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化學常用除雜方法及有機物除雜分析!

2020-12-15 高中化學在線

一、物理方法

1、過濾法

原理: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與液體通過過濾而分開的方法稱為過濾法。

如:氯化鈣中含有少量碳酸鈣雜質,先將混合物加水溶解,由於氯化鈣溶於水,而碳酸鈣難溶於水,過濾除去雜質碳酸鈣,然後蒸發濾液,得到固體氯化鈣。如果要獲得雜質碳酸鈣,可洗滌烘乾。

2、結晶法

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

如:除去固體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雜質,先在較高溫度下製成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然後逐步冷卻,由於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大,溫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鉀成為晶體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顯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通過過濾把硝酸鉀和氨化鈉溶液分開。為進一步提純硝酸鉀,可再重複操作一次,叫重結晶或再結晶。

二、化學方法

原 理

1、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不與原物反應。

2、反應後不能帶入新的雜質。

3、反應後恢復原物狀態。

4、操作方法簡便易行。

5、有時題目中有特殊要求(不外加指示劑。為了控制除雜液體加入的量,必須有明顯現象)

1、沉澱法

原理: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澱通過過濾而除去。

2、化氣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

如:硝酸鈉固體中含有少量碳酸鈉雜質,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硝酸溶液,硝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濾液,獲得硝酸鈉固體。

3、置換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

如:硫酸鋅固體中含有少量硫酸銅雜質,可將混合物溶解之後,加人適量鋅粉,再過濾除去被置換出來的銅,蒸發濾液獲得硫酸銅固體。

4、吸收法

原理: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

5、其它法

原理: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

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採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有機物除雜方法一覽(括號內為雜質)

1、氣態烷(氣態烯、炔)

除雜試劑:溴水、濃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操作:洗氣注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可。原理:氣態烯、炔中不飽和的雙鍵、叄鍵可與上述除雜試劑發生反應,生成不揮發的溴代烷

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離(說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餾)

除雜試劑:物理方法操作:分餾原理:各石油產品沸點範圍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氣)

除雜試劑:NaOH溶液 - 濃硫酸操作:洗氣原理:CO2、SO2可與NaOH反應生成鹽而被除去,乙醇蒸氣NaOH溶液中的水後溶被除去,剩餘水蒸氣可被濃硫酸吸收。

4、乙炔(H2S、PH3、H2O)

除雜試劑:CuSO4溶液 - 濃硫酸操作:洗氣原理:H2S、PH3可與CuSO4溶液反應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餘水蒸氣可被濃硫酸吸收。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離

除雜試劑:物理方法操作:分餾原理:沸點不同。

6、溴苯(Br2)

除雜試劑: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Br2可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鹽,系強極性離子化合物,不溶於苯而溶於水(相似相容原理)。

7、硝基苯(HNO3、水)

除雜試劑:水、操作:分液原理:等於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體原理見「萃取」。TNT、苦味酸除雜可使用相同操作。

8、氣態滷代烴(滷化氫)

除雜試劑:水操作:洗氣(需使用防倒吸裝置)原理:滷化氫易溶於水,可被水吸收,氣態滷代烴不溶於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

除雜試劑:CaO、鹼石灰操作:蒸餾原理:CaO與水反應生成不揮發的Ca(OH)2,故只會蒸餾出無水的乙醇。

10、苯(苯酚)

除雜試劑:NaOH溶液操作:分液原理:苯酚可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苯酚鈉,系強極性離子化合物,不溶於苯而溶於水(相似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

除雜試劑:濃硫酸+飽和Na2CO3溶液操作:蒸餾+分液原理:乙酸與乙醇發生可逆的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於反應容器當中。由於存在催化劑濃硫酸,所以水、乙醇不會被蒸發出體系,此時乙酸與乙酸乙酯同時被蒸發出體系,並冷凝滴入盛有飽和碳酸鈉溶液的容器中,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溶於水、不溶於乙酸乙酯的乙酸鈉,從而與乙酸乙酯分開。下一步只需要進行分液即可除去水溶液,得到乙酸乙酯。

