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偵察機今不如昔!剛出發衛星就實時監控,在海峽上空遭戰機驅離

2020-12-15 排頭觀察

據俄塔斯社12月13日報導,近日美軍一架RC-135S彈道飛彈偵察機從阿拉斯加起飛前往白令海峽方向,偵查俄軍發射潛射彈道飛彈的活動。不過美軍的偵察機剛出口就被對方的衛星發現,並進行了實時監控。在俄軍遠程預警雷達的引導下,俄軍出動一架米格-31戰機對美軍的偵察機進行攔截。

米格-31巨大的「屏障」無源相控陣雷達可以輕鬆鎖定RC135偵察機。米格31的機頭截面積很大,因此能夠裝下足夠大的雷達天線。米格-31使用的雷達型號為SBE-16,該雷達有3000個T/R組件,並且具有下視功能。其搜索距離達到300公裡,能夠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引導飛彈攻擊其中的4個。據稱如果4架米格-31編隊飛行,相互間隔200公裡,4部雷達能夠掃描寬度達到800公裡,可以替代預警機。據稱米格-31的雷達開機後輻射能量太大,在地面嚴禁開機。用這樣的雷達發現並鎖定美軍的RC-135S偵察機是很輕鬆的事情。

俄羅斯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洲際飛彈演習,美偵察機在白令海就是要偵察發射飛彈的北風之神核潛艇。9日俄軍在普京的親自指揮下,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洲際飛彈演習。當天俄軍在普列謝茨克測試中心發射了RS-24亞爾斯洲際飛彈,在巴倫支海,用核潛艇發射了一枚「藍天」潛射飛彈。俄軍的圖-95和圖-160轟炸機升空,發射了射程達到3000公裡的Kh-55遠程巡航飛彈。美軍此時出動RC-135S彈道飛彈偵察機就是為了記錄俄軍彈道飛彈的飛行軌道和落點情況。

美偵察機剛出發就被衛星發現,米格31果斷出擊攔截驅離。RC-135S是很大型的偵察機,並且因為比較敏感很受關注。該機剛起飛,俄軍的偵查衛星就發現了該機,並對其進行了跟蹤。實際上當前的光學衛星已經能夠很清晰的拍攝到RC-135S這類型飛機的起飛視頻,如果衛星數量足夠多的話還能夠持續跟蹤。俄軍在遠東地區部署有先進的遠程預警雷達,在很遠的距離上就發現了美軍飛機,並引導己方的米格-31對其進行攔截。米格-31戰鬥機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83馬赫,實用升限高達2.4萬米。用該機來攔截RC-135S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目的地。

不是美軍的偵察機不夠先進,而是現在的偵查手段太多樣,太先進。俄方部署在遠東地區的預警雷達在800公裡外就能發現美軍飛機,是否展開攔截取決於美軍飛機的威脅程度以及俄軍飛行的航程。俄方進行戰略飛彈演習是為了展示俄方強大的核打擊能力,是為了向美方示威,不是為了給美軍提供偵查情報的機會。因此當美軍飛機距離俄本國還很遠時,俄軍就迅速出動最適合承擔截擊任務的米格-31戰鬥機對其進行了攔截和驅離。可以看出在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上,俄方的表現一貫都很強硬。

