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醫學「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廣州天河

2020-12-14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記者/潘沈思)11月1日,華醫學「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儀式在廣州市天河智慧城華醫學小鎮舉行,廣東省李朝龍華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領導、天河智慧城園區領導和嘉賓共同出席了儀式。

華醫學是李朝龍教授集幾十年臨床所學實踐,融會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進展首創的醫學理論體系,「清補運」組方可通用於相同病症。在多年的臨床應用中,李教授發現藉助於顆粒劑的使用,可以讓中藥的臨床應用實現標準化,藉助網際網路系統還可以實現中藥應用的數位化和智能化。

李朝龍教授曾經在第一軍醫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院)任外科主任,1996年成功開展過亞洲首例腹部多臟器移植手術,全球大量媒體報導並被媒體譽為亞洲第一刀,對於人體結構和生理病理等都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李教授也是中醫世家,從小跟隨爺爺上山採藥,在部隊衛生隊期間自採中草藥建設藥房並用於士兵治病,對於中醫藥有特殊深厚的感情和臨床應用經驗。十年前廣東省僑辦的吳銳誠主任問李教授:「我們認識很多外國元首都有中醫的保健醫生,為什麼中醫藥在他們國家都沒能傳播呢?」在聽說主要是幾千年的中醫藥理論很難翻譯影響了對外傳播後,吳銳誠主任提出了一個期望:「您既是西醫專家,又非常熟練應用中醫藥,能否對中醫藥理論進行一下梳理,便於我們走出國門?」於是就有了李朝龍教授閉關2年全心寫作的故事,並於2013年出版了《華醫學綱目》一書,華醫學理論體系正式面世,後來《中醫流體學理論與實踐》、《現代國醫速成指引》、《天然食物調理健康配伍指南》等著作的出版,不斷豐富並形成了華醫學自有的「理、法、方、藥」理論體系,在臨床應用中不斷得到患者的好評及同行的肯定。

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技術也得到迅速發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得網際網路數據的溯源性更加可靠,從而使一直以來不敢採用網際網路技術的醫療服務也得到了突破。善於學習和應用新知識的李朝龍教授,再次將目光瞄準了中醫藥的數位化和智能化,並與網際網路技術團隊合作,經過數年的努力,成功研發華醫學智能醫養系統,發華醫學診所聯盟系統、華醫學健康分享系統、華醫學區塊鏈營銷系統等並都獲得國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華醫學小鎮由廣東省李朝龍華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擬總共投資10億元建設,是華醫學總部和華醫學大健康事業計劃的展示基地,本著興醫惠民的宗旨,依託自己研發的智能化網際網路系統,構建醫、養、教、研、藥、食六大區塊,服務於人類全生命周期的防、治、康、養 、管、教的健康醫學事業。

