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鷺被賣,陪伴我們長大的國民「植物奶」還剩幾個?

2020-12-13 澎湃新聞

植物奶的市場最近讓人看不太懂。

一面是Oatly為代表的燕麥奶一步步爬上食物鏈頂端,腳踩牛油果,拳打奇亞籽,大有成為「中產之光」的勁頭。

一面是賣了十多年的花生牛奶、豆奶品牌們一個接一個地銷聲匿跡,化身「時代的眼淚」。

哪裡出了問題?

兜兜轉轉10年,銀鷺飛回創始人手裡

11月25日,沸沸揚揚傳了一年多的銀鷺賣身消息終於塵埃落定。

收入囊中不足兩年,雀巢就把銀鷺賣給了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的業務包括花生牛奶和罐裝八寶粥,以及在國內五家企業的全部股權。Food Wise的控股方恰好是銀鷺的創始人陳清水家族。交易具體金額並未披露。

2005年,當時正處在高速發展期的銀鷺與雀巢第一次合作。沒有PET無菌冷灌裝生產線的雀巢,找到了「技術、設備甚至是成本管控方面都更好」的銀鷺負責即飲咖啡的罐裝。

2010年,業績一路高歌猛進的銀鷺食品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3.53億元,同比增長52.54%。第二年,雀巢收購銀鷺60%股份。直至2019年收購正式完成。

談及收購原因,有分析認為雀巢看上了銀鷺的鋪貨能力,可以把雀巢的咖啡業務帶到大陸三四五線市場;而銀鷺的主要產品花生飲料和八寶八粥,填補了當時雀巢在罐頭和複合蛋白飲料市場領域的空白。

不過,雙方的合作一直並非預想中順利。雀巢自收購銀鷺以來,業績不斷出現下滑,引起雀巢不滿。

財報數據顯示,2013年銀鷺銷售規模曾達111億元。僅兩年後,2015、2016年出現下滑,銀鷺屢次因業績不理想在雀巢年報中被點名。而2019年的銷售額為僅為7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50億元)。2019年雀巢年報還指出,銀鷺的八寶粥和花生牛奶依舊處於下滑中。

雀巢(中國)2019年財報,飲料營收幾乎無增長

賣身消息實錘之後,雀巢方面給出的原因是業務調整——集團將業務重心放到寵物食品、咖啡等高增長的品類上。而銀鷺方面表示,雀巢出售銀鷺是由於雙方經營理念不同。業內人士分析,收購之後,雀巢並沒有將自己和銀鷺的戰略、模式和體系真正整合起來,二者的價值觀並不完全吻合。

但昔日「粥王」地位不再,今天的銀鷺要面對一個與10年前截然不同的飲料市場。

曾經爆紅的蛋白飲料品牌們,現狀如何?

植物基概念風頭正勁的上半年,CBNData消費站(下稱C站)曾留意國內植物蛋白飲料品牌的困境,疫情的衝擊佔很大原因。但半年之後,這些品牌並沒有從困境中走出。 銀鷺「折翼」, 其實是這幾年國內飲料,尤其是植物蛋白飲料品牌走弱的一個縮影。

靠拳頭產品「六個核桃」打天下的養元飲品,業績持續下滑。

2020年前三季度,養元飲品實現營業收入17.84億元,同比下降48.40%;歸屬淨利潤為7.07億元,同比下降44.22%;扣非淨利潤為8.00億元,同比下降42.06%。

2019年,公司核桃乳生產量為76.2萬噸,對比去年同期下滑10.81%,銷售量為76.5萬噸,對比去年同期下滑10.69%,呈明顯的產銷雙降趨勢。公司2019年在銷售費用上增長4.06%,廣告開支高達3.77億元,佔了總銷售費用的35%。

業績承壓的養元飲品選擇買私募來挽救財報,11月17日,養元飲品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使用12.73億元閒置自有資金進行理財投資,其中6億買了私募基金。

曾經的「豆奶大王」維維從2017年開始發力液態植物蛋白飲料,推出包括塑料瓶即飲的維維豆奶、罐裝「逗」奶、冰鎮維維豆奶等,市場反響平平。

今年5月,維維因股東違規佔用資金9.44億元被立案調查。財報顯示,維維的主營業務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已連續三年為負。

杏仁露市場一家獨大的承德露露,前三季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 財報顯示,承德露露在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13.80億元,同比下降22.1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00億元,同比下降17.26%。

近十年來承德露露營業收入幾乎原地踏步,而銷售量則從2012年的25.34萬噸增長至2014年的最高點34萬噸,隨後則開啟了連續6年的下滑,2019年的杏仁露的銷售僅為22.35萬噸。 關於南北「露露」商標糾紛則從2015年持續至今,也造成了不少經營壓力。

業績原地踏步的承德露露

長期股價表現良好,被稱為飲品界小茅臺的維他奶,中國內地市場的營收增速從2018年財年開始下滑。2017年-2018財年,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營收增速為32.89%。2018-2019財年,維他奶中國內地市場營收增速為25.09%;2019-2020財年,這個數字僅為8.4%。

植物基概念盛行,為何植物蛋白飲料不受歡迎?