12、乙酸乙酯(水或水溶液)

除雜試劑:物理方法操作:分液原理:二者密度不等,且不互溶。

-END--

相關焦點

  • 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化學物質顏色與物質的檢驗、除雜內容梳理
    化學實驗題、推斷題是每年中考理科綜合試卷中必考的內容,是對大家的化學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考查。要想成功突破中考化學實驗題、推斷題,不僅需要大家牢固掌握化學知識點,還需要大家掌握得更熟練,並能做到活學活用。接下來的內容,要針對化學物質的顏色、一些物質和離子的檢驗、物質的除雜、有毒的物質這四大專題進行一下梳理,希望這些內容不僅能夠對大家答推斷題和實驗題有所幫助,還能夠讓大家多掌握一些技巧,並避免因一些相似物質而產生的錯誤判斷。
  • 初中化學物質檢驗、鑑別和除雜
    【物理方法】依據特殊的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溶解性、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等)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得出結論。 如:SO2和NH3均有刺激性氣味;NaOH溶於水放熱,NH4NO3溶於水吸熱,NaCl溶於水無明顯變化等。
  • 高中化學課本都學哪些內容
    對於化學的學習,課本中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前提。學生在複習化學時,已經在學過的基礎之上,對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想更好地複習,首先得對整本書的結構進行掌握,清楚地知道每一章的內容,對每塊內容歸納整理,然後將有關的內容相互聯繫,才能更快地提升成績。
  • 2020高考化學必考知識總結:鈉及其重要化合物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複習方法,供大家參考閱讀!  一、鈉單質  1.N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命題角度為是否違反電荷守恆定律。
  • 高考化學複習一定要背的25個精華知識點
    化學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化學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化學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初中化學物質檢驗、鑑別和除雜(可下載列印)
    【物理方法】依據特殊的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溶解性、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等)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得出結論。 如:SO2和NH3均有刺激性氣味;NaOH溶於水放熱,NH4NO3溶於水吸熱,NaCl溶於水無明顯變化等。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全國卷化學必考知識點
    ② 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與聯繫。③ 理解混合物和純淨物、單質和化合物、金屬和非金屬的概念。④ 理解酸、鹼、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繫。( 2)化學用語及常用物理量① 熟記並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② 熟悉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根據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或根據化學式判斷元素的化合價。
  • Na2CO3和NaHCO3的鑑別、除雜與轉化
    2、除雜混合物(括號內為雜質)除雜方法或試劑Na2CO3固體(NaHCO3)加熱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氣體
  • 初中化學易錯知識點整理,趕快來看!
    1.化學變化中,元素和原子種類不變,但物質和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2.通過實驗驗證質量守恆定律時,若是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若在敞口容器中進行,則無論得到什麼數據都不能驗證質量守恆定律,也不能說化學變化前後質量不守恆。3.根據一個物質參加反應的條件可以推斷該物質的某些性質和貯存方法。
  • 2020屆高考化學與傳統文化知識點
    3.解題關鍵和思維建模  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是根據所給文本信息提取有效信息並正確解讀,轉化為化學學科中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分離與提純方法、反應類型及反應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識。解題的思維模型如下:
