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計測評丨智能體溫計誤差大,手機監測體溫靠譜嗎?

2020-12-23 質尚生活圈

最近出門隨處可見的額溫槍不會「放過」每個經過的人,家裡備的各式各樣的體溫計也隨時準備「開工」。

不過,不少人發現,不同類型的體溫計測出來的溫度,甚至同一支體溫計不同時間測出來的溫度,都不一樣?!

是體溫計的問題嗎?測體溫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什麼?

我們特意挑選了包括額溫槍耳溫槍腋下電子體溫計在內的8款體溫計進行對比測評,看看不同類型的產品,哪種更準確、更好用。

申明:本次測評無任何商業廣告植入,測試結果僅對來樣負責,用戶體驗結果僅供參考。

本次的體溫計樣品,大部分都有發燒預警功能,比如yuwell/魚躍BRAUN/博朗在測出體溫高於正常水平時,顯示屏會變色並發出蜂鳴聲,樣品B則會發出較為急促和持久的蜂鳴提示音,對於判斷能力較差的老人來說,使用起來更加放心。

秒秒測這一款需要下載指定的App查看數據,可遠程監測體溫,雖然更智能,但是不太適合老人使用。

秒秒測App數據顯示

除了秒秒測用完需放進收納盒裡的休眠倉休息,其他7款體溫計樣品都有自動關機功能,不用擔心用完忘記關機導致產品損壞或電量耗盡,可以說很省心了。

魚躍自動關機.gif

BRAUN/博朗還能分0~3個月3~36個月36個月以上等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進行測量。

BRAUN/博朗年齡組別選擇

樣品A除了測體溫,還能測物體表面溫度,測量範圍相對更廣。

樣品A不同測量範圍

此外,除了2款額溫槍,其他的體溫計均配備了收納盒,有利於儲存和攜帶,也足夠衛生。

2款額溫槍手柄大小剛剛好,握在手上,測量鍵一按,能按出《無間道》的感覺有木有?

2款耳溫槍中,BRAUN/博朗的探頭相對較細長,對於耳道較小的寶寶或成人來說,測量的時候可能會更舒適

yuwell/魚躍的探頭相對較粗一些,耳道較小的體驗者表示,用它測量耳溫,有一種整個探頭把耳道塞得滿滿當當的感覺,沒有BRAUN/博朗的舒適。

BRAUN/博朗和yuwell/魚躍探頭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BRAUN/博朗配備了一次性耳套,使用起來更加衛生,不過如果使用頻繁的話,會產生額外的成本。

yuwell/魚躍雖然不需要耳套,但使用前需對探頭進行清潔,在便利性上不如BRAUN/博朗

兩款耳溫槍各有優缺點,大家購買的時候就按需選擇吧!

BRAUN/博朗和yuwell/魚躍耳套對比

另外的4款腋下電子體溫計中,百富利葵花care 1ST/嘉衛士都是軟探頭型,不會像傳統的水銀體溫計那樣,又涼又硬(還怕打碎),舒適上可以給好評。

秒秒測這款紐扣型,使用時需貼上產品自配的醫用雙面膠後,貼在腋下或胸口下方,若腋下長期貼著它,可能會「硌得慌」。

① 實驗室測試

為了看這些體溫計樣品測溫到底準不準確,我們對其進行了最大允許誤差的測試。

GB/T 21417.1-2008《醫用紅外體溫計 第1部分:耳腔式》規定,醫用紅外體溫計規定的溫度顯示範圍外最大允許誤差:體溫計在35.0℃~42.0℃的溫度顯示範圍外,最大允許誤差±0.3℃

ps:我國目前還沒有與額溫槍有關的標準,由於額溫槍是依據企業編制的產品技術要求進行註冊檢驗,而這個產品技術要求的性能指標又是參考標準GB/T 21417.1-2008《醫用紅外體溫計 第1部分:耳腔式》,故本次額溫槍的實驗室測試項目,均參考此標準。

GB/T 21416-2008《醫用電子體溫計》規定,醫用電子體溫計的最大允許誤差如下:

如果一個物體能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再用體溫計去測量它,讀數後就能知道體溫計準不準,即體溫計的誤差有多大了。

這就需要用到可設定恆定溫度的黑體(用於額溫槍和耳溫槍測量)和恆溫槽(用於腋下體溫計測量)。

黑體
黑體
恆溫槽

我們將電子體溫計放進黑體或恆溫槽進行測試之後,發現樣品A額溫槍和電子體溫計秒秒測的誤差不符合標準要求。

其中,樣品A的最大誤差為-0.7℃(在黑體溫度為42.5℃時進行測量,3次測量結果均為41.8℃)。

秒秒測的最大誤差為0.5℃(在恆溫槽溫度為38.0℃時,3次測量結果的其中一次為38.5℃)。

其他的體溫計,最大允許誤差均在0.2℃以下,葵花甚至多次測量的誤差都為0℃,表現讓人驚喜!

