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善因,結善緣」:為何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0-12-22 文字溫暖心靈

「夢」,有夢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

古人相信,做夢總是要有原因的,王符就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認為做夢總有原因可尋。

做夢的原因已知的有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的原因,但即使是在人類已知的這兩方面,人類依然無法解釋夢形成的機制原理。

夢境中所形成的事件及場景來自於人們已有的認知以及記憶,這其中記憶所包含的內容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覺等。

人們夢境中所出現的所有這些元素都是基於記憶基礎的。

中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郝濱老師認為,夢境的內容其實是人們神經系統的感知、記憶、存儲等功能下所產生的,蘊含著人們潛意識中的願望和情感,如果可以在專業工作者的陪伴下獲得領悟,會有助人們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索。

中國是最早對夢進行研究的國家,早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之前,我們就有一本關於夢的專著——《周公解夢》。但是《周公解夢》裡對於夢的解釋並非是從科學的角度進行的。

基於當時的社會科學技術條件,這本書對於夢的解釋具有相當大的歷史局限性。

其中將夢賦予能夠解析人的未來禍福的能力,但是基於現今人類對於夢的認識逐漸科學,人們發現夢並不能預測人的未來禍福。

這一觀點最早出於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一書。

夢,既真實,又虛幻,這屬於心理,還是想像,人們至今還不能解釋。

古人認為,做夢總是要有原因的,這一點佛教也是認可的,在佛教看來,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無論是現實還是夢境,都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係。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朋友告訴我,最近經常會夢到已故的親人,這種夢似乎有著特殊的意義,在夢裡,親人一般都是有求於你,所以才會給你託夢。

我曾經聽到一位老僧開示,老僧用佛法解釋了夢境,老僧說: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一般情況下,有這幾種原因。

第一、對親人的想念。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自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誕生以後,夢就格外受到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的重視。

弗洛伊德不僅通過對夢的解析來分析人類心理,治療精神病患者,而且也用來分析文學創作,提出了"白日夢"的概念。

這對於文學研究者來說,確實提供了由表層意象和符號分析作家深層心靈世界的新方法,但是,弗洛伊德的泛性慾觀,即完全將夢歸結為性慾之本源力比多的觀點,顯得太牽強而簡單。

所以,頗引起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的異議,更沒有被文學研究者們完全地採用,不過,有一個問題卻是很值得我們去注意並加以深入研究的,這就是:由寫夢的作品去探究作家的內在情感和隱秘的內心世界。

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其中一點原因與你對親人的想念有關,如果你經常思念已故的親人,他們就很容易出現在你的夢裡。

第二、親人的託夢。

親人託夢在我們現在的這個科學社會,簡直就像是一門玄學,有的人非常相信其中所蘊含的蘊意,也有的人覺得這就是還活著的人對死去親人的一種潛意識的思念。

夢,其實就是人們潛意識裡的思想,就是還沒有等你察覺的時候它就已經形成一幀幀畫面出現在你的腦子裡。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親人託夢,其實大概就是以前的某些回憶在潛意識當中形成了一個或許曾經發生過的畫面,又或許是沒有發生過的畫面,這些都是你腦子裡已經既定的思想,並不是憑空出現,也並不是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空間的人賦予你的思想。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朋友說他的父親經常會給他託夢,並向他尋求幫助,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親人的託夢,我身邊有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尤其是逢年過節之前,最容易做這種夢。

其實這都是人們自己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很多事情不是命運之神寫就的,而是自己從內心裡給自己設了這麼一個筐子。

親人託夢這種情節常在小說中很常見,但是那只是推動情節的一個故事,並不是有什麼真的科學依據,就比如《鬼吹燈》中雪梨楊的父親就給她託夢,夢到了精絕古城的洞穴,這都是空穴來風,都是為了推動情節而設定好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罷了,就很多從前的算命先生,其實也就是通過引導人的心理暗示。這種事情信則有,不信則無。

