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公關廣告消費過的「流行」

2020-12-21 慧科大數據

流行什麼,就消費什麼。

這是公關廣告行業的一條基本準則。

這個時代,網絡不斷製造著頂級流量。有時候,這些流行熱點就像一位橫空出世的美人,營銷則像極了功利的「渣男」,身處裡面的人們善于敏銳地捕捉各種流量「頭牌」,接著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一波快餐式的消費,然後趕在天亮前提起褲子轉身離開。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現白頭。何況對於大多數流行來說,在營銷面前,它們從「小甜甜」到「牛夫人」,不過是轉瞬之間的事情,根本用不了白頭的時間。

過去這十年,公關廣告行業的傳播脈搏既是隨渠道、技術變化跳動的過程,同樣也是隨這些熱點流行調整跳動頻率的過程。

但凡消費過這些流行的傳播項目,集中表現為一個特點:有錢。

流行地標:「時代廣場」

作為早期「出口轉內銷」傳播的代表,登上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曾是萬金油式的營銷創意。如果你只是看傳播網站的資訊,那麼,在那幾年可能一度會懷疑:時代廣場這片魚塘,是不是被中國品牌承包了。

事實上,沒有人關心時代廣場有多大、上面有多少廣告屏,更沒有人關心品牌所在的廣告位有多偏、廣告露出時長有多短。要的僅僅就是一個噱頭。

以中國品牌扎堆的「納斯達克屏」為例,位於百老匯大街的一個三岔路口上,其實視野輻射有限。但營銷者的視野根本不在時代廣場的一畝三分地,而在於國內各大媒體渠道的曝光。

中國品牌登上時代廣場,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的「三九胃泰」。2012年4月,史玉柱的巨人集團把旗下遊戲《徵途2S》搬上了時代廣場的多塊廣告屏。

進入社會化媒體時代,時代廣場成為品牌重大事件造勢的「寵兒」。近年來,時代廣場中文廣告的畫風也產生了突變,很多微商、幣圈大佬甚至明星粉絲也加入到時代廣場的刷屏大軍。

而關於時代廣場大屏的廣告費,有人核算過:便宜點每次不過三四萬,平均每秒不過五六十元;甚至按照「乞丐版」的上法,過去1萬塊錢就可以登上納斯達克屏,並且拿到視頻+高清圖片。

流行綜藝:「天天向上」

在上一個十年之初,登上一期《天天向上》是各品牌經常會想到的營銷玩法。「行業大佬最愛上的綜藝節目」,也成為當時《天天向上》的營銷標籤。

虎嗅上有文章做過統計,僅2013年初:

1月11日,唱吧、墨跡天氣、Camera360、大眾點評、飛常準等5個APP上了《天天向上》;1月18日,時任百度基礎科學領域首席科學家王海峰、百度移動雲事業部總經理李明遠帶團隊上了《天天向上》;1月25日,奇虎360 CEO周鴻禕帶團隊上了《天天向上》;2月8日,愛奇藝CEO龔宇帶著團隊上了《天天向上》。

雖然據當時的《天天向上》製片人說,這些網際網路品牌上節目並沒有太多商務合作的成分,但一時間網際網路企業扎推湖南臺的現象,給了其他品牌以啟發。

再後來,《天天向上》甚至直接推出了「品牌定製專場」。說起來,《天天向上》的節目形式和特點,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廣告快樂植入大本營」嘛。

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有露出啊。

流行團體:「彩虹合唱團」

2016年開年,因為神曲《張士超》一夜走紅網絡的彩虹合唱團和金承志,大概最能明白「成功」這個詞的戲謔意味:正兒八經合唱了多年,默默無聞;稍微頑皮一下,哎?出圈了!

如果一定要給這種成功方式命個名的話,我希望是「網際網路+的成功」。

這波以合唱為核心的流行,彌補了又一個熱點流量形式的空白,新穎、獨特、好玩,滿足了每一公關廣告人對實時熱點的想像,充滿了品牌合作的商機。

緊接著,百度、天貓、騰訊動漫、滴滴、肯德基等一眾大牌,幾乎輪番和彩虹合唱團合作了個遍,一首首網際網路+的合唱神曲被各大案例平臺收錄。

沒過多久,還是在那個被彩虹合唱團刷屏的平臺上,又意料之中地發出了題為《那天晚上,金承志親口對我們承認:彩虹室內合唱團過氣了》的文章。

是啊,過氣不就是一切熱點流量的歸宿麼,只是傳播圈來得更快一點罷了。

還記得在《十三邀》的訪談裡,當時風頭正盛的金承志,言語之間隱隱透露著「你們沒有聽到的那些才是我們真正藝術」的潛臺詞。幾年過去,提起彩虹合唱團,大家最深的印象依然還是《張士超》和《感覺身體被掏空》。

