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小編抱著好奇的態度,認真地看完了整部劇,看完後只想說四個字:實至名歸。

《我們與惡的距離》由一個揪心的「無差別殺人案」開始,激烈的矛盾從這個案件展開。然而,與過往的犯罪類影視劇不同,它像是一個被拉高了的鏡頭,不聚焦犯罪的經過,而是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去俯視整個事件以及與事件相關的每個人。不得不說是一個很新穎的角度。

所謂無差別殺人,指的是沒有目的、隨心所欲的殺人。這部劇關注的不是殺人本人,而是犯罪行為引發的後續連鎖反應,在這種連鎖反應中,加害者親屬、被害者親屬、被害者與加害者的身份並非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當加害者變成受害者,當受害者變成加害者……這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對於犯罪,人們直觀的反應是殺人償命,關注的是犯罪者是否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很少會去關注罪犯殺人的內在原因,關於殺人動機我們一般都草率地歸結為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者這個人是天生的變態、精神病。

《我們與惡的距離》看到最後,你可能也會跟我一樣發出以下一系列的疑問:

為什麼李曉明殺人後,他的家人要被社會這麼排擠?

他的家人做錯了什麼?是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上嗎?

可是,對於一個新生命,誰又能夠在其出生時就預判到他長大後會做什麼呢?

是沒有好好教育他?可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往往不及他所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同齡人的話等那麼深刻。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以前就覺得說,小孩子生病啊,吃不飽,沒錢付帳單這樣,就覺得那日子過得很悽慘了。可是後來才發現說,再大的折磨和悲哀都比不上自己變成殺人犯的媽媽。

前一句是殺人犯李曉明母親在王律師找她出面時說的話,後一句是李媽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話。

這兩句特別讓人心酸。可憐天下父母心,當自己的孩子犯了錯,李爸爸和李媽媽只能變賣家裡的財產去賠償受害者,儘管車水杯薪;他們下跪鞠躬道歉,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真誠的道歉,雖然不一定能得到原諒。

可是媒體並不願意報導他們的歉意和實際行動,也沒興趣了解他們在遭受社會輿論打擊之後的悲慘生活。媒體只是熱衷挖掘邊邊角角的八卦消息,試圖找到李曉明的變態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聯,因為吃瓜群眾想知道的就是這一切,為了迎合受眾,大部分的媒體就成了無良媒體。

為了獲得流量而肆意放大甚至歪曲事件的真實性,以偏概全地報導那些能夠博得關注的素材,媒體的這些做法跟幫兇又有什麼區別呢?

更別說網絡上那些自持正義的鍵盤俠們,一個個言辭激烈、義憤填膺,仿佛只有無處不在地討伐李曉明及其家人,才足以懲罰殺人犯的罪惡,才足以慰藉受害者的悲慘遭遇,才足以避免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於是,僅憑媒體對事件的片面報導,大眾盲目斷定李曉明家人也是這場無差別殺人案的加害者。網絡輿論其實同樣殺人,而且殺人於無形。

當今已是文明社會,我們應該更注重人權和法治精神。《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對人權與法治精神的探討也發人深省。

當殺人犯的辯護律師走出法庭,就被庭外的圍觀人群潑了一身的糞便,這種過激的行為代表的還是正義嗎?冷靜下來想想,難道一個被貼上殺人犯親屬標籤的人,就連作為個人的權利都沒有了嗎?連做人的尊嚴也沒有了嗎?

這也是本劇最深刻的地方——保持冷靜,保持獨立的思考,才能讓我們不至於也成為「作惡」的一份子。

此外劇中還探討了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轉變」,也就是天使與惡魔之間的微妙距離。

比如身為受害者家屬的喬安(賈靜雯飾演),由於失去了兒子,導致精神受到嚴重摧殘,性情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她在對待犯錯誤的下屬時,竟然用最傷人的言語去攻擊對方,面對即將生產的孕婦也絲毫不講情面,用盡全力去苛責每一個人,以此宣洩心中的負面情緒。一步一步地,從受害者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個害人的「惡者」。

也許是在告訴人們,人性是複雜的,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善惡有時候只在一念之間。因此,反思人性,往往比憤怒更重要。