  • 中考化學模擬試題
    【分析】A.根據裝置的特點來分析;B.根據氧氣的實驗室製取與收集方法來分析;C.根據排水法收集氧氣的方法來分析;D.根據氫氣的實驗室製取與收集方法、裝置的特點來分析。【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後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 【初中化學】鹽和化肥知識點梳理歸納!
    生成氣體:OH-與NH4+ 、H+和CO32- (3)生成水 此外要注意:題目要求的在酸性溶液還是鹼性溶液、或者溶液是無色還是有色 常見的有色離子:Fe3+黃色、Fe2+淺綠色、Cu2+藍色、MnO4-紫色 8、除雜
  • 高中化學:常用計算公式+高考必備324個化學方程式!高三複習列印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片樹葉,自然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但是學姐希望,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只要你確定將來不會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就好學姐又矯情了上篇文章學姐為泥萌總結了高中生物的計算題學姐今天為高中生帶來了高中化學
  • 2020年江蘇高考化學試卷評析:聚焦學科核心素養,強調科學思維和方法
    第16題和第19題聚焦一些重要元素——S和Fe——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融合在工業流程分析、反應原理綜合、實驗及探究試題中進行考查,考查了調整溶液pH對離子存在形式和難溶電解質的形成的影響,以獲得目標產物的思路方法。這必將引導中學化學教學要回歸教材、注重基礎,緊緊圍繞核心主幹知識,強化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必備的關鍵能力。
  • 白藜蘆醇和紫杉醇,高考化學試題中的常客
    白藜蘆醇和紫杉醇是高考化學試題中的常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白藜蘆醇在1940年首次發現白藜蘆醇,20世紀70年代首次發現葡萄中含有這種物質,後來人們發現虎杖、花生、桑椹等植物中也含有這種成分。關於「紫杉醇」抗癌活性的信息很少;本文主要介紹了該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學和光譜。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瓦尼、他的同事門羅·沃爾和其他幾位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支持下,研究了這種潛在的藥物對各種癌症的活性。他們於1984年開始臨床試驗。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大約有10噸太平洋紅豆杉樹皮被採摘用於實驗工作和試驗。
  • 材料化學分析的物理方法
    本文重點介紹目前常用的化學分析方法的物理學原理,基於其上的儀器的設計思想和構造,間或對這些分析手段應用過程的一些問題做簡單的討論。作者相信,研究人員即便無意成為一個專業的分析人員也應該充分理解許多分析方法所涉及的物理過程,熟悉儀器構造和工作原理。只有這樣才能針對自己的研究問題尋求合適的實驗手段,才能夠對實驗結果給出合理的審慎的解釋。
  • 化學計算常用方法
    說起計算,應該令很多同學頭大,其實在化學計算方面有很多常用的套路方法,今天小光來為大家總結總結,看看化學計算中的一些常用方法。一、差量法1、定義:利用最終態(生成物)與起始態(反應物)的量的變化來求解的方法。2、使用條件:差值與起始量或終態量存在比例關係,且化學計量的差值必須是同一物理量。
  • 易錯21化學工藝流程類選擇題
    易錯21化學工藝流程類選擇題【易錯分析】把化學工藝流程題改造成選擇題是近幾年高考試題出現大題小考的命題傾向,解答時,要明白命題人的命題意圖,明確將原料轉化為產品的生產原理、除雜並分離提純產品的方法、提高產量和產率的措施、減少汙染注意環保的「綠色化學」思想、原料的來源豐富和經濟成本等
  • 高中化學,氣體及有機物製備及處理附方程式+步驟,秒殺衝衝衝
    學過化學的同學都知道,一般物質的製備都在實驗題中出,是必考內容,而氣體製備的探究性實驗越來越作為化學考察的熱點。因此,掌握常見氣體的製備和檢驗方法,對於提高解題效率大有幫助!高考中化學實驗的考查約佔整個化學試題分值的三分之一,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知識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在試題中頻繁出現,其中選擇題重點考查判斷氣密性檢驗、淨化、收集、尾氣吸收裝置或操作的正誤,非選擇題重點考查氣密性檢驗的方法、淨化氣體選用的試劑、儀器的連接順序 、誤差分析 、有關的化學計算等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備知識,同學們極易忽視或混淆。
  • 手機鏡頭的雜散光分析
    因此在探討雜散光時,可先模擬光源在不同入射角下進入鏡頭的結果,確認需要分析的項目,再進一步分析雜散光的來源。圖一 像面與最大視角若是有效口徑內造成的鬼影,可以藉助成像軟體CODE V的鬼影分析宏進行分析,雖然CODE V 可找到鬼影可能產生的位置,但是否有更直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