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2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分隊組織全體駐村工作隊員(第一書記)觀看了電影《秀美人生》,說實話看完之後心裡還是有點「堵」的,然而心裡話十之八九不足為外人道也,因為「難過的事情真的很難跟別人講」。我就順著文章的劇情線,談一談略顯空泛的「人生」與「選擇」吧。
總體來說,影片的情節並不複雜,內涵卻很深刻,最為動人之處就在於「過於真實」。聽著影片裡的桂柳話、壯話從影院的音響設備中播放出來,感覺既熟悉又略顯陌生;銀幕上延綿不斷的石灰巖山脈,青翠的樹林也遮掩不住的「山路十八彎」;村民與駐村工作隊員們黝黑的臉龐……作為一個廣西人,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見過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依然選擇回到這片美麗卻稱不上多麼富裕的土地,這就是「土地刻在我們生命裡的烙印」,這也許也是黃文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選擇。
我對此頗為感同身受,我也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從廣西的農村走出去求學,然後又回到原點,人生仿佛兜兜轉轉繞了一個圈,何解?「過去的生活經歷,是你現在工作的內生動力」。有首歌裡唱「舊故裡草木深」,更何況「人非草木」?有些選擇,其實也無從選擇、無須選擇,命運把你擺到一道又一道難題面前,無非還是那句「事情總要有些人去做的」。
回到影片中,做過駐村工作隊員的我們,應該對主人公的業務都挺熟悉,涉及易地搬遷、產業扶貧、控輟保學……這些政策作為駐村工作隊員,我們當然選擇全都要,而且全都要做好;從給錢給物到通水通電通路,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到扶貧先扶志,影片也從側面反映出這幾年脫貧攻堅由表及裡、由粗到細、由淺入深的過程,「人心常在細微處」。
事事看似小事,事事都是實事。黃文秀的故事並沒有那些驚天動地的壯舉,更多的是一點一滴地用自己的心去溫暖別人的心,用自己做的一點事情去帶動別人做更多的事情,這從清澈心田中湧出的涓涓細流,慢慢匯聚成長川大河,改變了一個貧困村的面貌。脫貧攻堅,讓一戶又一戶貧困戶的人生多了一個更好的選擇,讓他們「老屋裡那個沉重的故事」不再成為束縛他們的枷鎖,為此,作為駐村工作隊員的我們意志更加堅定,因為「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影片中的另一條感情線,更是令人難以抉擇。只因親情、愛情、友情,永遠不是那人心天平上的砝碼。遙敬一杯酒,敬「忠孝難兩全」;再敬一杯酒,敬那場尚未開始便已結束的「轟轟烈烈的戀愛」;又敬一杯酒,敬慶功宴上唯獨缺席的那位戰友!敬黃文秀書記,也敬自己,更敬所有「新時代的知青們」。
扶貧不單是一項工作,也是一段人生,「有些青春,總得在遙遠的鄉村秀一秀」。我的扶貧人生由我來選擇,而我的選擇是——不留遺憾。
內容來源:遷江社區駐村工作組
編 輯:範安民
審 核:黃良忻
歡迎投稿
lbfb001@163.com
原標題:《人生路上,選擇無悔 ——《秀美人生》觀後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