第三、童年的記憶。

年齡在一天天的增長。人,也在時光長河中慢慢的研磨,有些記憶似用以記錄歲月流逝的年輪般,從最初非常清晰的樣子變得從裡到外褶皺叢生,慢慢模糊了起來。

年輪暈圈中的歲月痕跡也由「水澤」狀趨向於「乾澀」化,給人一種仿佛年輪的本質在日久天長的時間風化磨礪下越來越乾涸的感覺,似乎連年輪本身也漸漸散開了生命的暈跡,讓人與「日子」的概念也模糊了起來……

第三種情況一般跟我們兒時的記憶有關,有時候我們沒有思念親人,親人也沒有求助於你,但還是會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這種情況可能跟你的記憶有關。

第四、宿世的業力。

簡單地說,業力就是人通過感官而在內心起的思想活動,進而再通過肢體去完成的過程。

業力有善惡兩方面的成分包含其中,人的一切思想活動無論是善是惡,都不會隨著人體的死亡而消失,這就是宿世的業力。

人有生老病死苦,無論是什麼人也躲不過去。從生到死這是生命的過程,在這中間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被病魔所折磨,無論是大病還是小病,每個人都經歷過。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論是現實還是夢境,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你的妄念所造,我們不要太執著。

經常夢到已故親人,不是壞事,這樣的夢是在提醒你,要廣種善因,廣結善緣,好人才有好夢。感恩閱讀與分享。

結語

朋友們,「種善因,結善緣」:為何經常夢到已故的親人?看完你就知道了!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經常讚賞、轉發和隨喜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讓更多人看到,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如果有人因為你的轉發內容而受益,功德就是你的。