把這部劇推薦給大家,也是希望大家都能更努力地去守護好心中的善,更堅決地抵制人性中的惡。

作者:胥楓

編輯:半夏微晴

原創文章,轉載請私信授權且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們與惡的距離》評分高達9.5,劇本深入人心,多角度解析人性
    故而《我們與惡的距離》在一定情況之下來說,對於社會也有著警示作用,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到底什麼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在這個世界之上,人人平等,而殺人犯被萬人唾棄的同時,他們的家庭成員也遭受到一定的影響。
  • 我們與惡的的距離有多遠?沒有想像的遠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沒有我們想像你的遠。每個人心底都有一粒惡魔的種子,有了適合生長的土壤和養分,在某種契機的觸發下,就會滋生成長。豆瓣評分9.5的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剛剛追求了幾集,看得人細思極恐。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你會不會成為那片雪花。《我們與惡的距離》由一個揪心的「無差別殺人案」開始。一個名叫李曉明的學生,在電影院槍殺了9人,並造成21人受傷。最高法院對李曉明的判決是死刑,二審依舊維持原判。
  • 豆瓣評分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如何做到驚豔了眾人
    到底什麼是善惡,好跟壞不就只是一線之差嗎?我們跟惡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這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在一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啟發。本來以為是善,卻已經是惡。其實好人或是壞人並沒有標準的答案。《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開播,一共有10集。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2019年的臺劇,可以說是驚喜連連!和HBO合作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交出了豆瓣評分9.5的答卷;和Netflix合作的《罪夢者》,打造出了口碑平平,但話題度頗高的臺劇,而就在去年年底,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和FOX合作的又一黑馬臺劇來襲,豆瓣評分已超9分,劇情全程高能反轉!
  • 《我們與惡的距離》你是惡人還是好人
    善與惡之間有著清晰的界限嗎?我們又是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定義人性之中的善惡,一系列不可饒恕的背後是殘酷的現實。這部《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5的劇真實的揭示了當下關於人性、家庭、媒體、夫妻之間的問題,在好與壞之間我們真的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嗎?
  • 國產最佳電視劇出爐,豆瓣評分高達9.5分,編劇真的是太贊了
    不過在臺灣上映的一部電視劇卻收穫了很高的反響,如今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高達9.5分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能夠在豆瓣上獲得這麼高的評分,它的精彩程度是有多麼好呢。這部電視劇叫做《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的女主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她就是賈靜雯。賈靜雯曾經在熒幕上確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說《倚天屠龍記》中的趙敏。
  • 全網公認零差評電視劇,趙麗穎姚晨各一部,第一豆瓣高達9.5分!
    全網公認零差評電視劇,趙麗穎姚晨各一部,第一豆瓣高達9.5分! 相信最近這段時間,小夥伴們都已經刷劇刷上癮了吧。 第四部是趙麗穎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是根據小說改編而來。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那麼戲劇的一等獎必須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的評分為9.5分,第二個將於今年推出,非常期待。其實,看完這部戲,幸運的是happyending結尾,否則,很難死。看完這齣戲,很多人都會依次反省自己,如果我是劇中的一個角色,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這部10集小短劇,豆瓣評分9.5,是華語最佳電視劇
    該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網友的喜歡,最終豆瓣評分8.5。有很多網友認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會是臺劇近幾年的巔峰之作,可沒想到的是,僅僅過了一年,就有一部電視劇打破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紀錄,而這部電視劇就是由賈靜雯、吳慷仁主演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樣也是只有僅僅10集,但豆瓣評分卻高了足足有1分,以9.5的高分遙遙領先。
  • 2019五部高分電視劇,《陳情令》只能墊底,第一高達9.5分
    2019五部高分電視劇,《陳情令》只能墊底,第一高達9.5分2019年,可以說是電視劇的高產年了,出現了很多比較好看的影片,差不多有十幾部,今天來給大家介紹5部高分電視劇,看看你們都看過沒有。5、《陳情令》《陳情令》這部影片現在確實是非常火爆的,豆瓣評分是8.1分,這部電視劇不管是場景還是人物的選擇,都跟小說差不多一樣,肖戰和王一博他們兩個人也將我們心目中的魏嬰、藍湛表現了出來,因為劇組的投入,讓這部影片獲得了這麼高的評價。
  • 比肩9.5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新劇不該被冷落!