相關焦點

  • ...被帶走調查,火幣網回應;俄蘇-27戰機在黑海上空攔截美空軍偵察機
    每經24點丨一中國公民在加彭遭搶劫身亡;網傳17名核心員工被帶走調查,火幣網回應;俄蘇-27戰機在黑海上空攔截美空軍偵察機 每日經濟新聞
  • 臺媒爆料美偵察機飛越臺北 臺軍緊急否認:假訊息
    原標題:臺媒爆料美偵察機飛越臺北,臺軍緊急否認:此為假訊息[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針對21日臺灣媒體爆料稱,「美軍RC-135W偵察機,疑飛越臺北上空?」當天下午臺軍駁斥稱,「此為假訊息」。
  • 臺媒爆料美偵察機飛越臺北,臺軍緊急否認:此為假訊息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針對21日臺灣媒體爆料稱,「美軍RC-135W偵察機,疑飛越臺北上空?」當天下午臺軍駁斥稱,「此為假訊息」。臺灣《自由時報》21日的報導引用追蹤航行動態的推特「Golf9」的消息稱,當天上午美軍RC-135W偵察機疑似飛越臺北上空,航空觀察帳號「東京雷達」也發布同樣的信息,表示RC-135W在臺灣上空現蹤,該帳號將持續追蹤動態並確認消息是否正確。對此,《自由時報》也發出疑問「真的假的?」當天下午針對此消息,臺「空軍司令部」發布新聞稿進行駁斥稱,「此為假訊息,並非事實。」
  • 北鬥在南海威力初顯,F22戰機GPS信號消失,衛星發現瓊州海峽異常
    當然,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最早也是來自於軍用,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行動。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
  • 美偵察機頻繁抵近我海岸線偵察,距離僅幾十海裡
    由於美空軍U-2S偵察機、RQ-4B全球鷹無人機、美海軍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前往南海開展偵察行動期間不開啟ADS-B設備因此無法列入統計,美軍實際出動偵察機數量要遠多於上述統計。6月份美軍向南海出動偵察機的數量與4月份、5月份相比分別增加了10架次和14架次,這表明美軍在南海地區的軍事活動強度明顯增強。
  • 我軍渤海海峽黃海和東海演習 美機抵近偵察近乎巔峰 「眼鏡蛇球...
    9月8日外媒稱衛星圖似乎拍到在黃海的055大驅 9月4日-11日,渤海海峽黃海北部有實彈演練。 【大軍事消息】我軍在渤海黃海東海演習期間,美軍偵察機的抵近偵察達到了高峰!
  • 臺媒:殲16飛越臺海幾乎把臺軍IDF戰機按到地上摩擦
    自9月18日,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宣布解放軍在臺海有重大行動以來,解放軍海空兵力在臺灣海峽進行的戰備警巡和海空聯合演練行動牽動著臺灣方面的敏感神經,令島內高度緊張。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進入臺灣海峽空域巡航的解放軍軍機為殲-10、殲-11、殲-16等型號,殲-16戰鬥機還對臺軍IDF進行「包夾」。那麼,解放軍為什麼派出上述機型活動?殲-20為何沒有現身海峽?美國在附近空域出現的偵察機能否對解放軍戰機構成威脅呢?解放軍殲-16戰機編隊訓練資料圖。
  • 解放軍用戰機航跡丈量祖國大好河山,正當合法!
    操演機型非常豐富,包括轟-6K、蘇-30、蘇-35、殲-11等多型轟炸機、戰鬥機、偵察機及預警機。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曾在回應相關提問時明確表示,我們採取的一系列行動,針對的是島內的「臺獨」分裂勢力,為的是防止臺灣民眾的福祉因「臺獨」圖謀而受損害。對於解放軍戰機的各項行動,臺軍已現疲於應付之態。
  • 所謂「海峽中線」從不被承認
    據臺灣「中央社」透露,蔡英文1日上午召集「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國防部長」嚴德發和「參謀總長」李喜明等,就最新情勢、軍方應對準備等聽取簡報,並指示軍方「對於蓄意越過中線的挑釁行為,務必在第一時間予以強勢驅離」。蔡英文當天在臉書上也強調「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的命令。 不過,對蔡英文要求「強制驅離」,臺灣媒體和軍方都不以為然。