植物蛋白飲料行業最近幾年增速正在放緩,由2013年的11.92%一路下滑至2017年的4.97%,2018年回升至7.32%以上,2019年由於內外需求放緩,全行業增長率再度回落。萎靡的市場表現,似乎與火熱的植物基概念不太相匹配。原因何在?

國內植物蛋白飲料市場集中度不高,小品牌份額佔據半壁江山  

我們今天說的植物奶,已經不是當初甜滋滋的蛋白飲料了。

學術上講,植物奶指的是由蛋白質的植物種子或果實,例如大豆、燕麥、花生、核桃等製成的飲品,不含任何動物性蛋白成分,口感越醇厚順滑,添加劑越少,越受消費者歡迎。

傳統蛋白飲料多數含食用香精等添加劑,口感偏甜;銀鷺花生牛奶還添加了乳粉改良口感;維維豆奶成分相對單純,但粉制的產品入口有顆粒感,並不討喜。成分更單純,概念更高端的植物奶已經對傳統植物蛋白飲料的市場造成衝擊。這一點,養元飲品的管理層也做出承認。豆奶市場的攪局者——蒙牛和伊利等乳企的新品強調無添加和有機等健康概念,也是為了扭轉初代蛋白飲料在大眾心目中的印象。

銀鷺花生牛奶的配方標籤

英敏特報告顯示,70%的受訪消費者表示,他們購買植物蛋白飲料主要是自飲。在自飲型消費者中,63%的消費者會選擇「在家休閒時」飲用植物蛋白飲料,在各種消費場景中排名第一位。排在第二的是「和家人朋友聚會時」,比例從兩年前的38%增長到57%。還有55%的消費者會在「吃飯時」佐餐飲用。

傳統植物蛋白飲料過於依賴送禮消費的弊端就顯現出來。維維豆奶粉曾是不少家庭的春節必買。直到今天,核桃露、杏仁露的銷售旺季仍是在傳統節假日。

今年年初的疫情造成的春節消費停滯,就讓養元飲品和承德露露的庫存承壓,導致「去年夏秋的貨還沒賣完」,不少代理商只能壓價拋售。近年傳統植物蛋白飲料雖努力開拓即飲、早餐等場景,但要扭轉「送禮就送六個核桃」的大眾印象絕非易事。在廣大的北方農村地區,山寨層出不窮的杏仁露、核桃露仍然是最便宜的串門禮物。在村門口的小賣部前停車,順手拎走一箱露露,買的人從不在乎它是牛奶還是飲料,也不關心核桃露裡面有沒有核桃、豆奶裡有沒有大豆。

網友回憶小時候的送禮佳品維維豆奶粉

場景無法觸及當下愛喝植物奶的人群,傳統植物蛋白飲料的線上渠道拓展也難說順利。

今年11月,維他奶在2020/2021中期業績公布會上表示,內地市場收入有一成來自電商,未來仍將加大線上渠道的投入。看似光鮮的電商業務背後,是傳統渠道代理商價格的破發。有代理商向媒體透露,代理與出廠價倒掛現象泛濫,「豆奶賣出豆漿價」。作為最大單品的24盒裝維他原味豆奶出貨價普遍低於40元,甚至出現18盒裝拿貨不到30元的情況。

維他奶代理商內部流傳微信截圖 來源:快消

最後還是品牌老化,這一問題並不是換換包裝,搞搞跨界,多請幾位流量代言人就能改變的。

年輕人喜歡用消費來表明自己態度,嗅覺靈敏的品牌早已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粉絲營銷。這方面的榜樣Oatly燕麥奶用標語和瓶身廣告等方式支持素食環保理念,態度鮮明地挑戰牛奶的權威地位,將自己的消費者稱為「後牛奶的一代」 。大膽、幽默、先鋒式的品牌塑造,讓Oatly成為完全屬於年輕人的品牌。