② 個人體驗

使用過體溫計的人可能都有一個感受,不同體溫計測出來的體溫似乎有點不一樣。我們今天測評的這幾款樣品,在人體上使用時,測出來的體溫會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邀請了兩位身體健康的體驗者(一男一女),在同一時間段同一環境溫度下用這8款樣品進行了測溫體驗,結果如下:

葵花care 1ST/嘉衛士秒秒測這幾款測腋下的體溫計,測出來的溫度偏低,額溫槍和耳溫槍測出來的體溫相對偏高一些。

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同一個人的不同部位的體溫是有差異的,通常腋下的體溫會較低一些,而額溫和耳溫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通常超過37.5℃就算發熱了。

想要更加準確地測量體溫,一定要用正確的打開方式。

額溫槍應垂直於額頭一定距離(本次的其中1款額溫槍需對準前額距離3-15cm,不同品牌的產品使用說明有一定差異,使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按下測量鍵保持測量姿勢後進行讀數。 耳溫槍使用前,需先用70%~75%的醫用酒精擦拭探測頭或套上一次性耳溫槍頭套,將被測量者的耳廓往後上方斜拉固定住,以保證耳道能呈直線,按下測量鍵後保持測量姿勢後進行讀數。 腋下電子體溫計需用腋窩夾緊,待體溫計測量完畢鳴叫後進行讀數(不同腋下體溫計的等待時間不同)。

另外,我們還對此次所有的體溫計樣品做了溫度顯示的測試、對除了2款額溫槍(由於兩款額溫槍為粉絲提供,缺少包裝和說明書,故不參與標識的測試)之外的體溫計進行了標識的測試、對4款腋下電子體溫計做了重複性和測溫時間的測試。

但在標識測試中,4款電子體溫計全軍覆沒——標識不符合標準要求,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

【小編後記】本百家號不以盈利為目的,無關任何商業利益,並沒有商業軟性廣告植入,測評結果僅對來樣負責。眾所周知,品牌並非完全等同於品質,在眾多自說自話的品牌和言過其詞的廣告中,如何分辨出高品質的產品,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確是難事。我們的初衷和目的是:通過檢測,將真正的品質帶給所有人。

