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潘沈思)11月1日,華醫學「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儀式在廣州市天河智慧城華醫學小鎮舉行,廣東省李朝龍華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領導、天河智慧城園區領導和嘉賓共同出席了儀式。
華醫學是李朝龍教授集幾十年臨床所學實踐,融會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進展首創的醫學理論體系,「清補運」組方可通用於相同病症。在多年的臨床應用中,李教授發現藉助於顆粒劑的使用,可以讓中藥的臨床應用實現標準化,藉助網際網路系統還可以實現中藥應用的數位化和智能化。
李朝龍教授曾經在第一軍醫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院)任外科主任,1996年成功開展過亞洲首例腹部多臟器移植手術,全球大量媒體報導並被媒體譽為亞洲第一刀,對於人體結構和生理病理等都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李教授也是中醫世家,從小跟隨爺爺上山採藥,在部隊衛生隊期間自採中草藥建設藥房並用於士兵治病,對於中醫藥有特殊深厚的感情和臨床應用經驗。十年前廣東省僑辦的吳銳誠主任問李教授:「我們認識很多外國元首都有中醫的保健醫生,為什麼中醫藥在他們國家都沒能傳播呢?」在聽說主要是幾千年的中醫藥理論很難翻譯影響了對外傳播後,吳銳誠主任提出了一個期望:「您既是西醫專家,又非常熟練應用中醫藥,能否對中醫藥理論進行一下梳理,便於我們走出國門?」於是就有了李朝龍教授閉關2年全心寫作的故事,並於2013年出版了《華醫學綱目》一書,華醫學理論體系正式面世,後來《中醫流體學理論與實踐》、《現代國醫速成指引》、《天然食物調理健康配伍指南》等著作的出版,不斷豐富並形成了華醫學自有的「理、法、方、藥」理論體系,在臨床應用中不斷得到患者的好評及同行的肯定。
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技術也得到迅速發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得網際網路數據的溯源性更加可靠,從而使一直以來不敢採用網際網路技術的醫療服務也得到了突破。善於學習和應用新知識的李朝龍教授,再次將目光瞄準了中醫藥的數位化和智能化,並與網際網路技術團隊合作,經過數年的努力,成功研發華醫學智能醫養系統,發華醫學診所聯盟系統、華醫學健康分享系統、華醫學區塊鏈營銷系統等並都獲得國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華醫學小鎮由廣東省李朝龍華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擬總共投資10億元建設,是華醫學總部和華醫學大健康事業計劃的展示基地,本著興醫惠民的宗旨,依託自己研發的智能化網際網路系統,構建醫、養、教、研、藥、食六大區塊,服務於人類全生命周期的防、治、康、養 、管、教的健康醫學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