因敗訴不能提及任何牛奶負面消息,Oatly發起「谷歌牛奶」活動,一次另闢蹊徑的營銷

沒有過時的品類,只有過時的打法。銀鷺變賣,是否能給國內植物蛋白企業再敲一記警鐘?只有時間能驗證。

編輯:鍾睿

作者:賀哲馨

相關焦點

  • 雀巢終於賣了銀鷺 接盤方是創始人家族
    (原標題:雀巢終於賣了銀鷺,接盤方是創始人家族)
  • 雀巢終於賣了銀鷺,接盤方是創始人家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雀巢出售旗下銀鷺食品集團的計劃有了最新進展。11月25日,雀巢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交易雙方同意對此次交易的財務條款不予以披露。據了解,Food Wise有限公司由銀鷺創始人陳清水家族控股。納入雀巢麾下,經過9年的兜轉後,銀鷺又回到了原點。
  • 雀巢拋棄八寶粥和花生奶在華業務 接盤者為銀鷺創始人
    11月25日,國際食品巨頭雀巢公司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該交易包括銀鷺食品集團位於福建、安徽、湖北、山東和四川的五家企業的全部股權。該項交易沒有透露銷售價格,但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讓人意外的是,接盤者居然是銀鷺品牌的創始人。
  • 許身雀巢九年後銀鷺飛回娘家:創始人再接盤花生奶和八寶粥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將銀鷺食品控股權轉讓給雀巢的幾年間,銀鷺品牌創始人陳清水曾長期負責合資公司的經營管理。而此次雀巢決定變賣銀鷺旗下的相關業務,接盤方同樣指向了陳清水家族控股的企業。雀巢公司對此補充稱,選擇陳清水方面接手銀鷺,是因其能夠確保平穩過渡,同時保證銀鷺業務的長期發展。
  • 雀巢謀劃出售銀鷺核心業務 昔日「飲料黑馬」何去何從?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剛剛過去的2020年前三個月,由於戶外渠道受疫情衝擊,以及農曆新年的到來,雀巢中國業務出現兩位數下滑,銀鷺花生奶、八寶粥等產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前,銀鷺在2019年下半年、中秋節表現未達預期,加上競爭環境激烈,雀巢對銀鷺的戰略、產品組合以及業務計劃進行了檢視,並據此作了減值處理。
  • 雀巢終於把銀鷺賣了?
    11月25日,雀巢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交易雙方同意對此次交易的財務條款不予以披露。據了解,Food Wise有限公司由銀鷺創始人陳清水家族控股。雀巢在對外聲明中稱,出售銀鷺的交易將使雀巢在中國更專注於關鍵領域:嬰兒營養、糖果、咖啡、調味食品、乳製品和寵物護理等。
  • ...將銀鷺花生奶和八寶粥業務拋售給銀鷺創始人陳清水,但即飲咖啡...
    財經網產經訊 11月25日下午,財經網產經由雀巢官網獲悉,雀巢在今天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Food Wise有限公司由銀鷺創始人陳清水家族控股。雀巢稱,預計交易將於今年年底完成。且交易雙方同意對此次交易的財務條款不予以披露。
  • 可口可樂做鮮奶,雀巢欲賣銀鷺八寶粥,跨國巨頭為何喜新厭舊?
    按照計劃,2021年第三季度,這個背靠可口可樂和蒙牛、全新的高端低溫奶品牌將會投產銷售。另一個賣可樂的更早玩起跨界。比如今年6月,百事可樂宣布正式收購網紅零食品牌百草味。食飲巨頭為何齊刷刷跨界?可口可樂也要賣牛奶可口可樂的跨界並不是一時興起,至少從2018年7月就開始謀劃了。這也是低溫奶全國化發展的一個時間點。2018年,蒙牛旗下的「每日鮮語」不到一年銷售實現了73%的增長;2019 年更是增長近500%。加上定位中端市場的「現代牧場」,蒙牛鮮奶業務在2019年有三位數的增長。
  • 林俊傑代言過的國民品牌,今淪為外資「棄子」,能否「善終」?
    「真材實料做自己」,伴著諸多80、90後長大的電視廣告,讓銀鷺成為食品飲料行業的黑馬,創作歌王林俊傑甚至為銀鷺花生牛奶量身打造主題曲《真材實料的我》。有數據顯示,在巔峰時期,銀鷺旗下的銷售者達到10億。然而,最近關於銀鷺的熱門消息卻是被收購方雀巢轉讓的新聞。
  • 脫離「豪門」雀巢,回歸創始人手中的銀鷺前景如何?-虎嗅網
    一、賣個品牌分幾步?問把品牌賣了分幾步?答:分五步。第一步,把自己的倉庫門打開,告訴別人,我要賣品牌了;第二步,放個「謠言」說好幾家有意收購;第三步:跟真正想買的抬抬價;第四步,裁員再把優良資產轉移點兒;第五步,成交。完美!