唉,藝術到底還是輸了。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

流行IP:「故宮文創」

大家都知道,故宮合作的核心關鍵詞就一個字:

貴到很多乙方連提一提的機會都沒有。

故宮大門隨時開,沒有百萬莫進來。可即便是這樣,各大品牌對於自己和故宮的合作依然是趨之若鶩。

因為貴也有貴的好處。就比如,故宮可能是近些年前赴後繼的流行當中,為數不多仍能出現在乙方提案中的cobranding對象,可以說是流量界的常青擔當。

如果說之前的故宮文創更多還是那個網紅店鋪,那麼2016年故宮和騰訊合作的H5《穿越故宮來看你》,則將「品牌X故宮」的結合帶到了更廣大傳播從業者的視野。

隨後,一個個故宮合作案例,腳踩金元風火輪誕生,也無形之中將品牌市場部分成了「有錢的乾爹」和「沒錢的親爹」兩大涇渭分明的陣營。

流行自媒:「新世相」

一次「逃離北上廣」的營銷事件,一起參與的品牌航班管家沒火(後來你甚至不確定它是叫航空管家又或者是航旅管家),一起參與的一直播甚至都沒人記得它的存在,唯獨新世相一炮打響了。

只有吃瓜群眾關心活動逃得遠不遠、逃離體驗好不好、人都逃了北上廣是不是能清淨點,也只有航班管家關心自家的app下載了幾個。剩下的公關廣告人們,滿眼都是一波撲面而來的熱點流量。

從那之後,新世相成為了提案桌上一切情感campaign的首推合作夥伴,各種社會焦慮的集中釋放場。據說,有的公關人前後在不同客戶之間提了快不下100次新世相聯合方案,甚至那幾頁PPT都是翻來覆去改幾個字就好了。

鑑於新世相本身具有媒體屬性,因此在和新世相的合作上,對於那些壕系企業來說,畫風也尤為感人:「窮逼」才按次計費,有錢人直接籤年包。

於是,有時候到了年底,有些企業內部還會出現資源空前繁榮的景象,當年籤的新世相合作額度用不完,媒介部就各種給業務項目推薦:新世相免費合作,了解一下?

沒有跟新世相合作過的我們,心裡是顫抖的。

流行口號:「非洲小孩」

你很難讓全世界圍著你轉,但至少可以讓一群遠在非洲的小孩為你「打call」,而且成本極低。

非洲小孩喊話,這是一兩百塊錢就能搞定的營銷物料,可能也是今天提到的熱點流量裡最經濟、最便捷的方式了。

社會化媒體時代造就很多「無名之火」,非洲小孩就是其一。非洲小孩的喊話視頻,最早是以表白求愛、送生日祝福等形式在朋友圈流行開來,緊接著大小企業、個體戶宣傳也紛紛加入進來。

這波洪流之中自然也少不了大品牌的身影。360手機衛士、搜狗、陌陌、高德、王者榮耀、摩拜、ofo等網際網路品牌,相繼成為非洲小孩視頻裡的口播對象。

當然,一兩百塊錢的傳播物料也有局限性,非洲小孩這波流量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媒介渠道。它只能廣泛存在於品牌員工自己的社交媒體上、三方的爆料盤點中,甚至沒有「官方之名」。

在整個熱點借勢的過程中,大家原本圖的就是一個湊熱鬧而已。直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在一些交易平臺上,看到非洲小孩喊話的「營銷工具」商品。

流行內容:「Papi醬」

Papi醬是短視頻風口出現的重要代表。

一開始,Papi醬這波熱點流量的最大消費者並不是品牌,而是羅振宇老師領銜的投資天團。出資1200萬人民幣,佔股12%,估值一個億。

緊接著,雙方又共同發起了「Papi醬廣告招標會」,開啟流量變現之路。當天的門票價格高達8000塊錢一張,與之「相應成壕」的是Papi醬的第一條廣告拍出了2200萬元的天價。

無論是對於中標的「神奇淘寶店」麗人麗妝還是Papi醬來說,拍賣會本身已經賺足了噱頭和目光,以至於後來這第一條廣告到底做了什麼,反而是次要的了。

再後來的故事我們也都熟悉,羅老師賺了一波「快眼球」之後就撤了,Papi醬則和其他紅極一時的網紅大號一樣,慢慢走下現象級的神壇,回歸優質的短視頻創業者。

在Papi醬這波頂流之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真正參與消費過的品牌似乎並沒有留下太多印跡。

