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廣州華醫學小鎮

2020-12-23 今報網

11月1日上午,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高普路華醫學小鎮內,「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儀式成功舉行,相關領導、嘉賓以及國際友人數百人參加會議。

上午9點多,華醫學小鎮內,彩旗飄飄、車輛流動,人頭攢動,前來參加儀式的人群絡繹不絕。

 

一樓大廳內,華醫學展示區,來賓被華醫學的一個個疑難雜症案例所吸引,被華醫學的神奇效果所折服,帶著好奇和疑問,來賓們紛紛諮詢現場人員。李朝龍教授還親自為大家講解和介紹。

教授在介紹中表示:臨床實踐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把中藥用好了,大部分疾病可防可治,不治之症並不多見。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藥才是人類健康的保護神和救星,這次新冠肺炎已經讓全世界看到了這一點!」

上午10點11分,全場起立、肅穆,嶄新的國旗隨著嘹亮的國歌冉冉升起。

10月11日是世界中醫藥日,所以,華醫學選在10點11分來作為升旗的時間,以表示對中華醫藥的尊重以傳承,以表示對中華醫藥的使命與擔當。

時下,新冠疫情在國外依然肆虐,中國卻成了全世界嚮往的一片淨土。疫情向世界證明了國家制度的優越,也世界見證了中國人的團結和奉獻。「此時此刻我們能安心的相聚,首先要感恩偉大的祖國。」主持人的話語表達了現場人的心聲。

華醫學創始人、中醫流體學創始人、博士生導師李朝龍教授在致辭中表示:

華醫學在這個偉大而幸福的新時代裡誕生了,她胸懷中華醫學復興夢想,帶著「興醫惠民」的宗旨,在實現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的徵途中邁出了渴望的第一步,標誌著古今醫學可以取長補短、相容為用,可以創造出中國統一的新醫學、新藥學,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在1954年發出的號召,今天,我們很有幸去完成偉大領袖的夙願。

華醫學的誕生、傳承、傳播發展,得到了廣東省中醫藥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學術流派傳承基地、廣東省發展中醫藥事業基金會的支持和鼓勵;得到了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宣傳和讚揚;還得到了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州藥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等業內專家的認可。帶著這些讚美,華醫學努力做好自己,不斷地去攻克疑難疾病。

從教育入手,提高全民族的醫學素養,我們率先從娃娃抓起,開辦了華醫學「家庭小醫生」訓練營,使中華醫學深入人心、代代相傳、永葆青春、造福全人類!

天河科技園、天河智慧城鄒彥庭主任表示:華醫學小鎮結合網際網路技術,融匯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技原創華醫學體系,在推動中醫藥標準化、數位化、智能化的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李朝龍教授帶著華醫學、帶著他的團隊和醫養智能系統來到天河智慧城,將「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天河,為天河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增添力量。祝賀華醫學為中華醫藥行業的貢獻以及付出,祝福華醫學為更多的國人健康保駕護航,祝願華醫學小鎮和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儘快走出一條特色發展道路,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建設健康中國和加快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廣東省發展中醫藥事業基金會理事長、原廣州市中醫處處長張宏星在致辭中表示:華醫學首先是正宗的傳承醫學。李朝龍教授從小師從名醫,給人民群眾看病、治病,在以後實踐中不斷鑽研,形成了獨特的醫療體系。華醫學第二是創新醫學;他是李朝龍教授經過多年的創新、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創建了獨特療效,獨特模式的華醫學。華醫學第三是大眾醫學。華醫學簡便驗廉,容易推廣,容易複製,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是廣大人民群眾倍受青睞的醫學。綜上所述,華醫學開創了新醫學的裡程碑。「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華醫學,說明華醫學登上了嶄新平臺,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華醫學一定會更加輝煌,發展得更好,它將引領醫學發展的起跑線。

華醫學學員代表王剛強代表眾多華醫學學子們向李教授和產業基地成功落戶表示中心的祝賀:我2019年底開始學習華醫學,新冠疫情中,運用華醫學防疫方法、藥方,讓我和家人免遭病毒危害,直接受益,我還運用華醫學的藥方、方法在深圳指導了遠在武漢的親人們防範病毒。李教授的華醫學讓我們在危難之時有了堅強後盾,華醫學保證了我的家人順利、平安度過了武漢疫情,我深深體會到華醫學的偉大,感受到了李教授一心為百姓健康的拳拳之心。

廣大華醫學學子期盼已久的產業基地落戶成功,今後將會有更多的人來學習華醫學、運用華醫學,學好華醫學不僅學子本身終身受益,家人及親朋好友也將長期受益。有了產業基地作堅強的後盾,華醫學智能化「防、治、康、養、管、教」將會為廣大人民群眾造福,華醫學推廣、運用之路將會更加彭勃發展。

嘉賓們聆聽華醫學智能醫養系統講解。

 

 

嘉賓現場體驗遠程診療。

 

 

國際友人參觀健康加油驛站

李朝龍教授接受採訪

蘇韻鑑總經理接受採訪

領導、嘉賓、國際友人紛紛祝賀祝福華醫學越來越好

到場嘉賓共同祝願華醫學勇擔使命,為中華醫藥做出更大的貢獻!

