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錯覺:窺探大腦奧秘的窗口

2021-02-08 人工智慧學家


每年在佛羅裡達召開的視覺科學年會(VSS,Visual Science Society)上,都會評出當年最出色的十大視覺錯覺。許多視覺科學研究者、神經科學愛好者、平面設計藝術家蜂擁而至,熱鬧非凡。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人們常說眼見為實,用來形容一個物體或者一件事情只有親眼看見了才相信它是真的。但是卻有那麼一類圖形長期流傳於網絡、報刊,能夠瞞天過海般的騙過你的眼睛,讓你覺得自己似乎變傻了。即便是你知道了其中的玄機,卻也無論如何也無法說服自己的眼睛,它們就是視覺錯覺。

 

下面讓我們欣賞一下幾個驚豔的視覺錯覺。圖1中呈現的棋盤格亮度錯覺中,A、B兩塊區域的亮度實際上是相同的,但是將它們放置於不同的圖形環境下,人們會依據視覺經驗感覺到不同的亮度。同樣的亮度的物體,呈現在陰影中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它更亮一些,而在光照豐富的環境中,我們會感覺到它更暗一些。



圖1 棋盤格亮度錯覺。如圖A中,A,B兩塊區域的顏色看起來有很大的亮度差異,但是將兩塊區域連通起來之後,會發現兩塊區域的亮度是一致的。


圖2 水彩錯覺。人們會感覺到被黃色線條包圍的部分的顏色要比周圍白紙的顏色更黃一些,實際上二者的顏色是相同的。



圖3 旋轉之蛇錯覺。當保持頭部相對圖像靜止的時候,可以產生許多像蛇在紙面上蠕動的感覺,而事實上圖片是保持靜止的。



圖4 著名的Pinna 旋轉運動錯覺。當人注視圖片中心黑點,頭部靠近(或遠離)屏幕時,會很明顯地感受到兩個圓環在分別以逆時針和順時針(或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但事實上圓環並沒有任何物理移動。


是我們的眼睛壞了嗎?

 

首先要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視覺系統:如圖所示,我們的視覺系統由暴露在外的眼球,視神經和視覺皮層所組成。我們的眼睛是外部圖像進入視覺系統的第一個環節,光學信號在視網膜上被轉換成電信號,通過視神經傳入視皮層的神經元海洋之中。眼球是一部全自動聚焦成像圖像採集系統,在性能上超越目前世界上任何一部數位相機。眼球上即使很小的損傷都會引起嚴重的視力問題,最普遍的就是近視眼、老花眼。還有些類似錯覺感覺的疾病,如有些人眼睛由於玻璃體渾濁而出現『飛蚊症』,還有些人由於視網膜上缺乏相應的感光色素細胞而出現『色盲』或者『色弱』。這些病理性的異常都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

 

上面的這些錯覺圖形,一開始就是視力正常的人們所設計出來的,隨後正是由於大家覺得這些圖形輕而易舉的就欺騙了他們的眼睛而引起廣泛興趣,並不斷傳播開來。而眼睛出現損傷或者發育異常,往往導致嚴重的視覺感知障礙。因此,從統計學意義上來講,我們的眼睛是正常的。讓我們更加精確的定義一下視覺錯覺:人們的主觀感覺與圖形的物理參數不匹配的現象。這種感覺與實際不匹配的現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對事主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圖5 兩種由於眼部病變導致的視物不真。 A 右圖為色盲患者眼中的世界。B 飛蚊症患者由於眼中出現病變,導致看到的圖像中有類似運動的懸浮物體。



圖6 人的視覺系統:人眼的解剖結構以及視皮層的信息流


大腦的bug?