  • 美:這是最後警告
    在美軍駐伊拉克基地已連續兩次遭火箭彈襲擊之際,美軍特戰司令部的一大空中殺器也跟隨海軍雙航母抵達荷姆茲海峽附近地區。美國《海軍時報》3月16日以《這是美國海軍和特種作戰部隊向德黑蘭發出的最後警告》為題報導稱,近日,伊朗外海連續傳出巨大爆炸聲,由多艘武裝快艇組成的海上狼群被美軍AC-130W「空中炮艇」全部擊沉。
  • 美偵察機疑似從臺灣起飛,英空軍機長酒駕
    第二個看點是美EP-3E電子偵察機,是美國海軍唯一的一種陸基信號情報偵察機,由美國洛特希德飛機公司製造。它是一種渦輪螺旋槳飛機,配備有4個T56-A-14引擎,體積較大,因而隱蔽性也較差。在外觀上EP-3E飛機和P-3飛機的不同之處是前機身下有1個圓形雷達罩,機身上、下各有1個長方形黑色天線罩。
  • 美偵察機在海峽外遇險,飛行員認慫主動飛離,日澳憤慨稱奇恥大辱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0日的最新報導稱,不久之前,美國國會山遭大量的當今美國總統支持者縱火,這些美國總統的腦殘粉直接衝進了美國國會大廈,在裡面四處打砸搶燒,甚至連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辦公室都被攻佔。這只不過是當今美國總統在下臺之前最後瘋狂的舉動之一而已。
  • 美偵察機偽裝「商務機」,近身東海上空
    導語:據有關消息報導,近日美國一架外表形似商務機的CL-604偵察機出現在東海上空 由商務機改裝低空偵察,外表具有迷惑性 這架在臺灣以北東海上空的美國
  • 俄戰機中的「常青樹」,米格-31戰鬥機,成功攔截美英偵察機
    俄羅斯國防部發表消息,俄羅斯北方艦隊出動戰機,在巴倫支海上空成功攔截美英兩國的RC-135戰略偵察機和R.1"哨兵"偵察機,完成這一任務的,正是俄羅斯戰機中的"常青樹"—— 米格-31戰鬥機。
  • 60年代的SR71偵察機都飛出了3馬赫的速度,為何現代戰機卻不行?
    之所以沒有出現這樣的局面,只是因為戰機的發展理念和作戰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使得追求高空高速的戰機發展理念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主要是由於當時地空飛彈的性能還不完善,戰機可以通過提高升限和速度來擺脫防空武器和敵方戰機的攔截,提高自身的突防機率和生存能力。而高速能力越好的戰機,越可以快速對敵方來襲的轟炸機和戰鬥機進行攔截,保護己方的安全。同時,由於此時衛星的偵察能力還不成熟,傳統偵察機依然是偵察的主力。為了提高己方偵察機的生存能力,採用高空高速也是當時比較成熟的思路。
  • 一架美軍F15戰機墜海,距離海峽入口僅170公裡,俄:大國動真格了
    據俄塔斯社6月16日報導,15日美空軍第48聯隊一架F15戰機在飛行訓練過程中墜毀。飛機墜入英格蘭北部東約克郡海岸附近的北海中。美空軍48連隊的消息,F15飛機當時正在完成常規的訓練,機上有一名飛行員。飛機墜毀的原因和飛行員的情況現在都還不清楚,目前正在展開大規模的搜救行動。
  • 臺2架戰機遭解放軍6架殲擊機包夾,胡錫進:若美臺勾連,必將行動
    臺媒:臺軍2架戰機升空,遭6架解放軍戰機包夾 9月18日、19日,解放軍連續兩天出動大批軍機從多個方向進入中國臺灣空域組織實戰化演練。據臺媒周日(9月20日)報導稱,19日臺軍的兩架IDF戰機在執行驅離任務時,遭到了解放軍6架戰機包夾。
  • 臺軍剛露頭,遭6架解放軍機包夾,島內神經緊繃
    近來,解放軍頻頻出動戰機前往臺海區域,就在9月18日、19日,解放軍連續兩天出動從多個方向進入臺灣空域組織實戰化演練。隨即,就在20日,臺灣媒體報導稱,19日在解放軍戰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後,臺灣北部清泉崗基地臺空軍3聯隊的2架「經國號」戰機,緊急起飛「驅離」解放軍戰機時,反被解放軍6架戰機「包夾」。然而,隨後臺當局發布新聞稱,這類傳聞和討論均屬臆測性質,與事實不符,特此澄清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