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一:耳溫槍,不能一塞了之
耳溫槍測體溫速度快,2-4秒鐘就能測出溫度。耳溫槍測量的是耳朵鼓膜溫度,這也是人體核心溫度,需要外耳道完全暴露。因此,使用耳溫槍不能往耳朵裡一塞了之。
正確姿勢:為小朋友測耳溫時,需要先提一下,再把耳朵往外下方拉一下,大的孩子則相反,需要往後上方拉一下。如果家裡自己使用,一般特別小的嬰兒是不建議用耳溫槍,因為他們的耳道較小,鼓膜溫度不易測到。
講究二:額溫槍,不是對著額頭測量的
額溫槍雖然1秒就能夠測量出體溫,並且不用和人體皮膚直接接觸,但是它的缺點也比較多。最大的缺點就是測量結果易受外界溫度,如冰寶貼、毛巾冷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測量結果容易出現偏差。另外,很多人使用額溫槍的測量位置也不準確。
正確姿勢:額溫槍應該對準鼻梁上方兩眉之間位置。
講究三:電子體溫計,放在腋下要夾緊
電子體溫計應該是三種電子測溫儀器裡面發揮最穩定的一個,測量部位與經典水銀體溫計差不多,都是放在舌下、腋下或直腸。
電子體溫計測量體溫的時間略長,需要花費30秒到3分鐘以上。因直接接觸人體溫度相對穩定的部位,測量結果受外部環境影響的概率小一些。
正確姿勢:大多數家庭都傾向於測量腋溫,需要注意的是,一但遇到寶寶穿多、不配合、夾得不緊,都會影響溫度測量。同時,口溫測量易受到進食或運動等影響。
講究四:吃完飯後30分鐘,再測體溫
一般而言,人體由於代謝情況,一天中的體溫是不斷波動的。早晨體溫略低,下午時略高,這屬於正常現象。靜止時,人體體溫會比較低,運動後、吃飯後、情緒波動後體溫會略有升高。
正確姿勢:吃飯也會影響體溫,建議吃完飯後30分鐘再測體溫。另外,小孩基礎代謝比較快,體溫會偏高一點。
生病時,最好選用1個體溫計,測量1個部位,這樣便於對比評估,不然可能會有誤差。如有發熱現象,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