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文案:鄭兒八斤

圖文編輯:科普界飼貓少女

手繪插畫:徐一堆人

相關焦點

  • 電子體溫計?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還有六年就要斷舍離很多人發出了「靈魂拷問」水銀體溫計現在還能用嗎?不用水銀體溫計,家裡可以選擇哪種替代?用了多年的水銀體溫計最準,其他類型體溫計測出溫度準嗎?測體溫到底有哪些講究?正確姿勢:為小朋友測耳溫時,護士會提一下,再把耳朵往外下方拉一下,大的孩子則相反,需要往後上方拉一下。如果家裡自己使用,一般特別小的嬰兒是不建議用耳溫槍,因為他們的耳道較小,鼓膜溫度不易測到。
  • 在朋友圈曬體溫計的「病人」,值得同情嗎?
    • 文末話題區有個心理學難題待解,順手送出福利體溫計一根,等你來聊。小雪已過,又到了感冒高發的季節,體溫計家庭地位持續走高,作為身邊半個郎中,朋友圈「曬病」神器,有娃一族大救星,無數發燒友滾燙的小身板兒,都與它糾纏不清,愛恨交織過。然鵝,市面上的花式體溫計到底準不準?測溫速度快不快?摔了碰了還能用嗎?
  • 如何把手機變成體溫計?這個方法太實用了!
    除此之外,手機在運行中,電池,CPU,屏幕等散發的熱量,這樣你再給人測體溫,也是會影響結果的。那麼還有的人會說,學姐啊,手機不是有紅外線功能嗎?小區用的測體溫設備不也是紅外線嗎?是不是手機也是可以呢?這個學姐認為也是不可以的哈。這是兩個不同的原理啊,小區用的紅外測溫儀,是測量人體表面紅外輻射量,從而能測出體溫。而咱們手機的紅外線功能,一般是當成遙控器用。
  • 紅外線體溫計
    ,我們在幼兒園是否發燒了,如果體溫較高,老師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也請爸爸媽媽們,時刻保持手機暢通!紅外線體溫計的好處是什麼?紅外線體溫計最顯著的好處就是安全和準確。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體溫計已經從傳統的水銀體溫計進化到了紅外線體溫計,並且正在慢慢普及到尋常百姓家裡。紅外線體溫計的好處是什麼?紅外線體溫計帶給人們的好處顯而易見,特別對於老人和小孩來說,紅外線體溫計更是發燒感冒的小幫手。
  • 寶寶測溫利器 iFever體溫計深度體驗
    它是一家由名為為譜(Vipose)的穿戴公司研發的一款藍牙智能體溫計,這款名叫iFever 的智能溫度計不僅能24小時持續監測體溫,還能高溫報警,形成病歷數據繪製曲線,相當易用且準確。外觀設計:體積小巧、佩戴方便    照顧過小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生病發燒時,給他測量體溫,他是極其不願意配合的。
  • 持續測溫,遠程監測:專為兒童設計的智能體溫計!
    秒秒測智能體溫計Pro體積小巧,產品直徑32.7mm,厚度9mm,也就比我們常見的一元硬幣大了一圈,不過也並不容易被孩子誤吞食,可以放心使用,再加上僅6g的重量,佩戴起來輕鬆無感。體溫計背面中間部分是直徑為17.6mm的感溫片,採用高導熱性316醫用不鏽鋼材質,內置雙NTC高精度智能算法,可以讓測量更快速和精準。
  • 實時高溫報警 iFever智能體溫計問世
    iFever智能體溫計iFever智能體溫計iFever智能體溫計    iFever智能體溫計現已登陸京東商城,官方售價為199元,並有黃、藍、紅三種顏色可供選擇。    編輯點評:相比於傳統體溫計,iFever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精準的體溫檢測與強大的同步功能,更在於它足夠安全,讓父母們不再擔心孩子將水銀柱咬碎的風險。此外,相比於電子體溫計,iFever僅199元的售價也讓它在同類市場中更具競爭力。
  • 電子體溫計哪個牌子好_電子體溫計10大品牌
    打開APP 電子體溫計哪個牌子好_電子體溫計10大品牌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8 09:19:35   電子體溫計品牌排名一:歐姆龍   歐姆龍株式會社旗下,歐姆龍健康醫療(中國)有限公司,始於1933年日本,國內家庭健康監測器械領先品牌,世界著名健康醫療設備提供商   創立於1933年的歐姆龍集團是全球知名的自動化控制及電子設備製造廠商,掌握著世界領先的傳感與控制核心技術。
  • 給娃用的體溫計,你買對了嗎?
    文/俏媽體溫計應該是每個家庭都常備的必需品了吧,尤其是家中有寶寶的話,體溫計這件小東西更是必不可少了。那你知道哪種體溫計更適合孩子使用嗎?你知道哪些品牌的體溫計最靠譜嗎?別看這只是件小東西,如果沒買對恐怕是要誤大事的哦!
  • 貼在身上的體溫計(新生活 新體驗)