或許,是因為數量少吧;至於少的原因,或許僅僅就是因為貴吧。

流行文化:「嘻哈」

2017年是嘻哈之年,這股嘻哈風潮也在第一時間席捲了營銷圈。

相比於其他的熱點形式,嘻哈音樂真的是一種「低門檻」的載體:操作相對容易、耗時周期短、可複製性高,僅執行層面考慮,屬於再優質不過的流量形式。

隨著《中國有嘻哈》節目的播出,一大批品牌乘勢殺入。一首品牌量身定製的嘻哈歌曲+一段嘻哈選手參與錄製的MV,是基礎標配。

如果再做幾張海報、弄一個H5、定製一個嘻哈選手限量款產品,那在向上匯報的時候,絕對是超級立體、尤為深度的一次經典合作案例了,影響覆蓋保守估計500萬+。

那一年,嘻哈歌手將「賺快錢」演繹到了極致。

只不過流行的大潮退去,也總暴露那麼幾個在裸泳的。寫一堆沒有邏輯的歌詞,強行堆砌一批押韻,再找rapper錄個小視頻,respect就完事兒了。

現在想想,你有多不懂嘻哈,那些視頻就有多尷尬。

流行畫風:「沙雕」

忽如一夜春風來,2019年沙雕風潮席捲開。

沙雕不僅僅是營銷圈的熱點流量,簡直還可以登上年度關鍵詞排行。

怎麼定義沙雕呢?我覺得簡單說,各種無釐頭的方式就都可以歸納為沙雕。

據不完全統計,在沙雕風下不同品牌們延伸出了眾多分支,包括:復古風、動漫風、人獸風、穿越風、混搭風、辦公室缺根筋風、中老年表情風等等,五花八門。

同一個沙雕,不同的雕樣。

印象當中,五芳齋可能是復古沙雕風的早期玩家。

華為手機拍太空的一則視頻,雖然正片沒怎麼火,但惡搞的方言版卻將沙雕推向了風口浪尖。

到今天,沙雕風的潮流還在繼續。就像不管病不病毒都叫「病毒視頻」一樣,不管沙不沙雕也都叫「沙雕視頻」。拿不出一則沙雕作品的品牌,大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會玩營銷吧。

生活已經夠累,前幾年「走心」多了,現在來點「沒心沒肺」的沙雕調劑一下,確實也不錯。

◆◆◆

除了上面列舉的一些流行現象,像街舞、樂隊等,一度也都是營銷圈的流行擔當。熱點流量是個好東西,它讓過去十年的營銷有了「著力點」和「可看點」。

但在面對這些熱點的時候,有也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

比如,鑑於現象級熱點的稀缺性,相關的傳播預算更容易申請下來,但絕大多數營銷人在拿到預算之後,只看到了這事兒所代表的當前流量,卻很少有人願意對此抱有起碼的敬畏感。

要知道,在群雄逐浪的過程中,消費流行的品牌們將不可避免地同場競技。這時候有一個詞,就叫作「相形見絀」。

如果有人問:你所在的行業,是一個什麼樣行業。

或許,面對著過往那些流行風潮,我們可以這樣回答:這是一個相信「一見鍾情」的行業,這也是一個隨時「見異思遷」的行業;這裡是催生「快錢」的搖籃,也是堆滿明日黃花的「垃圾場」。

P.S. 過去幾年,你們都消費了哪些流行和流量呢?

(作者-關公小姐,ID-PRxiaojie)

慧科訊業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從大數據中識別出最重要、最相關的信息,幫助企業在信息多元化與碎片化的環境下,高效準確的處理行業相關的海量情報信息,同時提高所獲取信息的相關性和及時性,助力企業、政府及機構客戶,監測宏觀環境與社會輿情、分析市場趨勢、識別投資與業務風險;洞察消費者行為、習慣與意見、衡量傳播與營銷效果、輔助精準投放;預測行業趨勢、挖掘潛在商機、優化產品決策等。