 

既然我們的眼睛是好的,視覺通路又都是好的,那麼為什麼在錯覺圖形的條件下我們無法真實的感知外部圖像呢?難道這是我們的視覺皮層在進化中出現的漏洞?關於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我們已知外部世界的圖像通過眼睛的折光系統投射到視網膜上這一步驟是十分忠實於光學原理的。但是當外部圖像在視網膜上被轉換成電信號並進入大腦之後,皮層對於圖像信息進行了進一步的解讀。這種解讀模式,在經過了億萬年的進化之後,必然是以一種最『接地氣』、最『懂』這個世界的方式進行的。比如由於紅綠拮抗神經元的存在,導致紅花襯託在綠葉上面格外鮮豔、紅橙色的果實在自然界中佔據大多數;由於我們的大腦會存在『填補效應』,一個人的身體被遮擋住了一部分,我們並不會認為這個人的身體少了一塊;由於大腦中存在專門負責面部識別的腦區,人們對於臉部識別更加敏感。自然界中的圖像,由於受太陽照射、重力、水流、氣流等因素的影響,總是以一種特定的形態存在,這也將視覺系統塑造成了擅長於處理這類視覺圖形。而錯覺圖形都是人們通過精心構思設計出來的,在自然界中幾乎很少存在這樣的圖案,而我們的視覺系統作為一種進化的產物,初次遇到這樣的圖形會用它固有的方式去理解,就會出現類似『理解偏差』的現象,是我們的大腦對於圖像的一種固有信息提取方式在遇到新情況下的體現,也可以理解成為一種大腦進化不夠完美而出現的bug。


視覺錯覺現象是好是壞?

 

由於視覺錯覺圖形在自然界條件下極少存在,一般也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這種現象並沒有好壞的屬性,它只是視覺系統基本運作方式的本能體現。


視覺錯覺現象有什麼用?

 

視覺錯覺現象的應用涉及人們生活、藝術、建築設計的方方面面。如果一個人的身材比較胖,他可以穿豎條紋的衣服來使自己顯得更『瘦』一些,一些室內設計師運動錯覺效應和空間透視等原理將室內設計的更加具有空間感。還有一些藝術家使用大量的錯覺輪廓圖形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視覺衝擊力(圖7左圖: 豎條紋會使人看起來比實際上更瘦一些。右圖:一幅布滿錯覺輪廓條紋的藝術作品。)。



圖7 左圖: 豎條紋會使人看起來比實際上更瘦一些。右圖:一幅布滿錯覺輪廓條紋的藝術作品。

 

視覺錯覺現象—窺探大腦運行基本原理的窗口



圖8 人類大腦的解剖結構圖。其中月狀溝附近是視覺皮層所在的位置。視覺皮層只有同其他多個腦區協同工作,才能夠產生人類的正常視覺意識。


我們的大腦,無論是負責軀體運動的腦區、負責聽覺的腦區,還是負責視覺信息的腦區,他們的基本構成元件都是極其類似的:神經元。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雖然不同腦區所負責的功能差別十分巨大,但是其皮層組織結構、層次從外觀上來看高度相似,因此許多人都推測整個大腦有一個基本的運行原理。目前的神經科學研究,多數情況下還是將大腦中的神經元當成一個個物理元件來研究的,這些物理元件在神經網絡中表現出來的各種性質是目前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目前關於神經網絡的信息處理方式的推測,基本上按照一種線性或者非線性加和的處理方式來進行的。而各種錯覺信息的『不按常理出牌』的模式,為研究神經元活動提供了許多新的思路。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是在獼猴大腦中發現了物理上並不存在的錯覺輪廓的神經元的調製反應(圖9)。關於錯覺輪廓產生的生理基礎,美國範德堡大學的 von der Heydt等人曾經做出過解釋:他們認為在大腦中存在一些對端點、或者角存在反應的細胞,這些細胞的反應總和被更高級別的神經元整合,從而產生了大腦對於這種錯覺輪廓空間方位的調製性反應(圖9a)。後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王偉實驗室發現了獼猴的 V4 腦區也能夠「看見」錯覺輪廓,由於 V4 腦區的神經元接收來自 V1/V2 腦區的輸入,其感受野也更大一些,相當於是V1/V2 神經元的「上司」。王偉實驗室的研究推測在大腦中可能存在一個類似前饋-反饋的作用機制來解讀錯覺輪廓信息(圖9b 中,來自 V1/V2 的視覺信息上行傳遞到 V4,V4 通過對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提取增強,並且反饋給 V1/V2 腦區,從而提升大腦的工作效率。)。