有新聞想爆料?請登錄《今報網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撥打新聞熱線0371-65830000,或登錄東方今報官方微信、微博(@東方今報)提供新聞線索。今報網商務合作招募中,誠邀合作夥伴,聯繫郵箱:jinbw2004@126.com。

本站部分內容系網際網路轉載,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華醫學「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廣州天河
    南方網訊(記者/潘沈思)11月1日,華醫學「中華醫藥數位化智能化產業基地」落戶儀式在廣州市天河智慧城華醫學小鎮舉行,廣東省李朝龍華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領導、天河智慧城園區領導和嘉賓共同出席了儀式。華醫學是李朝龍教授集幾十年臨床所學實踐,融會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進展首創的醫學理論體系,「清補運」組方可通用於相同病症。在多年的臨床應用中,李教授發現藉助於顆粒劑的使用,可以讓中藥的臨床應用實現標準化,藉助網際網路系統還可以實現中藥應用的數位化和智能化。
  • 20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常德,助推千億產業建設
    將進一步加強產業發展規劃,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美妝產品研製,重點建設湖南(常德)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湖南微生態健康產業園、「常德中藥庫」,形成「一區一園一庫」功能布局。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出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從產業規劃、園區布局、平臺建設、市場開拓、資金扶持、人才支撐等方面大力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十大工業產業開新局丨健康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貴州良藥」品牌
    作為全國中藥材四大主產區之一,近年來,貴州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形成了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擴大、醫藥製造基礎不斷夯實、醫藥服務穩中有進、健康融合發展迅速的良好局面,產業發展勢頭強健。  建設大基地 實現種植標準化規範化   貴州中藥材資源稟賦得天獨厚,變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優勢,貴州著力建設大基地種好「貴州良藥」,為健康醫藥產業奠定資源基礎。
  • 助力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 這家生物醫藥企業在廣州有大動作
    人民政協網廣州12月17日電(記者 楊嵐)12月16日,位於中新廣州知識城的百濟神州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以下簡稱「廣州基地」)第二工廠正式竣工,第三工廠建設同步啟動。這一階段性成果是廣州生產基地在產能和生產工藝上的又一次重要升級,標誌著百濟神州生物藥「智造」能力邁入全新階段,助力我國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
  • 廣州建全球首個納米生物安全中心!
    中科院院士、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主任: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做的事還遠遠不夠,作為生物醫藥領域國家實驗室的後備隊,我們決定成立廣州生物安全創新研究院。
  • 廣州番禺:打造千億級珠寶產業基地 邁向珠寶定製之都
    柏麗德珠寶(APM)、謝瑞麟這些珠寶品牌的生產基地在哪裡?都在廣州番禺!番禺大羅塘珠寶小鎮番禺鑽匯大廈番禺珠寶鑲嵌量超越世界珠寶行業龍頭老大二十世紀80年代,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香港地區的產業轉移及全球消費者對珠寶首飾的需求增大,香港的珠寶廠商紛紛北上轉移落戶珠江三角洲,番禺成為承接境外珠寶產業轉移的第一站
  • SAS廣州數字生態創新中心在黃埔開業
    該中心由SAS提供品牌、相應軟體產品和服務,將為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領域的企業搭建國際領先的共享創新平臺,打造SAS(廣州)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人才實訓基地,計劃在投入運營三年內共引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企業不低於50家,同時每年在廣州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1000人。
  • 31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廈門海滄
    17日,恆瑞廈門原料藥基地、養生堂廈門萬泰診斷基地、寶太生物POCT產業園、力品藥業創新製劑產學研一體化總部項目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落地項目在廈門海滄集中簽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創業中心也同時開園,為廈門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這是海滄落實廈門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戰略部署,推動「二次創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 鍾南山團隊「兩基地一中心「落戶德州 50餘項感控原始創新技術產品...
    「鍾南山團隊「兩基地一中心」落戶德州 50餘項感控原始創新技術產品將實現「德州造」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文章來源: 德州市衛生健康委12月9日,德州市與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德州市呼吸系統感染防控產業基地合作籤約暨雙訓基地和聯合研發中心揭牌
  • 廣州舉行生物醫藥對接會,院士、院長、董事長共論產業發展