    可穿戴體溫計圖示。資料圖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一款被稱作「腋下創可貼」的可穿戴式體溫計派上了大用場。該款體溫計如創可貼般大小,用戶可以直接將其貼在腋下的皮膚上。下載「安芯測」APP後將該設備綁定,體溫數據便會在手機頁面清晰展現,24小時內可自動測量、自動上報。防控值守端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腦便可對被觀察人群進行連續體溫監測與風險預警。該款由北京微芯邊緣計算研究院研製的智能體溫計是目前全球最小、最精準的可穿戴式連續智能測溫設備。
  • 團|最準的水銀體溫計將被全面禁產,替代品選好了嗎?又快又準的電子體溫計來了!
    1、幾盒橡皮筋圖案板-2板裝——全球教育界所風靡的玩/教具,除了幾何思維還有各種能力的培養,手部精細運動鍛鍊,幾何、數字、字母認知2、福契額溫計——多部位、接觸式測溫,± 0.2 ℃醫用級別精準度,1秒讀數,隨時隨地可測,新生兒適用3、Bestherm百斯騰智能恆溫遠紅外對流取暖器——雙核雙效發熱體,恆溫節能省電不乾燥,歐洲防水標準,居浴兩用,智能遠程操控
  • 小小體溫計,學問真不少!
    文/俏媽體溫計應該是每個家庭都常備的必需品了吧,尤其是家中有寶寶的話,體溫計這件小東西更是必不可少了。那你知道哪種體溫計更適合孩子使用嗎?你知道哪些品牌的體溫計最靠譜嗎?別看這只是件小東西,如果沒買對恐怕是要誤大事的哦!
  • 天天測量體溫,你都了解每種體溫計的優缺點嗎?看看這3種
    自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口罩、酒精、體溫計可以說是在「熱銷」榜上居高不下。其中,每天使用次數最多的便是體溫計,搭乘交通工具、進入辦公樓、小區、街邊小鋪、停車場,甚至連下高速也需要接受「體溫測試」,更有外賣小哥笑稱:「每次取餐都得測體溫,一天工作下來,也得測個幾十上百回吧!
  • iFever智能體溫計:為愛而生的創業故事
    那天晚上,剛開始的時候用水銀體溫計測量,寶寶總是不配合,又害怕水銀體溫計被寶寶咬碎,實在沒有辦法,深夜跑出去藥店買了一個電子體溫計,我和我的妻子有規律的每隔1個小時去查看體溫是否有上升。第二天,我們所有人都非常疲憊。帶著黑眼圈,上班整天都沒有精神,在上班過程中,又掛心寶寶的病情,萬幸,寶寶第二天就降溫了。這只是第一次。
  • 原來體溫計是這樣發明的 測體溫最早用的是蛇形瓶
    現在的體溫計分為玻璃(水銀)體溫計、電子式體溫計、多功能紅外體溫計、片式體溫計、「藥片式」內服體溫計等,運用較多比較方便的是電子式體溫計、多功能紅外體溫計。那麼,我們來回顧一下,體溫計以及溫度計的發明歷程,尤其是那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的刻度又是怎麼規定的。
  • 預告丨體溫計我推薦它:一秒讀數,睡著也能測
    如果耳道沒有拉直,或者耳屎比較多,也會影響測量結果,通常會有0.2-0.6度的誤差。測體溫的金標準,也就是最準確的方法是測肛溫(直腸溫度)。測量方法是,讓寶寶趴在大人的大腿上,將體溫計用凡士林潤滑後,插入肛門1.3~2.5釐米,注意固定姿勢,測量過程中不能鬆開體溫計。
  • 如何測量寶寶體溫之體溫計篇
    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應該用其他方法量體溫。2.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以免失去準確性。3.美國兒科學會學術新聞網站指出,耳溫計不應該給 2 歲以下孩子使用。美國兒科學會科普網站,給出的是 6 個月以下嬰兒不能使用耳溫計。雖然不同機構給出的數據不同,推薦年齡有較大差別,但基於的原理是一致的,就是較小兒童耳道狹窄,不適合用耳溫計。
  • 實測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哪個更準確!該選哪一種
    在疫情期間,大家不僅對自己的體溫特別關心,對別人體溫也很關心,如果聽到旁邊有個體溫37.3度的人,那你可能整晚都睡不著。所以最近體溫計特別暢銷。體溫計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家用呢,選購前要了解哪些?下面就以問答的形式,說說選購體溫計產品時,應該要知道的必備常識。Q:體溫計常用的有哪些呢?
  • 接觸式紅外線體溫計--耳溫槍
    上海浦東新區浦南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曉靜告訴記者,儘管水銀體溫計是目前幾種體溫計中公認的最準確的,且國內醫院也主要都在使用水銀體溫計,但實際上,水銀體溫計確實逐步在被淘汰。因為水銀體溫計如果用於測量口腔溫度,通常的動作是先甩一甩,甩到35℃以下,如果甩的過程中不小心磕碰,或者使用時候咬碎,釋放出的汞元素可能會傷害到人體或環境。
  • 開團丨體溫計我推薦它:一秒讀數,睡著也能測
    如果耳道沒有拉直,或者耳屎比較多,也會影響測量結果,通常會有0.2-0.6度的誤差。測體溫的金標準,也就是最準確的方法是測肛溫(直腸溫度)。測量方法是,讓寶寶趴在大人的大腿上,將體溫計用凡士林潤滑後,插入肛門1.3~2.5釐米,注意固定姿勢,測量過程中不能鬆開體溫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