圖9 兩個著名的錯覺輪廓。a圖中能夠看到一個比背景亮度更亮的白色三角形。b圖中能夠看到一根豎直的細線輪廓。人們已經發現了靈長類的視覺皮層存在編碼對兩種錯覺輪廓有反應的神經元。


小結

 

當然,僅僅是發現編碼錯覺輪廓的神經元,對於人們理解和認識視覺系統的基本原理是遠遠不夠的。目前人們除了在人上開展心理物理實驗、核磁共振掃描研究以外,還進行大量的動物生理學實驗來研究各種錯覺現象更深層次的生理基礎,從短期目標上來講,是要理解視覺系統的基本原理,而從長遠來講,則是為了掌握整個大腦的基本運行規律。

 

(作者:尹家鵬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註:本文所用圖片來源於科學文獻、教科書、以及網絡。





【重磅】未來科技學院前沿科技趨勢學習班 (2017第一期)報名

每一次人類社會的重大技術變革都會導致新的科學革命,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工業革命。人工智慧、網際網路、腦科學、虛擬實境、機器人、生物基因等領域正在相互融合,形成一股強大的洪流,對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日千裡的科技進展,層出不窮的新概念,使企業家,投資人和社會大眾面臨巨大的科技發展壓力,前沿科技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社會大眾,企業家和投資家如何應對新科學技術帶來的挑戰?


在科學院大數據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泰智會,人工智慧學家的支持下,未來科技學院邀請國內和國際著名科學家、科技企業家講授人工智慧、網際網路、腦科學、虛擬實境、機器人,3D列印、生物基因等領域的基本原理和未來發展趨勢。歡迎投資界、企業界,科研機構的人士參加。


未來科技學院第一期前沿科技趨勢學習班將在2017年2月下旬(暫定2月24日-26日)在北京中關村舉辦。線下集中學習三天,之後學員將通過未來科技學院的線上平臺進行更多前沿科技講座學習和答疑互動。集中學習期間,將舉辦未來科技交流酒會,加強學員以及專家之間的溝通交流。


未來科技學院第一期學員將受邀加入未來科技學院的「未來科技創新促進會」,共享未來科技學院的高端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人資源,共同解決企業和投資過程中遇到的科技問題;參與前沿科技未來發展重大課題研究;參加未來科技學院組織的講座、參觀和會議;選擇投資未來科技學院孵化的前沿科技創新創業項目。