    今年的華語電視劇,最大的驚喜無疑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5分,富有內涵又催人淚下。《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情引人入勝,基於一起槍殺案展開故事,通過兇手、受害者家屬、兇手家屬以及旁觀者的角度去探討問題,故事主題既深刻又富有現實意義。
  •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近、又有多遠
    那2019臺劇第一名一定是《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目前9.5分,今年還會推出第二部,很是期待。其實看完這部劇,幸好最後是happy ending,不然真的會難受死。看完這部劇應該很多人都會反過來反思自己,如果我是劇中的某個角色,我又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
  • 年度第一華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何內地遭遇滑鐵盧?
    不僅如此,該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5分,IMDb上評分高達9.3分,不管是口碑評價還是市場表現,都稱得上當之無愧的年度第一華語劇。然而,這樣一部質量上乘的劇集登陸騰訊平臺後,卻遭遇到了市場滑鐵盧。上線五天,累計播放量僅有5200萬,一度讓人懷疑第一華語劇的榮譽名不副實。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大陸市場遇冷絕不是質量原因,播放量不濟折射出的問題卻值得我們的影視人參考和反思。
  • 可以說《噬罪者》,是比肩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作品
    去年最讓人驚喜的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評分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一個槍擊案件為基礎,通過兇手、受害者家屬、兇手家屬和旁觀者的視角來探索深刻而現實的主題。另一部精彩的中國劇《噬罪者》誕生了,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著同樣的魅力,主題也很相似。《噬罪者》由莊開勳、夏于喬、曹燕豪、蔡淑珍、林子喜等明星主演,共13集,已全部播出。豆瓣評分8.0分,從整體質量來看,是被低估的,比較合理的分數應該是8.5分以上,分數只有300人左右,看的人數比較少。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高達9.4,揭示如何衡量善惡之間的距離
    李大芝爆發向宋喬安大吼:我們看到的就是真相嗎?我們是不是也無形中殺了人,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當新聞工作者拿起手中的筆或者只是一句話就會讓一個人深陷在輿論裡,而走上無法收拾的地步。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為什麼這個世界不能再寬容一些!大概李曉明生病的原因會讓觀眾覺得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生活中確實時常發生的:他沒有報考到自己喜歡的專業,而是聽從了父母的意見。
  • 七部豆瓣評分高達9分以上的韓劇,絲毫不捨得快進,你看過幾部?
    七部豆瓣評分高達9分以上的韓劇,絲毫不捨得快進,你看過幾部?現在從開電視劇這樣的角度去講的話還是更多人想看韓劇,其實韓國的電視劇一直以來都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主要是劇情和邏輯相對來說比較清晰,所以去的時候也不用太難,而且到目前為止就在豆瓣評分上出現多部評分高達9點零分以上的作品,現在人的評價也是非常好,所以今天小編也帶大家看一下這7部評分高達9.0以上的韓劇。
  •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幾年後,臺灣公視和HBOAsia合作,根據這類真實事件改編拍出《我們和惡距離》。該劇一上線便受到廣泛關注,播出幾集豆瓣評分高達9.4分,網友們交口稱讚:「怕是金鐘獎預定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值得如此高分,在於它真實呈現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現實世界,讓你直面人性,殘酷至極。該劇圍繞一起無差別殺人案,描述了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在案發後的生活與心理狀態。
  • 《我們與惡的距離》憑藉著什麼拿到了豆瓣9.5高分?
    《我們與惡的距離》感人至深的真實呈現《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殺人犯、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媒體和律師等多角度闡釋了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背後的糾葛。劇中題材尖銳地揭露了犯罪者的心理、律師的使命、媒體的義務、法律的存在性與落實性等現實性問題,反映了沉重又真實的社會現狀、壓抑而麻木的人性百態。
  • 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
    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下面,小編就幫你盤點三部豆瓣高分國產電視劇,拯救劇荒的你們!第一名:《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分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已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這第一部,也是評分最高的一部,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豆瓣評分9.5分,五星好評高達77%。
  • 豆瓣評分9.5分!《美麗人生》到底是什麼神仙影片
    該片豆瓣評分高達9.5分,在豆瓣電影前250名中位列第六,有影迷評價,《美麗人生》可能是中國觀眾最喜歡的義大利電影。「小時候在電影頻道看過這部影片,腦海裡只有父親教小男孩做遊戲的片段。今天再看,讀懂了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覺得此刻的我們特別幸運,沒有出生在戰爭年代。」觀眾王丹說,片尾小男孩失去了父親,但她相信他一定會帶著父親的樂觀和堅強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