想了解更多關於市場營銷,品牌傳播推廣的專業觀點與產品服務,歡迎與慧科訊業取得聯繫並一同參與探討。

相關焦點

  • 校果科技榮獲廣告門2020上半年榜單「公關代理公司」第二名
    7月7日,2020廣告門「代理公司上半年榜單」公布,作為傳播行業的權威媒體,廣告門公司庫超過了8000家公司和3185個品牌,多年累積的數據為營銷從業者提供了解代理公司和品牌的基礎,也為優質的營銷服務樹立了新的標準。
  • 「八面玲瓏」沒有好人緣?那公關銷售們可以辭職了
    畢竟有很多人確實不適合活在「察言觀色」中。但大部分服務型工種都需要打通任督二脈、滿血復活的「八面玲瓏」,比如房產中介、公關媒介、以及各類銷售……「察言觀色」絕對是日常修煉的基本功,如果你沒有這根弦,那你可能就要換份工作了。不同工種,訴求不同。《這個不可以報銷》女主之前就分享過不同崗位的不同訴求。
  • 從公關和娛樂的角度吐槽SKII相親角廣告,苦哈哈是美容兇器,幸不幸福是多選題
    雖然被瘋狂轉發,完成了傳播KPI,可這次傳播的「演技」並不聰明。在人人都是心機婊的時代,公關也需要不斷升級來抵禦滿屏的火眼金睛和流言蜚語,而且實力派公關最後傳遞的都是順其自然的力道。所以「劇本」和「演技」非常重要。我是SKII的忠實用戶,她家的神仙水,面膜真的很好用,小貴有小貴的道理。
  • 文章頻道 - 2019年十佳公關創意傳播
    圍繞「蔡澈在奔馳總部的最後一天」展開,蔡澈結束在奔馳的最後一天的工作,被司機送回家後,竟然開著一輛寶馬i8出門了……奔馳和寶馬這對好基友在社交媒體上多次進行過「互懟」,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這種長期、潛移默化的、有默契的公關讓兩個品牌都受益良多。
  • 待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不少時尚行業內的專家認為在疫情穩定後,大眾對於時尚商品的需求將會反彈,人們當下不進行消費的產品將在以後購買更多。當快遞逐步恢復後電商訂單也會驟增,當很多城市的超市和餐廳又排起長龍,這似乎意味著報復性消費的煞有其事。 但僅就潮流時尚領域而言,「報復性消費」真的存在嗎?大家是真的被憋出購物慾了,還是說這只是人們的一個設想而已?
  • 視頻網站會員制啟示錄:廣告已「死」,公關崛起
    這就是利用公關的宣傳性和社會性直接孵化品牌,深受用戶的喜愛,也成為了用戶付費加入會員的重要理由之一:搶先追看自己喜歡的節目。那麼,為什麼各大品牌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廣告預算?難道廣告真的已經「死」嗎?為什麼說品牌建立靠的是公關呢?這要從廣告的發展現狀和公關的模式特性來說。廣告已死,有事燒紙現代社會遍地是廣告,怎麼說廣告已經「死」了呢?
  • 廣告巨頭「W+K」簡史:讓耐克為我代言
    那Nike的廣告都在宣傳什麼呢?它致敬偉大的運動員,致敬體育。這就是Nike的廣告營銷的成功所在。」—— 史蒂夫-賈伯斯‍‍‍「體育夢工場」是ECO氪體的合作媒體品牌,專注於觀察體育營銷領域的新聞動態,為品牌贊助及合作提供優質內容與深度服務。
  • CBNData 「有數」第004期:我就愛以色示人,數據也可以辣麼時尚!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主編 沈從樂第二組圓桌的嘉賓讓小編灰常開心,因為多了兩位……帥哥!glo&ray副總經理王迪、歐萊雅美發公關總監兼數字營銷總監胡曉蔚、麗人麗妝公關總監謝臻,三位美妝品牌專家共同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幫助品牌做市場拓展?
  • 「公關第一,廣告第二」?廣告第一,公關第二?全錯。
    用戶需求滿足是唯一,沒有第二《公關第一廣告第二》是營銷大師的經典,也為很多營銷人所信奉。但那是2002年,第一個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新的時代還未來臨。網際網路時代,5年就是一代,何況15年前。所以,公關和廣告的概念只能停留在內容的傳達方式上,而信息傳達這個行為本身,已經超越了公關或廣告的概念,變成了精準用戶對話。科幻片《少數派報告》中,有一個場景,商場的櫥窗不僅可以顯示廣告,而且能夠為路過的人精準的顯示廣告,這個場景目前還難以實現,但實現原理已經很清晰。從整個媒體環境來看,能夠實現這一點的,首先是自媒體平臺,包括官網、微信公眾號等。
  • 他,《十年》用明信片書寫廣告10年
    2000年,陳耀福離開臺灣,當時《廣告雜誌》創辦人段鍾沂邀請陳耀福定期為《廣告雜誌》寫專欄,一月一篇千字專欄,撰寫華文廣告產業的創意與觀察,陳耀福以「明信片」取代長篇幅文字,2010年,陳耀福結束長達10年的專欄。2015年9月,他將這10年的手寫明信片專欄匯集成《十年:給廣告人的一百封信》一書出版問世。
  • 我眼中「十年最佳」的 Apple 產品