    12月18日上午,第五屆廣州市生物醫藥研發機構+醫院+企業對接活動在廣州舉行。活動以「中醫藥創新與發展」為主題,旨在搭建中醫藥產業各要素交流合作溝通平臺,促進廣州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全力推動廣州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產業發展。
  • 31個生物醫藥項目落戶廈門海滄 總投資超100億元
    ) 17日,恆瑞廈門原料藥基地、養生堂廈門萬泰診斷基地、寶太生物POCT產業園、力品藥業創新製劑產學研一體化總部項目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落地項目在廈門海滄集中簽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創業中心也同時開園,為廈門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掀開新的篇章。
  • 廣州開發區率先打造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試驗區
    參加當天活動的項目以生物安全、生物醫藥為主,涵蓋了重大產業、民生和重點基礎配套等項目,投資總額約1335億元,達產產值約2843億元,在春天吹響了經濟發展保衛戰的號角。寶能動力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寶能汽車研究院、寶能國際總醫院三大「寶能系」項目備受矚目。其中,寶能廣州動力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將建設年產能8GWh的車載動力電池「智能製造」工廠,並引進上百名日本頂級電池專家開展電池產品研發等工作。項目預計於2021年第四季度正式實現量產,達產後年產值可達約86億元。此外,生物醫藥的「廣州開發區軍團」將進一步壯大。
  • 用豬血造止血劑,倍繡——強生在華唯一收購的醫藥企業
    文丨楊露露 編輯丨江倩君 自1985年,強生在華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的成立開始,這家世界醫療保健巨頭已經進入中國35年。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強生的重要市場。而在醫藥方面, 2012年5月,強生整體收購廣州倍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繡」),這是強生在華首次,也是目前唯一收購的生物醫藥企業。 為何會選擇倍繡? 2010年前後,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引發熱潮。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2012年全球生物醫藥研發投入達2684億美元。
  • 選址日報:全球最大花青素提取基地落戶山東;70億LED龍頭落江西
    (via 科創板日報)145億重點項目落戶天津濱海新區總投資40億元天津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總投資3億元的天津華為鯤鵬生態項目、總投資3.2億元的綠菱電子研發產業化基地、總投資4.7億元的天津哈娜好空港生產基地、總投資3億元的天津凱普林高功率光纖耦合半導體雷射器自動化生產基地落戶天津天津濱海新區
  • 打造千億級珠寶產業基地
    都是廣州番禺。番禺珠寶有多威水,或許您不知道,港澳珠寶店裡每10件珠寶玉石首飾中,有7件來自番禺;您在國外珠寶品牌店買的珠寶,很可能是「番禺製造」。經過30多年的發展,番禺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珠寶產業核心發展地區之一,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精工珠寶首飾加工基地,中國珠寶產業國際化發展程度最高的區域。
  • 選址日報:清源華建第二總部落戶長沙;順豐區域總部落戶台州
    建成後,該項目將作為清源華建的第二總部,著力打造與國際一流企業融合的產業基地、與國內外頂尖高校研究機構深度合作的產學研平臺、符合德國工業4.0標準的智能製造工廠、基於「智慧互聯」的信息管理和管控調度中心「四大平臺」。
  • 快訊:海南海藥西部醫藥產業基地項目今日籤約
    今日(6月8日)上午,中央企業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海南海藥股份有限公司與縣政府正式籤下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建設海南海藥西部(忠縣)醫藥產業基地。縣委書記江夏,新興際華醫藥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海南海藥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張增富分别致辭。縣委副書記、縣政府代理縣長黃祖英代表縣政府籤約。
  • 廣州呼研所與亞太集團合作鍾南山團隊「兩基地、一中心」落戶德州
    12月9日,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博導、鍾南山醫學基金會感控專家組核心成員周榮教授一行出席德州市呼吸系統感染防控產業基地合作籤約暨雙訓基地和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
  • 泰州醫藥高新區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 由「一粒藥」邁向「大...
    如今,一座特色鮮明、產城融合的大健康產業新城拔地而起,成為生物醫藥產業及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地標」「風向標」。「我們加強創新引領激活發展新動能,探索出一條集聚高端人才、引進高端成果、落戶高端企業、發展高端產業,產城融合、創新資源加速集聚的專業園區發展新路徑。」泰州市委常委、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小兵說。
  • 廣州生物醫學研發異軍突起 「一管血」有望檢測所有腫瘤
    開欄語新冠肺炎疫情對生物醫藥創新提出了大量需求,也成為生物醫藥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近年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為主導,以再生醫學、精準醫療、體外診斷、健康服務等優勢產業為輔的產業集群,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湧現出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科研團隊和知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