相關焦點

  • 「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廣州華醫學小鎮
    11月1日上午,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高普路華醫學小鎮內,「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儀式成功舉行,相關領導、嘉賓以及國際友人數百人參加會議。上午9點多,華醫學小鎮內,彩旗飄飄、車輛流動,人頭攢動,前來參加儀式的人群絡繹不絕。
  • IDG Asia廣州孵化中心落戶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0月13日,作為2020小蠻腰科技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IDG Asia廣州孵化中心落戶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揭牌儀式在四季酒店明珠廳隆重舉行。廣州市天河區副區長謝長林、IDG亞洲總裁朱東方、天河區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宋愛平、IDG亞洲副總經理兼區域總經理董人毓及入孵企業總經理代表等共同出席了揭牌儀式,標誌著IDG亞洲與廣州科技對接和交流邁入新臺階。
  • 20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常德,助推千億產業建設
    將進一步加強產業發展規劃,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美妝產品研製,重點建設湖南(常德)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湖南微生態健康產業園、「常德中藥庫」,形成「一區一園一庫」功能布局。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出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從產業規劃、園區布局、平臺建設、市場開拓、資金扶持、人才支撐等方面大力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助力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 這家生物醫藥企業在廣州有大動作
    人民政協網廣州12月17日電(記者 楊嵐)12月16日,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的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廣州基地」)第二工廠正式竣工,第三工廠建設同步啟動。這一階段性成果是廣州生產基地在產能和生產工藝上的又一次重要升級,標誌著百濟神州生物藥「智造」能力邁入全新階段,助力我國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
  • 廣州建全球首個納米生物安全中心!
    中科院院士、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主任: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做的事還遠遠不夠,作為生物醫藥領域國家實驗室的後備隊,我們決定成立廣州生物安全創新研究院。
  • SAS廣州數字生態創新中心在黃埔開業
    該中心由SAS提供品牌、相應軟體產品和服務,將為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領域的企業搭建國際領先的共享創新平臺,打造SAS(廣州)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人才實訓基地,計劃在投入運營三年內共引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企業不低於50家,同時每年在廣州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1000人。
  • 31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廈門海滄
    17日,恆瑞廈門原料藥基地、養生堂廈門萬泰診斷基地、寶太生物POCT產業園、力品藥業創新製劑產學研一體化總部項目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落地項目在廈門海滄集中簽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創業中心也同時開園,為廈門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這是海滄落實廈門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戰略部署,推動「二次創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 鍾南山團隊「兩基地一中心「落戶德州 50餘項感控原始創新技術產品...
    「鍾南山團隊「兩基地一中心」落戶德州 50餘項感控原始創新技術產品將實現「德州造」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文章來源: 德州市衛生健康委12月9日,德州市與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德州市呼吸系統感染防控產業基地合作籤約暨雙訓基地和聯合研發中心揭牌
  • 廣州「軟體第一區」布局數字產業「黃金帶」
    坐擁廣州軟體企業「半壁江山」,從中國軟體產業的先行區和試驗田到如今廣州軟體的實力擔當,擁抱數位化,廣州天河軟體產業迎來新發展。16日,天河區召開軟體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專場新聞通氣會,公布了未來5年的軟體產業發展目標:天河區將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軟體產業先導區,2025年軟體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
  • 廣州舉行生物醫藥對接會,院士、院長、董事長共論產業發展
    12月18日上午,第五屆廣州市生物醫藥研發機構+醫院+企業對接活動在廣州舉行。活動以「中醫藥創新與發展」為主題,旨在搭建中醫藥產業各要素交流合作溝通平臺,促進廣州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全力推動廣州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產業發展。
  • 31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廈門海滄 總投資超100億元
    ) 17日,恆瑞廈門原料藥基地、養生堂廈門萬泰診斷基地、寶太生物POCT產業園、力品藥業創新製劑產學研一體化總部項目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落地項目在廈門海滄集中簽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創業中心也同時開園,為廈門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 廣州天河發布電競產業規劃 打造世界級電競中心
    天河區將建成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產業規模千億。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全面實施數位化發展戰略,明確了天河區2020-2030年電競產業發展藍圖。
  • 天河CBD再添巨頭 臺灣新光三越落戶廣州
    昨日,廣州日報記者獲悉最新消息:投資超過6億、耗時一年時間打造的全亞洲最大室內商場海洋館「正佳國際極地海洋世界」將於11月正式揭幕;繼東塔K11、天環廣場等高端購物中心後,天河CBD商圈再增加一商業巨頭,全國排名第一的購物中心(排名第二是正佳廣場)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將落戶天河金融城;而醞釀多時的首個購物中心夜市「正佳夜市」也有最新進展,將於年底開業。
  • 廣州打造新經濟時代的數字引擎
    11月28日,2020廣州國際創新節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開幕,以「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的高校院所、科技企業等大咖集聚廣州天河,分享國際科技創新前沿思想,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創新要素國際交流合作,圍繞人工智慧、數字經濟與新基建交融匯聚進行觀點碰撞。
  • 廣州開發區率先打造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試驗區
    參加當天活動的項目以生物安全、生物醫藥為主,涵蓋了重大產業、民生和重點基礎配套等項目,投資總額約1335億元,達產產值約2843億元,在春天吹響了經濟發展保衛戰的號角。寶能動力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寶能汽車研究院、寶能國際總醫院三大「寶能系」項目備受矚目。其中,寶能廣州動力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將建設年產能8GWh的車載動力電池「智能製造」工廠,並引進上百名日本頂級電池專家開展電池產品研發等工作。項目預計於2021年第四季度正式實現量產,達產後年產值可達約86億元。此外,生物醫藥的「廣州開發區軍團」將進一步壯大。
  • 用豬血造止血劑,倍繡——強生在華唯一收購的醫藥企業
    文丨楊露露 編輯丨江倩君 自1985年,強生在華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的成立開始,這家世界醫療保健巨頭已經進入中國35年。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強生的重要市場。而在醫藥方面, 2012年5月,強生整體收購廣州倍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繡」),這是強生在華首次,也是目前唯一收購的生物醫藥企業。 為何會選擇倍繡? 2010年前後,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引發熱潮。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2012年全球生物醫藥研發投入達2684億美元。
  • 選址日報:全球最大花青素提取基地落戶山東;70億LED龍頭落江西
    (via 科創板日報)145億重點項目落戶天津濱海新區總投資40億元天津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總投資3億元的天津華為鯤鵬生態項目、總投資3.2億元的綠菱電子研發產業化基地、總投資4.7億元的天津哈娜好空港生產基地、總投資3億元的天津凱普林高功率光纖耦合半導體雷射器自動化生產基地落戶天津天津濱海新區
  • 快訊:海南海藥西部醫藥產業基地項目今日籤約
    今日(6月8日)上午,中央企業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海南海藥股份有限公司與縣政府正式籤下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建設海南海藥西部(忠縣)醫藥產業基地。縣委書記江夏,新興際華醫藥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海南海藥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張增富分别致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代理縣長黃祖英代表縣政府籤約。
  • 廣州呼研所與亞太集團合作鍾南山團隊「兩基地、一中心」落戶德州
    12月9日,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博導、鍾南山醫學基金會感控專家組核心成員周榮教授一行出席德州市呼吸系統感染防控產業基地合作籤約暨雙訓基地和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
  • 泰州醫藥高新區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 由「一粒藥」邁向「大...
    如今,一座特色鮮明、產城融合的大健康產業新城拔地而起,成為生物醫藥產業及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地標」「風向標」。「我們加強創新引領激活發展新動能,探索出一條集聚高端人才、引進高端成果、落戶高端企業、發展高端產業,產城融合、創新資源加速集聚的專業園區發展新路徑。」泰州市委常委、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小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