點擊這裡查看-未來科技學院前沿科技發展趨勢學習班詳細介紹

或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詳細介紹



相關焦點

  • [網站]眼睛欺騙了你的大腦?看科學如何解釋視覺現象與視覺錯覺!
    視錯覺聽起來貶低,仿佛暴露了視覺系統的故障。相反,我認為這些現象突出了我們的視覺系統在標準觀看情況下體驗的特殊的良好適應性。這些經驗是基於正常的視覺體驗,因此在不尋常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對視覺場景(貝葉斯理解的解釋)的不恰當的解釋。
  • 探索視覺知覺的奧秘
    五感(視、嗅、聽、味、觸)中,我們最信賴的就是視覺,不過…小心在你沒有察覺的時候,你已經被眼睛所見的一切給欺騙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視覺知覺的奧秘~~何謂視覺知覺?視覺的產生不單單只依賴眼睛,同時必須依靠精密的神經系統將資訊傳送到大腦,並經由大腦的分析判斷產生知覺影像。
  • 30張超厲害的視覺錯覺圖,看完不相信大腦了……
    這個現象有一個名稱,叫做「凹面錯覺」,凹面錯覺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人們有視覺記憶。比如說,我們平常看到人的臉都是「凸」的,而不是凹的,所以大腦會認為所有類似臉的東西都是凸的。所以即便看到的右眼離你比較遠,你的大腦也會認為那是一張臉,而因為你的大腦覺得那是一張臉,所以它會儘量把那個畫面分辨成一張臉。
  • 26張可以欺騙大腦的怪異的視覺錯覺圖
    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用眼睛看到,而我們用大腦看到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容易被欺騙。而我們將在這篇文章讓你相信它。擼哥收集了26個視覺幻象,向你證明你自己的大腦是可以欺騙你的。1、向上和向下滾動此圖片,你將看到方塊的移動。如果你移動這張圖片,你很容易的誤認為這是一張GIF動圖。但事實上,這只是一張通過將圖形進行特殊擺放的錯覺照片。
  • 動物能產生哪些視覺錯覺?
    撰文:MARY BATES 攝影:TAYLOR MAGGIACOMO 視覺錯覺提醒我們,人類並非現實的被動解碼者,而是主動闡釋者。我們的眼睛從環境中捕捉信息,但大腦可能會在處理信息時「耍花招」。因此,我們的感知並不總是與現實相符。
  • 看著這些圖像在眼前憑空消失,你的大腦為何還相信眼見為實?
    即便你清楚了其中的奧秘,卻也壓根沒法法說服自己的眼睛,它們就是視錯覺。我們先看下面史上最經典的視錯覺圖,畫面中有一個紫色圓環和一個固定不動的十字圖案,圓環上一個紫色的小點在順時針轉動。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視覺需要靠感光細胞進行感光,然後它才會將光信號轉換為神經電信號,傳回大腦引起人體的視覺。正是在感光細胞感光的過程中,便出現了視覺暫留的現象。但也有研究者認為這是視網膜不完善造成的,而一部分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人類的感覺記憶造成。
  • 視覺錯覺圖片,暈得我站不穩了
    這個現象有一個名稱,叫做「凹面錯覺」,凹面錯覺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人們有視覺記憶。比如說,我們平常看到人的臉都是「凸」的,而不是凹的,所以大腦會認為所有類似臉的東西都是凸的。所以即便看到的右眼離你比較遠,你的大腦也會認為那是一張臉,而因為你的大腦覺得那是一張臉,所以它會儘量把那個畫面分辨成一張臉。
  • 超神奇的視覺錯覺圖,讓你無法自拔
    這種錯覺生動地向我們證明了,我們並非直接感知周圍事物的顏色。相反,感知系統會基於物體周圍環境進行一些有根據的「推測」。這看上去,可能像動圖,但事實並非如此。這種運動的感覺其實產自我們的大腦。圖中黃色斑點的陰影和排列順序觸發了我們大腦的運動區域。這讓一個本來靜態的圖片,卻刺激產生了運動的知覺。更有趣的是,大約有5%的人對這種錯覺是免疫的。這兩張照片看上去就像是兩個不同角度拍攝下的一條道路。
  • 眼睛無法抵抗的視覺錯覺
    我們在網絡上經常會看到各種神奇的視覺錯覺圖片,比如這樣
  • 神奇的視覺錯覺藝術 顛覆你的常識
    hi,大家好,今天果果又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給大家,這就是神奇的視覺錯覺藝術。
  • 視覺錯覺?破案了,原來眼睛還為腦袋背了鍋!