相關焦點

  • 睡覺總能夢到已故的親人,到底是好是壞?看完這三點,你就知道了
    只是不管是父母,還是其他的親人,誰都無法陪你走完一輩子。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情,說著說著就沒了,離開的人此生再也無法相見。親人的離開,會讓我們經常去想念,甚至一想到他們就淚流滿面。睡覺總能夢到已故的親人,到底是好是壞?
  • 經常夢到去世的親人會哭醒怎麼回事 是什麼意思
    當親人離開去世後,內心都會疼痛許久。有的甚至會經常夢見這去世的親人後然後哭著醒過來,是怎麼回事,代表著什麼意思?一、親人放不下經常夢見去世的親人,許多時侯夢見次數多了心裡就會害怕,怕去世者要加害於自己。而經歷過親人的朋友都知道,親人在離世前心裡都是充滿牽掛和擔優。又怎麼會在去世後故意加害於親人呢?
  • 民間故事:夢到已故親人,不一定是壞事,也許是「託夢」
    親人故去,偶爾入夢也很正常,思念是夢的根源,不一定都是壞事。夢,本來就是個很神奇的東西,有時候某一場景,甚至都感覺,曾經在你夢裡發生過,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很讓人捉摸不透。所以我那朋友夢到已故親人不足為奇,可如果是「託夢」呢?關鍵的是,還和現實發生的事絲毫不差。這也難怪我那朋友不瞎想,那麼夢到已故親人,是好是壞,「託夢」是不是真的?
  • 我們為什麼要廣結善緣?又該如何廣結善緣?
    比如說和自己比較熟悉、親近、關係較深的人,即家人、親人、師長、友人等為優先;否則,自不量力地去廣結善緣,是不切實際的。若從三寶的立場來說,廣結善緣是指無差別的平等布施。也就是用佛法教化眾生,有教無類,不論程度的高下、財富的有無、權勢的大小、地位的尊卑、智能的深淺,對他們都是有求必應。
  • 廣結善緣要以智慧為先導
    所以,眾菩薩們除了成就自己如來藏心中所含藏的善淨種子作為因之外,還需要很多很多的助緣來輔助自己的成佛之道;這樣我們才能夠次第的成就佛道,才能夠圓滿究竟佛地該有的功德。因此,我們在因地修菩薩道的時候,因為還是因地,所以還有很多很多的無明,還有很多很多的雜染。
  • 寒衣節一句話悼念已故親人,已故親人的緬懷句子簡短
    寒衣節一句話悼念已故親人1.憶往昔,我們永遠銘記。2.點點愁思,幾多離人淚!3.願逝者安息,天堂沒有痛苦,最疼愛我的親人,真的到現在都不願意在想,感覺是多麼不真實。4.永遠難忘,我與您相處的歲月;您的音容相貌,至今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日;您或慈愛,或慷慨,或近乎嚴厲的關愛,都讓我此生永不會忘記啊!5.回首往事,尋尋覓覓,已是陰陽無路,夢深沉思斷腸淚不幹。
  • 經常在朋友圈發已故親人照片的人是什麼想法
    但是你經常在朋友圈看到一個人曬他已故好幾年的父親,是何感受?早起翻朋友圈,第一條就是一四十幾歲的人發的關於他父親的。他父親已經去世三年了。剛去世那天,他發朋友圈,說自己的一座大山倒了,我們都跟著感到悲傷。後來,父親節了,他也發,還是同樣的內容。只要是什麼節日,他都會發,並且都會配上他父親圖片或者視頻。配的文字還是自己的一座大山倒了。現在,他父親已經去世三年了。
  • 感恩善行結善緣
    善行結善緣,恩懷心中,有益緣行。佛家言,次於自身善起防護,不應放逸,於剎那中有少動念,應當觀察,以正智鉤制令正往。人心中難免閃過一剎那的妄心,惰性,倦念,非同佛陀心中清明一片。如是放縱其肆行,心念間難免不順,妄念紛飛,是以對精、氣、神之損大不利於養性。本淨明心非別處,惟在眾生妄心中。
  • 是已故親人的思念,還是暗藏其它的科學道理?
    在古代由於科技和思想限制,發現了許多離奇的事件,古代人把當時無法解釋的事情歸於鬼神論,因為思想的落後很多人非常迷信鬼神,並且在民間常常有去世的人給親人託夢這一說法,那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而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對離去的親人感到惋惜,過於思念在夢中便會夢到離世的親人,離世的親人也隨之出現在我們的夢境當中,一些離世的人會在夢中說一些和現實生活中相照應的事,所以便有了託夢這一說法。很有可能是我們是有所思,夜有做夢,從而導致了在夢境中會夢到許多已故的親人,這也不能歸於封建思想。
  • 女子夢到已故親人和30口棺材,第二天去買彩票竟中了1200萬
    近日,一名來自亞拉省的女老師在夢到有30口棺材後,在第二天就去彩票站購買了10張帶有「30」的彩票,沒想到其中兩張真的中了大獎,共計1200萬泰銖(約人民幣263萬元)。據泰國媒體12月18日報導,12月17日上午,據夜豐頌市彩票站的工作人員稱,一名在那瓦明職業學院教書的女教師在12月16日獲得了一等獎,獎金高達1200萬泰銖(約人民幣263萬元)。
  • 「結善緣,修善果」:你的運勢怎麼樣,看這四點就行了