    iPod touch 甚至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中都處於「休眠」狀態——最近一次「實質性」更新還是在 2012 年的第五代,此後都只是對處理器、攝像頭和存儲空間的例行升級,外觀和設計再無變化。此外,官網上摺疊在「音樂」頁面下的連結,財報中摺疊在「其他」類目中的銷量,無一不顯示著官方對這一產品放任自流的態度。
  • 2021年廣告、公關、新媒體、運營熱點日曆
    關注「廣告AE的那些事兒」回覆:日曆即可下載2021廣告公關超級日曆.PDFPDF版中,可往查看往年同日熱點創意案例>歡迎新媒體、網際網路、廣告公關、運營等各位同學收藏使用下方圖片可點擊查看原圖快捷查看每日熱點▼1月重點熱點
  • 香港「精品」玩具店只因發了這一句話,陷入公關危機
    在這個信息日益發達的年代,管好自己發表的言論的確非常重要,說錯話很容易讓一個人甚至一個公司陷入輿論轟炸之中,而作為香港玩具大店之一的「精品」玩具店,只因說了一句「明眼人都知買來做什麼」,臉書主頁被各種流言炮轟,更有甚者,在店鋪的玻璃窗上用memo紙貼了「明眼人都知道你炒玩具,抵制撐警玩具店」,種種做法讓「精品」玩具店陷入公關危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雜誌推薦」五本針對廣告和藝術創意的廣告傳媒雜誌
    「越讀黨」推薦《國際品牌觀察》《國際品牌觀察》創刊於1985年,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主管、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廣告協會主辦,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廣告專業月刊。 是一本專業的廣告雜誌,是一本獨家購買世界權威雜誌美國《廣告時代》周刊中國版權的雜誌。它是一本環球市場、專業務實、資訊及時的專業化雜誌。
  • 廣告投放更加合理?圖片內嵌廣告公司「GumGum」獲 2200 萬美元的融資
    據外媒報導,近日,圖片內嵌廣告公司「GumGum」完成了 2200 萬美元的融資,由現有投資者 Morgan Stanley Expansion Capital,NewView Capital 和 Upfront Ventures 投資。
  • 「爬山」這個詞已經過氣了,為什麼「有 1 嗎」「呵呵」還在流行
    微博帳號@人類星球觀察員 不久前還號召過網友一人留一句過時的網絡用語。打開評論區,你就能迅速被那些飽含時代風霜的流行詞和網絡用語帶回十年前,回到那個互叫 GG、MM,道別還說 886 的年代。這種詞語和短句大多有著「夏日限定」的意味。通過一部劇、一個熱點新聞衍生出當下大火的詞語。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爆火,但生命短暫,一個月之後再說同樣的詞,別人可能覺得你好土。哪怕是「一百塊都不給我」這種涉及嫖資糾紛,屬於最易傳播的情色調侃短語也沒辦法火過一季,變為當季限定。
  • 都說「廣告公關化、公關廣告化」,到底怎麼做?
    神州的方法是對立定位+爭議公關,用一套「Beat U」的廣告海報,引發社會熱議,推動神州專車的關注熱度和APP下載量。 不僅如此,神州還策劃了一個「互動接口」: ——海報上出現一個錯別字:「怪蜀黍」寫成了「怪蜀黎」。 這是文案的筆誤嗎?
  • 淺敘品牌公關「新三度」之速度、高度和溫度!
    文|駿小寶,來源:公關之家這幾天,「麥當勞改logo」的話題在圈內被不少人討論,巴西麥當勞臨時修改了facebook的頭像,鼓勵大家在疫情期間保持距離,「相隔片刻,永遠在一起」。從這件小事中,展開了不少思考,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 那些「好看的」其他 Apple 廣告
    ,比如聖誕、春節主題的、Shot on iPhone 系列……這篇文章還是分享一下這些廣告視頻。Apple Watch 作為一個管不住嘴不自覺的胖子,Apple Watch 的「督促」作用還是有一些的。可能也跟自己是個「收集癖患者」有關係,總希望那些獎章都如期獲得。比如正在為這個「2000 次活動目標」努力。Apple TV 這應該是國內存在感最低的 Apple 產品了,我有一臺,大多數開機的時候也只是為了更新一下 tvOS 罷了。
  • 國際大廠奧美、藍色光標,公關人一生必做的100件事
    以下文章來源於關公小姐 ,作者關公小姐1、查字典取一個英文名2、拍一張職業公關照3、精心準備一個名片夾4、向別人解釋「公關」5、說自己是做廣告的6、在公司和同事一起看315晚會7、半夜被拉進一個突發危機群8、親手起草一份公關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