    有的時候,你以為是眼睛「看」錯了,其實是大腦「想」錯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覺,有兩種可能:一是視覺系統「看」錯了。視覺系統位於大腦後部,直接處理來自眼睛的信息。另一種可能是視覺系統「看」對了,但大腦的其他區域越過視覺系統,自己編造出一個新的故事。 2019年,卡瓦納對大腦如何產生錯覺進行了深入研究。
  • 視覺錯覺藝術:它沒在動,可是它在動!
    大部分的幻覺圖形都不是科學家發明的,它們是視覺藝術家的作品。
  • 視錯覺藝術背後的問題:為什麼大腦會欺騙我們?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 外媒稱,視錯覺是藝術史以及最近出現的社交網絡中的「老面孔」。無論是埃舍爾的透視遊戲還是懷疑某條裙子顏色的表情包,都可以定義為「看到不存在的東西,或者看不到存在的東西」。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2月11日報導,有時,這些視錯覺作品是出於藝術或娛樂目的而創作的,但大多數都是研究我們大腦工作原理的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工作成果。要理解感覺錯覺,我們先要區分感覺和知覺。前者是現實世界對我們的感官產生的影響,後者是我們的大腦對這種感覺的處理。視覺信息具有光能的形式(光子)。
  • 視錯覺出現!黑白照被看成彩色照,眼睛又一次成功「欺騙」了大腦
    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因為眼睛在某個情況下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騙子」,給大腦傳達錯誤情報,讓我們產生視覺科學家所說的「視錯覺」。 最近,世界頂級軟體工程師Kol s和數字媒體藝術家合作,研發了一款被稱為「顏色同化網格錯覺」的技術,這種技術就是專門通過人的眼睛成功「欺騙」大腦,讓人產生視錯覺,將一張黑白照片誤認為是一張彩色照片
  • 趣了解 你的眼睛欺騙了你——視覺錯覺
    那麼為啥心那麼為啥心靈的窗戶—眼睛會欺騙你?1.視覺惰性:當手電筒靜止照在牆上時,它呈現出一個圓形的亮斑,然而當其做往返反覆運動時,你看到的則是一條亮線,這就是視覺惰性,作用於人的光線消失後,亮度感覺並非立即消失,即物體雖消失,但其留在大腦的影像會保留一段時間,這就是為啥子會將亮斑看成亮線。
  • 【心理擷趣】你所不知道的視覺錯覺(一)
    記住,心理學不只有心理測試,還有好玩的視覺錯覺哦!我們心理系可是有很多男神女神老師研究視覺哦!視覺 錯覺錯覺是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不正確的感覺或知覺。最常見的是視覺方面的錯覺。產生錯覺的原因,除來自客觀刺激本身特點的影響外,還有觀察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原因。其機制現在尚未完全弄清。
  • 眼睛也會「欺騙」大腦——世界上最有趣的十個錯覺現象!
    視覺的產生是眼睛和大腦共同作用的結果。人眼觀察事物時,往往會受到背景、線條、色塊等外部因素的幹擾。另外,在圖像信息傳遞給大腦的過程中,由於信息的複雜性,會有一定的損失和取捨。另外,大腦的加工過程也非常複雜,因此難免會犯「錯誤」,形成有趣甚至有時會令人心理不安的視覺錯覺。
  • 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我們的視覺系統並非總是能夠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準確的感知圖像,有一些畫面會非常考驗我們的大腦反應能力。而實際上,這種被稱為視錯覺效果的畫面,很容易欺騙我們的雙眼和大腦。這一次,V哥就要列舉: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1、盯著中間十字形狀
  • 如何利用大腦的錯覺、幻覺和心理暗示解決衝突
    你站在左側看,就會覺得木頭是四根,而站到右側看,就會覺得木頭是三根,這是因為我們對「現實」的感知是大腦接受眼睛和耳朵傳遞的信息後產生的,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大腦自下而上的處理過程」。科學家對此進一步研究,發現:「現實」其實是大腦認知在以往知識、經歷、體驗基礎上的反射產生的。
  • 由視覺錯覺和其他設計原因引起的常見的UI視覺錯覺案例集
    我們在UI設計中經常會遇到圖形理論和視覺偏好上的衝突,這時候應該以視覺偏好為標準去決定方案的輸出,即便它不符合理論,但只要符合人眼的視覺偏好,這就是好的方案。視覺錯覺是人眼奇妙的生理特徵。大家在設計領域的精進中,對視覺錯覺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這能夠讓我們了解視覺的特徵,從而做出符合視覺偏好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