  • 又一國民品牌衰落:曾市值百億風靡全國!賣身外資後,業績遭腰斬
    「銀鷺,愛的味道」「真材實料好滋味」「一口香濃,一口幸福」……想必大家都對這句廣告語耳熟能詳,銀鷺是陪伴我們這一代人長大的經典童年品牌,只是現在,童年記憶恐怕很可能就要「變成回憶」了。11月25日,雀巢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牛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
  • 雀巢同意向Food Wise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八寶粥業務
    中華網財經11月25日訊 據雀巢集團官網獲悉,公司今天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該交易包括銀鷺食品集團位於福建、安徽、湖北、山東和四川的五家企業的全部股權。銀鷺品牌在2019年的銷售額為7億瑞士法郎。
  • 雀巢有意出售銀鷺部分業務 但即飲咖啡不賣
    記者注意到,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給雀巢中國的業績帶來較大影響,整體出現兩位數的下降,主要是由於零售渠道受到新冠肺炎衝擊,加上恰逢中國農曆新年期間,導致雀巢銀鷺花生奶、八寶粥、徐福記的糖果以及即飲產品和冰淇淋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咖啡業務和星巴克產品的帶動下,雀巢中國的電子商務實現了兩位的增長。
  • 國民飲料品牌,曾創百億營收,遭雀巢出售,重回創始人懷抱
    11月25日,瑞士雀巢集團官方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八寶粥的在華業務,本次交易包括銀鷺集團位於福建等地的五家企業的全部股權。而Food Wise有限公司的控股人,則是銀鷺的創始人陳清水家族。
  • 銀鷺創始人從雀巢「拿回」花生牛奶八寶粥 還能再創輝煌嗎?
    11月25日,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在官網發布消息稱,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該交易包括銀鷺食品集團位於福建、安徽、湖北、山東和四川的五家企業的全部股權。至此,雀巢出手銀鷺終於塵埃落定,但交易雙方同意對此次交易的財務條款不予以披露,此次交易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完成。
  • 銀鷺重歸創始人:陳清水家族從雀巢接手花生奶和八寶粥業務
    銀鷺重歸創始人:陳清水家族從雀巢接手花生奶和八寶粥業務 澎湃新聞記者 王啟帆 2020-11-26 12:16 來源:
  • 前腳剛賣水業務,轉頭又售銀鷺,雀巢頻頻出售國內產業為哪般?
    剛出售水業務給青島啤酒(600600),雀巢又再度將銀鷺甩手。11月25日,雀巢集團宣布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包括五家企業的全部股權。有意思的是,意向接手銀鷺花生牛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的Food Wise有限公司,正是由銀鷺創始人陳清水家族控股的。
  • 雀巢出售銀鷺 中糧接盤?
    來源:北京商報網作者:李振興針對此前「出售銀鷺」的多次傳聞,雀巢終於鬆口了。近日,雀巢首次對出售銀鷺的傳聞作出了回應:公司正對銀鷺進行戰略性審視,有意出售銀鷺花生牛奶和八寶粥的業務,保留即飲咖啡業務。據了解,目前銀鷺主要有3塊業務,分別是八寶粥、花生牛奶和後來雀巢引入的即飲咖啡業務,從雀巢的最新回應來看,即飲咖啡業務並不在此次戰略審核範圍之內。目前,銀鷺擁有廈門、山東、湖北、安徽、四川5個生產基地。實際上,早在2019年10月,業內就有雀巢出售銀鷺的傳聞。
  • 曾創百億營收,今被雀巢「賤賣」,這一「國民飲料品牌」還能涅槃...
    2011年4月,雀巢與銀鷺籤署了60%股權收購協議。同年9月,該收購案通過商務部反壟斷審查,同年11月,雀巢中國發布公告表示,雀巢與銀鷺形成合作關係。雙方計劃投入25億元資本金,加快銀鷺各生產基地產能擴張與國內生產基地建設布局。 2017年,雀巢收購銀鷺20%的股權;2018年,雀巢收購銀鷺剩餘股份,完成控股。雖然被完全收購,但陳清水並未離開銀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