    如果你能靜下心來,好好讀讀我們的古籍的話,你就能發現,其實所謂的運勢,因果循環,都是有著強大的邏輯基礎。我一直覺得,我們的老祖先的「結善緣,修善果」,其實和西方的心理學,那是一樣的,有著同樣的哲學基礎。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人的運勢咋樣。
  • 【慧澤生卍】海濤法師推薦:大旺現世財富的無病發財咒,開光雨寶陀羅尼鑰匙圈(環)」廣結善緣,慧澤眾生!
    3.高僧大德海濤法師開示:因緣果報, 種善因必能有善果,惡因必有惡果,希望大家多行善積德,廣結善緣,慧澤眾生,自然會健康、發財,得現世果報。4.  3天左右用韻達快遞統一發出。5.在12月25號後沒有收到貨請速來[慧澤生®]微信上查詢。
  • 人世間的善緣,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禪通達每天將給大家帶來一篇優質文章禪通居士編語:過去,有的人在路上點一盞路燈跟行人結緣,有的人做個茶亭施茶與人結緣,有的人造一座橋梁銜接兩岸與人結緣,有的人挖一口水井供養大眾來結緣,有的人送一個時鐘跟你結時間緣,這些都是很可貴的善緣。
  • 無緣時又該如何結善緣?
    所以,我們要明白,太多的事情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的,不是拼命努力就一定能有期待中的結果。既然如此,那就索性雙手一攤,啥也不用管了嗎?也就是說因緣還不具足的怎麼辦?佛教不排斥用善巧的方法,創造或促成因緣。因緣還沒有到,我們也不放棄,保持關注耐心等待因緣。南懷瑾先生曾說過,出世間的法可以完全隨緣,但是入世間的法也得懂得善巧「造緣」,也就是結緣。那麼無緣的時候該怎麼結善緣呢?
  • 麼麼御守:中國御守佑善心、結善緣、結善果
    麼麼御守所護佑的願望,自然也是有講究的,並非「有求必應」,其中有一種願望,麼麼御守就不會護佑,知道是什麼願望嗎?其實,無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佛教文化,都講究一個「善」字,人要發善念,存善心,自然要許「善願」,才能得善緣。所以,麼麼御守不護佑的願望,便是「惡意」的願望。就是比如,詛咒別人不好這種不屬於「善類」的願望,麼麼御守是不會護佑的。
  • 什麼叫做善緣,什麼是七聖財?
    現在,只要我們有善心,自然善緣處處在,善門處處開!過去的我們認為你好與我好,互相依戀、互相喜歡就是善緣,其實這不是善緣,這是互相貪愛。互相貪愛是有染法,有染法可能是善緣業也可能是惡緣業。所謂的廣結善緣,佛說要在初善、中善、後善一直都結善的緣才叫廣結善緣。
  • 人生在世,多行善事,善德,終有善緣善果
    善的串習原來是這樣,今生還這樣。這就是他的因。這個因,就會導致他能得長壽;他能富貴;不僅有財富,而且社會地位讓人尊重;身體健康,內心安寧,身心康樂;然後到了臨終的時候,壽終正寢:善終,年高而善終。這就是善的報應。你行善,這就是上天用五福來獎賞。「五福臨門」中的「五福」分別是第一福「長壽」。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第二福「富貴」,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第三福「康寧」。
  • 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 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2019年的清明節到了,對於已故的親人總有一些話想要表達,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 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1、又是一年清明至,在這特別的節日裡,腦海裡盤旋的字眼,儘是些傷感,別離和後會無期,說也悽涼,讀也孤單,細雨砸傷了眼,思念觸疼了心,任冷風悽雨將自己澆透,從上到下透著寒涼,由內而外訴著感傷。
  •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自己夢見:最近頻繁夢到親人什麼意思
    最近頻繁夢到親人的夢境解析  最近頻繁夢到親人,近期運勢不錯,表示的是人緣、人情,還預示緊要關頭有貴人相助。  不同的人最近頻繁夢到親人的夢境解析  懷有身孕的人最近頻繁夢到親人,預示生男,夏佔生女,忌動土損胎氣。
  • 有些善緣,與你無緣
    四姑對表弟說,我們的一生中,會有許多緣分,有善緣,有惡緣,惡緣必須遠離,善緣要主動去把握,有些善緣,我們沒有把握住,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那個福分。他回復,我看你朋友圈下面帶的有定位,我順著導航去。聶總是我很多朋友中,特別實在、特別善良的一個人,他年長我幾歲,從一個農村人,一步步走到今天,有自己的公司,迄今資產已超千萬。次日,聶總真的去了。他硬是順著導航,開了好幾個小時的車,不辭辛苦找到了這個學生的家。那一刻,我就在想,像聶總這樣的人,發達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